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戰爭製造者

.黎平寇與長谷川靜弘的初次會晤算不上成功,也算不上失敗。

在表明立場之後,雙方均認同了談判解決爭端的重要性,更認識到了和平的寶貴,只是在一些至關重要的問題上,雙方均未做出讓步。比如黎平寇提出,在釣魚島設立由雙方共同管理的無線電導航站,並且由雙方的海事巡邏艦共同管理周邊海域,允許中國漁船在附近自由作業,而長谷川靜弘則認爲,雙方應該擱置爭議,維持現狀,在正式的領土與領海主權談判中討論這些問題。

顯然,雙方的立場有很大的差距。

黎平寇想要得到的是實際好處,即日本必須做出讓步,而且是全面讓步,爲中國逐步恢復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鋪平道路。長谷川靜弘則想拖延時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僅解決當前的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在雙方高層接觸後,事態出現了緩和跡象。

黎平寇已經答應,在二十日上午,與長谷川靜弘進行第一次正式會晤,並且重新提出中國爭議地區的主權與管轄權要求。長谷川靜弘也答應向首相請示,以提出更能符合雙邊利益的談判條件。

以當時的情況,即便雙方無法在爭議問題上取得一致,事態也有可能平息下去。

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都不希望在這個時候發生軍事衝突。

只是,另外一場雙邊會晤,爲這種可能劃上了句號。

在小林光一面前,錢德勒顯得很平靜,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對日本當局做出的決策表示了肯定。

離開首相府之後,錢德勒立即前往機場,登上了回國的專機。

飛機剛剛離開日本領空,錢德勒就接通了與白宮的保密線路。

“將軍,情況怎麼樣?”

“跟我預料的一樣,不過是最糟糕的一種。”

“是嗎?”麥克米倫並沒感到驚訝。

“日本政府沒有做出戰爭決策,仍然希望通過協商方式解決爭端。”

“那麼,你收到消息了嗎?”

錢德勒點了點頭,表示知道總統的意思。前去會見小林光一之前,他就收到了國防部發來的消息,日本外務省大臣長谷川靜弘離開了吉隆坡,乘專機飛往北京,準備與中國領導人會晤。

“現在,你打算怎麼辦?”

“我們早就知道,小林光一不會輕易就範,大部分內閣成員也有所顧慮,所以我們早就有所準備。”

“是嗎?”

錢德勒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具體的事情,由cia安排。如果沒有其他辦法,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了。”

“你的意思是,需要我的授權?”

錢德勒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麥克米倫稍微沉思一陣,說道:“將軍,你認爲中日協商解決爭端的可能性有多大?”

“這得看雙方是否肯做出實質性讓步。”

麥克米倫點了點頭,讓錢德勒說下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表現得更加積極,預計再過幾個小時,中國海軍的艦隊就將到達釣魚島海域。不管是出於剋制、還是出於懼怕,日本的軍事部署都不夠積極,只有第二艦隊趕往釣魚島,第三艦隊與第四艦隊留在本土附近,第一艦隊還返回了東京灣。在中國的強大軍事壓力下,日本很有可能在一些無關大局的,比如捕魚作業、艦船通行等方面做出讓步,以此平息事態,換得時間。”

“這會讓中國感到滿意嗎?”

“除非中國真的打算與日本交戰,而且爲今後數十年內的直接對抗買單,不然這就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照你的意思,中國會見好就收?”

“如果我是中國領導人,就會穩步推進,而不是用一場戰爭製造一個在短時間內無法戰勝的敵人。”

麥克米倫思索了一陣,說道:“這樣的話,我們就很難在西太平洋立足了。”

“這是我們必須考慮,而且得首先考慮的問題。”錢德勒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雖然在對外政策上,小林光一沒有多少建樹,算不上精明的外交家,但是作爲政治家,他表現出了足夠的才能。如果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妥協,我們最需要擔心的就是中日藉此機會改善雙邊關係。”

“準確的說,是日本倒向中國。”

錢德勒笑了笑,他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只是從目前看來,中日之間沒有結盟的基礎。”

“這不等於今後也沒有。”

“至少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不存在這種可能。”麥克米倫笑了笑,說道,“將軍,中國不是美國,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國家,要想發展起來,不但需要海量資源、還需要極爲廣闊的海外市場。如果以我們爲準,即便中國獨霸全球市場,也難以讓所有國民達到我們的生活與消費水準。從長遠來看,除非發生產業革命,不然中國遲早有一天會踏上擴張的道路,而且不會容許任何形勢的國家競爭,或者說會逐步擊敗前進道路上的所有競爭對手。首先與中國遭遇的絕對不是我們,而是像日本這類嚴重依賴進出口貿易的國家。中國與日本的根本矛盾不是領土與領海爭端,而是在經濟層面上,即日本不可能從中國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中獲得足夠的發展機會。”

“即便如此,也不會對日本當前的政策產生影響。”

“是嗎?”

“日本要想在夾縫中求生存,只能左右逢源,避免得罪任何一方,更得避免與中國發生直接對抗。”錢德勒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這是日本的基本國策,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改變。”

麥克米倫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被錢德勒說服了。

“總統,要想改變這個局面,唯一的辦法就是一場戰爭。”

“問題是,我們的基本政策就是不直接介入中日衝突。”

“總統,我們已經介入了,而且點燃了導火索。”

麥克米倫再次沉默了,畢竟他的理由站不住腳。

“時間非常寶貴,如果中日在基本問題上達成一致,我們做什麼都來不及了。”

“你有多大把握?”

“這不是把握的問題,而是我們要不要做。”

麥克米倫長出口氣,說道:“將軍,你說得很有道理,我們確實應該有所作爲,而不是看着中國發展壯大。”

“總統,這是你的授權嗎?”

“對,這是我的正式授權。”

錢德勒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此時,黎平寇正在向傅秀波彙報與長谷川靜弘的初次會晤結果。

“雖然在幾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日本外相沒有明確表態,但是他肯到在這裡來,而且肯跟我談這些問題,表明日本的立場已經鬆動。”黎平寇嘆了口氣,說道,“不管怎麼說,只要能談就好辦。”

“這麼說,你認爲應該與日本談判?”

“元首,我不是懼怕戰爭。在決策會議上,我一直認爲很有必要採取軍事行動,畢竟很多東西,根本不可能通過談判解決。以我的觀點,就算要談,也應該在打了之後談,等我們掌握了主動權,再來談。”

傅秀波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問題是,現在的情況非常複雜,而且美國給日本施加了巨大的壓力。小林光一能夠頂着壓力,派長谷川靜弘過來與我們接觸,表明日本願意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做出讓步。如果能用不流血的方式達到目的,爲什麼要採取軍事行動呢?”

“小黎,你得明白一個道理。”

“什麼?”

“幾千年來,在國家競爭中從來沒有不流血的利益。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只要還有國家、還有民族、還有意識形態上的差別,國家間的鬥爭就會有得有失,每一份戰略利益都是用鮮血換來的。談判、磋商這些,只是緩兵之計,或者說把矛盾積累起來,在某個時候全面爆發,最終仍然要用鮮血才能換來利益。如果我們實力不夠強大,就得隱忍。只是隱忍,只會讓我們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果在四年前,傅秀波說出這番話,黎平寇會萬分震驚。

現在,他一點都不覺得驚訝。

第二次朝鮮戰爭,已經證明傅秀波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硬派國家領導人,絕對不會在國家重大利益上做出讓步。

此外,傅秀波還是一個非常積極主動的領導人。

不管遇到什麼問題,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迴避,或者妥協,而是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尋找解決辦法。

在對日問題上,傅秀波的立場同樣旗幟鮮明。

黎平寇沒有試圖說服傅秀波,畢竟他也主張採取軍事行動。

“只是,我們不能把別人拒之門外,談判肯定得進行,要積極主動,可以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做出讓步。”

“元首……”

“這只是走走過場,無關痛癢。”傅秀波笑了笑,說道,“這起事件是美國導演的,如果我們與日本和解,最急的不是我們,而是美國。我們在談判中表現得越有誠意,美國就越擔心我們與日本和解。相信我,只要你在談判桌上做到位了,不用我們出面,美國就會設法使局面惡化。”

黎平寇的眉頭跳了幾下,說道:“借美國之手來引發戰爭?”

傅秀波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黎平寇也沒再多問,因爲從外交上講,如果中國主動挑起戰爭,肯定會使已經不太有利的國際處境繼續惡化。

如果是日本挑起戰爭,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97章 長遠考慮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26章 重拳出擊第62章 軍方接觸第42章 分兵合進第3章 演習第34章 矯枉過正第68章 一己之力第79章 艦隊攔截第65章 明智之舉第97章 針鋒相對第24章 空中打擊第49章 首輪空戰第44章 出山第238章 不歸路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4章 昏了頭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50章 大無畏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51章 時間點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3章 孤注一擲第53章 生存競賽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203章 覆滅第37章 遠洋護衛第273章 共同化第268章 光速第86章 全力以赴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56章 抽身第10章 希望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13章 周密計劃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72章 炮擊第11章 導彈攻擊第50章 大漠揚威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5章 千慮一失第175章 三板斧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4章 不留活口第95章 情報第20章 惹是生非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44章 開戰在即第35章 後方部署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45章 關鍵情報第45章 關鍵情報第4章 怎麼打第1章 新崗位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6章 愈演愈烈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75章 積極迎戰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47章 前哨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70章 外交戰場第7章 直覺第205章 突襲第17章 遠景第96章 高調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74章 信心十足第6章 軍事化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12章 漸行漸遠第59章 再接再厲第90章 機遇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66章 末端攔截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8章 一觸即發第84章 連環拳第59章 擊鼓傳花
第97章 長遠考慮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26章 重拳出擊第62章 軍方接觸第42章 分兵合進第3章 演習第34章 矯枉過正第68章 一己之力第79章 艦隊攔截第65章 明智之舉第97章 針鋒相對第24章 空中打擊第49章 首輪空戰第44章 出山第238章 不歸路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4章 昏了頭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50章 大無畏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51章 時間點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3章 孤注一擲第53章 生存競賽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203章 覆滅第37章 遠洋護衛第273章 共同化第268章 光速第86章 全力以赴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56章 抽身第10章 希望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13章 周密計劃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72章 炮擊第11章 導彈攻擊第50章 大漠揚威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5章 千慮一失第175章 三板斧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4章 不留活口第95章 情報第20章 惹是生非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44章 開戰在即第35章 後方部署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45章 關鍵情報第45章 關鍵情報第4章 怎麼打第1章 新崗位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6章 愈演愈烈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75章 積極迎戰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47章 前哨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70章 外交戰場第7章 直覺第205章 突襲第17章 遠景第96章 高調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74章 信心十足第6章 軍事化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12章 漸行漸遠第59章 再接再厲第90章 機遇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66章 末端攔截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8章 一觸即發第84章 連環拳第59章 擊鼓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