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突襲

潛艇發出的電報,不但提醒了佟少雲,還提醒了司馬文正。

當時,司馬文正在旺烏努島上的前線指揮部裡,統一指揮所有參戰部隊,空軍的戰術航空兵也歸他管。

大概在五點四十分的時候,司馬文正收到恩德島上的陸戰隊發來的消息,第二艦隊已經進入珊瑚海。

有趣的是,佟少雲在向龔繼飛彙報情況的時候,沒有聯繫司馬文正。

當然,按照牧浩洋的安排,龔繼飛纔是艦隊司令官,所以應該由龔繼飛向司馬文正通報艦隊的作戰情況。

問題是,當時龔繼飛並不相信美軍艦隊直接進入了珊瑚海,所以沒有立即通報。

後來,龔繼飛在解釋這件事情的時候提到,他沒有向司馬文正通報,主要與艦隊作戰安排有關,即在確定了美軍艦隊的行蹤之後,艦隊才需要聯繫地面部隊,而司馬文正將立即對航空兵的作戰行動做出調整,協助搜尋美軍艦隊。也就是說,如果龔繼飛在十六日凌晨通報司馬文正,那麼部署在所羅門羣島的岸基航空兵將在天亮之後全體出動,按照潛艇提供的情報搜索珊瑚海。

顯然,這與龔繼飛的判斷完全相反。

如果集中航空兵搜索珊瑚海,接下來就不可能在新赫布里底羣島北面投入足夠多的偵察機了。

當然,司馬文正沒有收到來自艦隊的消息,也就沒有安排偵察任務。

只是,他也截獲了潛艇發出的電報。

雖然司馬文正不清楚龔繼飛與佟少雲的想法,但是這份電報,還是引起了他的重視,而且讓他做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安排:讓那些在凌晨兩點返航的戰鬥機在天亮後升空,加強面向澳大利亞的防空部署。

這就意味着,有一半的岸基戰鬥機將在七點半之後升空。

司馬文正能夠這麼做,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一是空軍按照三比二的比例爲戰鬥機安排飛行機組,即戰鬥機飛行員比戰鬥機數量多了百分之五十,因此在把戰鬥機分成兩批出動的情況下,能夠保證讓三批飛行員輪流休息,確保每名飛行員每天的休息時間都在十二小時以上。二是空軍部署到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都是j-31b,而這種戰鬥機實際上就是海軍的j-33b的岸基型,只是不具備在航母上起飛與降落的能力,其他方面都與j-33b一樣,而海軍艦載戰鬥機在設計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了在熱帶地區作戰的需要,日常維護量比空軍的同型號戰鬥機低得多。

當時,部署在所羅門羣島的岸基戰鬥機的作戰使用率高達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說,這些戰鬥機每天能夠飛行十二個小時,而空軍部署在大陸戰場上的戰鬥機在熱帶地區作戰,每天最多飛行八小時。

正是如此,中國空軍才能在戰鬥機數量比較有限的情況下,保持較高的出動強度。

既然是加強防空部署,自然少不了增加升空的預警機數量量。

當時,空軍在所羅門羣島部署了十二架戰略預警機,並且分成了四個編隊,確保隨時都有兩個編隊能夠升空巡邏。一般情況下,兩個預警機編隊會分別在所羅門海南部的伍德拉克島上空與所羅門羣島東部的倫內爾島上空巡邏,平均每次的巡邏時間爲十二小時,確保返航有八到十個小時的地勤檢修時間。

щшш★тт kǎn★c○

有了這批戰略預警機,能夠把預警時間延長十五分鐘,達到二十五分鐘。

要知道,即便是正在睡覺的飛行員,也能在五分鐘之內登上自己的坐機,在十分鐘之內駕駛戰鬥機升空。如果飛行員在作戰中心待命,則能在警報拉響後的三分鐘之內駕駛戰鬥機升空。

顯然,弗倫奇想用艦載戰鬥機偷襲所羅門羣島上的空軍基地,基本上不可能。

主要就是,艦載戰鬥機的主要對地打擊武器是射程在五百公里左右的戰術巡航導彈,而中國空軍的戰略預警機編隊對美軍戰鬥機的被動探測距離超過了五百公里,因此美軍戰鬥機在發射巡航導彈之前就將暴露行蹤,而戰術巡航導彈飛行五百公里,至少需要半個小時,在此期間,機場上的戰鬥機早就升空了。

只有使用戰略轟炸機,在一千公里外發射重型巡航導彈,纔有可能偷襲成功。

當然,這得有個前提,即中國空軍沒有擴大防空區域,讓美軍轟炸機能夠在離所羅門羣島一千公里的地方發射巡航導彈。

可惜的是,當時司馬文正沒有讓空軍擴大防空巡邏範圍。

主要原因就是,在此之前,美軍沒有用重型巡航導彈攻擊所羅門羣島,讓司馬文正認爲沒有必要擴大防空範圍。

事實上,當時很多人都認爲,美軍已經耗光了儲備在澳大利亞的重型巡航導彈,也沒有向澳大利亞運送這類彈藥。要知道,在二零五三年底,即中國陸戰隊攻打所羅門羣島裡的旺烏努島時,美軍就用光了儲備在澳大利亞的重型巡航導彈。在此之後,軍事情報局也沒有發現美軍向澳大利亞運送該類彈藥。

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美軍一直在秘密向澳大利亞運送重型巡航導彈,而且要求這麼做的就是弗倫奇。到六月初的時候,美軍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向澳大利亞運送了大約七千枚重型巡航導彈。實際運送量應該在一萬枚左右,只是部分導彈在運輸途中損失掉了,運抵澳大利亞的只有七千枚。

美軍沒有急於使用重型巡航導彈,也是弗倫奇的要求。

在弗倫奇看來,沒有絕對把握摧毀所羅門羣島上的空軍基地,就不能使用這種具有重大意義的彈藥。

可以說,弗倫奇非常細心,連戰術環節上的細節問題都考慮到了。

當時,在轟炸所羅門羣島的具體戰術上,弗倫奇也做了特殊安排。

按照他的部署,美國空軍將出動四百架戰略轟炸機,並且提前出動幾架戰略預警機,在確定中國空軍沒有擴大防空區域之後,戰略轟炸機將首先在離所羅門羣島七千公里處發射重型巡航導彈,然後爬升到一萬八千米的高度上,在艦載戰鬥機的掩護下,繼續飛往所羅門羣島。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重型巡航導彈逼近目標的時候,中國空軍的戰略預警機已經探測到了逼近的轟炸機羣,而且會斷定美軍轟炸機攜帶的是戰術巡航導彈,因此會組織戰鬥機進行攔截。如果中國空軍的大部分戰鬥機留在地面上,這個時候就會讓那些待命的防空戰鬥機緊急升空,並且讓其他戰鬥機也陸續升空。也就是說,在美軍轟炸機發射的重型巡航導彈落下的時候,機場上的中國戰鬥機要麼正在跑道上滑行、要麼就在駛向跑道,大部分戰鬥機都已離開堅固的掩體,非常容易遭到打擊。

從規模上講,這絕對是自所羅門羣島戰役打響以來,美軍發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空中打擊行動。

雖然情況與弗倫奇預料的並不完全一致,但是情況依然對美軍極爲有利。

事實上,整個作戰過程,與弗倫奇預料的相差不是很大,唯一的區別就是,已經有半數戰鬥機升空。

八點四十分左右,空軍的戰略預警機發現了來犯的美軍轟炸機羣。

當時,地面指揮中心沒有隻讓待命的戰鬥機升空,沒有動用在夜間拖入地堡裡的防空戰鬥機。主要就是,已經有大約四百架戰鬥機在空中巡邏,而空軍投入的六架預警機最多隻能指揮四百架戰鬥機作戰。沒有預警機的指揮,就算派遣再多的戰鬥機升空作戰,也起不到多大效果。

顯然,這麼做反而起到了正面效果。

要知道,就在預警機發出空襲警報之後兩分鐘,第一批重型巡航導彈就落到了新喬治亞羣島上。首先遭到打擊的四座空軍基地裡,十多架正在起飛、或者正準備起飛的戰鬥機全部被摧毀。

緊接着,其他機場也遭到了轟炸。

當時,奉命緊急升空的戰鬥機,幾乎都沒能逃脫。在近百架戰鬥機中,只有不到十架在轟炸到來之前升空。

相反,留在地堡裡的戰鬥機中,有上百架逃過了這一劫。

如果當時地面指揮中心下令讓所有戰鬥機升空迎敵,那麼在重型巡航導彈落下時,肯定有很多戰鬥機已被拖出地堡,或者地堡的防爆防衝擊大門已經開啓,那些停在地堡裡的戰鬥機肯定逃不掉。

有趣的是,前方的空戰沒有打起來。

在得知後方機場遭到襲擊後,地面指揮官立即下令前線戰鬥機撤退,把防線收縮了兩百公里以上。

因爲沒有同步打擊羣島上的防空陣地,所以美軍艦載戰鬥機沒有追擊。

當然,也沒有必要追擊,因爲美軍艦載戰鬥機全部執行護航任務,沒有打擊地面防空系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戰場範圍非常大,導致幾乎所有美軍戰鬥機飛行員都認爲,他們遇到的中國戰鬥機只是漏網之魚,絕大部分中國戰鬥機已被摧毀,所以沒有必要爲此冒險進入防空系統的攔截區域。

事實上,當時弗倫奇收到的都是非常可喜的報告。

原因很簡單,倖存下來的戰鬥機全部飛往了北面布甘維爾島上的野戰機場,讓跟進的美軍預警機認爲,戰場上空已經沒有中國戰鬥機了。

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24章 反擊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18章 戰爭推手第31章 政治變更第47章 唯一選擇第89章 虛與委蛇第10章 希望第38章 勞動力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3章 本性難移第32章 成果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82章 擔憂第64章 孤注一擲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77章 誘餌第65章 明智之舉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54章 總撤退第7章 直覺第215章 光復第35章 打掃戰場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51章 整軍備戰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51章 護身符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5章 來晚了第24章 伏擊戰第10章 共同體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2章 措手不及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34章 決勝點第58章 邁向戰爭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70章 崩潰第120章 餘波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54章 準備反擊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71章 以進爲退第25章 走投無路第295章 遺蹟第25章 強攻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62章 開戰在即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68章 上前線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9章 主動攻擊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55章 墳墓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16章 敗不餒第78章 中國化第60章 立即反擊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62章 開戰在即第47章 唯一選擇第54章 最後衝刺第50章 關鍵技術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31章 風捲殘雲第18章 坦克戰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8章 千鈞一髮第62章 軍方接觸第72章 對峙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90章 機遇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25章 走投無路第33章 超級航母第131章 掃蕩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
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24章 反擊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18章 戰爭推手第31章 政治變更第47章 唯一選擇第89章 虛與委蛇第10章 希望第38章 勞動力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3章 本性難移第32章 成果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82章 擔憂第64章 孤注一擲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77章 誘餌第65章 明智之舉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54章 總撤退第7章 直覺第215章 光復第35章 打掃戰場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51章 整軍備戰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51章 護身符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5章 來晚了第24章 伏擊戰第10章 共同體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2章 措手不及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34章 決勝點第58章 邁向戰爭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70章 崩潰第120章 餘波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54章 準備反擊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71章 以進爲退第25章 走投無路第295章 遺蹟第25章 強攻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62章 開戰在即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68章 上前線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9章 主動攻擊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55章 墳墓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16章 敗不餒第78章 中國化第60章 立即反擊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62章 開戰在即第47章 唯一選擇第54章 最後衝刺第50章 關鍵技術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31章 風捲殘雲第18章 坦克戰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8章 千鈞一髮第62章 軍方接觸第72章 對峙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90章 機遇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25章 走投無路第33章 超級航母第131章 掃蕩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