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

朗州,武陵城,武平節度使府。

盧子龍快步走進書房,屋內一大一小兩人都轉頭看向他。

看清是盧子龍之後,那小孩直接跳下椅子,向這邊跑了兩步才趕忙行禮:“四丈!”

喊完,不等盧子龍迴應,就又擡腿跑到盧子龍跟前,擡頭看向盧子龍,露出純真的笑容:“四丈,我今天又學會了新的句子!”

盧子龍做到一半的動作被打斷,看着小孩的笑容,他也不好繼續嚴肅,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道:“焱哥兒真聰明。”

說着,擺擺手示意站在那裡的那個文士離開。

這個小孩就是現在的武平節度使沈焱,那個文士,是盧子龍請來專門教導沈焱投降時候該怎麼做。

是的,江陵趙普送來最後通牒,武平節度已經決定投降周國了。

南有沈長河意圖統一,北有周國虎視眈眈,內部他也沒能擰成一股繩,武平節度現在是連反抗的力量都沒有。

相比於沈長河,投周在感情上更能接受一些吧?

“咳,咳嗯!伏惟天子煌煌軍威......”

看着沈焱在那邊學着文士教導的姿勢興致勃勃地背誦降表,盧子龍暗歎一聲。

沈焱已經八歲了,按道理不至於連自己背的這些句子是什麼含義都不懂。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遭逢大變,內心的一種自我保護狀態。

盧子龍不親自教他,就是不忍心看到他這副神情。

攔下還想繼續表演的沈焱,盧子龍臉上堆滿了溫和的笑容:“焱哥兒,今天咱們出去遊玩,怎麼樣啊?”

“好!”

“呵呵。”盧子龍笑着摸了摸沈焱的頭。

投降之後,這南國風光估計是再也見不到了。

澧州澧陽縣城,周國權知江陵府事趙普坐在刺史府中翻看州衙名錄。

澧州刺史賠着笑站在他面前,雙手不停地握緊鬆開、鬆開握緊,顯然十分緊張。

這個澧州刺史是最積極的投周派,在聽到風聲的第一時間就寫信給趙普訴說衷腸,不是,是表達棄暗投明的急切心情。在得到迴應之後,又下令澧州所有兵馬不得抵抗,遇到周軍就放下甲兵投降。

正是有他的積極配合,趙普才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坐到澧州刺史府中來。

而坐鎮江陵的另外兩人——荊南節度竇少華和水軍鎮波將軍曹新榮則去了嶽州,他們一個要防備宋國從陸上進攻,一個要防備宋國水軍溯江而上。

趙普這邊也不輕鬆,這一次南征,蜀地通過夔州運過來不少糧草。鑑於長陽蠻一貫喜歡趁機搶掠的性子,他安排好朗州的事情之後,就得想法子對付長陽蠻。

若不是歸州、峽州不歸他管,他可能都不會親自跑到朗州來。

沒辦法,江陵府同長陽蠻佔據的山林不相接,他又不好帶兵過峽州,只好從朗州這邊走。

趙普有自知之明,撿撿便宜還可以,帶兵打仗有些強人所難了。想要儘可能多的搶到軍功,就只能在其它方面下功夫,比如提前下手保障糧道。

好一會兒,趙普終於擡起頭來,看向澧州刺史,愣了一下,緊接着恍然,一臉歉意地道:“瞧我這腦子,一忙起來就容易忘事!佟使君快請坐!”

澧州刺史一臉悄悄鬆了口氣,臉上堆滿誠摯的笑容,一邊小心翼翼地坐到椅子上,一邊連聲道:“不礙事、不礙事,趙使君操心王事,實在是我等楷模。”

要說刺史理論上比知府要高,但一個是中原大國,一個是即將亡國,別說刺史了,就算是宰相也得放下身段。

趙普合上書冊,看着澧州刺史道:“之前我收到消息,沈節使也願意奉迎天軍,你等又能同朝爲官,真是可喜可賀啊!”

“是啊!哈哈。”

雖然在笑,但這笑容十分勉強。

這只是年輕的趙普一些小小的惡趣味,明裡暗裡調笑了澧州刺史幾句,他就開始談正事了:“不知佟使君對長陽蠻有多少了解?”

三月底,周帝趙元昌抵達江陵,周軍與楚王沈長河部戰於益陽。

四月初,宋軍自袁州出,攻醴陵,威逼長沙府。同時武昌節度水陸並進,進攻嶽州。

宋國打的主意是在北面的嶽州拖住周國,好讓袁州兵馬直接在沈國腹心來一箇中心開花,搶下拿下長沙府以南區域。到時候就能同鄂州的武昌節度一南一北擊退周軍,全盤接手湘地。

而且由於某些人的通風報信,他們早在二月份就開始準備,就等着打周軍一個措手不及。

三國紛爭,戰事激烈。

遠在洛陽的陳佑十分關心這場戰爭,當得知宋國出乎意料的準備齊全的時候,陳佑就知道,這是朝堂政爭的延續。

既然官家不肯鬆口,那就只好讓他清醒一下,明白這個世界還是武將說了算的。

這些參與進此事的將領也沒想着造反,只是想爲自家多爭取利益。甚至,只要趙元昌承諾他們的利益非但不會受損,反而會翻倍,並可以傳承給子孫後代,保證這些現在還想着讓這場戰爭失敗的將領們立刻就能“壯志爲國酬,何曾怕斷頭”。

南征沒能勢如破竹,反而陷入了僵持,這時候武學院諸生的消息也漸漸傳到了陳佑手中。

僅僅半個月,就有十七個學生或戰死或失蹤,活着的人也沒有什麼表現出彩的地方。

戰爭膠着,容易死人,五十來個營隊級別的將校死掉十七個,似乎也很正常。

然而歸納之後,陳佑發現是有人在針對這些學生!

“他們倒真是敢做!”

江陵府衙,趙元昌沒好氣地把陳佑的奏章扔到宦官手中。

“則平你也看看。”

坐在下首的趙普接過奏章,只見這份奏章先是將一些人戰死失蹤的情況一一列舉對比,之後就是猜測,其中不乏一些暗示性的挑撥的話語。

也不知道趙元昌是沒看到,還是心裡面不在意,總之臉色陰沉道:“這幾天又死了六個,若不是將明說起來,估計得死光了我才能發現!”

趙普放下奏章,皺着眉道:“只是如此情況,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的應對。”

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
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