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戰前會議

馬明濤找上門來,牧浩洋才發現已經是晚上八點過了。

晚餐時間是七點到八點,分爲兩班,分別爲上崗與下崗官兵提供就餐服務。牧浩洋趕到軍官餐廳時,廚師正在做清潔。因爲主要軍官均已到達,所以牧浩洋要了一個做宵夜的肉鬆麪包,就跟馬明濤去了作戰指揮中心。

戰艦上空間有限,艦隊作戰指揮中心也是會議中心。

得益於科技進步,現在召開作戰會議,不再需要把其他戰艦上的軍官請過來。有十多個位置的圓桌旁,除了牧浩洋等幾位旗艦上的高級指揮官,其他位置上是楊禹方等人的三維影像,牆上的大屏幕上是各艘戰艦艦長的頭像。會議桌中央是投影的三維地圖,桌面也是一面大屏幕,顯示着一些戰場信息。

這些設備都是在第二次改進時安裝的,代表了當今最先進的通信、指揮與影像技術。

“大家都到了,我們就開始吧。”

“我仔細看過二部的情報,如果日本艦隊起錨出港,意味着戰爭將立即爆發。”因爲聲音從影像下方的喇叭裡傳出來,所以有楊禹方的聲音有點不大自然。“以我的判斷,日本海軍將主動尋找我們決戰。”

“我贊成老楊的觀點。”章玉廷緊接着說道,“以目前的形勢,我認爲很有必要調整作戰部署,首先殲滅聯合艦隊,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遠征印度洋。如果一切順利,在我們奪取制海權之後,日本就會知難而退。”

這時候,馬明濤關掉了語音設備,對牧浩洋低語了一番。

大概是馬明濤說得很輕,所以周渝生與晏鷹搏還朝這邊靠了靠。

牧浩洋笑了笑,打開語音設備,對楊禹方與章玉廷說道:“你們的判斷很有道理,只是我們得考慮另外一種情況。”

“什麼情況?”楊禹方搶先問道。

“日本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出動艦隊?”牧浩洋敲了敲桌子,又說道,“在判斷日本的企圖之前,我們必須明白一點,日本沒有打算在今年與我們開戰,因此所有軍事準備工作都在爲一個目的服務,即製造核武器。”

“你是說,日本在爭取時間?”章玉廷問了一句。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可能非常大。”牧浩洋笑了笑,說道,“根據最新情報,日本很有可能已經在覈技術上取得了決定性的突破,說不定已經組裝好了第一枚原子彈,模擬爆炸實驗也已取得成功。這也很好理解,只有在核武器項目取得了決定性的突破之後,日本纔有理由進行軍事挑釁。”

“可是……”

“老章,如果你是日本領導人,你會怎麼做?”牧浩洋問了一句,也讓章玉廷把說到嘴邊的話吞了回去。“事實上,我們還可以做出另外一個判斷,即日本並不打算跟我們真刀實槍的幹上一場。”

“爲什麼?”楊禹方問了一句。

“製造出原子彈,不等於擁有了戰略報復能力。雖然以日本的技術,製造出投送工具並不困難,比如一枚能夠運載原子彈的彈道導彈,但是擁有技術實力,不等於擁有了真正的戰略投送能力。更重要的是,日本至少需要擁有數十枚核彈頭,才能對我們構成真正的戰略威脅。”

“也就是說,日本需要更多的時間。”馬明濤補充了牧浩洋的話。

“受此影響,日本肯定會在近期,也許就是幾天之後,宣稱已經制造出核武器。爲了讓我們打消戰爭念頭,日本有足夠的理由讓艦隊出海活動,而不是留在港口裡等死。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日本此舉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強軍事威脅,讓我們投鼠忌器,不敢在第一時間發動戰爭。”

“果真如此的話,戰爭將無法避免。”

“這是我們的觀點,而不是日本的觀點。至少日本領導人相信,只要日本擁有核武器成爲既成事實,我們就只能放下戰爭大棒,通過談判解決問題,而日本也就能獲得擴大核武庫規模的機會。”

楊禹方與章玉廷點了點頭,認同了牧浩洋的觀點。

“果真如此的話,我們就沒有理由調整軍事部署。”牧浩洋點上香菸,抽了兩口後才說道,“說得直接一點,日本艦隊出海後,不會立即與我們決戰,反而會避開我們,以實際存在對我們構成威脅。從政治上講,只要日本艦隊還在海上活動,我們在做出戰爭決策的時候就會有所顧慮。”

“這樣的話,就算我們去尋求決戰,也不見得能夠速戰速決。”馬明濤又補充了一句。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這就是關鍵。如果我們不能速戰速決,就得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從政治上講,只要日本宣稱制造出了核武器,戰爭就會爆發,而我們又不可能速戰速決。因此從軍事上講,我仍然堅持之前的主張,首先剷除後患,在時機成熟之後,再與日本艦隊決戰。”

“問題是,這要承擔非常大的風險。”章玉廷說了一句。

“這是關鍵中的關鍵。”牧浩洋又敲了敲桌子,說道,“按照原定計劃,第一艦隊必須在初期牽制住聯合艦隊,避免與聯合艦隊決戰。這大概需要二十天,也許要一個月。在此期間第一艦隊必須穩住西太平洋上的局面,避免在不利的情況下與日本艦隊交戰。可是從時間上看,日本很有可能在我們的全部準備工作到位之前挑起戰爭,因此第一艦隊在西太平洋上的行動變得更加重要。”

“這也正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楊禹方說完,還嘆了口氣。

牧浩洋所說的“全部準備工作”,指的就是最後一個要素,即預計在七月十五日左右到來的太陽黑子爆。

在此之前,中國海軍沒有任何優勢。

在近地軌道上,除了日本的數十顆偵察衛星之外,還有美國的數百顆軍用衛星,而中國不可能在戰爭爆發前摧毀這些衛星。事實上,中國也沒有理由在對日戰爭中攻擊美國的軍事衛星。要知道,美國早就宣佈,軍事衛星是其戰略防禦體系的組成部分,攻擊軍事衛星等於攻擊美國本土。

這些軍事衛星,使中國艦隊無處可藏。

即便沒有美國的情報支持,日本也有能力找到中國艦隊,也就有能力集中優勢兵力殲滅第一艦隊。

在這種情況下分兵印度洋,與找死沒有區別。

只有在太陽黑子爆到來之後,也就是所有衛星都徹底癱瘓之後,中國艦隊才能隱秘進入印度洋,消滅日本的印度洋艦隊,而留在西太平洋上的第一艦隊也纔有可能牽制住日本聯合艦隊。

那麼,日本會在七月十五日之前宣佈擁有核武器嗎?

二部沒有提供確切情報,不過牧浩洋也沒有抱多大希望。

“老楊,我明白你的意思,所以我們得對作戰計劃進行部分調整。我的想法是,立即加強印度洋上的軍事存在,在七月十五日之前不與日本聯合艦隊決戰,或者說盡量避免與日本聯合艦隊決戰。”

“這只是我們的主觀意願。”

“別忘了,日本海軍也沒有打算與我們決戰。”牧浩洋笑了笑,說道,“我會盡快向元首彙報情況,希望元首能在政治行動上給予配合。如果沒能達到目的,戰爭在七月十五日之前爆發,我們就得采用備用作戰計劃。”

“哪一套備用計劃?”

“首先攻擊日本的軍用衛星。”

楊禹方遲疑了一下,說道:“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日本從美國、或者其他國家獲得戰場情報。”

“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你的意思是……”

“製造假象,讓日本相信,我們將在西太平洋上與聯合艦隊決戰,而不是首先出兵印度洋。”

“這……”

“如果我的判斷沒錯,日本將首先在印度洋上動手。只是在戰局明瞭之前,印度肯定不會替日本火中取栗。也就是說,在經過了最初幾天的艱難時期之後,我們就能順利實施已定的作戰計劃。”

“有這個必要嗎?”章玉廷問了一句。

“雖然我們是軍人,不應該過問政治上的事情,但是在我們這個級別上,必須考慮戰爭產生的政治影響。”牧浩洋第三次敲了敲桌子,“在這場戰爭中,最應該考慮的不是美國進行軍事幹預,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美國不會介入。真正需要我們考慮的,是日本取得暫時性勝利之後對印度造成的影響。說得嚴重一些,如果印度參戰,我們將不得不在非常不利的情況下作戰,最終很有可能以政治妥協來結束這場戰爭。真要如此,不但日本的核大國地位將得到承認,連印度也將重新進行核武裝。相信各位非常清楚這是多麼嚴重的後果,所以我們必須竭力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穩住局面,首先在印度洋戰場上取勝,給印度一個下馬威。”

“只要印度知難而退,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得多了。”馬明濤用一句話做了解釋。

“顯然,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周渝生終於開口了。

過了一陣,楊禹方與章玉廷才點了點頭。至於旁聽的艦長,沒有人提出異議,他們也沒有參與討論的資格。

“沒有意見的話,會議就到這裡吧。”

牧浩洋沒再耽擱時間,視頻影像消失後,他接通了騰耀輝的電話,先向總參謀長彙報了情況。

,!

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67章 預見性第60章 振作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30章 周旋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6章 中東戰爭第30章 誰更瘋狂第52章 大獲全勝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45章 越界第38章 合作愉快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69章 外援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60章 圍剿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61章 戰略禁運第120章 餘波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34章 炮戰第2章 秘密任務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51章 整軍備戰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101章 反擊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51章 再接再厲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章 極限第46章 海軍新銳第57章 爭論第17章 運氣不錯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94章 託管第257章 切入點第51章 時間點第298章 決裂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2章 還以顏色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章 秘密任務第14章 掃帚星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38章 猛攻第26章 轉折點第211章 大包抄第5章 鐵娘子第22章 大決戰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80章 轉變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162章 彈雨第68章 歷史時刻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20章 混戰第21章 慘敗第83章 空中遭遇第59章 起始點第259章 遺贈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83章 試探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65章 門檻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42章 分兵合進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6章 中東戰爭第47章 前哨第21章 動員第9章 十萬火急第48章 虛張聲勢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章 關鍵人物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46章 豐收年第226章 進攻受阻
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67章 預見性第60章 振作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30章 周旋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6章 中東戰爭第30章 誰更瘋狂第52章 大獲全勝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45章 越界第38章 合作愉快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69章 外援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60章 圍剿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61章 戰略禁運第120章 餘波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34章 炮戰第2章 秘密任務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51章 整軍備戰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101章 反擊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51章 再接再厲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章 極限第46章 海軍新銳第57章 爭論第17章 運氣不錯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94章 託管第257章 切入點第51章 時間點第298章 決裂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2章 還以顏色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章 秘密任務第14章 掃帚星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38章 猛攻第26章 轉折點第211章 大包抄第5章 鐵娘子第22章 大決戰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80章 轉變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162章 彈雨第68章 歷史時刻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20章 混戰第21章 慘敗第83章 空中遭遇第59章 起始點第259章 遺贈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83章 試探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65章 門檻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42章 分兵合進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6章 中東戰爭第47章 前哨第21章 動員第9章 十萬火急第48章 虛張聲勢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章 關鍵人物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46章 豐收年第226章 進攻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