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

陳佑還要再說,卻感覺到身旁的潘美越來越沉默,不由尷尬地停了下來:“仲詢可是別有想法?”

哼哧哼哧憋了好一陣,潘美才輕聲道:“哥哥莫怪,小弟以爲,你這麼做,只能是讓廣節軍亂起來。”

這話一說,陳佑也沒生氣,奇怪地問道:“此是何理,還請仲詢仔細分說。”

眼看兩人已經走到縣衙門口了,潘美猶豫了一下道:“哥哥要聽,某自無不從之理。只是這荊門軍尚需安頓,還望哥哥能等一時。”

此處也不是說話的地方,陳佑便道:“既如此,仲詢稍後來縣衙便是。”

潘美點頭應下,便告罪一聲帶着親兵離開。

到了二堂坐下,陳佑還在考慮着投票的事情。

原先他也沒考慮過,只是突然心血來潮,想到當年三灣改編時候出現的士兵委員會,便突然有了這個想法。

誠然,現在各項條件都比不上三灣改編的時候,最大的不足就是沒有一個有戰鬥力的思想指導。

把那種思想照搬到現在來,必死無疑。

倒不是所謂的“舊勢力反撲”,而是生產力跟不上,再好的想法都是白瞎。

所以他沒想着一步到位,而是改了改,做不到官兵一致,讓士兵多一些發言權總可以了吧?

在他看來,經歷過三灣改造的紅軍雖然出過極端民主化的亂子,但總體上來說戰鬥力和凝聚力還是上升的。

況且廣節軍不過兩千餘人,自己又親自盯着,自問不會出太大紕漏纔是。

他一個人坐在二堂內想了很久,越想越覺得可行。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潘美終於來了。

落座之後,陳佑還沒開口詢問,就聽潘美問道:“不知哥哥爲何作此想法?”

“這......”陳佑猶豫一下,開口道:“不瞞仲詢,某以爲,選出軍士長代表軍士監督將校,可以讓軍士免於被上官欺壓。如此一來,就會上下一心、軍心大振。”

聽到這話,潘美只是再次問道:“若是有將校不服監督又如何?”

陳佑一愣,是了,他只有指揮權,沒有任免權。

就在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的時候,潘美又道:“哥哥可曾想過,如此一來會不會出現兵逼校、校逼將的情形?”

陳佑悚然一驚,他差點忘了,在這個時期以下克上那是常有的事情。

雖然真正動手的都是那些軍頭,但他要是真鼓搗出一個選舉監督,搞不好原本安分的大頭兵也會有些想法。

但是他緊接着又陷入了沉思,三灣爲什麼會成功?

真要說起來,兩個時代除了科技水平不同以外,其它的都相差無幾,當時軍頭奪權的例子也不少。總不能說當時的人思想境界就比現在高吧?

既然時代條件沒有差別,就得在主體和客體上尋找不同。

想了又想,陳佑認爲,最大的區別有三點。

首先,太祖當年是部隊的最高領導,整支隊伍都是他拉起來的,個人威望較高。對不願意配合的,他可以直接撤職,這保證了他對部隊的掌控。

其次,三灣改編之時,這支隊伍剛剛建立一個月不到,且剛經歷一場失敗,人心浮動。最重要的是,這支隊伍中沒有早已成型的指揮階層。

最後,必須得回到思想上。三灣改編時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支部建到連隊上,有了這一條,才能保證黨指揮槍和軍內民主。

當時的思想是什麼?

爲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讓工農翻身得解放!

支部裡的黨員宣傳這個思想,也在以身作則踐行這個思想,這是改編成功的基礎。

很不幸,這三個條件陳佑一條都不具備。

想明白這一點,他非但不沮喪,反而更加鬥志昂揚。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不能從底層幹起,就走頂層設計,時間還長着呢!

只不過樂觀不能當飯吃,現實的問題還得解決。

想清楚這一點,陳佑才道:“卻是某想差了,不知仲詢有何建議?”

見他放棄了原先的想法,潘美終於鬆了口氣,當即說道:“好叫哥哥知曉,我以爲此次選出的校尉,只要不出差錯,大部分都能得到都督府的正式任命。”

陳佑點點頭,八個營校尉,肯定會有能留下的。

潘美又道:“既然如此,正可提拔親信,培植羽翼,何必要用這個容易出亂子的方法呢?”

略一猶豫,陳佑便點頭道:“仲詢此言甚是中肯,只是這營校尉,我認爲還是不記名投票選出來的比較好。”

見潘美還要再說,他解釋道:“你也知曉,這些人並不是正式任命,沒有朝廷的威望支撐,想要有權威,必須贏得多數人的支持。”

“可是,如果出現每個人都選自己的情況,又該如何?”

潘美還是沒放棄勸說他的想法,繼續苦口婆心道:“到那時候,不還是要指定嗎?與其讓一次失敗的選舉損了面子,不若用一次成功的選拔鞏固威望。”【1】

他說的情況確實可能出現,規定每個人不能選自己會不會好一點?

正想着,就聽潘美又道:“若是哥哥還欲行此事,不若等到他日身處高位,到得那時,豈不比現在要好得多?”

話都已經說到這種地步,陳佑若是還一意孤行,那就真的是不給面子了。

說起來,要不是陳、龐兩家的關係,再加上潘美即將迎娶龐家女,還真不一定會跟他說這些。說不得還要鼓動着,然後出事了再踩一腳。

他現在還沒到爲了理想抱負不顧一切的程度,故而長出一口氣道:“就如仲詢所言便是。”

聽到這一句話,潘美總算放下心來,展顏笑道:“既然如此,某就不叨擾哥哥了!”

陳佑站起身來道:“左右縣中事務都有萬育跟着那蒲縣令在做,我倒沒什麼要忙的。”

將潘美送到二廳門口,他又道:“仲詢在廣節軍中可有中意之人?”

這就是在給潘美送人情的機會了,他也不客氣,直接就道:“想來哥哥還記得那魏都頭。”

他口中的魏都頭就是之前聯繫的那個廣節軍老資歷都頭,陳佑自然記得,故而只是點頭道:“某記下了。”

送走潘美,陳佑回到桌前,就這麼站着思考了許久,終於提筆寫了一個大大的“黨”字。

剛寫完,就將紙團成一團丟入火盆,重新寫了“志同道合”四個字。

想要做事,必須有一大羣理念相同的人。就算是太祖同志,也曾感嘆同志太少,他陳佑何德何能,竟妄想憑一己之力完成變革?

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
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