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堅持主見

.一根菸抽完,牧浩洋纔打破沉默。

“我的想法是,調動空軍與海航的大型加油機,支援返航的艦載戰鬥機。”

“這……”

“首先,加油機只需要在攻擊發起前大約兩個小時起飛,就能及時趕到,因此就算暴露了戰術意圖,印日聯合艦隊也只有兩個小時的反應時間。其次,可以留下足夠多的艦載戰鬥機執行防空任務,應付可能遭到的反擊。最後,還能在完成攻擊之後,迅速組織第二次進攻行動。”

“第二次?”楊禹方鎖緊了眉頭。

“在此期間,艦隊將進入馬六甲海峽,預計八個小時之後就能通過狹窄海域,然後發動第二次攻擊。”

楊禹方迅速思索了一番,隨即點了點頭。

“只是,這麼做,也有非常致命的問題。”

“什麼問題?”

“第一,印日聯合艦隊仍然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防空準備,甚至能調動岸基戰鬥機,增強防空力量,因此出動八十架戰鬥機,能否完成打擊任務是個未知數。其次,艦隊必須在機羣出發後向馬六甲海峽航行,並且出動戰鬥機掩護到達的加油機,不然加油機很有可能遭到攻擊,如此一來,艦隊剩下的防空戰鬥機將非常有限,還將進入日因聯合艦隊的打擊區域,自身安全沒有保證。最後,如果第一次打擊行動的效果不夠理想,損失了太多的戰鬥機,別說立即發動第二次打擊,艦隊進入印度洋後能否繼續作戰都是個問題,說不定得退回來,補充戰鬥機之後再進軍印度洋。”

“也就是說,打擊行動完全沒有價值。”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毫無疑問,戰場局勢對我們非常不利,不管怎麼打,我們的勝算都不大。”

這下,幾名高級指揮官都沉默了。

“我的意見是……”

牧浩洋剛開口,跟隨馬明濤來到艦隊的一名情報人員急匆匆的趕了過來,把一份翻譯出來的密電交給了馬明濤。

迅速掃了一眼之後,馬明濤把電文遞給了牧浩洋。

看完,牧浩洋笑了起來,隨後把電文遞給其他人傳閱。

二部提供的最新情報,日本海軍向部署在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的f-35c聯隊下達了作戰動員命令。

情報非常詳細,這批戰鬥機將在二十五日夜間八點起飛。

隨同行動的,還有日本空軍的八架k-767大型加油機。

雖然從理論上講,f-35c在轉場配製的情況下,只需要一次空中加油,就能從嘉手納飛到安達曼-尼科巴羣島上的空軍基地,但是加油地點必須在航程中段,即f-35c機羣在飛行三千五百公里,即將耗光機內燃油的時候進行。而k-767在爲八架f-35c提供燃油時,最大支援半徑不到三千五百公里。

也就是說,除非日本空軍出動更多的k-767,不然f-35c機羣將進行第二次空中加油。

“如果進行第二次空中加油,f-35c不需要採用轉場配製,不用攜帶外掛副油箱,甚至還能在內部彈艙裡掛上幾枚空對空導彈。”楊禹方迅速完成計算,“只是,第二次空中加油必須安排在馬六甲海峽裡面。”

“如果進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是否是印度空軍派遣加油機?”

楊禹方點了點頭,說道:“如果只是日本空軍動用加油機,只進行一次空中加油是最合理的安排。”

牧浩洋朝馬明濤看了過去。

“印度那邊還沒有消息,如果獲得了情報,老李會立即轉告我們。”

“催一下,儘快確定下來。”

馬明濤點了點頭,對那名情報院吩咐了幾句。

“根據這份情報,我們可以做出相應推斷。”牧浩洋點上煙,說道,“f-35c機羣在晚上十點出動,在不攜帶外掛副油箱的情況下,經濟巡航速度爲每小時一千二百公里,算上兩次空中加油的時間,將在二十六日清晨六點到七點之間到達目的地。也就是說,戰爭將在這個時間附近打響。”

“也許稍微提前一些。”馬明濤嘀咕了一句。

牧浩洋笑了笑,讓他把話說完。

“即便爲了安全起見,印度也有可能在f-35c機羣進行了第二次空中加油,飛往安達曼-尼科巴羣島的時候發動戰爭。按照老楊的判斷,f-35c攜帶了對空彈藥,那麼這種可能性更大。”馬明濤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印度陸軍在二十四日夜間進行戰爭準備,而我們得到的情報是,戰前準備時間在二十四小時到四十八小時之間。因爲演習計劃已經比預定推遲了好幾天,所以印度陸軍需要的準備時間將大大縮短。到二十六日清晨,已經有三十多個小時了。”

“還得考慮巴基斯坦陸軍的部署情況。”周渝生替馬明濤說了一句。

馬明濤點了點頭,說道:“拖下去,局勢只會變得對印度不利。從戰略上講,在地面戰爭開打之前,我們沒有必要進入印度洋。開戰時間越晚,巴基斯坦陸軍的準備越充分,印度攻佔錫亞琴冰川的難度就越大,付出的代價也越大。達到某個臨界點後,印度將無法攻佔錫亞琴冰川。”

“重要的是,印度當局不可能知道什麼時候達到臨界點。”周渝生又插了一句。

馬明濤笑了笑,說道:“這是最微妙的地方,在前景難以預測的情況下,印度的唯一選擇就是在條件成熟後發起進攻。到二十六日凌晨,印度陸軍就能完成進攻準備,聯合艦隊也將到達布萊爾港。”

“開戰的必要條件全部到位。”周渝生簡直在跟馬明濤唱雙簧。

牧浩洋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你倆一唱一合,把白的都能說成黑的。”

“我們是在分析局勢,而且有足夠的依據……”

牧浩洋壓了壓手,打住周渝生,說道:“這樣的話,我們確實沒有必要趕路,可以先看看再說。”

“可是……”

“當然,絕對不能因此錯過消滅聯合艦隊的最佳時機。”牧浩洋稍微停頓了一下,“如果老馬的分析沒有錯,那麼在聯合艦隊進入布萊爾港之後不久,印度陸軍就會發動進攻,我們就有理由攻擊聯合艦隊了。”

“繼續採用原來的方案。”

“準確的說,是我們在昨天訂下的作戰計劃,艦隊去泰國灣,印度打了第一槍,立即發動空中打擊。”

周渝生點了點頭,表示支持牧浩洋的提議。

楊禹方與章玉廷都點了點頭,沒有提出反對意見,馬明濤更加不會反對,因爲最初就是他提出在泰國灣發動攻擊。

說好之後,牧浩洋給黃峙博做了彙報。

得到的答覆仍然模棱兩可,讓他繼續等待時機。

黃峙博也沒辦法,因爲傅秀波仍然沒有批准借道泰國領空的作戰方案,也沒有給出否決答覆。

二十五日凌晨…過,中國艦隊在阿南巴斯羣島附近轉向。

半個小時後,牧浩洋讓艦隊把速度降低到了十六節。

還有差不多二十四小時,艦隊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機動,沒有必要全速航行。因爲已經以三十三節的速度航行了三十多個小時,所以也應該減速,給常規動力戰艦減負,不然遲早要出問題。

航母與巡洋艦的問題還不大,兩種戰艦的最大航速都在三十四節以上,“北京”級巡洋艦在試航的時候,還以滿載排水量跑到了三十五點七節。可是驅逐艦與護衛艦的最大設計航母都在三十三節以下,要想達到三十三節,必須讓動力設備超負荷運轉,持續工作太舊必然會出故障。

牧浩洋的麻煩解決了,今井利村的麻煩卻沒有解決。

雖然按照與印度達成的秘密協議,在戰爭打響後,由今井利村統一指揮艦隊作戰,印度則派遣將領指揮空中作戰。因爲日本沒有派遣地面部隊參戰,所以地面戰鬥與日本沒有任何關係。

問題是,達成協議的時候,日本海軍計劃派遣“赤城”號參戰。

現在,“赤城”號來不了,日本海軍只派遣了兩艘小型航母,即便算上f-35c艦載航空兵聯隊,做出的貢獻也比印度海軍小得多,所以印度海軍對指揮權提出異議,要求今井利村交出指揮權。

這讓今井利村非常惱火。

還好,此事驚動了中島俊夫,加上巴基斯坦已經開始進行戰爭動員,印度當局面臨不打也得打的局面,只能做出讓步。

相對而言,指揮權只是次要問題。

在今井利村看來,印度海軍已經有半個世紀沒有打過仗了,而日本海軍在八年前經歷了東海戰爭,所以即便由印度將領擔任艦隊司令官,也是由他來指揮戰術行動,輪不到印度將領說三道四。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戰術安排上。

按照最初安排,“赤城”號航母戰鬥羣將與“維克拉馬迪亞”號航母戰鬥羣組成第一艦隊,前往蘇門答臘島西南海域,“維拉特”號航母戰鬥羣與“維克蘭特”號航母戰鬥羣組成第二艦隊,留在安達曼-尼科巴羣島附近。在四艘航母的封鎖下,不管中國艦隊走馬六甲海峽、還是走巽他海峽,都不可能安然進入印度洋。

問題是,“赤城”號沒有來,而“翔鶴”號與“瑞鶴”號根本頂替不了“赤城”號。

這下,作戰部署成了大問題。。.。

第23章 堅持主見第8章 泰然處之第56章 抽身第61章 防空作戰第50章 大無畏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6章 中東戰爭第89章 一枚導彈第5章 是戰是和第18章 圍捕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67章 突然打擊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50章 大漠揚威第295章 遺蹟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58章 死撐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2章 誰輸誰贏第65章 國家意志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89章 輪番轟炸第7章 又見熟人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154章 總撤退第35章 合理搭配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21章 動員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50章 沉默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90章 突發奇想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26章 逐步推進第4章 科技競賽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章 千錘百煉第57章 爭論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4章 怎麼打第6章 戰略籬笆第2章 唯一選擇第40章 奮起直追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7章 鋼鐵鯊魚第57章 提前行動第47章 金蟬脫殼第35章 軍事政變第76章 水下力量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7章 精妙戰術第56章 抽身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5章 千慮一失第141章 入朝第45章 阻止戰爭第13章 狙殺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14章 戰爭前奏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6章 分外之責第80章 情況有變第26章 重拳出擊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章 千錘百煉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3章 本性難移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56章 快馬加鞭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78章 廣泛動員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8章 戰爭推手第99章 進退兩難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24章 變數
第23章 堅持主見第8章 泰然處之第56章 抽身第61章 防空作戰第50章 大無畏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6章 中東戰爭第89章 一枚導彈第5章 是戰是和第18章 圍捕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67章 突然打擊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50章 大漠揚威第295章 遺蹟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58章 死撐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2章 誰輸誰贏第65章 國家意志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89章 輪番轟炸第7章 又見熟人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154章 總撤退第35章 合理搭配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21章 動員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50章 沉默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90章 突發奇想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26章 逐步推進第4章 科技競賽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章 千錘百煉第57章 爭論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4章 怎麼打第6章 戰略籬笆第2章 唯一選擇第40章 奮起直追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7章 鋼鐵鯊魚第57章 提前行動第47章 金蟬脫殼第35章 軍事政變第76章 水下力量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7章 精妙戰術第56章 抽身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5章 千慮一失第141章 入朝第45章 阻止戰爭第13章 狙殺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14章 戰爭前奏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6章 分外之責第80章 情況有變第26章 重拳出擊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章 千錘百煉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3章 本性難移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56章 快馬加鞭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78章 廣泛動員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8章 戰爭推手第99章 進退兩難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24章 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