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

當時,最大的疑問就是,牧浩洋爲什麼沒有阻止司馬文正。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五月初,龔繼飛與佟少雲就提出,應該讓司馬文正降低陸戰隊的進攻強度。雖然當時龔繼飛與佟少雲不是反對陸戰隊的野蠻打法,而是希望儘快讓艦隊從所羅門戰場抽身,以便與即將來到太平洋的美軍艦隊決戰,但是他倆都提到,陸戰隊的打法肯定會導致大量官兵傷亡。

問題是,牧浩洋只是讓兩支艦隊撤了出來,並沒干預陸戰隊的作戰行動。

如果說牧浩洋無權干預,肯定說不通。別忘了,牧浩洋是戰爭部長,而且全權負責海洋戰場上的作戰行動。此外,陸戰隊在名義上是隸屬於海軍的獨力兵種。最重要的是,這支陸戰隊的締造者正是牧浩洋。當初,牧浩洋接替騰耀輝出任總參謀長的身份不是海軍司令,而是陸戰隊司令。

從某種意義上講,牧浩洋指揮陸戰隊,比指揮海軍還要方便。

別的不說,司馬文正就是在牧浩洋擔任司令官的時候得到重用,在短短几年之內由尉官晉升爲上校。因爲龐躍龍與牧浩洋的關係非同一般,而且算得上是牧浩洋的嫡系,所以很多像司馬文正這類由牧浩洋提拔起來的陸戰隊軍官在龐躍龍擔任司令官的時候,都得到了賞識與重用。

也就是說,牧浩洋可以糾正司馬文正的錯誤做法。

可惜的是,牧浩洋沒有這麼做。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政治上的壓力,即攻打伏爾加格勒的行動在四月二十八日宣告失敗,伏爾加格勒會戰沒有預期結束,反而無限期延長,恐怕到夏天的時候都沒法進軍莫斯科。結果就是,黃瀚林在四月二十九日把牧浩洋與戚凱威叫到元首府交談了數個小時。雖然沒人知道這次談話的具體內容,但是就在一個多月之後,戚凱威被任命爲盟軍總司令,把周渝生從德黑蘭換了回來。緊接着,魏成龍以一級大將身份被黃瀚林任命爲中國陸軍參謀長,只是參謀長會議主席一職由海軍參謀長周渝生大將擔任。顯然,這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人事調整,因爲主導戰爭部的是海軍元帥,加上專門負責制訂作戰計劃的參謀長會議由海軍大將掌管,意味着海軍主導了中國軍隊,牧浩洋一直在努力推行的海洋戰略得到全面承認。只是,這並不意味着牧浩洋可以就此高枕無憂了。至少在當時,牧浩洋要想獲得黃瀚林的絕對支持,就必須做好一件事情,即給陸軍擦屁股。爲此,牧浩洋就得給出一個足以讓黃瀚林滿意的答覆。

可以想像,牧浩洋能做的,就是保證在海洋戰場上一掃頹勢。

這個時候,時間點顯得極爲關鍵。

別忘了,在四月底的時候,美國海軍新服役的六支航母戰鬥羣還在大西洋上,而且沒過幾天就會返回諾福克海軍基地。

也就是說,當時連牧浩洋都無法肯定,美國海軍會到太平洋上決戰。

雖然李明陽已經提供了較爲準確的情報,即美國艦隊將在五月中旬出發,預計在五月的最後三天裡到達珍珠港,隨後弗倫奇就會率領艦隊出征,而最有價值的一封情報是,弗倫奇已經指定了戰略反擊方案,目標不是所羅門羣島,而是馬里亞納羣島。但是直到四月底,這些情報還沒有證實,或者說欠缺一個極爲關鍵的因素,即美國還沒有爲戰略反擊調動與部署陸戰隊,更沒有集結與運送作戰物資。

按照牧浩洋的判斷,就算弗倫奇打算反攻馬里亞納羣島,也會首先奪取制海權。

此外,牧浩洋更加願意相信,美軍制訂反攻馬里亞納羣島的作戰方案,並不是真正想要奪回這座羣島,而是要讓中國陸戰隊感受到威脅,從而迫使中國陸戰隊轉移兵力,減輕所羅門羣島受到的壓力。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牧浩洋信以爲真,就會抽調陸戰隊去加強馬里亞納羣島的防禦。

當然,不管怎麼說,美軍的戰略進攻在即,海上決戰肯定很難避免,所以牧浩洋得爲海上決戰着想。

他必須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在自己選擇的戰場上與美軍決戰,二是消除後顧之憂。

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其實是一個問題,即只要想辦法把讓美軍艦隊去所羅門羣島,就能同時達到兩個目的。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即得在艦隊決戰之前攻佔瓜達爾卡納爾島,至少得使島上的美軍失去反敗爲勝的基礎。

由此就產生了一個結果:牧浩洋也希望能儘快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取得重大勝利。

再回過頭來看,就不難明白,牧浩洋爲什麼沒有阻止司馬文正了,因爲在當時,要想迅速取得重大勝利的唯一辦法,就是變被動爲主動,讓陸戰隊更加積極一些,加快美軍有生力量的消耗速度。

只要傷亡巨大,美軍就將失去威脅。

事實上,在這個局部戰場上,中國陸戰隊打得起消耗戰。原因很簡單,制海權與制空權都在中國軍隊手裡,能夠及時向前線增兵,因此兵力絕對不成問題,可美軍卻無法向瓜達爾卡納爾島增派部隊,死一個就少一個。

到了五月初,準確的說是五月三日,牧浩洋的擔憂變成了事實。

這一天,美軍艦隊離開了諾福克海軍基地,而且在出航的時候,裝滿了各類補給品,航空燃油就攜帶了十幾萬噸。按照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美軍艦隊的目的地是巴拿馬,然後將進入太平洋。

也就是說,美軍艦隊出發的時間,比軍事情報局最初預計的提前了十天以上。

可以說,牧浩洋不得不擔憂,因爲這意味着,弗倫奇已經制訂好了進攻方案,而且認爲進攻的時機已經成熟。

當時,陸戰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進攻行動並不順利。

如此一來,牧浩洋不得不擔心,如果弗倫奇認爲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美軍能夠堅持到艦隊取勝,那麼美軍艦隊就將開赴馬里亞納羣島。也就是說,牧浩洋不得不立即向馬里亞納羣島增兵,還得在弗倫奇選擇的戰場上決戰。更要命的是,當時軍隊高層的人事變動已經沒有懸念了,所以牧浩洋肯定得留在戰爭部,把指揮艦隊決戰的重任交給龔繼飛與佟少雲,不能親臨戰場。

在這些因素的刺激下,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戰鬥變得更加慘烈了。

更要命的是,原本計劃派往所羅門羣島的四個陸戰師,全部接到了新的命令:去馬里亞納羣島佈防。

可以說,當時牧浩洋甚至做好了接受一次慘敗的心理準備。

當時,牧浩洋的判斷中,只有一點是正確的,即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美軍確實堅持到了艦隊決戰之後。

其他的判斷,基本上都不靠譜。

事實上,在整個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因爲缺乏可靠的戰略信息來源,特別是無法準確掌握敵對國軍事調動與部署情況,所以交戰雙方在戰略層面上的誤判成了家常便飯,並且給雙方的戰略決策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在戰敗恐懼的影響下,交戰雙方的戰略決策者經常根據一些不大可靠的情報做出了錯誤判斷,或者誤解了情報的真實含義,從而在戰略上變得更加極端。

按照一些戰爭史學家的說法,恐懼是驅動交戰雙方拼命戰鬥到底的精神動力。

在牧浩洋憂心忡忡的時候,弗倫奇遇到的麻煩比他還要他,而且處境更加兇險,更加沒有迴旋餘地。

別的不說,當時弗倫奇甚至不大清楚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情況。

受中國陸戰隊全面電磁壓制影響,美軍只能偶爾收到瓜達爾卡納爾島守軍的戰報,對戰局基本上是一知半解。在四月底的時候,弗倫奇甚至收到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淪陷的消息,害得他兩個晚上沒有睡着覺。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弗倫奇不得不考慮提前發起艦隊決戰。

要知道,等到瓜達爾卡納爾島淪陷之後再與中國艦隊決戰,那就太晚了,而且不會產生重大戰略影響。事實上,弗倫奇甚至認爲,中國軍隊在佔領瓜達爾卡納爾島後,根本不會與美軍艦隊決戰。原因很簡單,在攻佔了整個所羅門羣島之後,中國艦隊完全可以退到新的戰略防線後方,耐心等待幾個月,獲得了第三批超級航母之後,在擁有十五艘航母的時候與只有九艘航母的美軍艦隊決戰。

對太平洋戰爭來說,等待幾個月根本不算什麼。

至於政治上的因素,只要中國軍隊能夠佔領瓜達爾卡納爾島,艦隊就不會受到來自政府的壓力。

果真如此的話,美國海軍別說發動戰略進攻,甚至得把戰略防禦態勢再保持兩年。

由此可見,只要弗倫奇打算在戰略進攻中取得決定性戰果,就得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淪陷之前發動戰略進攻。

事實上,當時牧浩洋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因素,只是並不認爲這是決定性因素。

如果認清了這個問題,那麼戰場局勢就沒有那麼複雜了,因爲受此限制,弗倫奇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選擇餘地並不大。

第41章 反擊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30章 全面對抗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307章 壁壘第5章 鐵娘子第65章 明智之舉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17章 緊急出動第15章 全面展開第55章 毅然決絕第51章 再接再厲第61章 意外因素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28章 出人意料第76章 自知之明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219章 做徹底第48章 交戰第11章 玩火自焚第27章 山窮水盡第13章 無限制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91章 浮上水面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30章 小事化大第61章 戰略禁運第39章 餘輝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82章 擔憂第81章 前沿科技第54章 突然襲擊第31章 返航第2章 離弦之箭第36章 急轉直下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27章 利誘第26章 戰爭宣言第175章 犯糊塗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31章 風捲殘雲第35章 孤注一擲第13章 無限制第87章 人挪活第43章 試探第61章 唯一方案第75章 主戰場第22章 橫掃全球第58章 海航突擊第163章 第一站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31章 政治變更第318章 總則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67章 錯失良機第63章 反導攔截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44章 歷史使命第23章 戰略誤判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32章 金融戰爭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46章 大戰略第11章 取經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82章 戰火再起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6章 中東戰爭第36章 急轉直下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16章 巢臼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16章 馬蜂窩第10章 站隊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7章 不測風雲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1章 關鍵人物第5章 軍事冒險第50章 沉默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90章 機遇第61章 垂死掙扎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153章 運氣成分
第41章 反擊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30章 全面對抗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307章 壁壘第5章 鐵娘子第65章 明智之舉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17章 緊急出動第15章 全面展開第55章 毅然決絕第51章 再接再厲第61章 意外因素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28章 出人意料第76章 自知之明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219章 做徹底第48章 交戰第11章 玩火自焚第27章 山窮水盡第13章 無限制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91章 浮上水面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30章 小事化大第61章 戰略禁運第39章 餘輝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82章 擔憂第81章 前沿科技第54章 突然襲擊第31章 返航第2章 離弦之箭第36章 急轉直下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27章 利誘第26章 戰爭宣言第175章 犯糊塗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31章 風捲殘雲第35章 孤注一擲第13章 無限制第87章 人挪活第43章 試探第61章 唯一方案第75章 主戰場第22章 橫掃全球第58章 海航突擊第163章 第一站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31章 政治變更第318章 總則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67章 錯失良機第63章 反導攔截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44章 歷史使命第23章 戰略誤判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32章 金融戰爭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46章 大戰略第11章 取經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82章 戰火再起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6章 中東戰爭第36章 急轉直下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16章 巢臼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16章 馬蜂窩第10章 站隊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7章 不測風雲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1章 關鍵人物第5章 軍事冒險第50章 沉默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90章 機遇第61章 垂死掙扎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153章 運氣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