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主角與配角

.“我現在的身份是鼎盛集團的總裁助理。”

“總裁助理?”牧浩洋任不住打量了李明陽一番,覺得情報人員就是自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臨時身份而已,認識盛世平嗎?”

“那個做夢都想把錢花光的大富豪?”

李明陽笑了笑,說道:“等下就將見到他,不要表現得過於驚訝,不管怎麼說,你是海軍少將。”

“黃總派他來的?”

“不是派,是請。”

“請?”

“到了瓜達爾港,我們再慢慢談。反正,你得把我們送過去,然後帶我們考察港口的建設情況。”

“剛剛動工,有什麼好考察的?”

“建設計劃也行。”

“目的是什麼?”

“讓大富豪砸錢。”

牧浩洋愣了一下,笑着說道:“聽你這話,我怎麼覺得有點像是詐騙?”

“別亂說,反正你留意一點就好了。”

既然李明陽不肯多說,牧浩洋也沒再多問。

嚴格說來,牧浩洋與盛世平也有關係。第二次朝鮮戰爭結束後,盛世平發起成立了專門面向軍人的公益基金,牧浩洋就是第一批受益者。在海軍學院四年,牧浩洋每個月都收到由該基金提供的生活補助。

只是,牧浩洋並不知道基金與盛世平的關係。

首次面對面的見到盛世平,牧浩洋覺得他也是個普通人,與報紙雜誌上刊登的照片完全不一樣。

仔細看的話,還能發現,盛世平的頭髮已經白了一大半,脖子上有老人斑。

頭髮可以染黑,衣領也可以拉高點,但是沒有人可以戰勝流逝的歲月。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

去瓜達爾港的路上,牧浩洋與盛世平隨便聊了起來。

李明陽說得沒錯,盛世平就是來考察投資環境的,只是投資方向與港口建設無關,以配套設施建設爲主。

這也可以理解,瓜達爾港不會只是一座軍用港口。

在所有工程到位之後,瓜達爾港還將成爲巴基斯坦第二大商港,以及離霍爾木茲海峽最近的大型港口。以瓜達爾港爲依託,盛世平打算把瓜達爾建設成爲面向中東、非洲與南亞地區的工業基地。

作爲戰略性投資,盛世平肯定得親自過來考察。

只是,這是純粹的商業投資嗎?

牧浩洋心裡很清楚,能夠得到黃峙博重視的,絕對不是單純的商業投資,肯定與軍方有瓜葛。

別的不說,如果在瓜達爾港投資興建造船基地,在印度洋上活動的中國海軍艦隊就不用返回國內進行維護。戰爭時期,甚至能夠成爲戰艦維修基地,大幅度提高海軍艦隊在印度洋上的持續作戰能力。

既然與海軍有關,牧浩洋自然格外熱心。

只是,港口建設剛剛開始,條件非常簡陋。還好,盛世平對居住環境要求不高,更重視實際的東西。

吃過晚飯後,牧浩洋讓周渝生陪盛世平去港區參觀。

“你不去?”

“港口建設由老周負責,我基本上不管。”牧浩洋笑了笑,說道,“專業知識上,老周比我懂得多,讓他去就行了。”

李明陽點上煙,說道:“問題應該不大,盛總很滿意。”

“是嗎?”

“他親口說的,回去後就着手製訂投資計劃。”

“老李,這事與軍方有什麼關係?”

李明陽笑了笑,說道:“從根本上講,這是軍方的事,盛總只是代言人,不然也不會派我隨行。”

牧浩洋皺起眉頭,與他預料的差不多。

“讓盛總過來投資,有三個目的。”李明陽遞了根菸給牧浩洋,說道,“一是通過投資促進地域經濟發展。”

“這也是軍事項目?”

“當然,而且非常重要。”李明陽嘆了口氣,說道,“雖然我們與巴基斯坦的關係非常密切,但是僅限於中央政府。作爲一個部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國家,巴基斯坦的地方政治力量有很大的影響力。別的不說,建國以來,巴基斯坦的總理與總統都出自三個主要部族。我們要想在瓜達爾站穩腳跟,就得跟這邊的部族搞好關係,讓部族領袖嚐到甜頭,讓他們分享發展的好處。”

“所以,進行經濟投資?”

“投資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有通過工業化,讓更多的原住民獲益,我們才能把瓜達爾港建成海軍前進基地。知道爲什麼在十多年前,巴基斯坦當局把瓜達爾港的管理權賣給了新加坡航管局,沒有賣給我們嗎?”

“這……”

“根源就在部族身上,雖然外來干預勢力也產生了影響,但是我們當時沒有高度重視部族利益,認爲搞定了伊斯蘭堡,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爲此,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僅在二零零二年,就有一百多名工程人員遇襲身亡。處理不好這個問題,外來干預勢力就將乘虛而入。”

“第二個目的呢?”

“加快建設速度。按照原計劃,工程設備與物資都得從國內運來,效率低不說,費用還非常高昂。如果能在本地生產主要工程物資,不但能節約大筆運費,還能提高效率,對今後的港口運作也有幫助。當然,第一期工程別指望了。運作順利的話,從第二期工程開始,工期能縮短三分之一以上。”李明陽笑了笑,說道,“搞得好的話,十年之後,瓜達爾生產的物資還能返銷國內。”

“第三個目的呢?”牧浩洋沒有糾纏這個問題。

來到瓜達爾港的第一天,牧浩洋就覺得應該在本地建立水泥廠,減輕海運壓力,加快工程進度。

“爲西進做準備。”

“西進?”

“黃總把你派過來,不是爲了管工程建設吧?”

“這……”

李明陽笑了笑,說道:“聽說,曹安國已經整軍待發,月底就能趕過來。特種部隊的規模不大,掀不起大浪頭。只是從長遠來看,我們必須進軍中東,不僅僅爲了石油,也爲了更加重要的戰略優勢。一期工程完成後,我們將與巴基斯坦、伊朗進行三方合作,修建一條戰略石油輸送管道。如果有必要,還將修建一條從瓜達爾港直達葉城的鐵路。在其他方面,瓜達爾港將是我們向中東出售貨物的主要中轉站。以此爲據點,我們西進的戰略通道能夠縮短數千公里。”

“更能提高我們在海灣地區的戰略影響力。”

李明陽點了點頭,說道:“在我們的艦隊進駐瓜達爾港之後,誰也不能忽視我們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所以要把瓜達爾港建設成爲一座戰略型港口?”

“差不多就這個意思吧,不過這是一件非常耗時的事情,沒有十年,瓜達爾港的戰略價值很難體現出來。”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那就更應該從目前做起。”

“所以黃總把你派了過來。”

“你會留在這裡嗎?”牧浩洋問了一句。

“你怎麼知道?”李明陽愣了一下,笑着說道,“這次過來,我就沒打算走了。名義上以盛世平高級助理的身份留下來,負責協調建設工作。實際上,我的主要工作是爲你提供情報支援。”

“黃總派你過來的?”

“準確的說,應該是傅老直接做的安排。”

“行,你留下來,至少不用跟老周乾眼相對了。”

“三個人,還可以鬥地主,是不是?”李明陽笑着說道,“你是重慶人,肯定打得非常好。有機會,我得請教請教。”

牧浩洋翻了下白眼,離開兩棲特種部隊後,他就沒有鬥過地主了。

李明陽過來,替牧浩洋分擔了不少工作。

第二天下午,盛世平啓程返回伊斯蘭堡,對瓜達爾港的建設工作給予了很高評價,當場表示將進行戰略投資。

只是,這些事情與牧浩洋幾乎沒有關係。

即便一切順利,也要等到二零二三年,盛世平的第一筆投資才能到位,首先興建的就是水泥廠。

忙到月底,牧浩洋迎來了兩棲特種部隊的戰友。

吳建軍榮升陸戰隊司令後,曹安國接管了兩棲特種部隊。雖然這幾年間,兩棲特種部隊受到高度重視,但是吳建軍在陸戰隊司令的位置上,仍然以特種部隊的方式行事,搞得兩棲特種部隊的規模不但沒有擴大,還縮小了三分之一。

精兵政策沒有錯,可是陸戰隊是常規作戰部隊,不可能完全採用特種部隊那一套。

把兩棲特種部隊安頓好之後,牧浩洋啓程回國,向黃峙博彙報港口建設工作,以及特種部隊的情況。

至於黃峙博會安排什麼任務,牧浩洋沒有多想。

世界並不平靜,只要有爭端,就會有戰爭,也就有軍人的舞臺。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奮鬥,牧浩洋終於站到了舞臺的中央,獲得了指揮軍隊作戰的機會。對職業軍人來說,他必須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牧浩洋要做的,就是幹好本職工作。

雖然在這個大舞臺上,他仍然是配角,是黃峙博身邊的衆多配角之一,但是在他來到瓜達爾港的時候,已經成爲最主要的配角。

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

黃峙博不可能一直是主角,牧浩洋也不可能一直是配角。

終究有一天,這位默默無聞的配角會百鍊成金,在戰火的磨練下,成爲新的主角。

也終究有一天,中國海軍會走向遠洋,航跡遍佈四大洋,在戰火的映照下,完成由配角到主角的轉變。。.。

第32章 關鍵時刻第39章 去臺灣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36章 負擔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5章 強攻第96章 迴歸正位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61章 防空作戰第36章 急轉直下第41章 反擊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66章 末端攔截第79章 立場第55章 墳墓第48章 突發奇想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88章 最後關頭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26章 重拳出擊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38章 警鐘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37章 回國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37章 刺刀見紅第9章 以退爲進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9章 新冷戰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12章 和平第86章 全力以赴第9章 血染橫濱第4章 艦隊出港第274章 覺悟第7章 直覺第9章 十萬火急第78章 多此一舉第5章 來晚了第54章 生於憂患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50章 另有其人第5章 宣戰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0章 逼婚第13章 狙殺第93章 空中偷襲第77章 誘餌第27章 樹梢優勢第74章 戰爭狂人第80章 另尋出路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65章 國家意志第47章 前哨第5章 來晚了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61章 垂死掙扎第76章 水下力量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5章 宣戰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82章 巴軍出擊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4章 戰爭危機第29章 本質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3章 狙殺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57章 爭論第96章 迴歸正位第95章 情報第46章 逃命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35章 合理搭配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31章 接觸第44章 理想主義第34章 同程不同心
第32章 關鍵時刻第39章 去臺灣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36章 負擔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5章 強攻第96章 迴歸正位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61章 防空作戰第36章 急轉直下第41章 反擊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66章 末端攔截第79章 立場第55章 墳墓第48章 突發奇想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88章 最後關頭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26章 重拳出擊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38章 警鐘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37章 回國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37章 刺刀見紅第9章 以退爲進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9章 新冷戰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12章 和平第86章 全力以赴第9章 血染橫濱第4章 艦隊出港第274章 覺悟第7章 直覺第9章 十萬火急第78章 多此一舉第5章 來晚了第54章 生於憂患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50章 另有其人第5章 宣戰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0章 逼婚第13章 狙殺第93章 空中偷襲第77章 誘餌第27章 樹梢優勢第74章 戰爭狂人第80章 另尋出路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65章 國家意志第47章 前哨第5章 來晚了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61章 垂死掙扎第76章 水下力量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5章 宣戰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82章 巴軍出擊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4章 戰爭危機第29章 本質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3章 狙殺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57章 爭論第96章 迴歸正位第95章 情報第46章 逃命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35章 合理搭配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31章 接觸第44章 理想主義第34章 同程不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