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戰爭推手

以國務卿斯特勞斯爲首的聯邦政府高級官員,以及以國家安全顧問亞當斯爲首的白宮幕僚到齊時,錢德勒收到確切消息,韓源和的警衛隊長已經到達板門店,正式提出投靠美韓聯軍。

讓他沒想到的是,韓源和打算率領第四軍團北上攻打平壤。

他成得了大事嗎?

“很明顯,樸正德的死,讓韓源和無法信任我們。”錢德勒非常聰明,一眼就看出韓源和爲什麼要進軍平壤。“雖然韓源和已經控制第四軍團,宣稱崔永光叛亂殺害金日正,製造了進軍平壤的理由,但是金日正已死,其他軍團不會聽從韓源和的指揮,第四軍團就算能夠攻佔平壤,也無法擊敗其他軍團。韓源和請求我們提供幫助,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派遣軍隊北上。”

“韓源和真的背叛了嗎?”斯特勞斯沒讓錢德勒把話說死,“如果他沒有叛變,而是設下的圈套,我們出兵等於主動挑起戰爭。”

“戰爭已經爆發,人民軍首先炮擊首爾,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我們可以要求朝鮮當局交出戰犯。”

“金日正死了,金恩正也死了,連副統帥崔永光都死了,朝鮮政權已經土崩瓦解,即便我們不出兵,朝鮮也會爆發內戰。”

“只要中國肯出面,朝鮮就不會爆發內戰。”

“兩位,我覺得有一個問題更加緊迫。”亞當斯及時出面,制止了國務卿與CIA局長的爭吵。“早有情報證明,朝鮮至少擁有製造五具爆炸裝置的核原料。雖然朝鮮沒有掌握彈頭小型化技術,在之前的實驗中用掉了兩具核裝置,但是剩下的三具核裝置,仍然能夠造成巨大災難。”

林德伯格點了點頭,把目光轉向了錢德勒。

“我們掌握了朝鮮核裝置的部署與存放地點,開戰的第一輪轟炸,就能將其摧毀,絕對不會讓人民軍引爆核裝置。”

“這麼說來,我們必須立即出兵。”林德伯格開口說道,“如果我們不出兵,朝鮮爆發內戰的可能性非常大。雖然在內戰中,人民軍不一定會使用核裝置,但是掌握了核裝置的軍團肯定會藉此要挾其他軍團。如果讓核裝置落到極端組織手裡,後果不堪設想。我們必須摧毀朝鮮的核裝置,必須確保轟炸成功,也就得動用地面部隊,佔領存放核裝置的地點,消除所有潛在威脅。”

“佔領幾個地區,派遣特種部隊就夠了。”

“只要做出出兵決定,就不是出動特種部隊那麼簡單的事情了。”林德伯格笑了笑,說道,“不管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只要進行軍事幹預,中國就會採取行動,戰爭無法避免。與其等到中國大舉介入後再來應對,還不如儘快採取行動,掌握主動權,在中國進行軍事幹預之前平息動亂。”

林德伯格態度堅決,斯特勞斯沒再浪費口水。

國會已經通過總統提交的《朝鮮戰爭授權法》,美韓聯軍也已啓動戰爭機制,要打仗的不是總統,而是那些推動戰爭的利益集團。

到底是什麼人在推動戰爭?

在華爾街混了二十多年的斯特勞斯非常清楚。

隨着美聯儲決定將零利率維持到二零二零年之後,向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的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正式實施,新一輪通脹即將到來,全球經濟不但別想在短期內好轉,還會隨着越來越多的主權信用危機逐步在實體產業中蔓延。經濟危機即將到來,而解決經濟危機的良藥不是各國的宏觀調控政策,而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只有消耗掉過剩產能,市場經濟的平衡體制得到重建,經濟危機纔會過去。

只是,這次的危機與大蕭條有本質區別。

現在的美國不是富得流油,生產出來的貨物賣不掉,而是欠下一屁股債,市場缺乏發展的動力,投資者缺少信心。

發動戰爭,不是爲了消耗過剩產能,而是用更多的債務掩蓋已有的債務。

全球兩百多個國家與地區,只有美國能夠這麼做,因爲美元是全球性貨幣,包括所有大宗商品在內的全球貿易中,大概百分之八十用美元結算。大量發行美元,降低美元幣值,美國就能償還債務。

關鍵就是:得讓投資者接受貶值的美元。

戰爭在這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爲只有戰爭才能彰顯美國的強大,只有戰爭才能讓投資者更加信任美元,只有戰爭才能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只有戰爭才能削弱其他貨幣的國際地位,也只有戰爭才能讓民衆支持政府擴大財政開支、從而支持美聯儲通過向政府放債來增加貨幣發行量。

這場戰爭打好了,美國就能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甚至能獲得一段繁榮時期。

問題是,能打好嗎?

斯特勞斯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林德伯格已經向伯克希爾下達命令,讓美軍在CIA取得確切消息,即韓源和的第四軍團放棄抵抗之後,首先轟炸朝鮮的核武器庫,然後從開城向平壤進軍。

半個小時後,八架B-2A從阿拉斯加的空軍基地起飛。

在北太平洋上空與加油機會合,補充燃料後,八架轟炸機從千島羣島東面南下,徑直飛往朝鮮。

這八架轟炸機的任務只有一個:在開戰後立即摧毀朝鮮的核武器庫。

爲了保險起見,兩架轟炸機轟炸一個目標。因爲B-2A的可靠性不是很高,所以還有兩架轟炸機備份。

B-2A起飛後大約一個半小時,駐紮在美國本土的戰略轟炸機陸續升空。

打頭陣的是四架B-2A,它們的任務是精確轟炸朝鮮的戰略指揮機構與通信接點。緊隨其後的是二十架B-1B,它們將用空射巡航導彈轟炸朝鮮人民軍的防空陣地。落在最後面的是十二架B-52H,它們攜帶的也是空射巡航導彈,打擊目標則是三八線附近的朝鮮人民軍駐地。

這些轟炸機,需要十二小時才能飛越太平洋,期間得在北馬裡亞納羣島附近進行第一次空中加油。完成任務後,部分轟炸機將飛往日本與關島,其餘的將在第二次空中加油後返回美國本土。

因爲戰術飛機部署在韓國與日本,所以幾個小時後纔會升空。

與空軍戰術航空兵一同投入戰鬥的,還有到達濟州島海域的“華盛頓”號航母上的艦載戰鬥機,以及攜帶了巡航導彈的驅逐艦與巡洋艦。

韓國空軍將在美軍投入戰鬥後一個小時內全體出動,重點轟炸人民軍地面部隊。

打擊行動策劃得非常嚴密,與美韓聯軍每年都要搞許多次的軍事演習如出一轍,猛烈的空中打擊將徹底摧毀人民軍的防線與意志,爲地面進攻鋪平道路。只是戰爭不是演習,誰也不知道有哪些不確定性因素。

美軍轟炸機已經起飛,開戰進入倒計時。

此時,傅秀波等人已經回到會議室。說明表決原則後,開始投票。最先舉手的不是一向積極的黎平寇,而是陸風烈。

黎平寇緊隨起後,舉手表示贊成。

幾名領導人陸續舉手後,文廷貴出人意料的投了贊成票。

傅秀波最後一個舉手,最終以全票通過參戰決議。隨後的議程就簡單多了,傅秀波以軍事統帥身份全權處置戰爭事宜。

按照司法程序,高層表決結果還得移交代表大會常委會審議。

因爲軍政分離,所以常委會不會成爲障礙。

李國強沒有參與表決,他還沒有這個資格。

散會的時候,傅秀波的秘書把李國強留了下來,但是沒有立即帶他去見傅秀波。

做出戰爭決策,不等於立即參戰。

討論階段暴露出很多問題,即便傅秀波獲得最高授權,他的決定就是命令,可是在其他問題上,還得依靠其他領導人。

這其中,文廷貴至關重要。

戰爭拼的不僅僅是軍事實力,還有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特別是支持戰爭的經濟實力與支持軍隊的工業生產力。

國務院總理就是後勤總管,作用不可低估。

散會後,傅秀波首先找到文廷貴。

“老文,我非常理解你的擔憂。”傅秀波給文廷貴泡了一杯濃茶。“這一天下來,我一直在考慮你提到的那些問題。雖然六十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在朝鮮取得了建國後的第一場偉大勝利,但是今非昔比,現在的人民缺乏浴血奮戰的鬥志,更加缺少勇於犧牲的精神。我們不能責怪人民,這是時代使然,是國家的一些政策出了問題,讓人民更在乎個人得失,更注重經濟利益。可是我們不能因此失去捍衛國家利益、捍衛民族尊嚴的信心,更不能因此向敵人妥協投降。一場戰爭可以毀掉一個國家、毀掉一個民族,也能讓一個國家振興崛起、讓一個民族浴火重生。歷史上,沒有一個強國用戰爭之外的手段真正強大起來。只有勇敢面對挑戰的國家,才能得到強國的認同,才能獲得應有的威望與地位,也纔有機會成爲真正強大的國家!”

文廷貴長出口氣,說道:“老傅,我明白你的意思,也非常瞭解你的想法。南方邊境衝突結束後,我們獲得二十多年的和平,已經有兩代人忘記了那場戰爭,更加忘記了我們的先輩付出多麼慘烈的代價,才建立起這個讓所有中國人昂首挺胸的國家。這場戰爭,能讓很多人覺醒,可是我們不能忽視潛在的危險。”

“正視危險,才能戰勝危險。”

聽到這話,文廷貴朝傅秀波看了過去。

兩人認識十幾年,在中央一起工作了十幾年。文廷貴這時才意識到,傅秀波還是那個鬥志昂揚的傅秀波。

第24章 變數第45章 補欠賬第36章 分外之責第17章 新的選擇第153章 關鍵日第28章 出人意料第33章 嘎然而止第45章 面面俱到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9章 新冷戰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62章 戰術反擊第120章 多面手第168章 暴風雪第10章 站隊第75章 主戰場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9章 人心所向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98章 戰略轟炸第98章 戰略轟炸第62章 太陽風暴第8章 節外生枝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84章 守株待兔第5章 軍事冒險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21章 動員第41章 求生第18章 戰爭推手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42章 找準目標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60章 集體智慧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0章 保持沉默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67章 預見性第11章 取經第80章 另尋出路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2章 秘密任務第42章 找準目標第63章 反導攔截第45章 補欠賬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20章 別無選擇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84章 強攻第42章 第五代第64章 直接證據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44章 加速追擊第59章 起始點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43章 薄弱環節第5章 是戰是和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85章 欲擒故縱第42章 開戰時機第53章 軍事部署第58章 邁向戰爭第38章 戰役目的第167章 預見性第66章 回家第127章 改進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1章 動員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19章 關鍵結點第199章 等不起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46章 逃命第32章 大夢初醒第95章 迎難而上第69章 休假第9章 做徹底第19章 關鍵結點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145章 絕地反擊
第24章 變數第45章 補欠賬第36章 分外之責第17章 新的選擇第153章 關鍵日第28章 出人意料第33章 嘎然而止第45章 面面俱到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9章 新冷戰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62章 戰術反擊第120章 多面手第168章 暴風雪第10章 站隊第75章 主戰場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9章 人心所向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98章 戰略轟炸第98章 戰略轟炸第62章 太陽風暴第8章 節外生枝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84章 守株待兔第5章 軍事冒險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21章 動員第41章 求生第18章 戰爭推手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42章 找準目標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60章 集體智慧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0章 保持沉默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67章 預見性第11章 取經第80章 另尋出路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2章 秘密任務第42章 找準目標第63章 反導攔截第45章 補欠賬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20章 別無選擇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84章 強攻第42章 第五代第64章 直接證據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44章 加速追擊第59章 起始點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43章 薄弱環節第5章 是戰是和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85章 欲擒故縱第42章 開戰時機第53章 軍事部署第58章 邁向戰爭第38章 戰役目的第167章 預見性第66章 回家第127章 改進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1章 動員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19章 關鍵結點第199章 等不起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46章 逃命第32章 大夢初醒第95章 迎難而上第69章 休假第9章 做徹底第19章 關鍵結點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145章 絕地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