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

這次召見,本就是爲了討論契丹北燕之事,如今有了定計,六相公便各自告退。

陳佑身爲樞密都承旨,遇到這等事也只能跟着三位樞密一同回到樞密院。

殿內沒有外人,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趙元昌笑呵呵地擺手道:“諸卿且坐到前頭來。”

能同皇帝拉近距離,宋敏貞等人自不會拒絕,連忙緊挨着馮道依次坐下。

待衆人坐好,趙元昌才道:“時近正午,馮師和宋卿等人遠道而來怕是尚未進食,正巧我也未用膳,就在宮內與我一同用膳可好?”

陪同皇帝用膳,這算是恩寵有加了。比較年輕的甘靖宇、胡承約皆是面露激動之色,也就是馮道、宋敏貞沉穩平靜。

着親信宦官下去安排膳食,這殿內除了起居注外再無他人。

趙元昌又嚴肅起來,十分鄭重地看向馮道:“馮師以爲此次可能趁機奪回幽燕之地?”

馮道捋須,卻不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敢問官家,契丹是何時開始攻燕的?”

“傳來的情報說是十一月初三。”趙元昌脫口而出,隨即反應過來。

沉吟一番後猶自不甘道:“不過半個月功夫,這場大戰不至於這麼快結束吧?”

馮道搖頭道:“官家莫非是忘了當初滅蜀用了多久?即便此時下令出兵,諸事從簡,一切準備就緒也要一個多月。若契丹真要奪那幽燕之地,北燕怕是堅持不了那麼久。”

“唉!如此咽喉之地讓與敵手,着實讓人心中耿耿!”趙元昌長嘆一聲,“也只得讓長山公見機行事了。”

長山公就是成德節度使馬青,乃是長山縣開國公,故而有此稱呼。

趙元昌現在的打算是看看能不能效仿當初吳巒奪太原那般,兵不血刃地撿一個便宜。

正遺憾着,卻看到甘靖宇似有話要說,心中一動,便點了他的名字:“定邦可是別有想法?”

甘靖宇臉上一喜,連忙拱手道:“啓稟官家,臣以爲即便我軍做好準備之後北燕已經滅國,也可趁着契丹立足未穩奪下數州,至少能將契丹擋在南長城之外!”

聽得此話,趙元昌目露精芒,只是話語間尚有些猶疑:“此議......似是可行。”

說着,他目光掃視殿內諸人,想要聽聽他們的看法。

觀察了幾人的神色之後,宋敏貞最終開口道:“如今官家即位未久,當以穩爲主,對外需得采取守勢纔是。”

除了甘靖宇外,其餘人等皆是點頭表示贊同。

趙元昌則皺起眉頭,暗自思量得失。

而甘靖宇頗爲不忿道:“官家滅國之威猶在,談何不穩?就是因爲官家剛剛即位,才當奮勇開疆,以武功威壓諸藩!”

這話一出,又讓趙元昌有些意動。

見馮道微闔雙眼不欲在言語上爭鋒,宋敏貞只好繼續道:“六部不曾理順,錢糧何來安穩?親軍尚未整編,兵馬何來?”

兩個問題拋出,不理會張口結舌的甘靖宇,宋敏貞轉向趙元昌拱手道:“官家,據傳當初石敬瑭曾欲獻幽燕之地於契丹,以換取中原帝位。幸而事泄,這纔有了北燕興起。如今契丹入侵,幽燕之地義士必不肯屈服,我等只需支持諸義軍,待契丹禍亂幽燕、自絕於民之時,纔是我等弔民伐罪之機!”

宋敏貞說得這件事,卻是同陳佑當初的歷史不同的一件事。

在這個歷史上,石敬瑭也是想要割讓雁門北以及幽州之地來換取契丹支持其稱帝,只可惜此事提前泄露。

北疆軍民同契丹那是有血仇的,平常時候可能屈服武力而壓制仇恨,現在一聽說以後可能都要歸契丹了,頓時不少人就不幹了。

當時還是薊州刺史的徐徵立刻抓住時機,利用民意激盪的機會聯絡幽燕諸州兵馬。

在石敬瑭稱帝后,契丹派兵取幽燕之地時,諸州起兵反抗。

也不知是契丹大意了還是怎麼回事,總之戰事陷入了膠着。看到契丹似乎戰鬥力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具有碾壓的優勢,再加上原本就反對割地的趙鴻運、劉知遠等人勸說,石敬瑭派遣大將攻契丹,同時又爲各軍輸送糧草補給。

就這樣,幽燕之地竟然保存下來沒有落入契丹之手。

不過和契丹鬧翻之後,晉國北部邊疆壓力加大,客觀上有利於趙鴻運後來奪京稱帝。

而且通過這一次戰事,徐徵得以掌控幽薊諸州,被任命爲盧龍節度使,最後刺了石重貴一刀,建立北燕。

此時宋敏貞的這番話,之前諸相公也曾說過。

相公們這麼說,自己的謀士也這麼說,趙元昌終於徹底打消了就此發兵的心思。

此事就算完結,現在重要的是馮道等人如何安置。

沉吟一番,趙元昌緩緩道:“馮師今後便入那政事堂當一個相公如何?”

馮道輕笑道:“可是朱佐賢要出外?”

朱慶堯乃是荊王岳家,雖然現在對荊王的行爲尚未定性,但朱慶堯是絕無可能繼續留居相位了。

趙元昌先是點頭,後又搖頭道:“朱佐賢確要出外,只不過他的位置會由孫始瑞接手。馮師卻是以另外的身份入主政事堂。”

聽到這話,馮道眸光閃動,用的是“入主”一詞,莫非是讓他當首相?

只不過趙元昌沒有多說此時,馮道也就沒問。

說完了馮道,趙元昌又看向宋敏貞等人:“至於諸位,暫且就當一個內朝官。”

內朝官,主要是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再加上一個秘書省。現在三省合爲政事堂,進入三省就相當於在政事堂釘釘子,進入秘書省依舊是皇帝近臣,都是清貴的去處。

當天下午,帝御翰林學士院。

一個時辰之後,開府儀同三司、秦王傅馮道宣麻拜相,進司空,加平章事、文明殿大學士。

根據制書所言,文明殿大學士爲重望老臣所任,位在昭文館大學士之上,加之是爲諸相之首。自此,政事堂三相公變爲四相公。

同時,制令孫啓祥罷西京留守兼知河南府事,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詔令入京。

這個消息傳出之後,集賢相朱慶堯上書請辭。

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
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