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

王彥川雙目微闔,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道:“作何解?”

徐雄拱手,渾身散發着自信的氣息:“回相公,三法司涉及此次楊禹巖案者甚多,又兼陳平章斷言法司‘爛到根了’,如今竇相徹查法司,誰人不慌,誰人不懼?

“若有數名法司官吏一同遭受彈劾,再有一二流言,法司諸官焉能坐以待斃?”

王彥川聞言默然,好一會兒纔開口問道:“你可能做到?”

徐雄起身長揖:“定不叫相公失望!”

翌日,卯時未過,宰相陳佑、竇少華前往御史臺,參政胡承約、薛居正一同前往,劉熙古、冉益謙等陪同。

陳佑一行抵達御史臺公廨時,御史大夫董成林已經召集御史臺上下官員等在臺內庭院中。

陳佑一進門,就站在了御史臺一衆官員面前。

他沒有絲毫意外,目光掃視一圈。

只從大家的神情上,就能感覺到整個御史臺現在被懊悔、慌亂的氣氛籠罩着,依然保持着昂揚向上精神的,只有寥寥幾人。

這很正常。

世道混亂的時候,各地官員大都是靠着互相賣人情保住位子保住性命。

這也是一個楊禹巖案,會把三法司全部牽扯進去的主要原因。

畢竟肅政司官吏也是從京中其它部門調過去的,職事變了,人情可沒變。

在衆人的注視下,陳佑朗聲開口:“某今日來,是爲了看看諸位御史。”

他稍稍一頓,語調提高:“御史肅政,監察百官,凡有不法者,皆可上書以聞。故有言曰:御史肅政不因奏彈而罪!”

衆人肅然束手,不發一言。

畢竟不像周山書院,沒有養成在別人發言時鼓掌的習慣。

陳佑繼續道:“有如此優待,爾等切莫公私不分,以公器徇私情。望諸君誡之勉之。”

“喏!”

衆人舉手作揖,應和出聲。

“且散去罷,莫要耽擱公務。”

陳佑這話出口,在董成林的示意下,御史臺諸官有序散去。

“這邊是公廨院所在。”

董成林領着陳佑一行來到一處院子。

“改制之後,臺院和殿院大部分職司都劃歸公廨院,殿中侍御史目前也歸公廨院管轄。”

董成林在介紹的時候,偶爾會有御史臺底層官員穿過庭院進出房屋,也不知他們是真的有事在忙,還是爲了讓陳佑看見。

所謂的臺院、殿院,其實是御史臺內部的職能劃分。

自李唐至建隆初,御史臺內部分爲臺、殿、察三院。簡單來說,臺院掌庶務,侍御史隸之,殿院掌殿庭儀式及巡察京畿,殿中侍御史隸之,察院掌分察天下官員,監察御史隸之。

三院主官以“院長”稱之,現在改制之後的四個院令私下裡也被下屬稱呼爲院長。

聽了董成林的介紹,陳佑點頭問道:“公廨院目前在忙什麼?”

公廨院令錢政文亦步亦趨地跟在旁邊,自打進了公廨院的院子,就一直豎着耳朵聽陳佑和董成林的對話,此時聽到陳佑如此詢問,他立刻向前一步:“回平章,公廨院現在主要做的是按照竇相公的要求,調查御史臺裡的瀆職事件。”

“嗯。”陳佑誇讚一聲,“公廨院這是抓住了重點!”

說話間,他右手食指微伸,向着錢政文輕輕一點:“其它三個院的御史監察天下百官,你們公廨院就是監察各地御史,管御史的御史。”

他轉向董成林,但是微微側身,不僅僅是在跟董成林說:“朝廷大政,吏治爲基,吏治之要,在乎監管。你們御史臺,就是這個‘監管’的力量。吏治的好壞,就看憲臺能不能嚴格執行朝廷規定,你們做得好,吏治就好,吏治好了,這天下也就容易治理了。”

這番話正是董成林所思所想,陳佑還沒講完,他就連連點頭。

等陳佑稍稍停頓,他就禁不住開口:“平章放心就是!成林在憲臺,定不叫一個御史空佔位置而不幹實事,正欲叫各御史每月至少彈劾三人,方算合格。”

如果是未改制之前也就算了,御史臺御史總共也才二三十個,一個月彈劾一百名官員完全是小意思。

但改制之後除了原有的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監察御史,各院又多出許多普通的“御史”。

若是所有御史每個月都至少彈劾三人,一年估計就能把周國官員全部彈劾一遍。

陳佑立時感覺到不對勁,他當即笑道:“一月三人未免太過嚴苛,可以況且各院職責不同,不可一概而論,雙木若欲定下考課標準,還當仔細思量。”

說着,他看向錢政文:“你們公廨院也是如此,嚴查瀆職是好事可也不要吹毛求疵過於苛刻。監察懲處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希望能夠通過這個手段達到人人盡職盡責的目的。所以你們公廨院也好,放大到整個御史臺也好,都要牢記,八個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只要沒有觸犯律令,就沒必要一棍子打死,主動改正的,要給他們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

他來御史臺,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說出這樣一番話,好叫三法司一干官員安心。

只是他話音落下,董成林卻不由皺起眉頭。

好在董成林已經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他忍着沒有當場質疑陳佑,而是繼續在前面帶路介紹御史臺內情況。

轉了一圈,在東推院,竇少華髮聲表示將會按照陳平章提出的“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八個字來推進這一次針對三法司的調查整頓。

這也正是竇少華所希望看到的,畢竟他不想太過得罪這羣御史,哪怕陳佑沒提出這八個字,他也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放的就放過去。

只不過既然陳佑提出來了,他自然樂得把陳佑的旗子扯在前面擋風擋雨。

上午陳佑一行纔去了御史臺,下午陳佑在御史臺的講話就傳遍了洛陽城。

在周山書院備考秋解的宋白收到消息後,難得放下書本,趕忙寫了一篇分析“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文章送到《周山時政》編纂組。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