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錯失良機

彙報作戰行動不是什麼難事,對牧浩洋來說算得上輕車熟路。

讓他有點不爽的是,彙報完之後,易援朝不但沒有挽留他,還刻意請他離開,然後才進行更廣泛的討論。雖然道理上也說得過去,畢竟牧浩洋只是海軍中將,沒有資格參與討論國家大事,但是易援朝的態度讓他有點受不了。還好,牧浩洋早就習以爲常,而且他對易援朝的看法與大部分軍人都一樣。

牧浩洋在外面等了兩個多小時,黃峙博才氣沖沖的走了出來。

“黃總……”

“走吧,上車再說。”

牧浩洋點了點頭,加快步伐跟上了黃峙博。

轎車離開元首府,黃峙博才長出口氣,情緒也平靜了下來。

“發生什麼事了?”

“沒什麼大不了的,幸好有老傅與老陸鎮場。”黃峙博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黎平寇提出趁此機會,讓印度歸還藏南地區,結果被易援朝否決了。還好老傅出面,提出把藏南地區作爲談判籌碼。”

“也許只是談判策略。”

“策略?”

“不管怎麼說,我們沒有出兵藏南,而且出兵的理由也不是收復藏南地區,所以我們沒有理由提出讓印度歸還藏南地區。”

黃峙博皺起眉頭,說道:“你小子反應挺機敏的。”

牧浩洋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後來我也想了想,這應該是老傅做的安排,以進爲退,利用藏南問題,把布萊爾港拿到手。”

“布萊爾港在我們手中,問題應該不大。”

“不過,我沒能幫你爭取到機會。”

“什麼機會?”

“本來我想讓你以軍方代表的身份參加談判,而且你在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有過類似的經歷,結果被否決了。”

“這不是什麼大事。”

“小子,你可別小看。”黃峙博拍了下牧浩洋的大腿,說道,“優秀的軍人,只需要在戰場還是作戰,而出色的將領,還必須學會在戰場外作戰。當前的世界,戰爭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只是破解難題的手段。如果我們能在戰爭中獲得一切,就不會宣佈停火,更不會與印度進行停戰談判。對任何軍人來說,這都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然我也不會竭力爲你爭取。只是老陸怕被人說閒話,沒有表態。”

牧浩洋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不過,這樣也好,你能在北京多呆幾天,陪陪老婆孩子。”

“誰是軍方代表?”

“騰耀輝。”

牧浩洋一愣,有點不大明白。

“易援朝的提議,大概騰耀輝自己都不知道。”

“他爲什麼要提名讓騰司令代表軍方參加談判?”

“還用說嗎?”黃峙博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這幾年,易援朝基本上沒有實權,所有重大事情都由老傅做主。關鍵不是黎平寇出任總理,而是在重大問題上,軍方都站在老傅這邊。後年,老傅就要退休了,雖然做了安排,但是黎平寇肯定鎮不住局面。如果易援朝能夠趁機拉攏幾位有實權的高級將領,恐怕我這個總參謀長就得靠邊站了。目前看來,老騰是最佳選擇。”

牧浩洋長出口氣,沒有接話。

黃峙博與騰耀輝的關係算不上融洽,易援朝肯定想借騰耀輝牽制黃峙博,從而獲得軍隊支持。正要如此,遭到架空的不僅僅是黃峙博,還有黎平寇。如果易援朝採用了傅秀波的辦法,那麼在五年之後,下任國家元首都不可能取代他。

“我的意思是,你去跟老騰談談。”

“我去談?”牧浩洋嚇了一跳。

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不管怎麼說,你是他的老部下,而且跟他的關係比較好,說話方便一些。”

“問題是,談什麼?”

黃峙博稍微沉思了一陣,說道:“你覺得,南亞會平靜下來嗎?”

“當然不會。”牧浩洋回答得非常乾脆。

停戰只是表面,在更深的層次上,中國與印度的矛盾不但沒有解決,反而因爲這場戰爭顯得更加突出。雖然中國把重點放在布萊爾港上,是爲了更加長遠的利益着想,但是在印度看來,中國已經在爲解決藏南問題做準備。說得直接一點,印度上下都會認爲中國將在數年之後出兵藏南。

結果顯而易見,不管談判如何,簽署的只是一份停戰條約。

也許五年、也許十年之後,戰爭將再度爆發。

作爲戰敗國,印度不會坐以待斃,反而會更加重視國防建設,甚至會把國防建設當成頭號重任。

這也正好符合美國的胃口,因此美國會不遺餘力的支援印度。

同樣的道理,日本也會幫助印度重建軍事力量。

南亞不會迎來和平。

“那麼你認爲,我們能在下一場戰爭中取勝嗎?”

“沒有任何疑問。”牧浩洋回答得同樣乾脆。

二部已經證實,印度喪失了核能力,即便還有幾枚核彈頭,也沒有多大威脅。至少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印度的戰略威脅可以忽略不計。等到印度發展起來,中國的軍事力量也將大幅度增強。

在下一場戰爭中,中國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照你的意思,我們應該轉移戰略重點?”

“進軍南亞,目的不是爲了打垮印度,也不是爲了收復失地,而是從根本上確保我們的戰略航線不會受到威脅。問題是,我們做得還不夠好。這段航線必須經過南海,而我們至今沒能控制南海。”

“也就是說,得把重點轉向東南亞?”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利用南海爭端,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增強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最好能夠取代美國。”

“顯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肯定需要很多時間,所以得抓緊。”

黃峙博笑了笑,說道:“你去找騰耀輝,就談這件事。”

“這……”

“我那裡有一些資料,你可以拿去看看。理清思路之後,再去找騰耀輝。”黃峙博停頓了一下,又說道,“他是聰明人,你不需要明說,只需要強調一個問題,即我們將面臨更加艱鉅的挑戰,不進則退,沒有第三種選擇。”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黃峙博與騰耀輝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建軍思想上,即黃峙博強調發展一支攻防兼備的軍事力量,而騰耀輝更加註重海軍,認爲應該重點建設一支進攻型海軍,而不是花更多的力氣去整編陸軍。

除此之外,兩人有非常多的共同點。

最突出的,就是兩人的戰略思想完全一致,都認爲應該奉行擴張性軍事政策,而且應該重點提高軍隊的作戰效率。在大戰略上,兩人都認爲,只有強硬的對外政策,才能維護國家根本利益。

當然,這也是受傅秀波的影響。

正是這個共同點,決定了騰耀輝不可能成爲易援朝的代言人。

原因很簡單,在對外政策上易援朝過於懦弱,認爲傅秀波推行的擴張政策太過激進,應該更加溫和一些。

二十年前,易援朝的認識沒有錯。

可是現在,溫和政策肯定不會有任何好處。

這不是個人野心,也不是國家野心,而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規律。

早在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前,傅秀波就提出,中國必須高度重視全球利益,才能推動國家繼續發展。按照一些學者的評論,正是傅秀波在二零一三年發表的這篇講話,激化了中國與美國的矛盾,促使美國發動第二次朝鮮戰爭。

事實上,傅秀波在發表這篇講話的時候,中國已經沒有退路了。

到二零一三年左右,二零零八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不但沒有消退,還開始擴散,對實體經濟構成了影響。以當時的情況,如果中國不採取特殊政策,必然成爲這場由西方金融集團故意引發的金融危機中的最大受害國。至於最終的結果,肯定非常悲慘。在成爲了西方金融集團的犧牲品之後,中國在過去三十多年裡積累的建設成果都將付諸東流,甚至有可能喪失經濟主權,在經濟上淪落爲半殖民地。

中國要想取得突破,就得尋找出路。

從經濟發展規律上講,中國要想繼續前進,也得尋找出路。

原因很簡單,當十四億人過上了基本富足的生活,希望過得更好,就不能僅僅出售廉價的勞動力,必須進軍高附加值產業,在高端行業挑戰西方發達國家,通過經濟結構轉型來提高社會生產效率。

可以說,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矛盾不可調和。

即便是和平崛起,也遲早會取代美國。

事實上,中國根本不可能和平崛起。原因很簡單,如果不對政策做出調整,就沒有崛起的機會;如果調整對外政策,就不是和平崛起。

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永遠也不可能指望通過別人的施捨變得強大。

如果中國只是一個小國,也許還能依靠以美國爲首的西方世界,就像新加坡一樣,步入發達國家行列。可惜的是,中國不是小國,而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的國家。只要中國成爲發達國家,就必然取代美國,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以中國爲代表的東方文明也將超越西方文明。

顯然,美國與西方世界絕對不會讓中國發展壯大。

既然不可能通過和平崛起成爲世界大國,中國就只有一個選擇,用實力去爭取應該得到的東西。

這是傅秀波等政治家的認識,也是牧浩洋等軍人的認識。

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62章 彈雨第22章 備用計劃第224章 內耗第39章 積極備戰第204章 小人物第190章 主動權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38章 不歸路第23章 金狗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94章 技術軍官第57章 老少校第78章 中國化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16章 強渡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97章 戰前會議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39章 戰禍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37章 刺刀見紅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48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幕後推手第132章 臨界點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4章 掃帚星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9章 伏擊第219章 做徹底第35章 合理搭配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28章 力所不及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79章 救星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62章 頭號王牌第41章 求生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2章 秘密任務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284章 轉變第154章 總撤退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11章 大包抄第219章 做徹底第13章 全權顧問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2章 成果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82章 擔憂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9章 備戰第56章 窗戶紙第24章 變數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8章 膽識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70章 忙裡偷閒第36章 急轉直下第57章 爭論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69章 休假第33章 拉幫結派第167章 預見性第12章 技術工作者
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62章 彈雨第22章 備用計劃第224章 內耗第39章 積極備戰第204章 小人物第190章 主動權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38章 不歸路第23章 金狗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94章 技術軍官第57章 老少校第78章 中國化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16章 強渡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97章 戰前會議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39章 戰禍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37章 刺刀見紅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48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幕後推手第132章 臨界點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4章 掃帚星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9章 伏擊第219章 做徹底第35章 合理搭配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28章 力所不及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79章 救星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62章 頭號王牌第41章 求生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2章 秘密任務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284章 轉變第154章 總撤退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11章 大包抄第219章 做徹底第13章 全權顧問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2章 成果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82章 擔憂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9章 備戰第56章 窗戶紙第24章 變數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8章 膽識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70章 忙裡偷閒第36章 急轉直下第57章 爭論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69章 休假第33章 拉幫結派第167章 預見性第12章 技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