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

寧強聽了,只是搖頭:“做一個縣令也挺好,若不是當了這百里侯,我還不知道當官爲民這麼困難。”

“所以你纔要到更高處去!”羅施的語氣十分認真。

左右看看路邊沒有行人,他一邊朝前走,一邊低聲道:“世道黑暗,人心沉淪,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時候了。行仁,這還是你告訴我的。”

寧強沉默不語。

又走了幾步,寧強才壓低聲音開口:“這話咱們私下裡說說就好。京兆陳使君都因爲在書院中說的話被一干小人彈劾,更不用說我們了。”

說話間,兩人走近了一個較爲熱鬧的大街,街上無論男女老少,見到寧強之後皆是誠心誠意地行禮問好。

哪怕知道縣衙中還有信使在等着,寧強也禁不住放慢腳步一一回應。

這種場景經常會出現,不論是寧強還是羅施,都見怪不怪。而且每隔六七天,寧強還會問一問路人商戶最近生活情況,遇到難事也會順手幫個忙。在雙流縣民衆心中,便是錦官府尹的聲望也比不過這個異常親民的縣令。

好在寧強住處離縣衙不太遠,他倆很快就到了縣衙。

信使真的就只是信使,哪怕是吏部的信使也一樣,至少寧強讓他乾等了這麼長時間,他是一句牢騷話都不敢說,恭恭敬敬地取下背上的竹筒遞給寧強。

叫來書吏仔細覈對了竹筒上的密封標誌,寧強將竹筒打開,取出一個不知是什麼皮製成的信囊。這也是密封的,確認沒被打開過後,將信囊挑開,口朝下對着桌面一倒,從信囊中掉落出一堆物事。

政事堂簽發的命令,樞密院簽發的命令,一塊圓木牌,一枚符契,一張公驗,以及一份新的告身。

寧強從文官變成了武將,調任安淮副都監,即刻前往亳州山桑縣赴任。

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它東西了。

寧強只知道自己變成了安淮副都監,暫且稱爲安淮軍吧,這個安淮軍在亳州山桑縣。

至於安淮軍是做什麼的,都監是誰,他去了要做什麼,一概不知。

信使甚至連他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寧強根本就沒問信使,從錢袋中抓出一把鐵錢,也沒看有多少,就這麼遞給信使。

一把鐵錢雖然不多,但也是額外收入,夠在雙流縣吃一兩碗麪。

信使退下之後,寧強同羅施分了主客坐下。

把玩着手中符契,寧強笑道:“我在雙流也呆了快三年了。”

“正是有行仁,雙流百姓纔有瞭如今的好日子。”羅強這話說得是真心實意,“若不是行仁你,恐怕陳使君走後,這雙流也變得同其它縣一般了。”

說到這個話題,寧強臉上笑容也消失不見,無奈搖頭:“只怕我走後,雙流縣就跟當初陳使君走後的錦官府一樣。”

說着,他嘆了口氣,認真地看着羅施:“雙流走向何方,就看惠慈你了。也不知道下一個縣令是從哪裡過來的。”

沉默一陣,羅施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行仁何必擔心,便是你走了,雙流也不只是剩下我一個。而且,就算失敗了又怎樣?陳使君不是說過麼,一時的挫折不算什麼,時間會挑選出正確的道路。”

“是啊,時間會挑選出正確的道路。”寧強有些感嘆,“只不過能堅持下來的卻不多,就連陳使君,他在河南府的時候也不復錦官府這般爲民着想了。”

“或許他只是想當一名山長。”羅施言語間有些不滿。

寧強搖搖頭沒有接話,至少目前他還是很崇敬陳使君的,雖然對陳使君近期的作爲有些失望,但至少還沒徹底背離一開始的初心。

跳過這個話題,寧強叫來縣內親信,開始叮囑他走後諸人該如何行事。

一直到天黑,他纔回到家中,收到消息的妻子已經收拾好了行裝,就等着明天乘船出發。而雙流縣,即便再不捨,也只能暫且先放下。

吃完晚飯,問了問三歲多的女兒識字情況,心情平靜下來,寧強重新走進書房。

拿起桌上的書冊,合上之後看着封面許久未動。

藉着昏黃的燈光可以看到書冊封皮上有四個手寫的毛筆字——陳山長集。

這是書院裡的學生整理出來的,寧強託關係拿到了這份手抄本。

畢竟是陳佑在書院中的教學記錄和質詢問答,文采什麼是別想了,存在漏洞也就算了,有些地方甚至前後矛盾。

但即便如此,這本書也讓寧強珍視不已。因爲這書裡面的某些內容,讓他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重重出了口氣,將這書冊放下,開始整理書房內的文書典籍。

每日例行議事結束,京兆府一干僚屬皆是面容嚴肅地離開正堂。

最後一個出來的是少尹高啓,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到,臉色陰鬱的高啓嘴角帶着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京兆府的每日例行議事,陳使君稱之爲“衙會”,府衙的一衆僚屬之所以面容嚴肅,是因爲今日的衙會上,府尹陳佑公佈了一件大事:參軍事權守兵曹事安嶽文押着各地逮捕的尋釁滋事遊行示衆的時候,在富平縣內遭到襲擊。

逮捕的潑皮死了兩個,隨行府兵死了十三人,安嶽文本人也是傷了胳膊。

先不說安嶽文本身的立場傾向,單論府衙僚屬和府兵在京兆府境內遭襲,就足以讓府尹大發雷霆了。

整個京兆府衙,上至少尹高啓,下至司法金長順,都被陳府尹好一頓斥責。

罵完人之後就是後續處理,司錄樑關山急匆匆地離開府衙,他現在要去府兵駐紮的營地。

新任的司兵吳竹林尚未到任,所以接應安嶽文的任務就交給他這個錄事參軍事。

雖然這是他本身的職責,而且他在府兵內部說話還算有分量,可以說是最合適的人選。但驟然遇到這種事情,樑關山不由得就想揣測陳府尹的決定是不是有什麼深意在其中。

才發完火的陳佑走進書廳之後,臉上怒容頓消,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的神情。

他立刻叫來劉河,開口第一句就是:“富平縣內可有大股盜匪?”

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
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