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彌留

李首輔和卓次輔平日裡並不親密,相互之間還是有些隔閡的。首輔和次輔之間,向來如此,倒也沒什麼可說的。可是到了這關鍵時候,兩的私恩怨全拋到腦後,一心一意爲皇帝盤算。

“過繼,一定要過繼!”關於這一點,李首輔和卓次輔想法一致,並無不同。皇帝已是危旦夕,眼看得再生個皇子出來已全然不可能,已只剩下過繼這一條路了。

過繼誰呢?這是一個問題。過繼宗室遠支,不合情理,近支麼,只有遼王或益王的兒子了。

皇帝纏綿病榻,太皇太后大爲憂心,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她本來就年邁體衰,哪禁的起日夜憂慮傷心?臘月裡的一天,太皇太后薨了。

皇帝大爲悲痛,強撐着病體爲太皇太后治喪。太皇太后的喪禮過後,皇帝病勢越加沉重。

乾清宮,皇帝寢殿。

寢殿中瀰漫着苦藥的味道,和淒涼的氣息。皇帝躺臥榻上,面色蒼白如紙,神情厭倦。張皇后他身邊啜泣,皇帝打起精神微笑,“莫哭,無事。”張皇后見他說話聲音都是弱弱的,更加悲傷,眼淚如掉了線的珍珠一般不停滑落。

皇帝臥榻前跪着兩名面相斯文的中年太監,兩都是眼中含淚,“擬旨。”皇帝簡潔的吩咐。這兩名中年太監一個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高錦,一個是秉筆太監孫全。高錦清廉,孫全謹慎,對皇帝一向忠心。兩含淚磕了頭,下去擬遺詔。

張皇后顧不上哭了,“陛下,擬什麼旨?”是遺詔麼,這大位到底傳給誰?過繼誰家的孩子?最好是益王的兒子,年紀小,能養的聽話。遼王的兒子都太聰明瞭,即便才兩三歲的小勇,也是鬼靈精,不好糊弄。

皇帝疲憊的笑,努力擡起手,輕撫她的鬢髮,“放心,會把後事安排好,把安排好。走了,也要安富尊榮,依舊做上。”皇帝的聲音很溫柔。

“依舊做上”,是皇太后吧?張皇后感動的鼻子一酸,伏皇帝身上大哭。皇帝困難的伸手替她拭淚,“對不住,身子不爭氣,走的這麼早。夢月,撇下一個,很抱歉。”

張皇后哭的更傷心了。

“宣閣臣李奇、卓正、許琳,宣遼王、遼王長子朱聰。”皇帝打起精神說道。

小太監們忙出去宣口諭。

張皇后淚眼迷朦的擡起頭,“是要過繼聰哥兒麼?”皇帝疲憊的笑笑,“稍後便知。”命內侍拉起杏黃色的帷簾,張皇后坐帷簾後。隔着帷簾,皇帝和張皇后手拉着手,並沒分開。

李首輔和卓次輔、許大學士正文淵閣辦公事,聽到宣召,急忙一路小跑着到了乾清宮。三進了寢殿,跪御榻前磕頭,皇帝見了他們,一時竟說不出話來,三見狀,伏地哽咽,悲痛難以抑制。

皇帝昏了過去,守侯寢殿外的太醫忙進來施救,殿內一陣忙亂。宮女、內侍的腳步聲,太醫的吩咐聲,張皇后的哭聲,紛至沓來。

李首輔等三挪到稍遠處跪着,各自垂淚。

“殿下,小殿下,這廂請。”耳邊傳來內侍諂媚的聲音。李首輔等三舉目望去,只見遼王手中攜着長子朱聰走了進來,這父子二風姿皆是秀異,雖是步子快,走的急,獨自翩然不羣。

皇帝無子,召了遼王父子入京,其意不言自明。這會兒看見遼王父子進來了,三位閣臣都是心裡有數。

遼王父子快步到了皇帝臥榻前,一個叫“哥哥”,一個叫“伯父”,呼喚皇帝。皇帝不知是被太醫們救治過來的,還是被這父子二給喚回來的,睜開了眼,“聰哥兒。”皇帝眼前是小聰聰焦急的面臉,他少氣無力的微笑,“伯伯累了,想睡一會兒。”小聰聰懂事的握住皇帝的手,“伯伯您睡吧,聰兒守着您。”皇帝微微一笑,閉上眼睛,睡着了。

太醫謹慎的看過,“陛下過於疲累,小憩片刻也好。”方纔皇帝是昏過去,這會兒是睡過去,不一樣。

寢殿中的衆,都暫時鬆了一口氣。

杏黃帷簾後的張皇后收起眼淚,命令道:“遼王,和三位閣臣一起跪着。”兒子可以留皇帝身邊,是臣,和臣子們跪一處吧,君臣之分,要清楚了。

李首輔等三很自覺的往後挪了挪,給遼王騰地方。

小聰聰一手握着皇帝,一手牽起父親,“爹爹不走,和孩兒一起守着伯父。”遼王柔聲答應,“好,爹爹不走。”

這父子倆是什麼意思?帷簾後的張皇后、地下跪着的三位閣臣,目光一起投向遼王父子。

遼王站御榻前不動,口氣淡然,“皇嫂這話說錯了。皇兄尚未宣佈遺詔,臣該位於何處,尚無定論。”

怎麼知道該和閣臣們一處,說了算麼。

張皇后氣的坐不住了,霍的站起來,厲聲道:“大膽!敢抗旨不成?”雖是隔着杏黃色的帷簾,外面的每個卻都能感受到她的怒火,皇后,已是怒不可遏。

“抗旨?誰的旨?”遼王的口吻依舊雲淡風輕,“皇兄正小憩,敢問皇嫂,此時此刻,誰有資格這寢殿發佈旨意?”

“,……”張皇后氣的身子發抖,伸手怒指遼王,咬牙切齒。

“皇兄正小憩,求皇嫂心疼心疼他,聲音略小些。”遼王聲音溫柔,“做妻子的,誰不心疼丈夫,您說是麼?”

張皇后氣的說不出話來。

李首輔向前膝行一步,眼神堅定的看着遼王,“遼王殿下,皇后說的沒錯,您確實該到們這邊來。殿下,令郎過繼給陛下之後,他是君,您是臣。”

李首輔是官場老手了,他雖是直視遼王,可語氣恭謹,聲音也不大,跟張皇后截然不同。

“過繼?孤什麼時候答應過繼了?”遼王客氣的詢問,“李大,過繼需要雙方同意,這點子道理,總是知道的吧?”

孩子的親爹都沒答應,過的什麼繼?說夢話呢。

李首輔直起身子,眼眸中閃着憤怒的光茫,“殿下不答應過繼,純是個私心!殿□爲宗室近支,爲江山社稷想過麼,爲陛下的身後事想過麼?您……陛下待您着實親厚,您這行爲,對不起陛下啊!”痛心疾首,正義凜然。

哥哥待好,便要把親生兒子雙手奉上?遼王無語。

卓次輔也向前膝行一步,語氣生硬,“請殿下爲祖宗基業着想,舍私情,全大義!殿下,您受先帝、今上深恩,爲報父兄恩情,捨身尚且應該,何惜一子!”

這話說的,真是慷慨激昂。

許琳依舊原地跪着不動,腦子裡迅速轉着念頭。看遼王這樣子,分明是想兄終弟及,自己做皇帝。張皇后和首輔、次輔的意思,卻是要過繼朱聰,父死子繼。遼王是一個,張皇后那邊,如今已有三個,誰佔上風?最後誰會贏?自己應該站哪邊?

李首輔和卓次輔全是庶吉士出身,講起大道理來頭頭是道,“殿下,犧牲您一,成全了整個天下啊!殿下深明大義,稟性寬仁,請以父兄爲念、以天下蒼生爲念,勿爲私情所左右!”

哥哥因爲張皇后縱容張氏兄弟爲惡的時候,們怎不勸他,“勿爲私情所左右”!遼王對這兩位德高望重的閣臣,實尊敬不起來。

“孤才學淺陋,要請教兩位閣老大幾件事。”遼王靜靜看着李首輔、卓次輔,直指要害,“過繼向來講究‘過庶不過嫡’,對不對?聰哥兒是孤嫡長子,孤有三子,爲何兩位閣老大硬要過繼嫡長?”

嚴謹說來,除了嫡長子之外的所有兒子,全是“庶”。正室生下的第二個兒子,他的兄長面前,是庶弟。過繼,向來是不許過繼家嫡長子的,“過庶,不過嫡”。

李首輔、卓次輔沒想到遼王話鋒一轉,問起這個,一時間倒有些吱唔不來。遼王說的沒錯,過繼,確實不能過繼家的嫡長子。可是,皇帝不是一直把聰哥兒帶身邊麼?皇帝不是直接把聰哥兒宣召過來了麼?李首輔、卓次輔也就沒想那麼多。

“請殿下爲祖宗基業着想,爲禮法尊嚴着想……”卓次輔顧左右而言他,不甘心的說道。

“禮法?”遼王敏銳的抓住了這兩個字,“不經生父同意,強行過繼,這難道是禮法?有三子,卻要過繼嫡長,這難道是禮法?子爲君,父母爲臣妾,這難道是禮法?”

遼王一句接着一句,氣勢如虹。饒是李首輔、卓次輔熟讀經書,也被遼王這一連串的質問暫時問住了,啞口無言。

可是李首輔、卓次輔的心裡,卻是極不同意遼王的。哥哥是個好,好皇帝,他快要死了,沒兒子繼承皇位,連過繼個兒子都不肯,居心叵測!不就是想要自己當皇帝麼,利慾薰心啊。怎不想想,要當皇帝,哥哥這一支就是絕後了,忍心麼?

李首輔、卓次輔對遼王十分不滿。和仁愛的皇帝陛下相比,遼王太差了,沒度量,沒見識,沒眼光。

“阿原。”臥榻上的皇帝弱弱的叫道。

“陛下醒了!”李首輔、卓次輔相互看看,淚如滿面。杏黃帷簾後的張皇后哽咽着撲到皇帝身上,“陛下,您可不能扔下啊,您還沒走,已經有不把放眼裡,肆意欺凌了!”

遼王御榻前跪下,低聲叫着“哥哥”,握住皇帝冰涼的手,心裡沉甸甸的。皇帝虛弱的笑了笑,“阿原,從前哥哥一直覺得太過單純,大位傳給,哥哥其實是不放心的,所以纔會一心栽培小聰聰。不過,聽了方纔的話,哥哥可以放心走了。”

阿原,他面對閣臣的指責會有理有據、不慌不忙的一一駁斥,既不屈服,又不以勢壓。阿原,有前途。

“哥哥!”遼王心如刀絞,淚水流了滿臉。哥哥,咱們兄弟情深,可是,不能把小聰聰交給張皇后,不能把的兒子交給一個惡毒的女。

掌印太監、秉筆太監一前一後進了殿。

“宣讀遺詔。”皇帝吩咐。

掌印太監高錦肅容道:“請遼王接旨。”遼王收起眼淚,再拜俯伏,高錦展開手中的一軸黃綾揭貼,念道:“遺詔,與四弟遼王:朕無子,兄終弟及,皇位傳。要勤政愛民,進學修德,用賢使能,無事怠荒,保守帝業。”唸完,恭恭敬敬把手中的黃綾揭貼交到遼王手上,遼王接過遺詔,含淚對着御榻上的皇帝磕了頭,依舊站皇帝榻前。

李首輔、卓次輔都是大驚失色,帷簾後的張皇后軟軟的倒了下去。皇位傳給遼王!自己還是成了皇嫂麼。

掌印太監高錦又展開另一軸黃綾揭貼,“這是陛下給內閣的遺詔,請李奇、卓正、許琳三位閣臣接旨。”

長跪地的三位閣臣都衝着皇帝的御榻磕頭,聆聽遺詔,高錦沉聲念道:“朕不豫,新君賴卿等輔佐。朕四弟遼王原天性純厚,仁明剛正,卿等社稷重臣,務必協心輔佐,以安養軍民爲本,遵守祖制,保固皇圖。”

李首輔是三位閣臣之首,高錦唸完,要把遺詔交給他。這道遺詔一旦交給內閣,就是大局已定,再無翻轉可能。

留言都看了,感謝。

不是不虐張皇后,要虐的,張皇后的下場會很悽慘。可是講故事要合情理,現在真的不到時候啊。

感概一句,晉江今天抽的太**了。

第95章 孫女第134章 相互第56章 元旦第66章 翠鳥第134章 相互第175章第27章 祁玉(一)第164章 履新第163章 改元第122章 鶼鰈第63章 祁青雀第80章 前半輩子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135章 神棍第79章 真相第65章 晉王府第172章第16章 初見(一)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113章 生第102章 選擇(一)第13章 三年(一)第93章 桂花煮栗子第130章 青杏第83章 舒心5 豔陽天二第58章 獵物(二)第170章 妖妃第73章 親情?第127章 婆婆的願望第156章 小勇第12章 索子(三)第47章 長者(二)第160章 舅舅?表叔?第159章 舅氏第84章 邵夫人第48章 長者(三)11 索子二第172章第169章 軒轅劍第15章 三年(三)第112章 回門第168章 時光第55章 安心第22章 沈茉(一)第115章 入獄第44章 未央宮(一)11 索子二第123章 婚事第46章 長者(一)第180章 ⊙o r g第126章 青雀的疑問第112章 回門第86章 樂見其成第117章 放過第183章第185章第123章 婚事第164章 履新第173章第111章 廟見第72章 較量(二)第32章 拜師(三)第81章 前半輩子(二)第42章 親事(一)147 就藩第187章第144章 賈氏第186章第42章 親事(一)第42章 親事(一)第59章 十七年第23章 沈茉(二)第39章 沈復(二)第22章 沈茉(一)第121章 母子第35章 神劍(三)第21章 寧國公(三)第186章第24章 沈茉(三)第162章 彌留第107章 較量第184章第173章3 雷雨夜三第169章 軒轅劍第96章 討債第57章 獵物(一)第15章 三年(三)第133章 倔第71章 較量第112章 回門第120章 之翰第80章 前半輩子第28章 祁玉(二)第165章 內閣第113章 生第54章 林家(二)第114章 起居注10 索子一
第95章 孫女第134章 相互第56章 元旦第66章 翠鳥第134章 相互第175章第27章 祁玉(一)第164章 履新第163章 改元第122章 鶼鰈第63章 祁青雀第80章 前半輩子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135章 神棍第79章 真相第65章 晉王府第172章第16章 初見(一)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113章 生第102章 選擇(一)第13章 三年(一)第93章 桂花煮栗子第130章 青杏第83章 舒心5 豔陽天二第58章 獵物(二)第170章 妖妃第73章 親情?第127章 婆婆的願望第156章 小勇第12章 索子(三)第47章 長者(二)第160章 舅舅?表叔?第159章 舅氏第84章 邵夫人第48章 長者(三)11 索子二第172章第169章 軒轅劍第15章 三年(三)第112章 回門第168章 時光第55章 安心第22章 沈茉(一)第115章 入獄第44章 未央宮(一)11 索子二第123章 婚事第46章 長者(一)第180章 ⊙o r g第126章 青雀的疑問第112章 回門第86章 樂見其成第117章 放過第183章第185章第123章 婚事第164章 履新第173章第111章 廟見第72章 較量(二)第32章 拜師(三)第81章 前半輩子(二)第42章 親事(一)147 就藩第187章第144章 賈氏第186章第42章 親事(一)第42章 親事(一)第59章 十七年第23章 沈茉(二)第39章 沈復(二)第22章 沈茉(一)第121章 母子第35章 神劍(三)第21章 寧國公(三)第186章第24章 沈茉(三)第162章 彌留第107章 較量第184章第173章3 雷雨夜三第169章 軒轅劍第96章 討債第57章 獵物(一)第15章 三年(三)第133章 倔第71章 較量第112章 回門第120章 之翰第80章 前半輩子第28章 祁玉(二)第165章 內閣第113章 生第54章 林家(二)第114章 起居注10 索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