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機會與冒險

十九日凌晨一點過,所有偵察機都已返回,沒有值得關注的收穫,牧浩洋沒再耽擱,讓艦隊減速,開始補充彈‘藥’。

因爲四艘航母的戰鬥消耗並不多,所以牧浩洋首先讓航母補充彈‘藥’。

在補充彈‘藥’的時候,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一次只能爲一艘戰艦服務,因此是一個較爲麻煩的過程。

一點三十分,航母率先完成補給。

在反潛戰艦的掩護下,航母離開了補給海域。此時,周渝生派來的戰鬥機已經到達,陸續降落到了“泰山”號與“華山”號上。彈‘藥’補給作業還在進行,預計要到凌晨五點才能結束。

牧浩洋沒有休息,而是在考慮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之前就有情報表明,第四艦隊在向以‘色’列派遣了艦載戰鬥機之後,沒有留在亞丁灣補充戰鬥機,而是全速趕往東印度洋,與第三艦隊會合,然後獲得來自第五艦隊、或者第七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夜間的戰鬥也表明,在特遣艦隊南面活動的只有第三艦隊,而且相距兩千公里以上。

這讓牧浩洋堅定了自己的判斷,即第四艦隊還沒到達,而且正在趕過來。

原因很簡單:如果第四艦隊不在亞丁灣,而是一直在東印度洋活動,派往以‘色’列的也不是第四艦隊的戰鬥機或者第四艦隊已經獲得補充,第三艦隊就應該在巽他海峽附近,不會向南逃遁上千公里;如果第四艦隊確實在亞丁灣,但是沒有趕往東印度洋,第三艦隊則應該逃得更遠一些,甚至應該返回珀斯,避免單獨與中國艦隊遭遇,也就不可能在十八日夜間攻擊特遣艦隊。

可以說,只有第四艦隊正在趕過來,第三艦隊纔有理由留下來,而且離巽他海峽儘量遠一些。理由是:美軍無法準確判斷特遣艦隊進軍印度洋的時間,但是又知道特遣艦隊肯定會進軍印度洋,因此才讓第三艦隊留下來,而且在與第四艦隊會合之前遠離巽他海峽,會合之後再轉向北上。

如果第四艦隊全速向東航行,那麼在十九日下午就將到達澳大利亞附近。

也就是說,在十九日凌晨的時候,第四艦隊在澳大利亞西北方向上二千五百到三千五百公里之間。

從地圖上看的話,就能知道,第四艦隊就在特遣艦隊南面。

當然,第四艦隊所在的海域非常廣闊,東西寬度爲一千公里,南北也有一千公里,總面積在一百萬平方公里以上。

更重要的是,這片海域在東南亞的反潛巡邏機搜索範圍之外。

也就是說,牧浩洋別想指望岸基偵察機了。

這時候,牧浩洋麪臨一個難題。他在補給海域多停留一個小時,逮住第四艦隊的希望就降低一分。如果特遣艦隊在凌晨五點南下,最快只能在上午十點出動艦載偵察機,搜索第四艦隊所在海域,至少需要安排兩‘波’偵察機,因此偵察工作就要‘花’費六個小時,最遲到下午四點纔有可能找到第四艦隊。此時,第四艦隊離澳大利亞本土不會超過一千五百公里,近的話不到一千公里。如果在下午四點之後發動攻擊,那麼在攻擊機羣到達的時候,第四艦隊已經獲得了補充。

顯然,這是一場硬仗。

此外,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即在第四艦隊補充戰鬥機的時候,澳大利亞的美軍肯定會提供防空掩護。也就是說,如果攻擊行動在傍晚開始,特遣艦隊的攻擊機羣將面對兩‘波’防空戰鬥機。

延遲到晚上呢?

毫無疑問,第四艦隊要麼繼續駛往澳大利亞,要麼向南轉向與第三艦隊會合。

原因很簡單,第三艦隊在喪失了幾乎所有艦載戰鬥機之後,肯定會向南規避。因爲美軍不大可能料到第三艦隊會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也就沒有爲第三艦隊安排補充戰鬥機,所以就算美軍立即從其他艦隊‘抽’調戰鬥機,第三艦隊最快也要到二十日才能恢復戰鬥力,在此之前必須規避特遣艦隊。

更重要的是,十八日夜間的戰鬥,足以讓美軍相信,第四艦隊不是特遣艦隊的對手。

如此一來,在第三艦隊恢復戰鬥力之前,美軍不會讓第四艦隊單獨北上,更不會讓第四艦隊與特遣艦隊決戰。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牧浩洋只有一個相當肯定的判斷,即美軍在爲第三艦隊補充戰鬥機的時候,肯定會遇到**煩。

根據之前的情報,牧浩洋有理由相信,美軍會從西太平洋戰場上‘抽’調三支艦載航空兵聯隊、在適當加強之後補充給第四艦隊。可是美軍會不會以同樣的方式補充第三艦隊,牧浩洋心裡就沒底了。

要知道,美軍在西太平洋上只有九支航母戰鬥羣,如果‘抽’走六支艦載航空兵聯隊,意味着只有三支航母戰鬥羣還能作戰。就算美國海軍已經採購了足夠多的艦載戰鬥機,也需要兩到三天才能讓艦隊恢復戰鬥力,而在這兩到三天內,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比如特遣艦隊可以從馬六甲海峽航行到呂宋島以東,其艦載戰鬥機足以覆蓋大半個菲律賓海,也就能夠攻擊該海域內的美軍艦隊。

問題是,如果不爲第三艦隊補充戰鬥機,後果更加難以設想。

原因很簡單,第四艦隊獨木難支,只能向南規避,而特遣艦隊不見得會向南追擊,很有可能留在北印度洋上,守衛從中國本土前往中東的航線,而中國陸軍很有可能趁此機會向埃及派遣作戰部隊。

此外,還有一個美軍必須考慮的問題:特遣艦隊很有可能攻打迪戈加西亞。

別忘了,第三陸戰師還在新加坡,而且登陸艦隊也在新加坡。只要特遣艦隊奪取了制海權,陸戰隊就能開赴迪戈加西亞。因爲迪戈加西亞只是一座小島,所以中國陸戰隊有能力在數日之內完成戰鬥。如果美國海軍打算從本土派遣戰鬥機補充給第三艦隊,那麼美軍艦隊就無法掩護迪戈加西亞。

丟掉迪戈加西亞的後果非常嚴重。

別的不說,中國陸戰隊不會就此罷休,而會再接再厲,下一步就是攻打吉布提,剷除美國在北印度洋上的最後一處軍事據點,打通進入紅海的航道。隨後這支陸戰隊很有可能直接開赴埃及,甚至有可能在西奈半島南端登陸。

說得直接一些,美軍在印度洋上喪失制海權,等於把主動權‘交’給了中國軍隊。

到此,牧浩洋想到了兩種可能。一是趁美軍大舉增援印度洋戰場,特遣艦隊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西太平洋,一舉奪取菲律賓的制海權,把戰線向東推進一千多公里,爲攻打關島打下基礎。二是集中兵力攻打迪戈加西亞,迫使美軍艦隊前來決戰,在遠離澳大利亞本土的地方決戰,順帶攻佔迪戈加西亞。

從戰略上講,前者毫無疑問具有更大的‘誘’‘惑’‘性’。

可以說,如果能夠在菲律賓海重創美國海軍,不但能打開通往關島的大‘門’,還能一舉扭轉海洋戰場上的局面。要知道,美國海軍把五分之三的兵力放在這裡,如果能將其全殲,中美海軍的實力對比就相差不大了。

問題是,從戰術上講,這又最不可能實現。

特遣艦隊隱蔽機動到菲律賓海就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爲必須走最短航線,必須經過還幾片較爲狹窄的海域,比如印度尼西亞東部的馬魯古海峽,也就很容易被美軍偵察機或者是深入該地區的美軍潛艇發現。

即便特遣艦隊機動到位,局勢也不是很有利。

原因很簡單,如果美軍從西太平洋‘抽’調艦載航空兵去增強第三艦隊,那麼美軍就會在西太平洋上採取守勢,比如讓艦隊後撤到關島附近。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哪怕只是特遣艦隊消失了兩三天,美軍也很有可能讓艦隊繼續向東撤退,以關島作爲防禦屏障,在遠離中國本土外圍防線的地方設下伏擊圈。即便再退一步,中國空軍炸燬了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美軍也有可能放棄關島,讓艦隊一口氣退回到夏威夷羣島。如此一來,就算奪去了關島,中美海軍實力對比也沒有發生變化。更重要的是,在美軍艦隊威脅之下,中國陸戰隊也不見得能夠打下關島。

顯然,讓特遣艦隊返回西太平洋的風險太大了。

在牧浩洋看來,甚至有可能因此措施扭轉戰局的機會。要知道,如果能夠在印度洋上消滅第三艦隊與第四艦隊,到了二零五三年,隨着第二批四艘“泰山”級航母服役,中美海軍實力將大幅度縮小,因爲美國海軍在二零五三年服役的第二批“美國”級、即“企業”級只有三艘,第三批纔有六艘。也就是說,如果把握住這次機會,取得完勝,那麼到二零五三年的時候,中美艦隊對比將由四比十五變成八比十二。因爲中國航母全是“泰山”級,美軍則只有三艘“美國”級,所以戰鬥力對比爲十比十二。

作爲一名理智的指揮官,牧浩洋非常清楚,絕對不能錯過這個縮小差距的機會。

事實上,要想通過一次戰鬥就把局面倒轉過來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必須有足夠多的耐心。

爲此,牧浩洋做出了決定。

補給作業完成後,牧浩洋讓返回新加坡的快速戰鬥支援艦編隊發出一封電報,讓龐躍龍把第三陸戰師與登陸艦隊派往浩洋港,隨後命令艦隊向東航行,然後北上前往浩洋港,與登陸艦隊會合。

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49章 果斷反擊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2章 秘密任務第94章 託管第52章 預料成真第49章 最佳選擇第58章 新班子第76章 熱點地區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27章 樹梢優勢第33章 科技戰略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81章 屏障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1章 導彈攻擊第67章 突然打擊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99章 故技重演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章 經濟基礎第57章 戰爭決議第69章 惡仗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57章 老少校第29章 力挽狂瀾第75章 積極迎戰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69章 休假第72章 新崗位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90章 獨木難支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18章 和解第248章 災難第110章 退卻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69章 登門求教第112章 和平第59章 擊鼓傳花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2章 利益交換第4章 艦隊出港第43章 各有所謀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章 大國實力第38章 狼羣第35章 合理搭配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9章 主動攻擊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20章 剋制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75章 真真假假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章 收假第5章 戰略方向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5章 是戰是和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50章 大漠揚威第211章 大包抄第24章 昏了頭第49章 疑點重重第50章 匿蹤突擊第60章 精銳之師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04章 小人物第97章 戰略分歧第28章 屈服第202章 衝刺第76章 新機會第92章 長遠目光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51章 時間點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28章 屈服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20章 餘波第15章 受害者第73章 關鍵裝備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0章 站隊第52章 突擊開始
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49章 果斷反擊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2章 秘密任務第94章 託管第52章 預料成真第49章 最佳選擇第58章 新班子第76章 熱點地區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27章 樹梢優勢第33章 科技戰略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81章 屏障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1章 導彈攻擊第67章 突然打擊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99章 故技重演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章 經濟基礎第57章 戰爭決議第69章 惡仗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57章 老少校第29章 力挽狂瀾第75章 積極迎戰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69章 休假第72章 新崗位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90章 獨木難支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18章 和解第248章 災難第110章 退卻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69章 登門求教第112章 和平第59章 擊鼓傳花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2章 利益交換第4章 艦隊出港第43章 各有所謀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章 大國實力第38章 狼羣第35章 合理搭配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9章 主動攻擊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20章 剋制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75章 真真假假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章 收假第5章 戰略方向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5章 是戰是和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50章 大漠揚威第211章 大包抄第24章 昏了頭第49章 疑點重重第50章 匿蹤突擊第60章 精銳之師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04章 小人物第97章 戰略分歧第28章 屈服第202章 衝刺第76章 新機會第92章 長遠目光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51章 時間點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28章 屈服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20章 餘波第15章 受害者第73章 關鍵裝備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0章 站隊第52章 突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