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

陳佑瞳孔一縮,直接朝車門倒去,同時雙腿一蹬,蹬在桌邊,向前躥了一下。

這一蹬,燭臺砸在陳佑的大腿上。

陳佑痛呼一聲,忍着痛迅速翻身,準備逃出馬車。

燭臺上的蠟燭在這一刻斷裂,帶着火苗落在溫仁福手腕上,發出“嗞”地一聲,徹底熄滅。

溫仁福咬牙皺眉,愣是沒有鬆手,一擊不中立刻踏上木幾彎腰撲向陳佑。

兩人連番動作,終於驚到了拉車的馬匹,只聽一聲嘶鳴,車前的黑馬猛然一躍,朝前奔去,撞翻了好幾個想要上前查看的護衛。

這導致車內陳佑、溫仁福不由自主向後倒去。

陳佑還好,本就是半趴在地上,現在只不過是以五體投地的姿勢在地毯上滑行一段距離罷了。

而彎腰站上木幾的溫仁福直接就腳下一滑,仰面摔到,頭腳朝上卡在木幾和木墩之間,發出一聲慘叫。

此時外面的護衛也在付出了十數人被撞傷的代價後控制住了馬車,只是聽到馬車內慘叫呻吟之後,陳、溫二人的護衛各自佔據一邊手持刀刃對峙起來。

頃刻之後,雙方頭領一同站出來,準備一齊查看馬車內發生了什麼。

這時候陳佑總算是爬了起來,直接推開車門。

“陳佑!”

溫仁福咬牙高呼。

陳佑沒有回頭,一瘸一拐的在親隨的攙扶下離開馬車。

溫府親隨則趕忙鑽進馬車,一聲驚呼之後傳來溫仁福的呵斥聲。

“相公!”

隨從看到陳佑的步態,忍不住心中擔憂喊了一聲。

陳佑放入沒聽見,走到自家馬車旁邊,在隨從的幫助下登上馬車。

隨即,馬車內傳出他的話:“去皇宮。拿溫毛巾來。”

“陳佑!”

他話音剛落,溫府馬車上就又傳出一聲怒吼。

溫仁福被親隨攙扶着站在已經沒有挽馬的馬車上,怒視着陳佑所在的馬車。

“休想動我兒子!”

“出發。”

陳佑完全不理會溫仁福,沉聲吩咐車伕親隨後,便不再開口。

在親隨們警惕地護持下,車輪軋在碎石路上發出轔轔的聲音,緩緩朝皇宮駛去。

如果接下來不能把溫仁福踢出中樞,陳佑這頓打算是白捱了。

馬車很快就抵達皇城,陳佑下車在親隨的攙扶下緩緩向政事堂走去。

他只是擦乾淨了臉和手,衣服上沾到的蠟燭油和灰塵什麼的都還在,只是不太顯眼。再加上怪異的走路姿態,路上遇到的官吏也好、護衛也罷,全都在猜測陳相公到底經歷了什麼。

今天陳佑花了比以往長很多的時間抵達政事堂所在的區域,他進了正門還沒走幾步,就看到王樸一臉沉重地迎了過來。

毫無疑問,王樸提前得知了陳佑這副悽慘形容。

他知道陳佑今天是要去幹什麼,以他的智商,大概能猜出兩人打了一架。

至於溫仁福有沒有死,他還猜不出來,所以才急着來見陳佑。

“怎麼樣?”

一見面,甚至還沒走到跟前,王樸立刻開口詢問。

陳佑一邊朝前走,一邊回答:“不嚴重。”

那就是沒死人了。

王樸面色稍稍緩和,頓了頓,一邊上前抓住陳佑的胳膊,一邊道:“去屋裡說。”

他主動來攙扶陳佑,爲的是安撫,以免陳佑激動之下做出什麼難以挽回的事情。

不過他也知道,陳佑願意第一時間來政事堂尋他,便是不準備用規矩外的手段來報復溫仁福。

到屋裡坐下,不等王樸詢問,陳佑就開口了:“他是想殺我。”

明明才死裡逃生,陳佑此時的神態卻異常平靜:“馬車上的燭臺直接掄起來朝我腦袋砸,也就是我躲得快。”

說到這裡,他停住,看着王樸,嘴角上揚露出微笑:“若是砸中了,王相怕是見不到我陳佑了。”

王樸的目光沒有移開,他只是稍稍思量,便做出了決定:“也幸好沒砸中,怎麼樣,侍衛司那邊還能去麼?”

“這要看王相怎麼和其他幾位交涉了。”

“行。”王樸應下。

溫仁福手裡沒有可靠的兵馬,而且官家和太后對他也沒有太過倚重信任。當然,重點還是他手裡沒有可靠的兵馬。

所以王樸和陳佑敢強行罷免他。

就在陳佑同王樸會面的時候,他那些等候在皇城外親隨中有一人遇到了東宮六率裡的熟人。

那帶隊巡邏的校尉見到熟人特意朝這邊偏了些,然後笑着問:“陳相公入宮估計要到午後才能出來,你們怎麼在這等着?”

那人也走近了些笑着迴應:“相公進去的時候叫咱等着那就等着唄!”

說着,兩人距離足夠近了,那人立刻壓低嗓音快速道:“方纔溫仁福欲殺陳佑,陳佑腿部受傷!”

同明殿廊屋,胡承約在這裡等候召見。

宮門剛剛打開,治安卿寧強就入宮求見官家,他晚到一步,被攔在門外。

從他在這裡等候開始算,寧強在殿裡已經兩刻鐘了。按道理除非是討論國策,否則一個治安卿不可能同官家聊這麼久。

他現在十分焦躁,來回踱步的步速越來越快。原本是想着動作越快越好,沒想到會被攔在同明殿外。

也不知道溫相公能不能說服太后。

胡承約停下腳步,長嘆一聲,該等還得等。

而同明殿正殿裡,根本沒有人說話。

寧強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而趙德昭在翻看以前太宗批過的奏章。

這是陳佑交給他的法子,通過觀察前人的決斷對事物發展的影響,來學習如何處理當下的事務。

其實早就有人總結過,《戰國策》雲: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陳佑只是把這句話具體解釋一遍罷了。

趙德昭去年搬到同明殿來的時候曾嘗試過親自處理政務,只可惜他還是太嫩了些。對一個孩子來說,那些複雜的物理題解起來遠比處理國政要容易得多。

正是受過打擊,他才同意取消常朝,也纔不再隨意插手政事,而是繼續學習。

把寧強留在殿內不是趙德昭的決定,而是太后盧金嬋的命令。

此時,盧氏姐妹二人正在同明殿的側殿裡。

她們在等。

盧氏姐妹也好,趙德昭也罷,他們手裡面有武德司,自然能知道外臣的一些動作。他們想看看,兩府的這些宰相,到底想用春闈鬥到什麼程度。

如果手段足夠,或許可以利用這次的宰相內鬥擴張皇室權力。而統領東宮六率的盧仲彥和在殿前司任高位的盧孟達,就是他們的底氣。

不知過了多久,李樓帶着曹辰一臉嚴肅地走進同明殿:“官家!臣等有要事稟報!”

趙德昭看了一眼李樓,沒有等着母親的指點,直接就對寧強道:“寧卿先回去吧,此事暫且等兩府通知。”

寧強眼皮一跳,沒有多說什麼,直接起身行禮:“臣告退。”

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
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