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

一進門,孟文翰就畢恭畢敬地行禮:“參見承旨。”

“高才啊,坐吧。”陳佑擡頭看了一眼孟文翰,微微點頭就算是回禮了。

孟文翰連忙致謝,然後走到一邊坐下。

氣場這東西說起來玄乎,但對特定的人來說,確實能夠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

比如孟文翰只要看到陳佑,就會有一種十分壓抑的感覺,就好似暴雨之前的烏雲壓城一般。而在三位樞密面前,他感覺到的卻是那種如山傾般的威勢。

居移氣養移體,每個人顯露出來的氣場都和他的經歷息息相關。

陳佑現在雖然因爲有了一具年輕的身體而稍稍活潑一些,但從前的經歷還是讓他看起來有些過於“沉穩”。

正是這種氣場和外貌的反差,才讓孟文翰這種藏着小心思的人感覺到壓抑。

“高才可是有事?”

陳佑一開口,孟文翰立馬一個激靈,連忙恭謹道:“回稟承旨,下官......下官......”

下官了好一會兒,孟文翰也沒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陳佑雙手擺在桌上,身體微微前傾,神色淡然,目光有神,就這麼安靜地看着孟文翰。

一種無形的壓力籠罩着孟文翰,只是一瞬間,他就感覺後背滿是汗水,一時間更是微張着嘴巴說不出話來。

要說陳佑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在現在的樞密院甚至被壓制到沒有一絲絲權力,換成其他主事過來,最多就是稍稍有些緊張罷了,絕不會像孟文翰這般不堪。

好一會兒,陳佑突然靠到椅背上,放在桌上雙手交叉垂到小腹前:“可是有什麼難言之隱?”【1】

“是,不,不是。”孟文翰有些慌亂,臉上更是燒地難受。

不過也不能怪他,眼看要到不惑之年了,卻還只是一個沒有絲毫權力的九品小官。如今突然有一個機會放在面前,換誰都得緊張起來。

看到孟文翰這個模樣,陳佑嘴角動了動,眼中露出一絲笑意。

左右現在無事,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收穫一個忠心的下屬。

如果孟文翰能夠效忠於他的話,內間房就可以定下來了。

是的,新的樞密院十房,陳佑最看重的是負責對內情報的內間房。

原先的兵房負責細作間諜之事,可惜因爲戰亂的緣故兵房的情報工作甚至比不上武德司。當然了,武德司也比較疏漏,收集地多是一些公開的信息,那種深入敵軍的細作特別少。

沒辦法,周國畢竟也才立國四年。

新設立的內間房未來的主要目標是國內各個節度軍州,陳佑希望能借着建立樞密院情報網的同時,安插進去自己的人。

藉助國家機器可比他個人便捷多了。

等統一天下、削藩完畢,內間房可能會被武德司拿去,到時候或許可以滲透進武德司。當然,那太遙遠了,甚至陳佑都不一定能在樞密院待到內間房建設完善,所以他必須尋一個忠心的下屬來管理內間房。

有了這個想法,陳佑的聲音變得柔和起來:“高才可知道樞府即將改制之事?”

“知道!”雖然不清楚陳佑爲什麼主動提起此事,但孟文翰總算鬆了口氣,擦了擦額頭滲出的汗珠。

“嗯,你以爲現在爲何要來這場改制?”

爲什麼要改制?

孟文翰雖然小心思比較重,但不是傻子,經過一開始的慌亂之後,明白這是對自己的考校了。

仔細考慮一陣後才慎重道:“回稟承旨,下官以爲,如今這樞密院太容易爲一人所把持了。長此以往,於國不利。”

陳佑眉頭一擡,他有些驚訝,不明白既有上進的心思,又不缺目光和頭腦,孟文翰爲何會當了這麼久的閒人?

現在不是探究此事的時候,陳佑點點頭道:“確實如此,那你認爲此次樞府該如何改?”

知道樞密院將重新劃分十房的,按理來說只有趙元昌、陳佑以及三樞密。

陳佑倒是沒有告訴其他人,可是不知道趙元昌和三樞密有沒有告知旁人。不過孟文翰應該沒有能接觸到那君臣四人的關係,否則也不至於在樞密院蹉跎了。

孟文翰低頭沉思一陣,開口道:“承旨,下官以爲兵房應該析分,戶房和禮房應該裁撤。”

聽到這話,陳佑眼中閃過一絲驚奇,沒想到孟文翰的答案會同自己的計劃如此契合。

似是看到陳佑的神情受到了鼓舞,孟文翰嚥了口唾沫之後又道:“下官認爲最好能分十房!”

“哦?”陳佑盯着孟文翰的眼睛,聽着孟文翰說出同自己的計劃十分相似的方案,心中不免有些自嘲。

他高估了孟文翰的頭腦,也低估了這等底層官吏的人脈網絡。

同是九品小官,孟文翰這個守缺主事能接觸到的官員層次可比外面的實權縣尉高多了。尤其是樞密使直接領導主事,只要樞密透露了一些消息,這些主事想來不難獲知。

想到這裡,陳佑頓感無趣。

他總算知道爲什麼自己來之前,這個孟文翰沒人收留了。

耍小聰明無傷大雅,但是這麼明顯的耍小聰明,簡直是在侮辱領導的智商!

孟文翰絮絮叨叨說了一大通後終於停了下來,滿懷希冀地看着陳佑。

陳佑擺擺手道:“嗯,就到這裡,你先回去吧。”

哪怕手裡沒人用,也不能用這種的。

看着一頭霧水地孟文翰離開書廳,陳佑無奈地搖搖頭,或許把張昭調過來?

之後兩天,陳佑先是同樞密院官吏一一交談,之後又同那些候選的主事們談話,終於確定了包括內間房在內的一干主事人選。

初五,樞密都承旨陳佑上奏請求裁撤現有四房,新設選閱房等十房。

毫無意外地,這份奏章很快獲批。

緊接着,一份推薦名單通過遞到了政事堂。

主事以下任免陳佑能自己決定,只需要移文吏部開具告身即可。而三位副都承旨,則需要皇帝親自簽發敕命。

推薦名單很快也通過了,初六下午敕命下達,告身發放。

十二月七日,帝以太祖殯不視朝。

一大早,參與山陵事的五人就忙着出殯祔廟事宜。樞密副使鄭志康也受詔令一同送葬。

於是,頭上沒有樞密的情況下,陳佑召開了新的樞密院第一次會議。

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