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拿命去賭

尼克松的戰術設想非常好,可是實施難度卻非常大。

重型反艦導彈的巡航飛行速度高達八馬赫,突防速度更快,因此就算從進入艦隊區域防空網算起,重型反艦導彈的攻擊時間窗口也只有兩分鐘左右。要想趁此機會,讓攜帶反艦制導炸彈的戰鬥機發起攻擊,就得讓攻擊機羣在這兩分鐘裡到達目標上空,並且順利投下反艦制導炸彈。

顯然,從組織上講,這是一件高難度的工作。

大戰爆發快一年了,中美海軍從來沒有成功實施過戰略轟炸機與戰術戰鬥機的協同攻擊行動。

主要原因就是,協同組織的難度太大了。

要知道,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也很難把握好如此短暫的時機。

對於那些菜鳥級的飛行員來說,這就更加不易辦到了。

事實上,組織上百架轟炸機協同攻擊,讓投下的一千多枚重型反艦導彈在同一時間到達目標上空,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當時,美軍出動了一百二十架戰略轟炸機,投下了一千四百四十枚重型反艦導彈。

可惜的是,這些重型反艦導彈分成了五個批次,第一批與最後一批的間隔時間超過了五分鐘。

六點十一分,第一批重型反艦導彈逼近目標。

這次,佟少雲擺出的不是環形防空陣列,而是讓八艘大型綜合戰艦交錯排開,把右舷全部朝向反艦導彈來襲方向,也就是所羅門羣島所在的方向。如此一來,每艘大型防空戰艦上有四套末段防禦系統能夠投入戰鬥,而且大型防空戰艦的縱向間隔距離只有五公里,橫向間隔距離爲兩公里。也就是說,每一艘大型綜合戰艦都能掩護相鄰的四艘友艦,確保在導彈重點突破的地段,至少有六艘大型防空戰艦能夠投入戰鬥。在編隊左側,六艘反潛戰艦保持縱隊,與相鄰的大型綜合戰艦的橫向距離也只有兩公里。也就是說,在必要的時候,反潛戰艦能夠對付漏網之魚。

這種防空隊列,只適合對付由某個方向上到來的空中打擊。

所幸的是,預警機提供了足夠的戰場信息,表明重型反艦導彈都是從南面飛來的。

這次,中程防空導彈沒有發揮作用。

事實上,當時八艘大型綜合戰艦都沒有使用中程防空導彈,只有六艘反潛戰艦用中程防空導彈攔截了來襲的重型反艦導彈。

這也可以理解,在第一時間投入戰鬥的只有大型綜合戰艦。

戰鬥開始後,末段防禦系統再次撐起艦隊防空網,把戰艦周圍二十公里的區域變成“反艦導彈禁區”。

可以說,分成五個批次進入的反艦導彈極大的削弱了突防能力。

哪怕,間隔時間不到一分鐘,也足以改變戰鬥結果了。

事實上,只要兩批反艦導彈的進入時間間隔十秒以上,就很難形成合力,因爲攔截一批重型反艦導彈,頂多也就十秒鐘。

只是,重型反艦導彈並不好對付。

得益於較大的彈頭質量,即便被炮彈直接擊中,一些彈頭仍然能夠靠慣性飛行,甚至有可能擊中目標。

在攔截第三批重型反艦導彈的時候,緊跟在“黑龍江”號後面的“遼寧”號就被一枚彈頭擊中,所幸的是彈頭沒有爆炸,只是砸在了綜合桅杆上,導致裡面價值連城的電子設備全部損毀。緊接着,位於第一縱列末尾的“河北”號也被一枚彈頭擊中,而且彈頭爆炸,炸掉了大半個艦首。在攔截最後一批重型反艦導彈的時候,第二縱列首位的“山西”號被一枚彈頭擊中了艦橋,導致包括艦長在內的三十多名官兵陣亡,“山西”號也緊急左轉,臨時退出了戰鬥隊列。所幸的是,十五分鐘後,大副接管了指揮權,並且啓用了二號指揮中心,“山西”號重新返回戰鬥隊列。

可以說,這場戰鬥進行得驚心動魄。

被擊落的不是重型反艦導彈,而是反艦導彈的彈頭,而且絕大部分彈頭都落在了離戰艦不到五百米的海面上。

所幸的是,在被擊落的彈頭中,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爆炸。

如果有更多的彈頭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也足以讓附近的戰艦受損。要知道,在…的戰鬥中,就有一艘反潛戰艦被近失的反艦制導炸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震壞,導致一臺輔助推進器受損。

只是,戰鬥沒有結束。

六點二十分,美軍第三艦隊的攻擊機羣才趕到。

在這支攻擊機羣中,只有二十四架戰鬥機擔任護航任務,並且負責在戰鬥結束之後甄別戰果。

此時,佟少雲已經收到了第一份偵察報告。

準確的說,不是偵察報告,而是一架向一百三十度方向飛去的傾斜旋轉翼飛機在被美軍戰鬥機擊落之前發回的報告。

這份報告,產生了兩個作用。

一是讓頂替正在進行反導作戰的戰艦,引導與協調防空戰鬥機的艦載預警機,立即把那些在艦隊南面活動的防空戰鬥機招了回來,在艦隊東南方向上組織起防空攔截線,準備對付即將到達的美軍機羣。

二是讓佟少雲意識到,美軍第三艦隊就在一百三十度方向上。

當然,不管佟少雲想做什麼,首先都得頂住美軍戰鬥機的攻擊。

事實上,第二艦隊的處境非常不妙。

對付重型反艦導彈的時候,第一艦隊派來的四十八架戰鬥機用光了全部攔截導彈,幫助艦隊在前兩輪導彈攻擊的時候化險爲夷。結果就是,在美軍艦載戰鬥機羣即將到達時,防空戰鬥機上只剩下了格鬥導彈。

數量更多,成爲防空戰鬥機的唯一優勢。

只不過,這是對付護航戰鬥機的優勢,而不是對付攻擊機的優勢,因爲在被護航戰鬥機纏住之前,防空戰鬥機無法對付攻擊機。

戰鬥打到這個地步,什麼戰術都不管用了。

在硬生生的頂住了美軍護航戰鬥機的視距外攻擊後,空戰進入格鬥階段,而防空戰鬥機根本來不及攔截同步突防的美軍攻擊機。

防空重任,再次落到了戰艦身上。

問題是,第二艦隊的十四艘戰艦上,只剩下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中程防空導彈。

也就是說,在攔截突防的攻擊機羣時,中程防空導彈的作用發揮不出來,只能打散部分機羣。

可以說,結果是災難性的。

美軍首先攻擊的不是“黑龍江”號,而是位於第一縱隊末尾,艦首被炸掉,大火還沒有被撲滅的“河北”號。

當時,天色已暗,“河北”號上的火光格外刺眼。

緊接着,美軍戰鬥機集中攻擊了主動減速,去掩護“河北”號的“遼寧”號與“吉林”號,以及從左邊靠過來的“陝西”號。

這四艘戰艦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其中“河北”號被五枚兩千磅級反艦制導炸彈直接命中。即便是位置較爲安全的“陝西”號,也被一枚炸彈擊中了艦橋前方的武器模塊,導致兩座大口徑電磁炮受損。如果不是損管官兵反應迅速,立即向彈藥艙注水,以及堅守在崗位上的炮長在陣亡前關閉了通往彈藥艙的提彈通道,不然這枚炸彈,肯定會引爆儲存了數千枚炮彈的彈藥艙。

所幸的是,美軍也是強弩之末。

當時,只有八十二架美軍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其中四十多架保持了隊列,另外四隊戰鬥機被中程防空導彈打散。

也就是說,在攻擊了四艘大型綜合戰艦後,美軍戰鬥機的攻擊行動就結束了。

這個時候,佟少雲做出了一個改變歷史的決定,也是一個讓他在一個月後晉升爲海軍中將,並且一舉成爲中國海軍知名年輕將領的決定:讓四艘反潛戰艦留下來幫助受損的四艘大型綜合戰艦,剩下的四艘大型綜合戰艦在兩艘反潛戰艦的陪同下,重新組成作戰編隊,以四十五節向一百三十度方向前進。

在此之前,也就是六點二十分之前,佟少雲已經給派出去的偵察機下達了命令,重點搜索一百三十度方向。

直覺告訴他,美軍第三艦隊就在這個方向上,而且距離不是很遠。

當然,肯定有人認爲他是瘋子,因爲就算能夠肯定美軍第三艦隊就在這個方向上,也無法肯定是否在一千二百公里以內。如果超過了一千二百公里,那麼第二艦隊的行動,無疑於主動送死。

從某種意義上講,佟少雲是在拿整支艦隊進行一場豪賭。

要知道,美軍肯定會在夜間再次發起空中打擊。

有趣的是,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佟少雲給龔繼飛發了一封電報:一封更像是遺書的作戰報告。

大致內容就是,讓第一艦隊不要再派防空戰鬥機了。

顯然,佟少雲已經豁出去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他賭輸了,就算他能夠回去,也會被送上軍事法庭,而且他很有可能隨同旗艦一同殉難。

不管怎麼說,佟少雲肯定有這個覺悟。

所幸的是,在這場豪賭背後,佟少雲也不是完全沒有把握。至少,他有絕對的理由相信美軍第三艦隊在一百三十度方向上。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參與協同攻擊的美軍艦載戰鬥機本來就遲到了幾分鐘,因此美軍機羣沒有肯定爲了隱藏艦隊行蹤而刻意改變航向,肯定是徑直飛過來的。

,!

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章 新崗位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66章 硬骨頭第13章 分外事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26章 內訌第45章 關鍵情報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2章 針鋒相對第96章 瞞天過海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10章 希望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35章 軍事政變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30章 周旋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60章 立即反擊第36章 急轉直下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46章 登島第22章 橫掃全球第19章 關鍵結點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190章 總攻第21章 奪回失地第219章 做徹底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27章 山窮水盡第80章 援助第62章 頭號王牌第64章 退與不退第56章 抽身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23章 金狗第10章 共同體第48章 交戰第73章 捆綁政策第90章 機遇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7章 決戰之前第31章 風捲殘雲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29章 本質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4章 不留活口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318章 總則第28章 屈服第17章 新的選擇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72章 新崗位第273章 共同化第12章 漸行漸遠第23章 戰略誤判第93章 兩頭作戰第32章 關鍵時刻第46章 預料之外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233章 蠶食第89章 輪番轟炸第96章 迴歸正位第69章 外援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237章 攻堅戰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127章 雷暴第63章 卸甲
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章 新崗位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66章 硬骨頭第13章 分外事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26章 內訌第45章 關鍵情報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2章 針鋒相對第96章 瞞天過海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10章 希望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35章 軍事政變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30章 周旋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60章 立即反擊第36章 急轉直下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46章 登島第22章 橫掃全球第19章 關鍵結點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190章 總攻第21章 奪回失地第219章 做徹底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27章 山窮水盡第80章 援助第62章 頭號王牌第64章 退與不退第56章 抽身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23章 金狗第10章 共同體第48章 交戰第73章 捆綁政策第90章 機遇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7章 決戰之前第31章 風捲殘雲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29章 本質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4章 不留活口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318章 總則第28章 屈服第17章 新的選擇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72章 新崗位第273章 共同化第12章 漸行漸遠第23章 戰略誤判第93章 兩頭作戰第32章 關鍵時刻第46章 預料之外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233章 蠶食第89章 輪番轟炸第96章 迴歸正位第69章 外援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237章 攻堅戰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127章 雷暴第63章 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