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

醜初,宿於城西營的杜忠被親衛喊醒。

在親衛的服侍下洗漱穿衣,然後坐到桌案後面享用熱乎乎的早飯。

他其實想不通,爲什麼巴寧泰要這麼急切地攻陷朔方城。

按照他的想法,每日保持一定力度攻城,逼迫李彝殷調集城外蕃軍來援,然後周軍以騎兵遲滯敵軍、以步兵圍而殲之,纔是正理。

反正現在糧草只是略顯緊張,因爲兵力充沛的緣故,糧道十分安全。

再說了,本次平銀夏,糧草是朝廷負責,前方大將完全可以不顧及糧草消耗,以最優方案來解決定難軍,爲日後統治銀夏之地打好基礎。

最好能遲延日久,迫使朝廷允許大軍自籌糧餉。等戰事結束籠絡兵馬,再找些防備契丹之類的藉口,或可取代党項李氏成爲這銀夏之地世襲之主,至不濟也能像府麟折氏那般做個土皇帝。

吃完早飯擦嘴淨手,杜忠心下決定,等拿下朔方城之後再試探一次,如果巴相公無意地方,他就以支持巴相公爲代價換取移鎮夏州。

畢竟相比於靈州的複雜形勢,夏州就單純許多,只要鎮壓境內蕃部,就能安心享樂。

帶着幕中司馬推官等僚屬去巡視剛被喊醒吃飯的牙兵。

晚唐以來的教訓,可以對讀書人不好,但一定要優待手下士兵。

一鎮節度使,只要手底下有千餘忠心耿耿、願意效死的牙兵,就有了統治基礎。再籠絡住廣大中層將校,就可以算統治穩固。而若是能叫軍內高層將領俯首效忠,這節度使的位置至少可以傳兩代!

只可惜現在哪家都打不過朝廷兵馬,等定難軍被夷滅,天下就再無跨州連郡的方鎮。

他杜忠自知不可能入朝秉政,所思所想不過換一個好一點的養老地罷了。

當然若是能鼓動巴相公割據,他朔方節度的重要性就會不降反升,所得好處不亞於移鎮夏州,甚至猶有過之。

心裡想着這些有的沒的,在牙兵營轉了一圈,杜忠回到軍帳中一邊翻閱早已看過不知多少次的《春秋》,一邊等待進攻的號令。

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

終於,一聲巨響從城門方向傳來!

端坐營中的杜忠只感覺渾身戰慄,放下手中書冊,卻看到桌上瓷碗中的溫水蕩起波紋!

他愣了片刻,不由苦笑:“如此動靜,還要什麼號令。”

言罷,他立刻起身,快步走出帳外高聲呼喊:“此巨響乃天軍神兵所致!未得令擅出帳者立斬!”

此時他顧不上帶人衝擊城門,首先要做的是防止營嘯。

隨着另外兩聲巨響依稀傳來,城外周軍大營瞬間甦醒,包括巴寧泰在內,所有知曉此事的周軍將領,一個個都黑着臉鎮壓營地,防止出現營嘯事故。

饒是彼等反應迅速,仍有不少神經敏感的士兵被這一聲巨響驚到失去理智,進而影響到同寢,導致周圍軍兵四散奔逃乃至互相廝殺!

也幸好周軍將領反應迅速,這等混亂被侷限一處未能擴散,終於沒引起整個軍營的混亂。

南門護城河岸邊,水面突然冒出幾個人。

鄧立德趴在岸邊大口喘氣,好不容易耳鳴緩解,他瞅着城內城外火光閃爍不已,乾笑着對身邊副將道:“之前試驗的時候分明沒有這麼大聲啊!”

副將卻仿若沒有聽見,只是看着城門方向。

鄧立德心中怪異,正要再次開口,卻見副將轉過頭來,月光下隱約能看到其嘴脣在動,可惜毫無聲響。

直到這時,鄧立德才反應過來,他耳邊除了“嗡嗡嗡”的耳鳴聲,再無其它聲音!

他頓時慌亂起來,禁不住大聲吼道:“能聽見嗎!”

緊接着,他就看到自己的副將也慌了起來。

……

天雷軍炸了三個門,只有南門因爲炸藥夠多,且有足夠的時間挖坑築牆致使爆炸衝擊更多作用在城門上,這才成功炸爛了城門,而且還叫城門洞出現不少裂縫。

至於西門和北門,一處是把城門的門栓、鉸鏈炸崩了,一處則只是叫城門更容易被撞開。

而且,因爲夜晚寂靜無聲導致爆炸聲遠比以往試驗更加巨大的緣故,周軍耗費了將近三刻鐘的時間才平息了營地中的騷亂,組織起第一波攻勢。

不過被爆炸嚇到的不僅僅是周軍,守城的定難軍壓力遠大於周軍,這驟然驚嚇使得城內軍兵混亂不已。

而三門附近的定難軍士兵,有些直接就被震到耳鼻出血不治身亡,也有惶恐不已匍匐在地請求神明原諒的。但更多的要麼是腦子一根弦崩斷髮瘋,要麼是驚慌之下丟盔棄甲逃入民居。

總之,當恢復過來的周軍整頓兵馬通過壕橋、堤壩奪門入城時,所遇到的最大抵抗竟然是那些發瘋士兵的無差別攻擊。

一直到大軍入城進攻官衙和富貴人家的府邸,才遭遇到成建制的敵軍。

城內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這期間城外收到調令的党項蕃兵多次襲擊周軍,其中有兩次甚至突破周軍軍陣。若不是折德扆及時救援,加上該部將領應對得當,周軍即便能勝,那也是一場慘勝。

未正前後,潘美率軍趕到。

雖然行軍一上午,中午也只是吃的乾糧,但潘美手下兵馬亦能算是生力軍。

巴寧泰立刻把潘美部騎兵抽調給折德扆。

折德扆反守爲攻,以百餘人爲鋒銳,帶領騎兵糾纏試圖撤退的蕃軍,調集步軍前來絞殺。

與此同時,巴寧泰調動留作預備隊的兵馬,掩護潘美部入城,以及接替折德扆部支援被城外蕃軍打入下風的軍隊。

大約到了未申之交,城外戰鬥逐漸平息,能跑的蕃軍都跑了,剩下還在同周軍交戰的,基本上是跑不了了。

潘美部接到巴寧泰命令後,從北門入城接管朔方城,一路橫掃,至申正方消滅城內一切敢於反抗的勢力,至此城內再無戰鬥。

酉初,定難節度使李彝殷的屍首被送到巴寧泰面前。

党項李氏在朔方城內的嫡支,近乎全滅,只有一二投降較快的被押在營中。

至此,銀夏戰事進入收尾階段。

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
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