第161章 說客

青雀歌

“既是楊閣老教養的,爲何不守閨訓?”座中有位才進禮部不久的楞頭青,一臉正義凜然的質問。這楞頭青是名新進士,到禮部來觀政的,讀書讀傻了,不怎麼知道靈活變通。

也就是這樣的楞頭青,纔會直接了當問出這樣的話。換個老奸巨滑的,或是有些心計的,至少會顧左右而言他,哪會明打明的跟楊大器、楊閣老對上。

“遼王妃幼年之時,受過極重的內傷。”楊大器正色說道:“輾轉多處,遍訪名醫,都沒有治癒。最後在賀蘭山中尋到一位杏林聖手,這位杏林聖手醫術很高明,可是家人全部死在韃靼鐵蹄之下,凡受他救治之人,必須要立下誓言,終生抵禦胡虜。”

“遼王妃也是一樣,發下誓言,方獲救治。遼王妃信守諾言,傷勢痊癒之後便到寧夏軍中做了名小兵,直到如今,她的名字依舊在邊軍名冊中。”

那楞頭青本是跟斗雞似的死死盯着楊大器,只等楊大器話音一落就要開口反駁,打算慷慨激昂的講一番“婦德”“卑弱”的大道理。可是楊大器這番話說完,楞頭青張了幾回口,不知該如何開罵:要罵遼王妃不對,是說她有傷不該醫治呢,還是說她不該信守諾言?沒有可罵之處啊。

應該承認,這楞頭青涉世未深,還不太精通混淆黑白、顛倒是非之術。可是,他若是真的精通了,這會兒根本就不會冒冒失失站出來。要知道,質疑楊閣老的學生遼王妃,也就是質疑楊閣老。楊閣老在朝中聲譽極隆,門生故舊衆多,站出來質疑他老人家,你憑什麼?你背後是誰?不想清楚了,敢走這一步麼。

不只楞頭青,其餘衆人也皆是默默無言。遼王妃這事若是放到男子身上,絕對是應該大力褒獎、讚揚的,重信守義、一諾千金,多令人感動!可惜她是女子,那又另當別論。誇是誇不出來了,可是也沒法罵,算了,閉上嘴巴,不說話。

吳老尚書咳了一聲,訕訕問道:“遼王妃既是閣老大人的學生,想必學問是極好的?”吳老尚書處世向來謹慎,從不輕易得罪人。他因不知道遼王妃和楊家的瓜葛,纔會說出“遼王妃最愛拋頭露面,不守本份”這樣的話,這時頗有些後悔。

楊大器笑了笑,“極好!遼王妃和舍侄晦明同學,晦明自認不如她。”

晦明,是楊大器侄兒楊瑜的字。楊瑜是風華正茂的青年才俊,弘治九年探花及第,才學自然是好的。他不只文章寫的花團錦簇,詩、詞、書、畫都有所長,涉獵甚廣,是京中知名的才子。

衆人聽到“晦明自認不如她”,暗自心驚。這遼王妃聽說是員勇將,斬殺過蒙古濟農,廣寧城下她連射五箭,朱裡真人的首領被她射傷,倉惶撤退。敢情她不只武力過人,還很有學問麼,這樣的女子,可真是太罕見了。

楊大器神色自若的坐着,並沒有再多說什麼。其實楊大器很想告訴這幫人,青雀在戰場上是多麼的威風神氣,如秋風掃落葉般的擊敗胡虜,保護邊境百姓。可是,他想想而已,並不肯說出口。楊大器久經官場,對文官們的心理很明白,對於這些文官來說,遼王妃的戰績根本不值一提,女人怎麼能像男人一樣打仗呢?牝雞司晨啊,不守本份啊。

遼王妃若是“幽嫺貞靜”“性情剛烈”,廣寧城被攻胡人攻破了,遼王妃揮刀自盡,文官們是會熱烈讚美、謳歌她的!若是橫刀立馬,上陣殺敵,呵呵,對不住,文官們只會嗤之以鼻。

想做被文官們讚美的女人,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遼王妃是楊閣老的學生”,這消息很快從禮部傳了出去,文官們差不多盡人皆知。“楊閣老親自給啓蒙的啊”,對遼王妃,他們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遼王妃信守諾言”的事也廣爲傳播,指責遼王妃拋頭露面、不守本份的人,漸漸銷聲匿跡。

遼王時常帶着小聰聰進宮。皇帝越來越喜歡小聰聰,他在乾清宮處理政務的時候,小聰聰坐在一邊替他翻摺子,替他拿筆,磨墨,耐心又細緻。小聰聰一開始很恭敬的稱呼皇帝爲“陛下”,後來熟悉親呢了,變爲“伯父”。皇帝微微笑着,心中惆悵,聰哥兒,你若是叫我“爹爹”,該多好。

雖然明白“舅氏”這難題無解,皇帝還是期盼能過繼小聰聰。小聰聰無論身份,還是才幹、品行,都是最合適的。

因爲遼王夫婦一直不樂意過繼,張皇后開始把眼光放到益王長子阿彬身上。益王是衆所周知的“賢王”,愛民重士,無所侵擾。他還出了名的節儉,一頓飯只吃一個素菜,衣服洗了又洗,洗的都發白了還在穿,有這樣的父親,阿彬的家教定是好的。

張皇后一再跟皇帝提起阿彬,皇帝無奈,差了閣臣、東閣大學士許琳去了益王封地撫州,“益王長子資質、性情如何,卿務必查看清楚。”

許琳臨出發之前,皇帝在乾清宮召見他,特地把小聰聰叫了出來。小聰聰彬彬有禮的衝許大學士長揖,“大人此去,長途跋涉,實屬辛勞,請大人務必珍重身體,早去早回。”

許大學士見他年紀雖然不大,可神態莊重,語氣溫文,很有威儀,不由的暗自嗟嘆。唉,宮中有遼王長子,又何須遠赴撫州,查看益王世子呢。

皇帝命小聰聰退下之後,溫和的告訴許琳,“若益王長子優於此兒,卿可攜益王長子同回京城。若不如,卿可自回。”

許琳恭敬的叩頭,“臣遵旨。”之後,許琳帶着人,離京去了撫州。

張皇后知道之後,大爲失望,“何必如此呢?”看什麼看,直接命益王長子進京不就行了?遼王不願過繼,你又不肯逼他,咱們只能過繼益王的兒子了呀,沒的選。

皇帝和張皇后本是感情深厚,無話不談的,可這陣子皇帝身體越發不好,精神不濟,也就懶得跟張皇后細細解釋了。皇帝不只是要過繼一個兒子,讓自己這一支不至於絕後,他更是要爲帝國選擇一位合適的繼承人,把這大好河山、祖宗基業交給他。若是孩子的資質不佳,或品行不好,如何使得。

皇帝當然是怕絕後的,可是相比較起這個,他更怕所託非人,讓不合適的人得了大位,爲禍天下。或者,讓太過平庸無能的人得了大位,爲臣下所左右,毫無建樹,毫無功績。

張皇后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尊榮,張家的富貴;皇帝胸懷的卻是整個帝國,要爲帝國尋覓到天資聰穎、性情沉穩的繼承人。

許琳回京的時候,並沒帶上益王長子。“彬哥兒相貌端正,性子厚道,是極好的。若和聰哥兒相比,談吐、禮儀、氣度,都頗有不如。”許琳很聽皇帝的話,既然認爲益王長子不如小聰聰,他就沒帶人回來。

皇帝倒是不覺得意外,“卿辛苦了。”溫言勉勵過,吩咐許琳退下了。許琳沒帶回益王長子,那就對了,難道世上有孩子能勝過小聰聰麼?皇帝微笑。

皇帝把小聰聰帶在身邊熟悉政務,小聰聰聽的很志注,學的也很快。

張皇后見皇帝不肯宣召益王和益王的兒子們進京,暗暗心急。你是鐵定要遼王家的聰哥兒了?要聰哥兒也行,怎麼還不過繼呀。遼王要是一直不肯答應,你就一直這麼拖着麼,太沒有做皇帝的魄力了。

張皇后開始行動。她知道皇帝倚重閣臣,讓弟弟張延出面去跟首輔李大人、次輔卓大人訴委屈,“……陛下仁愛,願意兄終弟及,傳位遼王。可咱們做臣子的,難道忍心讓他這一支絕了後?”

李首輔、卓次輔都爲涕下,“陛下千古明君,怎能無後?”兩位閣老見了皇帝的面,再三懇請皇帝,或是納妃生子,或是過繼,總之不能傳位給弟弟。皇帝笑而不語。

張皇后見閣臣說話都不管用了,只好另覓說客。

她想到的最有用人選,是陽武侯夫人。張皇后沒有假手於人,召了陽武侯夫人進宮,耳提面命,“遼王妃囿於私情,不顧大義,還請夫人親自去見她一面,好言相勸。”

祁玉拒絕了。“皇后殿下明鑑,莫說妾只是王妃的姑母,便是王妃的親生母親,也管不得出嫁女兒的家事。殿下,女兒出嫁了,便是夫家的人,她的家事,孃家不便置喙。”

張皇后氣的不行,心裡記恨上了陽武侯夫人。你跟我裝什麼裝,你就是她的親生母親!你不肯去勸她是不是,好,我記下了。

這年冬天,皇帝咳嗽的很厲害。太醫一劑劑的藥開出來,皇帝很配合的喝了,病卻只是不好。“陛下應該沒有多少時日了。”太醫暗暗叫苦,閣臣們常見皇帝商討政事,也都看在眼裡,心中悲傷。

“聖上,明君啊。”對皇帝,他們確實非常愛戴。先帝在時,或是長時間不肯召見大臣,或是召見大臣,不過廖廖數語。皇帝卻是常常召見大臣,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從來沒有不耐煩過。自從皇帝即位到如今,御膳房的廚師們都是很忙碌的,因爲皇帝常常召見大臣,議事太久,以至於宮中要備辦大臣們的飯食。

這樣的皇帝,讓他們如何不敬愛。

作者有話要說:不好意思又晚了,不大順,有點卡。

明早的更新,應該在十一點左右了。

第26章 父女(二)第185章第163章 改元第156章 小勇第12章 索子(三)第176章第115章 入獄第66章 翠鳥第37章 宸妃(二)第97章 接風第36章 宸妃(一)10 索子一第53章 林家(一)第159章 舅氏第171章 狼狽第61章 孩子第187章第138章 小聰第66章 翠鳥第133章 倔151 小明第65章 晉王府第123章 婚事第119章 爹5 豔陽天二1 雷雨夜一第24章 沈茉(三)第182章第51章 遇見第138章 小聰第136章 兩樁喜事第29章 祁玉(三)第69章 二十三年(三)第130章 青杏第120章 之翰第179章第28章 祁玉(二)第34章 神劍(二)第123章 婚事第186章第83章 舒心第43章 親事(二)第102章 選擇(一)第123章 婚事第42章 親事(一)第12章 索子(三)第62章 英爹第61章 孩子第33章 神劍(一)第106章 嫁妝(二)第143章 何鼎第86章 樂見其成第31章 拜師(二)第162章 彌留151 小明第54章 林家(二)第63章 祁青雀第131章 鄧麒的憤怒第88章 宮廷第100章 烤魚第140章 小住第136章 兩樁喜事第160章 舅舅?表叔?第37章 宸妃(二)第186章第158章 遼王的固執第131章 鄧麒的憤怒第129章 青雀的得意第63章 祁青雀第21章 寧國公(三)151 小明第109章 納徵第103章 選擇(二)第172章第22章 沈茉(一)第138章 小聰第143章 何鼎第116章 申斥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93章 桂花煮栗子第87章 封賞第94章 信使第154章 沈茉之死第165章 內閣第39章 沈復(二)第117章 放過3 雷雨夜三第122章 鶼鰈第32章 拜師(三)第42章 親事(一)第133章 倔第42章 親事(一)第80章 前半輩子第78章 宴會(二)第175章第19章 寧國公(一)第23章 沈茉(二)146 委屈將就第52章 利器
第26章 父女(二)第185章第163章 改元第156章 小勇第12章 索子(三)第176章第115章 入獄第66章 翠鳥第37章 宸妃(二)第97章 接風第36章 宸妃(一)10 索子一第53章 林家(一)第159章 舅氏第171章 狼狽第61章 孩子第187章第138章 小聰第66章 翠鳥第133章 倔151 小明第65章 晉王府第123章 婚事第119章 爹5 豔陽天二1 雷雨夜一第24章 沈茉(三)第182章第51章 遇見第138章 小聰第136章 兩樁喜事第29章 祁玉(三)第69章 二十三年(三)第130章 青杏第120章 之翰第179章第28章 祁玉(二)第34章 神劍(二)第123章 婚事第186章第83章 舒心第43章 親事(二)第102章 選擇(一)第123章 婚事第42章 親事(一)第12章 索子(三)第62章 英爹第61章 孩子第33章 神劍(一)第106章 嫁妝(二)第143章 何鼎第86章 樂見其成第31章 拜師(二)第162章 彌留151 小明第54章 林家(二)第63章 祁青雀第131章 鄧麒的憤怒第88章 宮廷第100章 烤魚第140章 小住第136章 兩樁喜事第160章 舅舅?表叔?第37章 宸妃(二)第186章第158章 遼王的固執第131章 鄧麒的憤怒第129章 青雀的得意第63章 祁青雀第21章 寧國公(三)151 小明第109章 納徵第103章 選擇(二)第172章第22章 沈茉(一)第138章 小聰第143章 何鼎第116章 申斥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93章 桂花煮栗子第87章 封賞第94章 信使第154章 沈茉之死第165章 內閣第39章 沈復(二)第117章 放過3 雷雨夜三第122章 鶼鰈第32章 拜師(三)第42章 親事(一)第133章 倔第42章 親事(一)第80章 前半輩子第78章 宴會(二)第175章第19章 寧國公(一)第23章 沈茉(二)146 委屈將就第52章 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