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

“長山公素來持重,現下所言確實有理。”

王樸開口表示贊同。

他這話叫猶豫不知如何迴應的趙德昭下定決心。

看了一眼陳佑,趙德昭故作老成:“便如馬相公所言。”

陳佑面容如故,點頭應是。

此事結束,只餘尷尬而立的李繼勳默默地朝趙德昭行了一禮,僵着臉坐下。

胡承約繼續念下一條:“樞密院欲將現有十房改爲六司,諸司主官以節度副使以上充任,其下佐貳官及僚屬,或以諸將校充任,或選調內外官員。”

樞密院改制這種大事,上到馬青下到李繼勳,都知道詳情,就連政事堂這邊也瞭解一二。

具體該怎麼改,樞密院內部都已經達成了共識,現在拿出來只不過是爲了取得合法性。

胡承約話音落下,焦繼勳朝趙德昭行禮道:“陛下,臣請爲陛下詳說此事。”

趙德昭自無不可。

“此次改制是爲契合新官制,樞密院內,上爲樞使、同知,宰執之重不宜多涉庶務,下爲各房主事,不過八品,難擔重任。”

焦繼勳說着,看向陳佑:“加之陳相公提出戰事長久將校立功頗多,爲朝廷計、爲將校計,不當使一老將久居一地領兵。故於中樞增設選閱、軍備、武庫、民兵、庶務以及諜報六司,位比諸部寺監,擇年老有功之將任主貳官。”

說到這裡,焦繼勳頓了頓,說出了那句他十分贊同的話:“昌黎先生有言:術業有專攻。專業之事當由專業之人去做,讓身經百戰的將校負責兵事,於國於民皆是善政!”

他話講完,趙普先開口:“這豈不是說樞密院底下多了一個六部?若事事都交給樞密院,尚書兵部索性裁撤算了!”

焦繼勳不急不緩沉聲道:“各地團練、內外儀仗鹵簿、四夷蕃軍土軍等事務自有兵部總領。”

“六品以下將校任免升降需兵部附署,四、五品需報政事堂知。”

王樸突然開口。

樞密院幾人目光交錯間互相點頭,統一意見之後,馬青開口:“便如王平章所言。”

他朝趙德昭一禮:“請官家發敕。”

兩府相公都達成了共識,趙德昭自不會不同意,當即就道:“等下平章安排中書舍人擬旨便是。”

王樸應下,補充一句:“樞密院當儘快拿出六司名單,交予我等討論。吏部也要看看,兵部職司該如何變動,一齊定下來。”

又一事完結,諸人都等着下一條。

胡承約將紙張摺好放到桌案上,朗聲道:“官家,諸公,之前議定的事項已經完結。”

這都是正常流程了,趙德昭點點頭,立在他身側的童謠立刻道:“諸位相公若有旁事,現在可以稟報官家拿來公議了。”

靜了靜,竇少華先開口:“吾等要議軍國事,起居暫避。”

起居舍人並殿內宦官奴婢一同退下,同明殿中只剩趙德昭、兩府宰執以及帷幕後的盧氏姊妹。

“今日是臣執筆。”

焦繼勳起身從起居舍人的位子上取過筆墨紙硯,回到位置上寫下年月日以及在場諸人名單,然後朝竇少華點頭示意。

竇少華當即朝趙德昭行禮道:“啓稟官家,嶺南道都監曹固回報數戰皆勝,故遣使來問,是稍微放緩攻勢還是一鼓作氣平定嶺南。”

趙德昭沒有回答,他也不清楚如何選擇纔是相對最優解,故而像往常一般詢問諸人:“諸卿以爲如何?”

“若嶺南之敵反掌可滅,則無需匆忙平定嶺南。”陳佑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如若戰機難得,當迅速掃平。”

“何也?”提出問題的是馬青。

安排曹固、黃通接手嶺南戰事的時候,大家想的是用嶺南來練兵。這一年多來,效果還算不錯,培養了一些中層將校,只要有缺,立馬能填上。

陳佑這時候突然提出嶺南戰事可以結束,着實叫人有些難懂。

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陳佑身上,他不急不緩地地開口,語調平穩:“自太祖建制到如今已十年有餘,各地藩鎮陸續歸於朝廷。揚州寧郡王身在洛陽,僅以子權軍政事;錢塘吳越王多次請求入京朝見官家;府州、靈州皆數請內遷。唯有定難軍,不尊天子,不服朝廷。”

他停下話語,衆人卻都明白,他這是想對定難軍下手了。

一時間只有趙德昭依然仔細傾聽,其餘幾人一個個在心裡盤算現在是不是動定難軍的好時候。

“党項李氏盤踞夏州逾兩百年,若不及時清掃,恐怕銀夏之地只聞李氏而不聞天子。”陳佑面色嚴肅,“現如今中原安定,江山已固,正當以堂皇之軍掃除不臣,党項李氏,不可不除!”

“契丹現在是什麼情況?”

陳佑話音剛落,王樸就開口詢問。

“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南下襲擾。”陳佑臉上浮現出無奈的神情,“四月的時候契丹攻邊境州縣沒得好處,據細作回報,蕭思溫這兩個月一直請求契丹主率軍增援,也不知道契丹主會不會同意。”

遼國換皇帝后也就前兩三年叛亂多一些,到現在政局基本穩定。好比周國穩定下來就想平定定難軍,難保遼國會不會安穩時間一長突然就想南侵周國。

馬青說出自己的見解:“若能平定嶺南,便早日平定了吧。我攻銀夏之地,契丹必不會坐視。要麼以雷霆之勢驟然滅党項,要麼做好兩線開戰逐步蠶食的準備。”

竇少華接過話頭:“若是如此,先調集大軍嘗試一戰平定難軍,同時也要做好攻勢不順,戰況持久的準備。”

“守好北境就成了。”王樸定下基調,“平定嶺南之後調人接手北境兵馬,以守勢爲主,銀夏之地則以攻勢爲主。”

竇少華詢問:“那就讓曹固、黃通奮力平嶺南?”

“請官家降旨。”王樸朝趙德昭一禮。

趙德昭依然是十分暢快地答應下來,絲毫不似一個皇帝。

只是此時都沒人在意,諸人接着商議軍事。

陳佑開口:“契丹主耶律璟賞罰無章、嗜殺不已,或可令細作鼓動部族叛之。事若成,也可使契丹一時無力侵我邊境。”

馬青看了他一眼:“待樞密院六司齊備之後,交給諜報司負責。”

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
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