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

聽了這話,陳佑將目光轉向對岸。只見對岸有一將軍模樣的漢子正在收攏殘兵,若是之前就安排人從南岸登陸,此時正可攔住那羣人,可惜現在沒機會了。

果然,稍稍收攏殘兵之後,那夏都指看都不看北岸,就帶着部下匆匆離去。

陳佑這纔回過頭來,馬鞭指向軍士包圍中的那滿臉期待的漢子,吩咐劉河道:“把他單獨關到一處。”

劉河答應一聲,領着兩個人將這漢子帶離此處。

“章都指。”

“司馬請吩咐。”

“你把降兵中都頭以上的都挑出來,單獨關押。”

把所有領頭的都帶走,主要是爲了防止降兵被鼓動鬧事。章鵬也明白這個道理,當即點頭應下,自去安排。

一百多裡外的德陽城內,白髮蒼蒼的老將軍盯着地圖眉頭緊皺,他身後站着一干將領,屏息凝神等着他的吩咐。

他原本是坐鎮雒縣,獲知周軍圍困蜀都之後,他猶豫了一晚上,終於決定主動出擊。

按照計劃,先擊退漢中史肇慶奪回白馬關,留少量兵馬駐守。之後回軍蜀都,至少得佔據新都,藉此城內取得聯繫,然後纔是謀劃擊退周軍之事。

這一系列安排,若是能成,自然是好,若是不成,他楊中廣唯死以報國罷了。

就在此時,堂外突然有軍士跑來:“急報!斥候發現城外漢中軍營已空下大半!”

聽聞此言,楊中廣猛然轉身,目光銳利地看向那軍士:“此事爲真?”

“確實如此!”

那軍士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人叫道:“漢中退兵了!”

緊接着此人就朝楊中廣拱手道:“大王!請讓我率部追擊!”

楊中廣略一猶豫,便點頭道:“永康軍、德陽軍立刻出兵攻漢中大營、追擊敵軍!” wωω✿ttκan✿c○

說完,他又補充道:“拿回白馬關之後便不要再追,扼守關隘即可。”

“是!”兩位將軍領了軍令,風急火燎地離開此處。

掃視一圈堂內剩餘幾人,楊中廣又命令道:“各軍立刻整軍拔營,以通化軍爲先鋒,回攻新都!”

在場衆人皆是心中一凜,紛紛抱拳應下。

過午,在陽安縣耽擱多日的李繼勳終於率部通過龍泉山脈,進攻金水縣。

只不過短短一個時辰,金水城守將便降了,李繼勳入城。

而他之前撒出去的斥候也帶回來秦王大軍已經圍困蜀都的消息,當即不敢怠慢,立刻派出信使聯繫秦王。而他自己,則帶兵向雒縣進發。

次日上午,通化軍自雒縣前往新都縣。

午初,楊中廣輕騎回到雒縣,命令安化軍前往新都協同通化軍一同圍攻新都城。

申正,自德陽出發的蜀軍終於抵達雒縣,而自什邡出發的蜀軍尚在路上。

酉正,李繼勳率部至雒縣城下。

雒縣城中楊中廣是何心情暫且不表,此時剛剛抵達羅江縣的史肇慶見到一身狼狽的夏都指時,不不等他開口,心中就有了不好的猜測。

“巴西,丟了?”

夏都指拜倒在地,聽見史肇慶用難以置信的語氣問出的這句話,頓時涕淚橫流,好一會兒才哽咽道:“大王恕罪!非是我軍作戰不利,實是那周軍來得太巧了!正好我軍半渡,周軍船隊就到了,不惜死傷直接開船撞斷浮橋。我軍......我軍沒辦法打啊!”

這帳內不止是史、夏兩人,還有包括保寧節度使袁宏偉在內的其餘諸將。

原本知道夏都指這一軍被周軍偏師打敗,這些人就已經很驚詫了,現在更是聽他說“周軍來得巧”,頓時心中就起了別樣的心思:這怕不是天命不在此處吧?

也就是史肇慶此時心神激盪,一時間尚未注意到這一點。

好一會兒,他才嘆了口氣:“你下去領罰吧。”

聽到敗軍喪師竟然還能留着性命職位,夏都指頓時感激涕零,再三叩首後才退出營帳。

待他離去領罰,史肇慶彷彿一下子老了十來歲。

衆將這才驚覺,他今年已經五十四歲了!

最重要的是,他長子已被周國抓了,次子雖早早逃掉,但在周國封鎖之下,能否安全到達漢中還未可知。

再聯想到剛剛夏都指所說的話,或許,是時候換個領頭人了。

本就是後來才投誠的袁宏偉低垂眼簾,心中不知動着怎樣的心思。

安排了一些事項之後,史肇慶突然喊了一聲袁宏偉:“大觀。”

正在考慮心事的袁宏偉乍聽呼喊,不由打了個激靈,趕忙應道:“大王有何吩咐。”

見他有些神思不屬,史肇慶微微皺眉,頓了頓才舒展眉頭開口道:“大觀原是蜀地之人,想來對綿州此處較爲熟悉,這搜尋船隻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聽到是這事,袁宏偉悄悄鬆了口氣,肅容抱拳道:“大王放心便是!”

深深看了他一眼,史肇慶輕輕點頭,又喚了另一人姓名,吩咐其派人通知位於龍州的蘇恆回軍,至綿州北部接應。

議事結束,袁宏偉回到自己的營帳,坐着發了會呆,臉上的神情什麼糾結。

就這麼過了一炷香時間,他終於叫來自己的掌書記宗才。

“干城啊。”

“大帥有何吩咐?”

“你以爲,這漢中王,”袁宏偉頓了一下,才輕聲道,“能成事否?”

宗才愣了一下,隨即若有所思道:“敢問大帥,可是又生變故?”

“不錯!”

袁宏偉讚了一句,將那夏都指戰敗的事情說了出來。

聽了此事之後,宗才沉吟一陣纔開口道:“啓稟大帥,我以爲,若是漢中王能夠一戰拿下蜀地,則可重現王蜀之業,到得那時,便是稱帝也無不可。”

袁宏偉點頭表示贊同,他當時也是這麼想的。

見他贊同,宗才繼續道:“只可惜,沒想到入蜀以來諸戰皆勝,仿若破竹之勢般的漢中王竟然會被楊大將軍攔在德陽城下。”【1】

他話語間對楊中廣還帶着些尊敬。

聽了他的話,袁宏偉也是一陣感嘆:“世事難料啊!這麼說,干城以爲此事不能成?”

宗才點點頭,不再開口,留給袁宏偉自己思考。

好一會兒,他聽見袁宏偉道:“你安排一下,沿着涪江下游搜索舟船。”

乾脆應下,見袁宏偉不再開口,便告罪離開。

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
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