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

“溫參政。”陳佑走進書廳,率先行禮。

“陳使君來了,先坐,這幾份公文比較急。”

溫仁福擡頭看了一眼陳佑,露出溫和的笑容說出這句話後,重又低頭批閱公文。

陳佑神態輕鬆地坐到椅子上,仔細打量書廳內的佈局。

他和溫仁福沒有交情,而且溫仁福以吏部尚書參知政事,論身份地位和權力都比陳佑高,或許會出面拉攏他,但沒必要直接把他叫來東府。

那就只能是同河南府人員調動有關了。

陳佑帶着名單找到王樸的時候,王樸只是看了看,什麼都沒問就說會安排下去。

如果一切順利,他就不會出現在溫仁福這裡了。

也就是說,身爲吏部尚書的溫仁福對那份名單有意見。若非陳佑在朝堂上也算是一號立得住的人物,溫仁福就算是全盤否決那份名單,都不需要告訴陳佑。

心中有底,陳佑表現出來的神態就比較輕鬆平穩。

等溫仁福批完手頭公文,陳佑已經在結合打探到的消息分析書廳內的佈局體現了溫仁福怎樣的心理特徵。

果然,陳佑把目光重新移到溫仁福身上時看到他取出幾張紙。

雖然看不見紙上的內容,但陳佑相信那是他交給王樸的名單。

“我聽文伯相公說陳使君剛一上任就要調整河南府官吏。”

溫仁福揚起手中紙張示意,臉上露出爲難的神色:“我理解使君想要讓京畿穩妥的想法,可這人數實在是有點多,而且有些人選還不太合適。”

果然。

陳佑心中嗤笑,人數多不多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某些人在他溫天官看來不合適。

不管心裡怎麼想,他臉上卻露出十分正經嚴肅的表情:“下官畢竟修書半年不聞朝政,選人用人有所失當在所難免,勞煩參政提點一二。”

他這話一出,溫仁福微微頷首,溫聲道:“倒不是說你用人失當,這些人我看了,能用。可是啊,比起他們,還有更合適的人選,這能得上,就不求中,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花花轎子衆人擡,陳佑表態服軟,溫仁福也示好親近。

還是那句話,陳佑雖不及溫仁福,但也不是溫仁福可以無視的人物。

“參政說得是。”

陳佑點頭贊同,隨即問道:“不知參政說的都是哪些人。”

“你看看。”溫仁福將陳佑的那份名單遞過來。

陳佑連忙起身接過,坐回位置上翻看。

“我改了兩三個,你要是看着沒問題,就叫吏部準備告身。”

陳佑很快就找到修改過的地方,包括偃師令在內的三處職事人選換了。

看完之後,陳佑頓感失望,要是溫仁福多換些人該多好。

調整一下呼吸,把名單放到座椅邊上的案几上,朝溫仁福道:“參政所改並無不妥,照這個來便可。”

“嗯。”溫仁福點點頭,“那就這樣,一次性動這麼多人,對河南府來說也不是簡單的事,你回去做好準備。”

話音未落,他又好似突然想起來似的補充一句:“對了,司農寺缺了一個寺丞,將明你素有推舉賢良的名聲,看看能不能尋一個合適的人選補上。”

司農寺丞從六品上,這應該是給陳佑的補償了。

對陳佑來說,這算是意外之喜,臉上的笑容自是分外真誠:“行,下官回去仔細考慮考慮。”

河南府衙,韓陶朱帶着六名弱冠之年的士子來到一處擺滿桌椅書架的房間。

“你們剛被徵辟,都是河南府衙的錄事,日後就在此處辦公。”

韓陶朱指着屋內對六人道:“隨便選個位置,我帶你們去領物什。”

說完這話,不等六人動起來,他又皺眉問道:“你們都知道錄事是做甚的吧?”

“知道。”“我知道。”

一個個連忙迴應,生怕給韓陶朱留下不好的印象。

韓陶朱和範昌祐二人被徵辟爲河南府衙的錄事參軍事,正是這些新進錄事的頂頭上司。

見衆人選好位置,韓陶朱一邊招呼衆人跟他一塊去領物什順便認人,一邊提醒:“按制府衙裡面只能有四名錄事,雖然現在管得不是那麼嚴格,但凡事都要按規矩來。一個月之後,要麼是表現最優異的兩個人成爲參軍事,要麼是最差的兩個人去做府、史。”

聽到這話,原本還有些興奮的幾人瞬間冷靜下來。

參軍事比錄事高一個大階梯,而府、史就不入流了。不說是天壤之別,但想要追平差距,運氣和努力缺一不可。

跟在韓陶朱身後,張賢同劉滿對視一眼,全都露出自信的笑容。

劉滿的自信來自於他的家族,劉氏乃是地方豪族,陳佑不至於把起家官是錄事的劉滿趕去做府或者史,最差最差也不過是仍舊當着錄事悠閒度日。

張賢的自信則來自於他充分的準備。這幾年他仔細研究陳佑的演講文章,自信對陳佑的所思所想非常瞭解,投其所好之下肯定會被看重。若是運氣好,說不得還會被引爲知己,以待接班。

安頓好這些新人,韓陶朱快步朝陳佑書廳趕去。

通報之後走近書廳,不出意外的看到正在稟報事項的範昌祐。

範昌祐之前被派去北邊送信,韓陶朱帶着錄事們認人的時候聽說了範昌祐剛剛回來的消息,這才連忙趕過來。

同是錄事參軍事,兩人其實是競爭關係。

韓陶朱進來時,範昌祐的稟報已經進入尾聲,又說了幾句就停下來。

陳佑又問了那幾個新錄事的情況,在韓陶朱一一作答之後點點頭沒有評價。

他取出謄抄的一份名單,遞給坐得比較近的範昌祐:“你們倆看看這名單有什麼含義。”

這就是要他們從陳佑這個河南府尹的角度考慮問題,所謂言傳身教,便是如此。

名單裡面有九成人是範、韓二人都瞭解的,還有一成只是聞名,未曾去打探過。

由於範昌祐先看完,是以他也就先回答:“回稟山長,學生以爲如此安排一可成全山長外舉不避仇的美名,二可展現山長大度。”

聽他說出這話,剛看完沒多久的韓陶朱面露苦色,因爲他也是準備這麼說的。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