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取經

.“這也太客氣了吧,來就來嘛,帶禮物幹嘛?”

“一些土特產,不值錢。”牧浩洋把東西交給勤務兵,到騰耀輝對面坐下。“騰司令,我是專程來請教你的。”

“請教什麼?”騰耀輝推開了面前的餐盤。

“黃總讓我率軍出征,而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

“你是覺得,我會反對?”騰耀輝笑了笑,說道,“最初,是我提出由你指揮,黃總只是採納了我的意見。”

牧浩洋皺起眉頭,覺得騰耀輝這話有點說不通。

“知道我爲什麼這麼做嗎?”見到牧浩洋伸手掏煙,騰耀輝把菸灰缸遞了過去。“像我們這種將領,早就被敵人摸透了。過去幾年,日本海軍搞了幾次演習,都以我指揮的艦隊爲假想敵。出任海軍司令後,我還參與指揮了幾次涉外軍事演習。可以說,任何想擊敗我軍的敵人都把我當成主要對手。相對而言,敵人對你的瞭解並不多,最多認爲你是擅長指揮特種作戰的將軍。”

“出敵不意?”

騰耀輝點了點頭,說道:“你沒有指揮過海戰,所以敵人不瞭解你,也不知道你會採用何種戰術。”

牧浩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也說得通。

“你是來向我取經的吧?”騰耀輝笑了笑,說道,“具體的東西,你應該比較清楚。我只強調一件事。”

“什麼?”

“一定要積極主動,只有掌握主動權,才能取勝。”

牧浩洋皺起眉頭,這不僅僅是海戰的基本戰術,也是所有戰爭模式的基本戰術。

“只要記住這一點,再充分利用手裡的兵力,就能無往不勝。”騰耀輝又笑了笑,“至於具體怎麼操作,多聽參謀的意見,但是絕對不要被參謀左右。你參加過東海戰爭,知道在作戰決策時,參謀的意見往往五花八門,每個參謀都有各自的見解。作爲司令官,你要做的就是從衆多的意見中,選出最有利、最具有可行性、也是最合適的一個,然後貫徹實施,千萬不要畏首畏尾。”

“更不能半途而廢。”

騰耀輝點了點頭,說道:“謀定而後動,想好了就做,開始做了就別管那麼多。徹底貫徹一種戰術,哪怕並非最好的戰術,也要比同時實施幾種戰術好得多。關鍵就是,參謀爲你服務,而不是你爲參謀服務。”

對這一點,牧浩洋非常清楚。

“還有什麼問題嗎?”

“騰司令,這次遠征印度洋,我們該怎麼打?”

騰耀輝笑了笑,說道:“你不是早就有主意了嗎?”

“這……”

“我也在關注你的軍事部署,日本海軍反覆無常的舉動,肯定讓你有所顧慮,不然你不會欲擒故縱,做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來。”騰耀輝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麻痹與矇蔽對手很重要,但是千萬不要搞過頭。作戰時,準確判斷對手的戰術很重要,但是不要低估對手。”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騰耀輝的意思。

“雖然很多道理都是一樣的,但是海戰與陸戰有很大的區別。戰術應用很重要,兵力同樣重要。如果兵力不如對手,你就得采用靈活戰術,絕對不要跟敵人硬拼。只有在獲得兵力優勢之後,再考慮決戰。”

“比如……”

騰耀輝笑了笑,說道:“有時間,去溫習一下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特別是歷史上那些經典海戰。”

“現在還來得及嗎?”

“當然,什麼時候都來得及。在艦隊裡,司令官就是靈魂。司令官的表現,足以決定艦隊的存亡。圖書館有相關的書籍與資料,回去的時候帶上幾本,有空就看看。哪怕只有一點幫助,也足夠了。”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行,我去借幾本與海戰有關的歷史文獻。”

“吃過早飯了嗎?”

“吃了,在賓館吃的。”牧浩洋非常知趣,起身說道,“騰司令,我就不打擾了,艦隊回來後再來拜訪。”

“我等你的捷報。”

牧浩洋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在他去海軍司令部圖書館借閱資料的時候,幾千公里之外,日本海軍也在爲即將開始的遠征做準備。

與牧浩洋一樣,日本海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知道中國海軍的意圖。

指揮日本艦隊的不是別人,正在東海戰爭後期主宰海上自衛隊的今井利村上將。

東海戰爭後,今井利村正式出任海上自衛隊司令,隨後擔任防衛省大臣。喜田多一郎進行軍事改革,自衛隊變成國防軍之後,今井利村離開防衛省,成爲日本戰後的第一位海軍司令。

在這幾年裡,今井利村過得並不舒坦。

軍事改革的時候,今井利村不顧大局,強烈主張成立陸軍部、海軍部與空軍部,以此取代防衛省。雖然最終迫使喜田多一郎辭職,但是他也因此丟掉了防衛大臣的帽子,被接任的中島俊夫打回海軍。

不管今井利村的主張有沒有道理,在美日關係還沒完全破裂,日本還需要依靠美國的軍事援助時,軍事改革搞三極跳肯定不現實。成立陸軍部、海軍部與空軍部,只能彰顯日本的軍事野心,破壞美日同盟。

回到海軍,今井利村老實了下來,開始一心一意的壯大海軍實力。

正是在他積極推動下,日本海軍建造了“赤城”號航母。

當然,這並非今井利村想要的航母。按照他的設想,“赤城”號應該是一艘核動力大型航母,而不是常規動力航母。此外,配套戰艦中,至少應該包括兩艘核動力巡洋艦、兩艘核動力大型驅逐艦與四艘多用途驅逐艦。如果有可能,還至少應該爲航母戰鬥羣建造兩艘攻擊核潛艇。

日本並不缺乏建造核動力戰艦的技術,只是沒有政治基礎。

喜田多一郎搞軍事改革的時候,沒有順帶廢除憲法中的“無核三原則”,因此建造核動力戰艦存在法律限制。

此外,美國的態度也至關重要。

所幸的是,除了續航力與持續作戰能力,“赤城”號的其他重要戰術指標沒有縮水。

今井利村對這艘航母抱有很大的希望,即便沒有完全符合他的願望,但是他仍然希望能夠多建造幾艘。

以中國海軍爲假想敵,至少應該建造兩艘。

只是,“赤城”號服役之後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比如電磁彈射器不過關、實際續航力低於設計指標、供電系統存在嚴重缺陷、艦內佈局不合理等等,導致防衛省取消了二號艦的建造計劃。

對今井利村來說,這不見得是壞事。

“赤城”級二號艦下馬後,防衛省啓動了第二種大型航母的建造計劃,而且選擇了核動力方案。

因爲在這個時候,仍然沒有廢出“無核三原則”,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仍然保留了常規動力方案。一切順利的話,在二零三零年左右,也就是安裝動力系統時,將廢除“無核三原則”,艦用核反應堆也將研製成功。因爲採了模塊化設計,只需要更換動力系統模塊,所以建造工程不會受到影響。

爲了彌補“赤城”級二號艦下馬造成的損失,第二種航母將同時建造兩艘。

最遲二零三三年,日本海軍就將擁有三艘大型航母,在二零三五年再獲得兩艘,達到中國海軍同期水準。

到這個時候,日本海軍將獲得挑戰中國海軍的基本實力。

在今井利村眼裡,日本海軍的未來一片光明。但是作爲日本現代海軍奠基人,今井利村非常清楚一個道理:在與中國的戰爭中,海軍並非決定性力量,龐大的航母戰鬥羣很難發揮作用。

原因很簡單:日本與中國靠得太近了。

東海戰爭只是局部衝突,如果與中國爆發全面戰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將是雙方的岸基航空兵,也就是空軍。

在雙方艦隊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東海戰場過於狹窄,根本用不上艦隊。

理智一點的話,應該把寶貴的軍事資源用來增強其他關鍵性作戰力量,比如航空兵與潛艇部隊。

可是,今井利村不夠理智。

在以打造大艦隊爲主的前提下,今井利村想出了一種可以讓海軍發揮作用的戰略,即在其他戰場上擊敗中國海軍。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能在其他地方消滅中國艦隊,日本艦隊就能在與中國的全面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在哪裡消滅中國艦隊呢?

西太平洋上肯定辦不到,一是中國海軍不會貿然挑戰美國海軍,二是美國不會輕易跟中國開戰。

只要中美按兵不動,日本就攪不起大風浪。

這下,唯一的選擇就是印度洋了。

日本需要保護通往中東、非洲與歐洲的生命航線,中國也需要守住必須經過印度洋的戰略航線。

在今井利村看來,印度洋將是中日海軍的決戰戰場。

由此不難理解,今井利村爲什麼看不起常規動力的“赤城”號,想方設法讓海軍建造核動力航母。以“赤城”號的續航力,就算能到達印度洋,也會因爲燃油即將用光,無法立即投入戰鬥。

結果就是,今井利村成了日本與印度結盟的主要推手。

在他看來,只有聯合印度,日本才能在印度洋上擊敗中國。

結盟不只是一句空談、也不只是增進經貿關係,在今井利村看來,只有共同參與一場戰爭,纔算得上真正的盟友。

二零二二年,在錫亞琴冰川的大發現,爲今井利村創造了這個機會。。.。

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章 戰前會議第29章 選將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34章 中流砥柱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24章 勇敢面對第88章 奢望第211章 大包抄第45章 面面俱到第1章 千錘百煉第26章 逐步推進第59章 擊鼓傳花第91章 浮上水面第4章 戰爭危機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2章 備用計劃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79章 海灣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0章 補充攻擊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6章 戰爭宣言第20章 剋制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56章 窗戶紙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6章 馬蜂窩第94章 J-20突擊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45章 面面俱到第49章 果斷反擊第84章 戰將第44章 加速追擊第33章 最後反擊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35章 聲東擊西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41章 反擊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66章 硬骨頭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71章 打撈沉船第42章 分兵合進第9章 做徹底第91章 浮上水面第91章 再接再厲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章 千錘百煉第51章 護身符第20章 政治聯盟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09章 未來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0章 逼婚第199章 等不起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306章 第一步第69章 登門求教第90章 突發奇想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7章 直覺第7章 不測風雲第15章 預判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14章 無聲對抗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62章 彈雨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4章 掃帚星第19章 第二戰線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53章 生存競賽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9章 關鍵結點第48章 戰爭準備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3章 引流疏導第89章 輪番轟炸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236章 消耗戰第51章 時間點
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章 戰前會議第29章 選將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34章 中流砥柱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24章 勇敢面對第88章 奢望第211章 大包抄第45章 面面俱到第1章 千錘百煉第26章 逐步推進第59章 擊鼓傳花第91章 浮上水面第4章 戰爭危機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2章 備用計劃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79章 海灣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0章 補充攻擊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6章 戰爭宣言第20章 剋制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56章 窗戶紙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6章 馬蜂窩第94章 J-20突擊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45章 面面俱到第49章 果斷反擊第84章 戰將第44章 加速追擊第33章 最後反擊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35章 聲東擊西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41章 反擊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66章 硬骨頭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71章 打撈沉船第42章 分兵合進第9章 做徹底第91章 浮上水面第91章 再接再厲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章 千錘百煉第51章 護身符第20章 政治聯盟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09章 未來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0章 逼婚第199章 等不起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306章 第一步第69章 登門求教第90章 突發奇想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7章 直覺第7章 不測風雲第15章 預判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14章 無聲對抗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62章 彈雨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4章 掃帚星第19章 第二戰線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53章 生存競賽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9章 關鍵結點第48章 戰爭準備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3章 引流疏導第89章 輪番轟炸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236章 消耗戰第51章 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