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絕命之行

從運輸機上跳下去的時候,牧浩洋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馬明濤的那些話,確實讓他很有感觸。

雖然在牧浩洋看來,馬明濤與李小明都是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裡的另類,但是他不得不承認,馬明濤與李小明確實與衆不同。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是因爲做什麼都得遵守世俗陳規,用普遍價值觀衡量個人成就,用循規蹈矩約束個人行爲。要想在普通世界裡成爲不普通的人,就得擺脫這些條條框框。

迎面刮來的刺骨冷風讓牧浩洋格外清醒。

做一個普通人,還是做一些不普通的事?

看到來到側旁的馬明濤,牧浩洋拋開雜念,回到現實中來。

朝牧浩洋豎了下大拇指,馬明濤雙腿雙手併攏,頭部朝下,加速朝最先跳傘的龐躍龍追了上去。

牧浩洋沒有遲疑,立即以同樣的姿態,加速下墜。

三人的傘包與傘盔上抹了熒光粉,所以在漆黑的夜空中也能看到。

等牧浩洋追上來,馬明濤拍了拍掛着氣壓高度計的傘包肩帶,然後豎起兩根手指,提醒兩名特種兵在兩百米高度上開傘。

爲了不讓降落傘纏到一起,三人分開一些,把間隔距離擴大到一百米以上。

高度計上的長指針飛快轉動着,短指針也以每秒一度的速度旋轉着,表示下墜速度達到每秒一百米。

接近地面時,龐躍龍最先開傘。

牧浩洋看了眼高度計,沒有急着開傘,而是朝右側的馬明濤看去。

雖然隔着一百米,看不清馬明濤在做什麼,但是牧浩洋知道,他在做同樣的事,因爲他沒有打開降落傘。

時間像是凝固了一樣,接下來的一秒鐘顯得非常漫長。

就在牧浩洋拉動傘繩的時候,右方夜空中出現了第二朵降落傘,馬明濤提前零點一秒開傘。

牧浩洋的開傘高度不到一百二十米,降落傘剛剛完全展開,他就落到了地上。

還好,腳下是鬆軟的草地,不是堅硬的岩石。順勢滾出十多米後,牧浩洋才穩住,還沒爬起來,就動手收攏降落傘。

“**在幹什麼?”馬明濤氣喘吁吁的跑過來,當頭就是一通亂罵。

“跟你一樣。”牧浩洋沒有生氣,笑着說道,“現在我才相信,你確實喜歡挑戰,只是成功次數並不多。”

“操!”馬明濤也笑了起來,“這不是挑戰,這是玩命。”

“跟你到這裡來,就是玩命。”龐躍龍也趕了過來。

“沒法跟你們說,快點收拾好。”馬明濤幫牧浩洋裹好降落傘,“一支朝鮮軍隊正在朝這邊趕過來,我們得趕緊離開這裡。”

“你看到了?”

馬明濤點了點頭,幫助牧浩洋把降落傘塞入傘包。“在空中看到的,有幾臺車輛,大概有一個排的兵力。”

“現在去哪?”龐躍龍把SVD遞給了牧浩洋。

“向東走。”馬明濤看了眼手錶,說道,“比預定時間晚了大概十五分鐘,希望沒有錯過目標。”

“什麼目標?”牧浩洋把SVD挎到肩膀上,站了起來。

“你們要獵殺的目標。”馬明濤也站了起來,一邊向東走,一邊對跟上來的兩名特種兵說道,“幾年前叛逃到美國的朝鮮人民軍第四軍團軍團長樸正德在三天前回到韓國,朝韓炮戰開始前,他給現在的第四軍團軍團長韓源和打了電話,隨後跟隨幾名CIA的情報人員前往板門店。我們認爲,他將前往開城,說服韓源和,讓第四軍團向美韓聯軍投降,協助美軍進軍平壤。”

“所以得幹掉他?”

“對。”馬明濤回答得非常乾脆。

牧浩洋沒再多問,他也不想知道得更多。

此時,他們的獵殺目標已經在板門店韓國一側等待了兩個小時。

到達板門店後,樸正德又給韓源和打了電話,可惜韓源和已經離開軍團司令部。樸正德不可能把要做的事告訴韓源和的警衛,只能在板門店耐心等待。

其實,韓源和沒有離開軍團司令部,當時就在電話機旁。

因爲有所顧慮,所以他沒有接樸正德的電話。

在樸正德再次打來電話前半個小時,韓源和接到了武裝力量統帥部的命令,讓他返回平壤接受調查。

這道命令,讓韓源和萬分驚恐。

炮擊事件發生後,韓源和立即下達停火命令,隨即派遣兩個警衛排前往滋事部隊,把當事人抓回來。

這場由下級部隊擅自做主的炮擊行動有多麼嚴重的後果,韓源和非常清楚。

只是,到這個時候,韓源和還不知道金日正已被美軍炸死。他想到的,只是得有某個人爲炮擊承擔責任。

接到武裝力量統帥部的命令後,韓源和才收到消息,美軍轟炸了統帥的住所。

因爲信息非常混亂,崔永光又刻意封鎖了消息,所以韓源和不知道金日正的情況,也就不清楚局勢有多麼兇險。

只是作爲軍團長,韓源和本能的意識到,樸正德在這個時候回來,肯定不簡單。

難道是美軍蓄意炸死了金日正,然後讓樸正德策反第四軍團,以便美韓聯軍北上進攻平壤?

雖然韓源和不太相信,但是直覺告訴他,樸正德肯定與剛剛發生的事情存在聯繫。

這下,問題變得簡單多了。

要不要把樸正德接過來?

韓源和非常矛盾,因爲不管他是否站在樸正德那一邊,只要派人去板門店把樸正德接到開城,他就背叛了祖國。

不去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韓源和不得不考慮一種可能,即金日正沒有死,決定處理第四軍團擅自炮擊首爾,讓某個將軍腦袋搬家。

上一次是樸正德,這次是誰?

韓源和不是笨蛋,非常清楚金日正會怎麼對付那些不聽話的將領。

什麼都不做,顯然是等死。恐怕在返回平壤的路上,負責押送的統帥衛隊就會動手,防止他成爲第二個樸正德。

與樸正德見面,等於叛國,不死都得在黑暗中度過下半生。

韓源和非常矛盾,也非常驚恐。

他不是樸正德,不會像樸正德那樣拋下所有親人,隻身叛逃。

可是就算不跟樸正德見面,結果也無法預料。

思前想後,韓源和決定派幾個心腹去板門店,把樸正德接過來。要是金日正沒死,就把樸正德交上去,然後把責任推到樸正德身上。要是金日正死了,就跟樸正德談判,交出第四軍團的指揮權。

馬明濤在跳傘時看到的那支車隊,正是韓源和派去板門店接樸正德的心腹警衛。

關鍵就是,金日正死了,還是活着。

這個問題,也困擾着亨特與CIA的諜報人員。

林德伯格下令後,查清金日正的生死成爲CIA的頭號任務。雖然在錢德勒看來,金日正是死是活已經無關大礙,在國會通過了《朝鮮戰爭授權法》之後,美韓聯軍將在二十四小時之內越過三八線,但是誰也不能忽視總統的命令,而且金日正的死活對朝鮮人民軍是否堅決抵抗有密切關係。

對利用樸正德策反韓源和,讓第四軍團放下武器來說,金日正的死活更加關鍵。

只有讓韓源和相信,金日正已被炸死,金氏王朝已經灰飛煙滅,他纔會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

僅僅依靠樸正德的口才,顯然不大可靠。

要是能拿出確鑿證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樸正德在板門店等待的兩個小時,不算白費。

通過兩條情報線,CIA獲得了金日正父子的車隊在平壤郊外遭到轟炸,人員無一倖免的消息。

隨後,CIA還獲得消息,現在的朝鮮最高統帥已是崔永光元帥。

雖然只是信息情報,沒有確鑿證據,但是這兩條消息,足以左右局面。只要樸正德見到韓源和,讓他給崔永光打電話,詢問金日正的下落,不管崔永光怎麼回答,都能讓韓源和相信,金日正已經死了。

收到消息後,亨特立即發給了陪同樸正德前往板門店的情報人員。

樸正德不是笨蛋,知道該如何說服韓源和。

這條消息,也打消了樸正德的疑慮。

在他看來,韓源和沒有接他的電話,也許已經知道金日正的死訊,因此在是否叛變的問題上搖擺不定。

樸正德知道韓源和是個聰明人,非常清楚金日正死後的朝鮮會變成什麼樣子。

即便下一位統帥大赦天下,人民軍內部的派系傾軋也會讓韓源和粉身碎骨。戰爭已經爆發,美韓聯軍肯定會打過三八線。第四軍團首當其衝,在後方不穩的情況下,除非韓源和願意充當炮灰,不然別無選擇。

只有保住第四軍團,韓源和纔有資格與美韓聯軍談判,爲自己爭取更多利益。

與美韓聯軍對着幹,韓源和連談判的機會都沒有。

想明白這些,樸正德信心十足,覺得一定能說服韓源和,讓第四軍團放下武器,爲美韓聯軍敞開大門。

這次,他沒有等待多久。

不到一個小時,韓源和的警衛就到達板門店。

雖然樸正德一再堅持要帶上幾名隨從,但是韓源和的警衛沒有給他面子,最終只答應讓他帶上一名隨從。

這個隨從名義上是韓軍上尉,實際上是CIA的諜報人員。

因爲是秘密行動,所以樸正德通過板門店的軍事分界線,進入朝鮮一側時,沒有在韓國這邊備案。

十五分鐘後,車隊離開板門店,返回開城。

此時,離牧浩洋他們傘降着陸快一個半小時。

東方的夜空泛起微光,黎明即將到來。

第54章 準備反擊第122章 拖後腿第19章 主動攻擊第88章 奢望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38章 戰役目的第17章 決戰之前第41章 順藤摸瓜第57章 戰爭決議第138章 警鐘第6章 軍事化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章 唯一選擇第15章 全面展開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4章 首相之死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66章 末端攔截第32章 大夢初醒第50章 大無畏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65章 門檻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7章 實幹階段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50章 民間力量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48章 戰爭準備第8章 節外生枝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5章 轟炸任務第6章 戰略籬笆第98章 戰略轟炸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68章 推波助瀾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21章 次優選擇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14章 掃帚星第11章 打擊利器第34章 矯枉過正第30章 全面對抗第30章 小事化大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71章 打撈沉船第82章 擔憂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77章 針鋒相對第48章 關鍵戰報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162章 彈雨第52章 突擊開始第149章 放棄第205章 突襲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54章 突然襲擊第56章 窗戶紙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82章 十一比八第30章 緊急攔截第101章 反擊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54章 突然襲擊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190章 主動權第41章 反擊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9章 積極備戰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4章 空中打擊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66章 分工合作第86章 全面競賽第59章 擊鼓傳花第38章 猛攻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95章 情報
第54章 準備反擊第122章 拖後腿第19章 主動攻擊第88章 奢望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38章 戰役目的第17章 決戰之前第41章 順藤摸瓜第57章 戰爭決議第138章 警鐘第6章 軍事化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章 唯一選擇第15章 全面展開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4章 首相之死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66章 末端攔截第32章 大夢初醒第50章 大無畏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65章 門檻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7章 實幹階段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50章 民間力量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48章 戰爭準備第8章 節外生枝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5章 轟炸任務第6章 戰略籬笆第98章 戰略轟炸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68章 推波助瀾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21章 次優選擇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14章 掃帚星第11章 打擊利器第34章 矯枉過正第30章 全面對抗第30章 小事化大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71章 打撈沉船第82章 擔憂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77章 針鋒相對第48章 關鍵戰報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162章 彈雨第52章 突擊開始第149章 放棄第205章 突襲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54章 突然襲擊第56章 窗戶紙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82章 十一比八第30章 緊急攔截第101章 反擊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54章 突然襲擊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190章 主動權第41章 反擊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9章 積極備戰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4章 空中打擊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66章 分工合作第86章 全面競賽第59章 擊鼓傳花第38章 猛攻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95章 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