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強攻

廣平省陷落,越南的軍事部署全盤落空。

在猛烈的空中打擊下,地面部隊大範圍調動無異於自尋死路。越南當局最擔心的不是中**隊越過邊境線攻打河內,而是繞過河內,首先從柬埔寨出兵掃蕩湄公河三角洲,徹底打垮越南復興的經濟基礎。

河內是越南的首都,卻不是最大的城市,也不是經濟中心。

胡志明市纔是越南最大的城市與經濟中心,也是越南南部地區的行政、軍事、文化與教育中心。

在歷史上,胡志明市被稱爲西貢,曾經是阮氏王朝的首都。

根據越南政府在二零二五年公佈的數據,胡志明市有一千二百六十萬常駐居民,以及八百萬流動人口,連同周邊的平陽省、同奈省、巴地-頭頓省、前江省、隆安省與西寧省,總人口在三千三百萬左右,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區人口總量的百分之六十,約佔越南人口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三。

經過數十年營建,胡志明市早已成爲東南亞最有名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在經濟上,胡志明市貢獻了越南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八,是河內的兩倍,佔湄公河三角洲的百分之五十。

對越南來說,湄公河三角洲還有更加重大的戰略價值:糧倉。

雖然越南的土地非常肥沃,氣候也非常適合栽種水稻,但是真正富饒的,只有北方的紅河三角洲與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根據越南當局公佈的統計數據,湄公河三角洲生產的糧食佔全國的百分之六十,不但養活了該地區的五千多萬人,每年還能爲中部地區省份提供上千萬噸糧食。

可以說,沒有湄公河三角洲,越南養不活一億多人。

丟掉湄公河三角洲,越南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在越南當局手足無措的時候,美國提供了一條最糟糕的消息,中國陸軍第四十一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柬埔寨,第四十二集團軍也在廣州集結,預計能在五月二十五日之前登船出港。

這下,情況萬分明確了。

按照美軍顧問判斷,五月底,在兩個集團軍到達柬埔寨之後,中國陸軍將在越南南部地區發動戰略進攻。雖然兩個集團軍的總兵力在五萬左右,但是已經到達廣西的第十五空降軍隨時可以通過戰略空運到達柬埔寨,此外柬埔寨陸軍還能動用十萬左右的地面部隊,總兵力接近二十萬。

以中**隊的戰鬥力,打下湄公河三角洲絕對不是問題。

更糟糕的是,越軍在南部地區只有駐防胡志明市的第四十二師與第四十四師是精銳主力部隊,其他十八個師都是二線部隊。雖然加上動員的民兵,總兵力在四十萬以上,但是沒有多少主戰裝備。

越軍的戰鬥力,只能用“糟糕”形容。

要想想南部地區增兵,首先就得打通交通命脈,奪回廣平省。

事實上,連越軍將領都看了出來,中國陸戰隊首先在廣平省登陸,就是爲了切斷越南的南北交通大動脈。

問題是,有那麼容易奪回廣平省嗎?

越軍還有十來天,如果不能在五月底打通南北交通大動脈,就得丟掉半壁江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最愚蠢的人都想得到。在佔領胡志明市之後,中國肯定會在南部地區扶持僞政權。

走到這一步,越南離戰敗就不遠了。

當時,沒有一名越軍將領指望通過游擊戰擊敗中**隊。

首先,中**隊是打游擊戰的老祖宗,越軍的游擊戰經驗全都來自中國,而且在六十多年前還聘請了大批中**事顧問,專門指導越軍打游擊戰。在抗法戰爭時期,最著名的奠邊府戰役就是在中**事顧問指導下進行的。

其次,現在的越南缺乏打游擊戰的地理優勢。在雨林面積縮小一半以上的情況下,越軍根本無法進入雨林。更重要的是,越南的人口超過了一億一千萬,超過百分之六十的越南人居住在城市裡面。

最後,也沒有打游擊戰的人力基礎。在人員素質、戰術思想、武器裝備等各方面,現在的越軍與六十多年前有着本質上的區別,大部分官兵並不熟悉游擊戰,也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火考驗。

在政治層面上,越南當局也不可能把希望寄託在游擊戰上。

真要發展到那一步,意味着越南的國民經濟基礎將遭到毀滅性破壞,數十年的現代化建設成果付之一炬。也許,越南能夠在殘酷的戰爭中堅持到最後,可是在隨後的幾十年裡,越南必須從頭做起。到時候,越南在經濟上更加離不開中國。就算中國輸掉了戰爭,也能通過經濟手段制服越南。

那麼,還有必要與中國死拼到底嗎?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因素,即有五百萬越南人在中國工作與生活,而且以輕壯年爲主。如果中國政府願意,隨時可以動員這些越南人回國,以此組建僞政權,以及爲中國服務的軍事力量。

五百萬由中國武裝起來的僞軍,足以動搖整個越南。

這下,問題擺明了。

不管有多大的困難、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得打下廣平省,打通前往湄公河三角洲的交通大動脈。

五月十八日夜間,越軍再次調整作戰部署。

之前北上的第七師與第十一師轉向南下,此外部署在清化的第十八師、駐防河內的第十四師與第十五師、駐防海防的第八師與第九師全部前往榮市,七個師總計九萬人,其中三個是精銳主力師。

兵力不算少,運動速度也不算慢。

十九日上午,第十八師率先到達。

因爲大軍團行動,極易遭到空中打擊,所以第十八師沒有等待其他部隊,當天下午就從榮市出發了。

轟炸仍然不可避免,中國空軍在十九日上午就根據越軍的調動調整了空中打擊。

遭殃的不僅僅是第十八師,隨後到達榮市的幾支部隊都在行軍途中遭到轟炸,損失了不少主戰裝備。

在十九日夜間,中國空軍在一輪轟炸中就摧毀了第十一師的上百輛坦克戰車。

只是,轟炸沒能阻止越軍主力部隊南下。

針對越軍的戰略調動,牧浩洋對陸戰隊的作戰部署也做出了調整,主要爲兩個陸戰旅增派主戰裝備。

在此之前,牧浩洋已經讓趙元任從陸軍抽調了兩個坦克營。

十九日夜間,兩個坦克營抵達洞海港,分別編入兩個陸戰旅,然後各與陸戰旅的裝甲部隊混編成三個裝甲營。

規模不是很大,但是足以在局部地區打一場小規模裝甲戰了。

前線,構築防線的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之中。利用洞海南北的兩條河流,工程兵在防禦一側修建了十多個防禦支撐點。按照龐躍龍的部署,每個防禦支撐點上部署一個步兵排,在後方大約三公里處部署一個裝甲連,再後面則是集中部署的炮兵。在防禦作戰中,防禦支撐點的主要作用是遲滯越軍的推進速度,即阻止越軍渡河。如果越軍強渡,則由裝甲連在炮兵的直接支援下發起戰術反擊。如果越軍的進攻非常猛烈,則由“炮擊編隊”、艦載航空兵與空軍進行遠程火力打擊。

這套戰術有沒有用?

牧浩洋覺得沒有多大問題,因爲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國防軍就採用類似戰術成功阻擊了埃及軍隊。當時,以軍還沒有獲得足夠強大的空中支援,而且埃及軍隊要比現在的越軍強大得多。

更重要的是,越軍的進攻完全沒有突然性。

在沒有空中優勢、沒有火力優勢的情況下,甚至連主戰裝備都不夠充足,越軍強行攻打陸戰隊的防線,與送死沒什麼區別。

二十日上午,第一場戰鬥在郎瓦鎮北面打響。

戰況與牧浩洋猜測的差不多。

越軍第十八師準備渡河的時候,前線支撐點的步兵在第一時間呼叫了炮火支援,隨即呼叫了空中支援。前三次渡河行動都沒能成功,反而傷亡近兩千人。直到下午四點左右,一支小股越軍才渡過廣平溪,結果還沒站穩腳跟就遭到裝甲部隊反擊,近三百人戰死,還有一百多人當了俘虜。

入夜後,第十八師繼續強攻廣平溪。

戰鬥打得很激烈,準確的說是後方的炮兵、以及趕來支援的航空兵非常忙碌,一整夜都在應付前線的支援請求。

二十一日天亮的時候,廣平溪已經被越軍官兵的鮮血染紅了。

根據陸戰隊做的粗略統計,在第一個二十四小時裡,至少有四千越軍陣亡。因爲傷亡過於慘重,越軍甚至來不及收整陣亡官兵遺體,很多越軍遺體從廣平溪衝入大海。三天後,一艘在附近執行炮火支援任務的驅逐艦還打撈起了幾具越軍官兵遺體,並且按照海軍傳統,進行了海葬。

二十一日的戰鬥更加激烈。

隨着其他部隊陸續到達,越軍在寬達四十公里的正面上,從十多個地點強渡廣平溪,充分利用了兵力優勢。

更大規模的進攻,意味着更加慘重的傷亡。

雖然龐躍龍在當天下午,不得不從第二陸戰旅抽調三個營北上增援,但是隨着時間拖延下去,越軍的進攻銳氣也在迅速降低。

面對慘重的傷亡、攻不破的壁壘,再勇猛的戰士也會膽怯。。.。

第42章 分兵合進第50章 大無畏第203章 覆滅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5章 宣戰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4章 各算各的第56章 創新之舉第5章 宣戰第2章 秘密任務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61章 意外因素第9章 新冷戰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56章 創新之舉第90章 機遇第7章 突然襲擊第131章 掃蕩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09章 未來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75章 積極迎戰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16章 敗不餒第9章 備戰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127章 雷暴第79章 另闢蹊徑第79章 盲目猜測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5章 強攻第62章 軍方接觸第1章 千錘百煉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2章 唯一選擇第29章 嚴陣以待第18章 雙輸第63章 反導攔截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86章 全力以赴第68章 一己之力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36章 急轉直下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97章 針鋒相對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2章 大決戰第46章 全速北上第39章 糧食危機第74章 交易第319章 反思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48章 反潛戰第82章 巴軍出擊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5章 千慮一失第48章 虛張聲勢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49章 放棄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306章 第一步第30章 小事化大第3章 大難不死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61章 防空作戰第36章 艦隊司令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3章 把握機會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5章 鐵娘子
第42章 分兵合進第50章 大無畏第203章 覆滅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5章 宣戰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4章 各算各的第56章 創新之舉第5章 宣戰第2章 秘密任務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61章 意外因素第9章 新冷戰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56章 創新之舉第90章 機遇第7章 突然襲擊第131章 掃蕩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09章 未來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75章 積極迎戰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16章 敗不餒第9章 備戰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127章 雷暴第79章 另闢蹊徑第79章 盲目猜測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5章 強攻第62章 軍方接觸第1章 千錘百煉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2章 唯一選擇第29章 嚴陣以待第18章 雙輸第63章 反導攔截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86章 全力以赴第68章 一己之力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36章 急轉直下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97章 針鋒相對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2章 大決戰第46章 全速北上第39章 糧食危機第74章 交易第319章 反思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48章 反潛戰第82章 巴軍出擊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5章 千慮一失第48章 虛張聲勢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49章 放棄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306章 第一步第30章 小事化大第3章 大難不死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61章 防空作戰第36章 艦隊司令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3章 把握機會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5章 鐵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