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

敘利亞軍隊的進攻算不上犀利,但是非常堅決。

在戚凱威看來,敘軍最大的問題就是呆板,過於重視教條。比如在作戰計劃中,規定炮火準備時間爲兩個小時,結果已經進入進攻陣地的敘軍全部按兵不動,而不是趁此機會向前推進。

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敘軍發動進攻後,立即遭到了以軍的猛烈反擊。

根據以軍的作戰記錄,在守輪交戰中,第七裝甲旅的一名連長駕駛“梅卡瓦5”型主戰坦克,在十分鐘內連續擊毀了五輛敘軍坦克,其中一次的交戰距離高達三千八百米,另外四次的交戰距離也在兩千米以上。

天亮前的兩個多小時內,敘軍至少損失了三百輛主戰坦克,兩個主力師幾乎被打殘。

只是,敘軍沒有停下來。

天亮後不久,替補上去的第三裝甲師突破了以軍的外圍防線,並且在清晨的戰鬥中圍殲了第七裝甲旅的一個坦克營,摧毀了近三十輛“梅卡瓦5”型主戰坦克,還繳獲了一輛出故障的主戰坦克。

可以說,幸虧是戚凱威部署與指揮了這場戰鬥。

因爲非常瞭解敘利亞軍隊,所以在部署的時候,戚凱威把第三裝甲師與第七裝甲師放在了後面,作爲第二梯隊,而頂在前面的是兩個以裝備t-72與t-90s爲主的裝甲師。說直接一點,就是拿這兩個裝甲師去當犧牲品,消耗以軍的彈藥,同時儘可能的推進戰線,到達以軍防線附近後,再讓第三裝甲師與第七裝甲師上陣,儘可能的縮短兩個主力裝甲師的突擊距離。

這麼部署,也有裝備的原因。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t系列坦克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即坦克炮的俯仰角太小,不適合在複雜地形下作戰。與之相比,24式與04式坦克炮的俯角達到了負的十四度、仰角達到了三十七度,不但遠遠超過了t系列主戰坦克,在第四代主戰坦克中,也僅比“梅卡瓦6”型稍微少一點。也就是說,在突破了以軍的外圍防線,殺入戈蘭高地之後,24式與04式更能發揮作用。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縮短主力部隊的突擊距離。

雖然戈蘭高地的面積並不大,但是道路十分曲折,裝甲部隊的突擊距離往往是兩地間直線距離的好幾倍。只有儘可能的縮短裝甲部隊的突擊距離,才能在突破以軍防線後,有足夠強的突擊能力。

可以說,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戰術問題。

戈蘭高地是以色列在北部邊境線的防禦壁壘,甚至可以說是以色列本土的最後防線。與西奈半島方向上相比,以色列的北方邊境防線沒有任何縱深,只要敘利亞軍隊突破了戈蘭高地,就能直接攻擊以色列核心地區。爲此,以色列在戈蘭高地苦心經營數十年,設置了成千上萬的永備工事,僅反坦克火力點與坦克機動防禦陣地就有兩萬多個,還密密麻麻的分佈了數萬個步兵火力點。從某種意義上講,戈蘭高地是一整塊防區,而不是由多道防線組成的防禦系統。如此一來,敘利亞軍隊要想攻佔戈蘭高地,就得一鼓作氣,絕對不能在進攻上浪費太多時間。如果僅僅攻佔了部分陣地,而沒能迅速奪取整個戈蘭高地,隨着以色列的預備役部隊到達,局面將發生逆轉。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第七裝甲旅與第一八八裝甲旅幾乎拼到彈盡糧絕,最終就是及時趕到的預備役部隊把敘利亞的裝甲部隊打了回去,並且一路殺到了大馬士革城外。再犯這樣的錯誤,恐怕以色列就不會像當初那樣,在大馬士革郊外勒馬,而會攻佔大馬士革。

如此一來,確保進攻的持續性,成爲至關重要的問題。

在部署上,戚凱威沒有把兩個主力裝甲師一起派上去,而是讓其輪番進攻,並且在後方留下了四個主力步兵師與四個預備役步兵師,還安排了兩個獨立裝甲旅。他只給第三裝甲師與第七裝甲師安排了一個任務:持續不斷的向前推進,不要管佔領陣地的問題,這由後方的部隊負責。

最初十來個小時,兩個主力裝甲師嚴格遵守了戚凱威制訂的計劃。

直到五日下午…左右,已經衝到前方的第七裝甲師遭遇了以軍第一八八裝甲旅,情況纔有所變化。

雖然在歷史上,第一八八裝甲旅不如第一步兵旅與第七裝甲旅,但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第一八八裝甲旅血拼到了最後一人,也因此一戰成名,成爲以色列國防軍中名聲最響亮的裝甲部隊。

用巴拉姆的話來說,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第一八八裝甲旅的身影。

這次也不例外。

當時,敘軍已經在戈蘭高地上挺進了三十多公里,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代爾塞賴斯,離加利利平原不到十公里了。只要殺入加利利平原,敘軍就能切斷以軍的後勤補給線,圍殲戈蘭高地上的守軍。

也就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被巴拉姆抽調下來的第一八八裝甲旅登場了。

巴拉姆讓第一八八裝甲旅充當預備隊的原因很簡單:在三個王牌旅中,只有第一八八裝甲旅全部裝備了“梅卡瓦6”型主戰坦克,而第一步兵旅與第七裝甲旅中,只有少數“梅卡瓦6”,主要是“梅卡瓦5”。如此一來,在前沿的機動防禦作戰中,第一八八裝甲旅肯定比不上另外兩支王牌部隊。在陣地防禦戰,特別是在面對數量衆多的敵人時,第一八八裝甲旅更能發揮作用。

實際上,通過這一部署,也能看出巴拉姆的戰術企圖。

當時,除了第一八八裝甲旅在後方之外,第七裝甲旅在高地北面,直接面對敘利亞的進攻部隊,第一步兵旅則在高地南面。因爲主要公路都集中在高地北面,所以第七裝甲旅的防禦壓力最大。巴拉姆非常清楚,在外圍防線上與敘利亞軍隊拼消耗是最愚蠢的選擇,只有把敘利亞軍隊放進來打,纔有希望以少勝多。正是如此,第七裝甲旅沒有拼命,只是堅守了幾處主要陣地。按照巴拉姆的部署,等到敘利亞的主力部隊突破之後,再由第七裝甲旅關上大門,第一步兵旅從南面攻擊敘軍側翼,設法消滅或者拖住敘軍的預備隊,第一八八裝甲旅則在正面擊潰敘軍突擊部隊。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作戰計劃。

只是,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第七裝甲旅能否關上大門,二是第一步兵旅能否成功擊潰敘軍預備隊,三是第一八八裝甲旅能否守住陣地。只要有一個沒有達成,以軍就不可能取得完全勝利。如果三個問題都沒得到解決,以軍不但守不住戈蘭高地,還很有可能在消耗戰中拼光三個王牌旅。

第一八八裝甲旅投入戰鬥後,第七裝甲旅與第一步兵師隨即發起反擊。

問題是,情況遠沒有巴拉姆預料的那麼理想。

第七裝甲旅在穿插行動中,遇到了撤下來的敘軍第三裝甲師,結果遭遇了更加強大的裝甲力量。更重要的是,第三裝甲師沒有集中到一起,而是分散在數處陣地上,而第七裝甲旅也沒有集中突擊,而是以營級規模進行突擊。也就是說,突擊一方沒有形成優勢,防禦一方也沒有集中兵力。

這麼打,無異於拼消耗。

可惜的是,以軍沒有裝備優勢。“梅卡瓦5”在24式面前,根本佔不到便宜,特別是在山區戰鬥中,24式坦克炮的俯仰角比“梅卡瓦5”大一些,因此敘軍能夠利用佔領的以軍陣地有效阻擊第七裝甲旅。

南面,第一步兵旅的反擊行動也遇到了麻煩。

雖然在這個方向上,以軍遭遇的是敘利亞的步兵師,但是是主力步兵師,而且裝備了不少的04式主戰坦克。

與第七裝甲旅相比,第一步兵旅的突擊行動更爲集中。

由此產生的結果時,敘軍的防線很快就被突破,可是卻沒能形成縱深穿插,因爲第一步兵旅不負責穿插。

等到巴拉姆反應過來的時候,敘軍已經重新組織了防線。

利用步兵反坦克火力,敘軍迅速鞏固了第三裝甲師南面的防線,並且利用以軍構築的防禦陣地,頂住了第一步兵旅。

顯然,巴拉姆根本沒有想到,以軍煞費苦心經營的防禦陣地會被敘軍所用。

十月五日夜間,焦點在代爾塞賴斯。

第一八八裝甲旅確實非同一般,利用衆多永備工事,在四個小時內打退了第七裝甲師的五次進攻,在僅損失三十多輛主戰坦克的情況下,擊毀了近百輛坦克,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性能更加先進的24式主戰坦克。

當然,敘軍也不是吃素的。

在很多地點,交戰距離不到五百米,24式的防護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以軍構築的反坦克陣地發揮了更加關鍵的作用。當然,以軍頑強的鬥志也至關重要,在一些關鍵陣地上以軍幾乎拼到了最後一個人。

這個晚上,雙方都在拼命爭奪這座小城鎮。

到了六日上午,第一八八裝甲旅打退了敘軍十多次進攻,成功守住了陣地。

可惜的是,天亮後不久,負責穿插任務的第七裝甲旅在敘軍第三裝甲師、以及兩個增援上來的步兵師身上拼光了最後一個坦克連。在僅剩下不到十輛“梅卡瓦5”、傷亡官兵近兩千人的情況下,第七裝甲旅不得不主動後撤,退回到了公路北面的防禦陣地上,敘軍也因此擺脫了糾纏。

wωω⊕ ttkan⊕ ℃ O

中午,第三裝甲師抵達代爾塞賴斯。

對第一八八裝甲旅來說,戰鬥也即將結束了。

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96章 瞞天過海第50章 民間力量第25章 先做準備第44章 出山第62章 太陽風暴第90章 機遇第163章 第一站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98章 假戲真做第6章 軍事化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75章 主戰場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45章 突然遭遇第49章 疑點重重第238章 不歸路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05章 突襲第61章 戰略打擊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12章 幕後推手第14章 戰爭前奏第2章 離弦之箭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40章 奮起直追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6章 點火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79章 艦隊攔截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120章 餘波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48章 外派第71章 以進爲退第228章 導火索第49章 最佳選擇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41章 順藤摸瓜第13章 新兵能戰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45章 宣傳戰第17章 遠景第37章 再接再厲第43章 闖關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37章 回國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8章 合作愉快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86章 全力以赴第55章 兩手準備第79章 海灣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61章 戰略禁運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4章 怎麼打第47章 搶先攻擊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35章 支柱第42章 四個小時第85章 重拳出擊第49章 首輪空戰第57章 老少校第227章 滅絕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76章 水下力量
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96章 瞞天過海第50章 民間力量第25章 先做準備第44章 出山第62章 太陽風暴第90章 機遇第163章 第一站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98章 假戲真做第6章 軍事化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75章 主戰場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45章 突然遭遇第49章 疑點重重第238章 不歸路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05章 突襲第61章 戰略打擊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12章 幕後推手第14章 戰爭前奏第2章 離弦之箭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40章 奮起直追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6章 點火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79章 艦隊攔截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120章 餘波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48章 外派第71章 以進爲退第228章 導火索第49章 最佳選擇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41章 順藤摸瓜第13章 新兵能戰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45章 宣傳戰第17章 遠景第37章 再接再厲第43章 闖關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37章 回國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8章 合作愉快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86章 全力以赴第55章 兩手準備第79章 海灣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61章 戰略禁運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4章 怎麼打第47章 搶先攻擊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35章 支柱第42章 四個小時第85章 重拳出擊第49章 首輪空戰第57章 老少校第227章 滅絕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76章 水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