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拿命去賭

尼克松的戰術設想非常好,可是實施難度卻非常大。

重型反艦導彈的巡航飛行速度高達八馬赫,突防速度更快,因此就算從進入艦隊區域防空網算起,重型反艦導彈的攻擊時間窗口也只有兩分鐘左右。要想趁此機會,讓攜帶反艦制導炸彈的戰鬥機發起攻擊,就得讓攻擊機羣在這兩分鐘裡到達目標上空,並且順利投下反艦制導炸彈。

顯然,從組織上講,這是一件高難度的工作。

大戰爆發快一年了,中美海軍從來沒有成功實施過戰略轟炸機與戰術戰鬥機的協同攻擊行動。

主要原因就是,協同組織的難度太大了。

要知道,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也很難把握好如此短暫的時機。

對於那些菜鳥級的飛行員來說,這就更加不易辦到了。

事實上,組織上百架轟炸機協同攻擊,讓投下的一千多枚重型反艦導彈在同一時間到達目標上空,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當時,美軍出動了一百二十架戰略轟炸機,投下了一千四百四十枚重型反艦導彈。

可惜的是,這些重型反艦導彈分成了五個批次,第一批與最後一批的間隔時間超過了五分鐘。

六點十一分,第一批重型反艦導彈逼近目標。

這次,佟少雲擺出的不是環形防空陣列,而是讓八艘大型綜合戰艦交錯排開,把右舷全部朝向反艦導彈來襲方向,也就是所羅門羣島所在的方向。如此一來,每艘大型防空戰艦上有四套末段防禦系統能夠投入戰鬥,而且大型防空戰艦的縱向間隔距離只有五公里,橫向間隔距離爲兩公里。也就是說,每一艘大型綜合戰艦都能掩護相鄰的四艘友艦,確保在導彈重點突破的地段,至少有六艘大型防空戰艦能夠投入戰鬥。在編隊左側,六艘反潛戰艦保持縱隊,與相鄰的大型綜合戰艦的橫向距離也只有兩公里。也就是說,在必要的時候,反潛戰艦能夠對付漏網之魚。

這種防空隊列,只適合對付由某個方向上到來的空中打擊。

所幸的是,預警機提供了足夠的戰場信息,表明重型反艦導彈都是從南面飛來的。

這次,中程防空導彈沒有發揮作用。

事實上,當時八艘大型綜合戰艦都沒有使用中程防空導彈,只有六艘反潛戰艦用中程防空導彈攔截了來襲的重型反艦導彈。

這也可以理解,在第一時間投入戰鬥的只有大型綜合戰艦。

戰鬥開始後,末段防禦系統再次撐起艦隊防空網,把戰艦周圍二十公里的區域變成“反艦導彈禁區”。

可以說,分成五個批次進入的反艦導彈極大的削弱了突防能力。

哪怕,間隔時間不到一分鐘,也足以改變戰鬥結果了。

事實上,只要兩批反艦導彈的進入時間間隔十秒以上,就很難形成合力,因爲攔截一批重型反艦導彈,頂多也就十秒鐘。

只是,重型反艦導彈並不好對付。

得益於較大的彈頭質量,即便被炮彈直接擊中,一些彈頭仍然能夠靠慣性飛行,甚至有可能擊中目標。

在攔截第三批重型反艦導彈的時候,緊跟在“黑龍江”號後面的“遼寧”號就被一枚彈頭擊中,所幸的是彈頭沒有爆炸,只是砸在了綜合桅杆上,導致裡面價值連城的電子設備全部損毀。緊接着,位於第一縱列末尾的“河北”號也被一枚彈頭擊中,而且彈頭爆炸,炸掉了大半個艦首。在攔截最後一批重型反艦導彈的時候,第二縱列首位的“山西”號被一枚彈頭擊中了艦橋,導致包括艦長在內的三十多名官兵陣亡,“山西”號也緊急左轉,臨時退出了戰鬥隊列。所幸的是,十五分鐘後,大副接管了指揮權,並且啓用了二號指揮中心,“山西”號重新返回戰鬥隊列。

可以說,這場戰鬥進行得驚心動魄。

被擊落的不是重型反艦導彈,而是反艦導彈的彈頭,而且絕大部分彈頭都落在了離戰艦不到五百米的海面上。

所幸的是,在被擊落的彈頭中,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爆炸。

如果有更多的彈頭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也足以讓附近的戰艦受損。要知道,在…的戰鬥中,就有一艘反潛戰艦被近失的反艦制導炸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震壞,導致一臺輔助推進器受損。

只是,戰鬥沒有結束。

六點二十分,美軍第三艦隊的攻擊機羣才趕到。

在這支攻擊機羣中,只有二十四架戰鬥機擔任護航任務,並且負責在戰鬥結束之後甄別戰果。

此時,佟少雲已經收到了第一份偵察報告。

準確的說,不是偵察報告,而是一架向一百三十度方向飛去的傾斜旋轉翼飛機在被美軍戰鬥機擊落之前發回的報告。

這份報告,產生了兩個作用。

一是讓頂替正在進行反導作戰的戰艦,引導與協調防空戰鬥機的艦載預警機,立即把那些在艦隊南面活動的防空戰鬥機招了回來,在艦隊東南方向上組織起防空攔截線,準備對付即將到達的美軍機羣。

二是讓佟少雲意識到,美軍第三艦隊就在一百三十度方向上。

當然,不管佟少雲想做什麼,首先都得頂住美軍戰鬥機的攻擊。

事實上,第二艦隊的處境非常不妙。

對付重型反艦導彈的時候,第一艦隊派來的四十八架戰鬥機用光了全部攔截導彈,幫助艦隊在前兩輪導彈攻擊的時候化險爲夷。結果就是,在美軍艦載戰鬥機羣即將到達時,防空戰鬥機上只剩下了格鬥導彈。

數量更多,成爲防空戰鬥機的唯一優勢。

只不過,這是對付護航戰鬥機的優勢,而不是對付攻擊機的優勢,因爲在被護航戰鬥機纏住之前,防空戰鬥機無法對付攻擊機。

戰鬥打到這個地步,什麼戰術都不管用了。

在硬生生的頂住了美軍護航戰鬥機的視距外攻擊後,空戰進入格鬥階段,而防空戰鬥機根本來不及攔截同步突防的美軍攻擊機。

防空重任,再次落到了戰艦身上。

問題是,第二艦隊的十四艘戰艦上,只剩下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中程防空導彈。

也就是說,在攔截突防的攻擊機羣時,中程防空導彈的作用發揮不出來,只能打散部分機羣。

可以說,結果是災難性的。

美軍首先攻擊的不是“黑龍江”號,而是位於第一縱隊末尾,艦首被炸掉,大火還沒有被撲滅的“河北”號。

當時,天色已暗,“河北”號上的火光格外刺眼。

緊接着,美軍戰鬥機集中攻擊了主動減速,去掩護“河北”號的“遼寧”號與“吉林”號,以及從左邊靠過來的“陝西”號。

這四艘戰艦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其中“河北”號被五枚兩千磅級反艦制導炸彈直接命中。即便是位置較爲安全的“陝西”號,也被一枚炸彈擊中了艦橋前方的武器模塊,導致兩座大口徑電磁炮受損。如果不是損管官兵反應迅速,立即向彈藥艙注水,以及堅守在崗位上的炮長在陣亡前關閉了通往彈藥艙的提彈通道,不然這枚炸彈,肯定會引爆儲存了數千枚炮彈的彈藥艙。

所幸的是,美軍也是強弩之末。

當時,只有八十二架美軍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其中四十多架保持了隊列,另外四隊戰鬥機被中程防空導彈打散。

也就是說,在攻擊了四艘大型綜合戰艦後,美軍戰鬥機的攻擊行動就結束了。

這個時候,佟少雲做出了一個改變歷史的決定,也是一個讓他在一個月後晉升爲海軍中將,並且一舉成爲中國海軍知名年輕將領的決定:讓四艘反潛戰艦留下來幫助受損的四艘大型綜合戰艦,剩下的四艘大型綜合戰艦在兩艘反潛戰艦的陪同下,重新組成作戰編隊,以四十五節向一百三十度方向前進。

在此之前,也就是六點二十分之前,佟少雲已經給派出去的偵察機下達了命令,重點搜索一百三十度方向。

直覺告訴他,美軍第三艦隊就在這個方向上,而且距離不是很遠。

當然,肯定有人認爲他是瘋子,因爲就算能夠肯定美軍第三艦隊就在這個方向上,也無法肯定是否在一千二百公里以內。如果超過了一千二百公里,那麼第二艦隊的行動,無疑於主動送死。

從某種意義上講,佟少雲是在拿整支艦隊進行一場豪賭。

要知道,美軍肯定會在夜間再次發起空中打擊。

有趣的是,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佟少雲給龔繼飛發了一封電報:一封更像是遺書的作戰報告。

大致內容就是,讓第一艦隊不要再派防空戰鬥機了。

顯然,佟少雲已經豁出去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他賭輸了,就算他能夠回去,也會被送上軍事法庭,而且他很有可能隨同旗艦一同殉難。

不管怎麼說,佟少雲肯定有這個覺悟。

所幸的是,在這場豪賭背後,佟少雲也不是完全沒有把握。至少,他有絕對的理由相信美軍第三艦隊在一百三十度方向上。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參與協同攻擊的美軍艦載戰鬥機本來就遲到了幾分鐘,因此美軍機羣沒有肯定爲了隱藏艦隊行蹤而刻意改變航向,肯定是徑直飛過來的。

,!

第219章 火線第55章 決戰在即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65章 明智之舉第27章 商船立功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17章 打與不打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7章 關聯性第8章 不知進退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47章 唯一選擇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117章 高姿態第66章 入朝方略第321章 起源第71章 以進爲退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78章 廣泛動員第3章 前沿科技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47章 第一槍第24章 裂痕第91章 再接再厲第42章 開戰時機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2章 絕命之行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7章 運氣不錯第43章 根源第45章 阻止戰爭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14章 向前看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7章 太空戰第8章 膽識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41章 糧食投資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32章 機會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1章 玩火自焚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32章 拼光拼盡第52章 突擊開始第43章 試探第10章 迎難而上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69章 休假第66章 回家第83章 試探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17章 地區戰爭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35章 全局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33章 孤注一擲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50章 沉默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39章 積極備戰第64章 外交勝利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203章 覆滅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63章 不可避免第49章 最佳選擇第28章 風馳電掣第75章 積極迎戰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75章 犯糊塗
第219章 火線第55章 決戰在即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65章 明智之舉第27章 商船立功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17章 打與不打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7章 關聯性第8章 不知進退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47章 唯一選擇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117章 高姿態第66章 入朝方略第321章 起源第71章 以進爲退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78章 廣泛動員第3章 前沿科技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47章 第一槍第24章 裂痕第91章 再接再厲第42章 開戰時機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2章 絕命之行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7章 運氣不錯第43章 根源第45章 阻止戰爭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14章 向前看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7章 太空戰第8章 膽識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41章 糧食投資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32章 機會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1章 玩火自焚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32章 拼光拼盡第52章 突擊開始第43章 試探第10章 迎難而上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69章 休假第66章 回家第83章 試探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17章 地區戰爭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35章 全局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33章 孤注一擲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50章 沉默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39章 積極備戰第64章 外交勝利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203章 覆滅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63章 不可避免第49章 最佳選擇第28章 風馳電掣第75章 積極迎戰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75章 犯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