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怎麼打

回到北京,馬明濤沒有帶牧浩洋去總參謀部,而是帶他去了傅秀波的住處。

會議已經開始,商討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有沒有必要在事態惡化之前,採取積極主動的軍事行動。

分歧非常明顯,傅秀波主張採取強硬立場,易援朝則認爲應該充分克制。

因爲是政治層面上的決策,所以陸風烈、黃峙博沒有表明立場。也沒有這個必要,作爲軍人,他們肯定支持傅秀波。

爭論結束的時候,只得出一個模棱兩可的決議:針對可能爆發的戰爭採取防範措施。

什麼叫“防範措施”?

離開傅秀波住處的時候,黃峙博把牧浩洋叫上了他的轎車。

“路上還好吧?”

“還好,沒想到這麼快就回來了。”牧浩洋笑了笑,說道,“我還答應給女兒買泰國的巴比娃娃,這下泡湯了。”

“什麼東西?”

“小女孩都喜歡的洋娃娃。”

黃峙博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我給你安排,保證在你回家之前,送到你手上。”

“黃總,我只是隨便說說。”

“沒事,反正也是託武官去買。”黃峙博長出口氣,說道,“你也看到了,上面的分歧仍然非常大,但是陸老與傅老已經做出決定,讓我們把艦隊派往南海。如果日本航母戰鬥羣前往印度洋,戰爭就將爆發。”

“攔截日本航母戰鬥羣?”

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這也是騰耀輝的觀點。”

牧浩洋的眉頭跳了幾下,騰耀輝絕對是個戰爭狂人,而且一直對東海戰爭的結果耿耿於懷。

“怎麼,你不贊成?”

“我覺得,暫時沒有這個必要。”

“你是海軍中將,應該明白這麼做的道理。”

“黃總,我們不能只考慮軍事上的問題。”

牧浩洋當然明白騰耀輝爲什麼主張攔截日本航母戰鬥羣,因爲只要日本航母戰鬥羣進入印度洋,中國海軍就沒有任何勝算。到時候,不派艦隊前往印度洋,印度肯定會封鎖巴基斯坦。派艦隊去印度洋,則要面對兩倍於己的敵人。只有阻止日本航母戰鬥羣進入印度洋,纔有機會戰勝印度海軍,奪得制海權。

“你覺得,還有和解的可能性嗎?”

牧浩洋搖了搖頭,說道:“發展到這一步,戰爭遲早會爆發。即便不是今年,也會在今後的某個時候。關鍵在於,我們不能打第一槍。只有印度發動戰爭,我們才能以幫助巴基斯坦的名義參戰。”

“等到那個時候,就絕對不是一場小規模軍事衝突了。”

“只要我們參戰,就不是一場小規模軍事衝突。”

黃峙博笑了笑,說道:“你是擔心巴基斯坦不會參戰?”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如果這是一場純粹由政治矛盾引發的戰爭,巴基斯坦很有可能袖手旁觀。關鍵是,衝突的根源是錫亞琴冰川的礦產。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巴基斯坦肯定不會拱手讓給印度。”

“但是也沒有必要爲我們火中取栗。”

“放心吧,只要我們跟印度打起來,巴基斯坦就會趁火打劫。”

“黃總……”

“你回來前,我已經跟陸老與傅老提到,由你來指揮這場戰爭。”

“我?”牧浩洋一驚,差點跳起來。

“這幾年,你在巴基斯坦乾得很不錯,陸老與傅老都很欣賞你的處事手段,對你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認識。”

“可是,那只是小規模軍事行動,我……”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用大規模戰爭的態度來對待小規模軍事行動。.”黃峙博看了牧浩洋一眼,說道,“在經驗上,你不比我差,也不比騰耀輝差。另外,你在巴基斯坦生活工作好幾年,更加了解戰場環境。”

牧浩洋沒有開口,他還沒回過神來呢。

“如果讓你來指揮,你準備怎麼打?”

“我……”

“想好再說。”

牧浩洋遲疑了一下,說道:“那得看戰爭規模。如果只是一場爭奪資源的衝突,最好把重點放在海洋上,打垮印度海軍之後,印度就會知難而退。在此期間,地面行動以控制礦區爲主要目的,儘量縮小行動規模。”

“如果不是爲了爭奪資源呢?”

“這……”

“我們與印度的邊境問題不可能一直拖下去,如果有機會,就得趁機解決掉。”

牧浩洋的眉頭跳了幾下,說道:“現在發動全面戰爭,首先就得考慮印度的核力量,不然打贏了也沒意義。”

“這事我會考慮,你只負責戰術指揮。”

“東西並進。”牧浩洋回答得非常乾脆。

在巴基斯坦這幾年,他也在考慮針對印度的戰爭,特別是大規模戰爭。關鍵就是如何安排戰略重點,即首先解決藏南問題,還是首先幫助巴基斯坦取勝。兩個戰場都很重要,也都有決定性。

“怎麼個東西並進?”

“海洋戰場上,必須把重點放在東邊,爭取在進入印度洋之後就打垮印度海軍,而不是跑到阿拉伯海與印度海軍決戰。陸地戰場上,首先得把重點放在西邊,等到巴基斯坦穩住陣腳後再轉移到東面。”

“看來,我們想到一處去了,老騰也是這個觀點。”

牧浩洋笑了笑,基本戰略應該沒有多大分歧。

“好了,我們去見陸老與傅老吧。”

這時候,牧浩洋才發現,轎車在附近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傅秀波的住處外面。

易援朝等人已經離開,書房裡只剩下陸風烈、黎平寇與黃瀚林三人。傅秀波正在閱讀二部提供的情報文件,見到黃峙博帶着牧浩洋進來,他朝兩人點了點頭,又把目光轉向了手上的文件。

看完文件,傅秀波長出了口氣。

“情報已經確認,‘赤城’號航母戰鬥羣將在七月十八日出發,預計在七月二十四日到達維沙卡帕特南。到時候,印度海軍的三支航母戰鬥羣也將齊聚孟加拉灣,參加印日聯合演習。”傅秀波把文件遞給黃峙博,說道,“除了航母戰鬥羣,日本空軍還將派遣二十多架戰鬥機參演。雖然印度還沒有進行戰爭準備,日本也沒有派遣地面部隊,但是按照李國強的分析判斷,印度陸軍能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完成動員。預計在七月二十五日到八月一日之間,印度就將發動戰爭。”

“日本呢?”

“暫時沒有更加準確的情報,只能肯定,戰爭期間,‘赤城’號航母戰鬥羣不會離開孟加拉灣。”

黃峙博嘆了口氣,繼續埋頭看文件。

“有沒有美國的情報?”牧浩洋問了一句。

傅秀波看了眼牧浩洋,說道:“暫時沒有與美國有關的情報,李國強認爲日本與印度秘密策劃了這場戰爭,因此不會提前知會美國。戰爭爆發之後,不管美國的態度如何,只能支持印度。”

“如果美國不知情,我們就得儘量爭取美國的支持,至少得讓美國保持中立。”

“怎麼讓美國保持中立?”傅秀波笑了笑,讓牧浩洋把話說明白點。

“首先得搞清楚,日本與印度爲什麼沒有知會美國。不管怎麼樣,日本與印度不會認爲我們將袖手旁觀。只要我們捲入戰爭,美國就會受到影響。”牧浩洋稍微遲疑了一下,又說道,“站在美國的立場上,也許這場戰爭能削弱我們的國力,但是有很大的風險。如果印度戰敗,美國的南亞戰略就將破產,在周邊地區、比如中東的影響力也將受到影響。我們可以藉此讓美國保持中立。”

傅秀波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牧浩洋的意思。

“走到這一步,美國肯定不會保持中立。”黃瀚林說了一句。“爲了維護自身利益,美國至少會爲印度提供軍事支持。如果我們的軍事行動過於激進,美國還有可能出兵,幫助印度作戰。”

“美國出兵的可能性並不大。”傅秀波壓了壓手,沒讓牧浩洋開口。“印度不是韓國,美國沒有理由爲印度作戰。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印度是有核國家,美國肯定會竭力避免捲入一場核戰爭。”

這下,氣氛緊張了起來。

“當然,我們也要避免打核戰爭。即便沒法避免,也要把戰場限制在印度境內。如果本土遭到核打擊,我們將別無選擇。”傅秀波長出口氣,說道,“這既是威脅,也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黃瀚林更加不明白了。

“別忘了,五個核大國奉行的都是‘核捆綁政策’。雖然我們很有理智,不會因爲遭到印度核打擊就報復美國,但是隻要用上了核武器,誰也不能保證最終會打成什麼樣子,也就無法保證美國不遭到報復。”

“拿此要挾美國?”黎平寇笑了起來。

傅秀波點了點頭,說道:“常規戰爭打成什麼樣子,美國都不會擔心。我們首先得保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然後強調在印度首先使用核武器之後,我們肯定會進行全面報復。只要美國還有點理智,就會保持中立,甚至會暗中幫助我們。”

“幫助我們?”黎平寇皺起了眉頭。

“至少幫助我們摧毀印度的核報復能力。”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當然,這需要極爲高超的外交技巧。事情確定下來後,我親自去華盛頓。有些話,只有當面說才能引起重視。”

政治上的問題討論完,接下來就是軍事問題了。。.。

更多到,告訴您的朋友

第50章 民間力量第64章 直接證據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79章 撲火第53章 橄欖枝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66章 真假英雄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75章 犯糊塗第98章 戰略轟炸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39章 機會第29章 力挽狂瀾第159章 盟軍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45章 越界第27章 瘋狂計劃第52章 統一意見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32章 迫在眉睫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77章 分歧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40章 奮起直追第29章 選將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59章 再接再厲第27章 商船立功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22章 出師有名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9章 備戰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5章 走投無路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3章 全權顧問第87章 接敵第28章 屈服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2章 還以顏色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37章 刺刀見紅第35章 合理搭配第91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宣戰第10章 補充攻擊第7章 不測風雲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9章 第二戰線第72章 新崗位第82章 巴軍出擊第43章 傳奇人物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52章 兇猛打擊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302章 覺醒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章 新崗位第17章 打與不打第25章 走投無路第42章 第五代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60章 立即反擊第224章 內耗第95章 情報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6章 錯失先機第49章 果斷反擊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7章 實幹階段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6章 點火第63章 誤打誤撞第221章 經驗教訓
第50章 民間力量第64章 直接證據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79章 撲火第53章 橄欖枝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66章 真假英雄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75章 犯糊塗第98章 戰略轟炸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39章 機會第29章 力挽狂瀾第159章 盟軍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45章 越界第27章 瘋狂計劃第52章 統一意見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32章 迫在眉睫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77章 分歧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40章 奮起直追第29章 選將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59章 再接再厲第27章 商船立功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22章 出師有名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9章 備戰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5章 走投無路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3章 全權顧問第87章 接敵第28章 屈服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2章 還以顏色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37章 刺刀見紅第35章 合理搭配第91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宣戰第10章 補充攻擊第7章 不測風雲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9章 第二戰線第72章 新崗位第82章 巴軍出擊第43章 傳奇人物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52章 兇猛打擊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302章 覺醒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章 新崗位第17章 打與不打第25章 走投無路第42章 第五代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60章 立即反擊第224章 內耗第95章 情報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6章 錯失先機第49章 果斷反擊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7章 實幹階段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6章 點火第63章 誤打誤撞第221章 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