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慘敗

在對章‘玉’廷的衆多評價中,牧浩洋的一句話比較中肯:每一個在二十一世紀二零年代前後成長起來的新生代海軍將領都有非常強烈的進攻意識,把進攻看成決勝之關鍵,事實也往往如此。

這場戰鬥中,章‘玉’廷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企圖立即發起進攻。

嚴格說來,這也算不上錯誤。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如果章‘玉’廷繼續重視防守,在九點半之前把防空戰鬥機增加到二十四架,並且按照之前的防禦部署,讓四架艦載預警機升空巡邏,在兩艘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各讓二十四架戰鬥機待命,那麼在美軍的第二批攻擊機羣到達時,西印度洋艦隊肯定有能力躲過一劫。至於第四艦隊再次發動攻擊,章‘玉’廷手裡仍然有足夠多的戰鬥機,依然能夠保證有驚無險。按照這些人的說法,在頂住三輪攻擊之後,就算西印度洋艦隊錯過了攻擊第四艦隊的機會,也可以全身而退。

問題是,在當時章‘玉’廷根本就不知道第三艦隊發動了攻擊,甚至不清楚第四艦隊到底在哪裡。

以當時的情況,就算換成牧浩洋指揮西印度洋艦隊,也會首先考慮探明情況,至少會安排偵察機搜尋第四艦隊。

顯然,只要打算進攻,情況就不會有根本‘性’轉變。

對西印度洋艦隊來說,美軍的第二輪攻擊來得非常突然。

攻擊機羣‘逼’近到一百五十公里處時,才被在艦隊正上方巡邏的預警機發現,而升空巡邏的十二架J-32首先遭遇了迎戰的護航戰鬥機,沒能對超低空突防的攻擊機羣構成威脅。在留給西印度洋艦隊的五分鐘裡,兩艘航母各出動了八架J-32,只是防空戰鬥機的數量依然嚴重不足。

這次,美軍飛行員也表現得極爲英勇。

面對緊急升空的艦載戰鬥機,護航的美軍戰鬥機立即分成兩批,二十多架護航戰鬥機不顧防空戰艦構成的威脅,繼續掩護攻擊機羣突防,也順利纏住了防空戰鬥機,爲攻擊機羣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九點四十五分,第一批分成六個編隊的二十四架美軍戰鬥機突破防空網,在被防空導彈擊中之前投下了炸彈。

事實上,這個時候,艦隊防空能力已經大不如前。

在應對美軍的首輪攻擊時,四艘巡洋艦用掉了百分之八十的區域防空導彈,六艘驅逐艦也消耗了百分之六十的區域防空導彈。更重要的是,防空戰鬥機的攔截行動過晚,導致空戰空域離艦隊非常近。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在攔截美軍攻擊機的時候,防空戰艦還得提防不要擊中己方戰鬥機。

在接下來的五分鐘內,其餘一百六十八架美軍戰鬥機陸續投下了炸彈。

攻擊來得非常猛烈,區域防空導彈的作用還沒發揮出來就進入了末段攔截階段,十多艘戰艦隻能各自位陣。

在這種情形下,戰鬥成了實力的正面碰撞。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這輪攻擊中,一百七十四架戰鬥機成功投下了炸彈,只有十八架戰鬥機在投彈前被擊落。每架戰鬥機投擲了兩枚兩千磅級反艦制導炸彈,即總共投下了三百四十八枚炸彈。

西印度洋艦隊總共只有十八艘戰艦。

如果反艦制導炸彈的命中率爲百分之八十,平均算下來,每艘戰艦能分到十五枚。

即便平均分配,也足以擊沉兩艘“崑崙山”級航母。

事實上,在攻擊的時候,除了前三批七十多架美軍戰鬥機重點攻擊了防空火力強大的巡洋艦與驅逐艦之外,從第四批開始,美軍戰鬥機重點打擊了兩艘航母,到最後的時候才攻擊了護衛艦。

美軍的戰術非常明確:重點消滅大型戰艦。

九點五十分剛過,攻擊就結束了。

雖然已經升空的J-32沒有放過敵人,空戰一直持續到十點十五分左右,部分J-32甚至向南追擊了數百公里,但是已是於事無補,美軍攻擊機在完成攻擊任務之後,沒有與中國戰鬥機糾纏,在護航戰鬥機的掩護下撤離了戰場。

根據中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受創最嚴重的就是旗艦“崑崙山”號。

當時,西印度洋艦隊沒有轉向,依然在朝東南方向航行,因此“崑崙山”號航母戰鬥羣在前,“天山”號航母戰鬥羣在後。美軍攻擊機羣正好是從東南方向進入的,因此首先集中攻擊了“崑崙山”號航母戰鬥羣。

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超級航母總共被二十多枚反艦制導炸彈命中。

根據倖存者回憶,至少有三枚炸彈落在了艦島附近,其中一枚炸彈穿透了飛行甲板與機庫甲板,在下方的作戰指揮中心內爆炸,包括章‘玉’廷在內的三十多名艦隊軍官陣亡,僅有兩名參謀僥倖生還。

遭受如此猛烈的攻擊,“崑崙山”號已經沒救了。

十點過五分,被炸掉了一條胳膊、仍然堅守在崗位上的“崑崙山”號艦長羅晉康上校下達了棄艦令。

對於“崑崙山”號上四千多名官兵來說,這是最爲悲痛的一刻。

щшш☢ TTkan☢ ℃O

戰艦已經右傾十八度,而且還在加劇,當傾斜達到二十三度,航母就將翻覆。因爲右側艦體進水嚴重,而且艦長在十點過才從昏‘迷’中清醒過來,大副與二副均已陣亡,臨時指揮的航空軍官沒能及時下達注水的命令,所以向左側艦體注水已經來不及了,誰也無法拯救這艘即將沉沒的戰艦。

所幸的是,三艘護衛艦中,只有一艘受損較爲嚴重,另外兩艘的狀況都還不錯。

接下來的十五分鐘內,“崑崙山”號上的四千多名官兵登上了救生艇,撤退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

棄艦之後,奇蹟發生了。

傾斜已經達到二十五度,“崑崙山”號竟然沒有翻覆,而且還在十點二十五分的時候稍微改正了一點,只是此時艦體已經下沉了大約十五米,海面離飛行甲板僅有幾米了,航母沉沒已經在所難免。

十點半,已經是艦隊裡最高指揮官的羅晉康在“梧州”號護衛艦上向伴隨艦隊活動的潛艇下達了命令,向仍然頑強的漂浮在海面上的“崑崙山”號發‘射’了四條重型魚雷,加快其沉沒速度,以免航母落入美國人手裡。

到這個時候,西印度洋艦隊已經不復存在了。

“天山”號只被十七枚炸彈擊中,但是兩枚炸彈的命中點完全一致,而且正好在反應堆艙上方,結果第二枚炸彈在反應堆艙爆炸,導致反應堆嚴重泄‘露’。因爲艦長已經陣亡,所以大副在九點五十五分就下達了棄艦令。十點過十分,“天山”號向左傾覆,只是沒有立即沉沒。五分鐘後,艦隊裡唯一沒有被擊沉的“福州”號驅逐艦用大口徑艦炮擊爆了“天山”號的彈‘藥’庫。十點十七分,“天山”號在猛烈的爆炸升中,連同五百多名陣亡官兵的遺體沉入了大海。

除了兩艘航母,還有四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與一艘護衛艦戰沉。

剩下戰艦中,只有一艘護衛艦沒有受損,其他一艘驅逐艦與五艘護衛艦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萬幸的是,西印度洋艦隊的兩艘快速戰鬥支援艦沒有在編隊裡面。

戰爭爆發的時候,這兩艘快速戰鬥支援艦沒有在瓜達爾港,而是在卡拉奇裝貨,直到二十一日上午纔出港,計劃在二十三日與艦隊會合,爲護衛艦補充燃油,然後伴隨艦隊撤回阿拉伯海北部海域。

當時,這兩艘快速戰鬥支援艦就在北面兩百多公里外。

可以說,這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如果沒有這兩艘快速戰鬥支援艦,剩下的六艘戰艦肯定無法把一萬多名官兵送走,而且重傷員也不可能及時送回後方救治。

天亮之前,往北返航的六艘戰艦就與快速戰鬥支援艦會合了。

此時,空軍出動了數十架戰鬥機與兩架大型預警機,掩護艦隊前往孟買暫時停靠。爲了拯救傷員,空軍還出動了十多架傾斜旋轉翼飛機。正因爲快速戰鬥支援艦上有較大的飛行甲板,才能讓傾斜旋轉翼飛機降落。如果沒有這兩艘快速戰鬥支援艦,就只能用速度慢得多的直升機運送傷員。

只是,返航並非一帆風順。

因爲擔心再次遭到攻擊,所以“福州”號等六艘戰艦不顧損傷,以所能達到的二十七節的最快速度北上。

清晨七點左右,“福州”號的核反應堆發生泄‘露’,隨後因爲水壓過低,導致堆芯溫度急劇升高。八點過,在反應堆隨時有可能爆炸的情況下,艦長李弘銘少校下達了棄艦令,並且讓槍炮軍官在艦底安置了定時炸彈。八點三十五分,“福州”號在離孟買大約五百五十公里處爆炸沉沒。

後來,該海域出現了嚴重的放‘射’‘性’污染。

很明顯,如果李弘銘沒有下令棄艦,而是決定讓“福州”號前往孟買,就算反應堆不在途中爆炸,也很有可能在到達孟買後爆炸。要知道,“福州”號的反應堆裡有數十公斤純度在百分之十八左右的鈾‘棒’,在孟買爆炸的話,足以讓這座擁有兩千多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變成鬼城。

剩下的五艘護衛艦中,“中山”號的情況最糟糕,到達孟買的時候,‘露’天甲板都快被海水淹沒了。所幸的是,這五艘護衛艦都堅持了下來,“中山”號也在十個月之後修復,再次披上了戰袍。

第21章 一鍋端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68章 推波助瀾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215章 光復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88章 進退維谷第46章 逃命第13章 分外事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6章 軍事化第85章 欲擒故縱第89章 輪番轟炸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9章 臨時考覈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72章 對峙第5章 來晚了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66章 入朝方略第87章 接敵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81章 同盟集團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14章 向前看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24章 反擊第6章 幽靈墜落第47章 第一槍第7章 機關算盡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21章 次優選擇第71章 新理論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41章 標杆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9章 血染橫濱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40章 突襲第20章 別無選擇第48章 突發奇想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2章 封鎖第64章 退與不退第39章 積極備戰第47章 前哨第60章 立即反擊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58章 搶先一步第44章 防空火網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84章 強攻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13章 分外事第64章 直接證據第31章 返航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68章 光速第52章 預料成真第31章 政治變更第37章 回國第93章 兩頭作戰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86章 膠着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89章 輪番轟炸第52章 順手拈來第27章 地面戰爭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19章 新戰線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273章 共同化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61章 動力革命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26章 轉折點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168章 上前線第29章 選將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22章 大決戰第28章 力所不及
第21章 一鍋端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68章 推波助瀾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215章 光復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88章 進退維谷第46章 逃命第13章 分外事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6章 軍事化第85章 欲擒故縱第89章 輪番轟炸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9章 臨時考覈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72章 對峙第5章 來晚了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66章 入朝方略第87章 接敵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81章 同盟集團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14章 向前看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24章 反擊第6章 幽靈墜落第47章 第一槍第7章 機關算盡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21章 次優選擇第71章 新理論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41章 標杆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9章 血染橫濱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40章 突襲第20章 別無選擇第48章 突發奇想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2章 封鎖第64章 退與不退第39章 積極備戰第47章 前哨第60章 立即反擊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58章 搶先一步第44章 防空火網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84章 強攻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13章 分外事第64章 直接證據第31章 返航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68章 光速第52章 預料成真第31章 政治變更第37章 回國第93章 兩頭作戰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86章 膠着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89章 輪番轟炸第52章 順手拈來第27章 地面戰爭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19章 新戰線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273章 共同化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61章 動力革命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26章 轉折點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168章 上前線第29章 選將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22章 大決戰第28章 力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