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多頭進攻

如果戰場透明,一名資深參謀就能指揮戰役行動。只有在戰場變得不透明、局勢難以捉摸的時候,指揮官的價值才能顯現出來。

沉思一陣,黃峙博敲了敲地圖桌,說道:“讓四十七軍繼續向平壤挺進,不要理會沙裡院的第二步兵師。”

“不理會?”

“暫時沒有這個必要。”黃峙博笑了笑,看着戚凱威說道,“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聯軍司令部還沒有反應過來,不知道四十七軍正在向平壤挺進,也就沒有采取應對措施;二是聯軍認爲四十七軍打不下平壤,沒有必要出動第二步兵師;三是擔心東線戰場上的三十九軍與六十五軍參戰,不敢輕舉妄動。不管如何,幾個小時後,聯軍就會知道四十七軍的去向,肯定會採取行動。”

“既然如此,就應該讓四十七軍放慢步伐。”

黃峙博搖了搖頭,說道:“果真如此的話,那就太明顯了,而且四十七軍集中行動,不見得能夠圍殲沙裡院的美軍。”

“可是……”

“三十九軍與六十五軍的情況怎麼樣了?”

“官兵的士氣還不錯,只是損失的重裝備沒有完全補充到位。三十九軍每個師只有一個整編裝甲營,其他裝甲部隊的在編比例都不超過八成。六十五軍的情況更加糟糕,全軍只有兩個整編裝甲營,在編比例低於七成。”

“人員呢?”

“都已補充到位,只是新補充的兵員還沒有經受戰火考驗。”

“該來的遲早都得來,不上場,永遠也成不了真正的戰士。”黃峙博笑了笑,說道,“去下達命令吧,讓三十九軍先開拔,六十五軍殿後。記得告訴魏成龍,如果南邊的韓軍膽敢輕舉妄動,就給點顏色,千萬不要爲了西面的戰鬥束手束腳。如果這次戰役仍然不能迫使聯軍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我們就得爲第三次戰役做準備。”

戚凱威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魏成龍是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少將軍長,也是陸軍中非常有名的“猛將”。如果不是爲人過於剛硬,而且經常袒護犯錯誤的部下,他早就去了第三十九集團軍,成爲東北地區的頭號戰將了。到第六十五集團軍,不但沒有埋沒他,反而讓他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在他的努力下,姥姥不愛、奶奶不疼的第六十五集團軍纔在夾縫中生存了下來,並且發展壯大,在朝鮮一戰成名。

按照黃峙博的安排,第六十五集團軍將“留守”東線。

名爲留守,實際則是讓魏成龍好好發揮一下。

雖然在東線戰場上,聯軍已經退卻,韓軍第九裝甲師僥倖突圍後,一路逃到三八線北面的高城,沿着高城到金化的公路線部署防線,但是聯軍並沒完全喪失反撲能力,只要第九裝甲師獲得補充,仍然具有威脅。

用一個集團軍對付一個韓軍師,肯定不是問題。

問題是,東線上不止第九裝甲師。

到十月十五日上午,東線的韓軍已經超過四十萬,而且有三個主力師與五個戰前組建的獨立旅,精銳部隊的總兵力超過八萬。

這支力量,絕對不可小覷。

從某種意義上講,韓軍已經把重點轉向東線。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

第一次戰役中,美軍遭到重創,兩個在東線打主力的陸戰師全軍覆沒。戰役後,美國當局在是否繼續打下去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沒有及時向韓國增兵,連已經完成動員的第一裝甲師與第二裝甲師也留在了本土,沒有開拔。結果是,美軍必須集中兵力守衛西線,只能把東線的防禦重任交給韓軍。

爲此,韓軍只能把主力全部放在東線。

以東線的交通情況,特別是元山以南地區的地理環境,也更適合韓軍,而不是裝甲師這類的重型部隊。

用一個集團軍對付四十萬韓軍,就算魏成龍沒有絲毫畏懼,也不大樂觀。

理想的防禦方式不是建立防線,而是充分利用第六十五集團軍的裝甲力量,跟韓軍打運動戰。

在此安排下,第六十五集團軍將在必要的時候發起進攻,拖住東線的韓軍。

黃峙博的要求並不高,第六十五集團軍只要堅持到戰役結束就行了。如果能夠在東線取得突破,自然最好不過。如果不能取得突破,志願軍也能在第二次戰役結束之後,在東線發動一場戰術進攻。

總而言之,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基本任務是守住元山。

事實上,關鍵在第三十九集團軍身上。

如果讓黃峙博選擇,肯定會讓第六十五集團軍參與西線戰鬥,把第三十九集團軍留在東線。可是在他做出這個安排之前,陸風烈打來電話,要他充分考慮第三十九集團軍全體指戰員的感受。

雖然陸風烈沒有明確要求什麼,但是黃峙博不是笨蛋。

第一次戰役中,第三十九集團軍負責攻堅,損失非常慘重,可是在評定戰果時,卻排在了第六十五集團軍之後,甚至不比第十六集團軍好多少。雖然黃峙博親自制定的戰果評定標準非常公正,但是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官兵卻難以理解。要知道,消滅第二陸戰師的是第三十九集團軍,阻擋第一陸戰師突圍的也是第三十九集團軍,而第六十五集團軍只打了鹹州,沒有參加圍攻咸興的戰鬥。

這種不滿情緒,很快就轉變成了實際行動。

戰役結束之後,理應損失最慘重的第六十五集團軍優先獲得補充,可是總裝備部與總後勤部卻把優先權給了第三十九集團軍。

因爲補充由後方總部負責,所以黃峙博也插不了手。

事實上,這也可以理解,從第三十九集團軍走出來的將軍沒有一百、也有八十,而且大部分都在四總部任職,人脈關係極廣,影響力也非常大。與之相比,第六十五集團軍的情況就沒有這麼理想了。

別的不說,陸風烈就在第三十九集團軍服役了六年。

雖然離開的時候,他還沒有提幹,而是到了第三十八集團軍之後才提的幹,隨後平步青雲,直到以少將身份離開基層回到總參謀部,但是作爲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元老”,陸風烈不可能忘記“孃家”部隊。

既然陸風烈開了口,黃峙博也就順水推舟,對調了兩個集團軍。

這麼安排,也不見得有問題。

第三十九集團軍獲得的補充更多,而且裝甲力量更加雄厚,更適合在西部平原上與美軍主力部隊作戰。

照此安排,第三十九集團軍將在第五十四集團軍打下陽德之後,全速向西運動。

一切順利的話,十六日夜間,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就能到達西線,協助第四十七集團軍作戰。

至於怎麼打,還得看戰場形勢。

關鍵就是,第五十四集團軍能不能及時攻佔陽德,以及第四十七集團軍能不能把沙裡院的美軍引誘出來。

前者可以努力爭取,後者則要看聯軍的反應了。

黃峙博做出這個部署的時候,第五十四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陽德郊外,主力部隊則在北面十五公里處展開。

因爲無法使用電臺,所以只能由通信兵架設電話線。

一切順利的話,第五十四集團軍能在下午一點左右發起進攻。因爲守衛陽德的全是韓軍的預備役部隊,所以黃峙博只給了第五十四集團軍六個小時,即必須在天黑前打下陽德,讓第三十九集團軍通過。

在第五十四集團軍準備攻打陽德的時候,聯軍司令部也收到了更多的情報。

雖然在電磁戰的干擾下,E-8C的探測效率大大降低,對地面裝甲集羣的探測距離由三百五十公里縮短到了一百五十公里,但是陽德離三八線太近了,隨着第五十四集團軍的主力到達,E-8C立即向聯軍司令部彙報了情況。

同時發現的,還有正在集結的第三十九集團軍。

這下,問題大了。

皮特首先想到,第三十九集團軍會在東線戰場上發起進攻,配合第五十四集團軍向南推進,可是半個小時後,E-8C發現了同樣開始集結的第六十五集團軍,他立即意識到,第三十九集團軍不會南下。

兩個小時後,一條從百源裡發來的消息讓皮特猛的醒悟過來。

第四十七集團軍已經到達平壤東北,百源裡離平壤不到四十公里,而且是平壤外圍最主要的防禦據點之一。因爲第三步兵師正在全力應付猛攻的第二十四集團軍,而第四步兵師還在調整防禦部署,所以守衛百源裡的主力是韓軍,只有一個美軍步兵營,而且是一個專門負責護送後勤部隊的步兵營。

要是讓第四十七集團軍打下百源裡,平壤就算門戶大開了。

志願軍的多頭攻勢已經顯現出來,白癡都能看得出來,志願軍會猛攻平壤,切斷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的撤退線路,然後調動東線的第三十九集團軍,阻擊聯軍增援部隊,在平壤南面決戰。

只是,就這麼簡單嗎?

打到這個時候,志願軍還有幾張牌沒有打出來呢。第十六集團軍、第十三集團軍、以及早已入朝的第十五空降軍還沒有出動,說不定連第六十五集團軍也會向西運動,志願軍有足夠的力量在西線打一場規模巨大的會戰。

輕舉妄動的話,只會一直被志願軍牽着鼻子走。

可是什麼都不做的話,也會一直被動挨打。

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273章 共同化第76章 作戰策劃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4章 昏了頭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37章 刺刀見紅第32章 成果第13章 狙殺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66章 入朝方略第6章 戰略籬笆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79章 撲火第53章 巧合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15章 遭遇第16章 巢臼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47章 唯一選擇第2章 唯一選擇第192章 選擇權第3章 把握機會第54章 生於憂患第34章 盟友第17章 經貿競爭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7章 又見熟人第43章 各有所謀第36章 負擔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37章 犧牲品第25章 光明磊落第94章 技術軍官第75章 真真假假第2章 唯一選擇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62章 頭號王牌第2章 鬥爭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59章 起始點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82章 理論突破第8章 高歌猛進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44章 加速追擊第84章 戰略平衡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48章 災難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114章 向前看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84章 青出於藍第50章 另有其人第91章 浮上水面第15章 千慮一失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159章 盟軍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3章 無限制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120章 多面手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99章 進退兩難第204章 小人物第17章 打與不打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76章 作戰策劃第29章 初顯身手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73章 沉默是金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77章 誘餌第16章 暗藏殺機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72章 傾其所有第18章 左右逢源第20章 混戰第149章 放棄第138章 警鐘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114章 關鍵情報
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273章 共同化第76章 作戰策劃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4章 昏了頭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37章 刺刀見紅第32章 成果第13章 狙殺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66章 入朝方略第6章 戰略籬笆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79章 撲火第53章 巧合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15章 遭遇第16章 巢臼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47章 唯一選擇第2章 唯一選擇第192章 選擇權第3章 把握機會第54章 生於憂患第34章 盟友第17章 經貿競爭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7章 又見熟人第43章 各有所謀第36章 負擔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37章 犧牲品第25章 光明磊落第94章 技術軍官第75章 真真假假第2章 唯一選擇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62章 頭號王牌第2章 鬥爭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59章 起始點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82章 理論突破第8章 高歌猛進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44章 加速追擊第84章 戰略平衡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48章 災難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114章 向前看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84章 青出於藍第50章 另有其人第91章 浮上水面第15章 千慮一失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159章 盟軍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3章 無限制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120章 多面手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99章 進退兩難第204章 小人物第17章 打與不打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76章 作戰策劃第29章 初顯身手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73章 沉默是金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77章 誘餌第16章 暗藏殺機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72章 傾其所有第18章 左右逢源第20章 混戰第149章 放棄第138章 警鐘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114章 關鍵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