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

雖然在伊朗戰場上,蔣博文跟戚凱威唱了反調,還差點讓戚凱威下不了臺,但是不可否認,蔣博文是戚凱威的得意門生,深得戚凱威真傳,與戚凱威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有着極爲清楚的大局觀。

八月下旬,在得到代戰區司令任命後,蔣博文首先讓撤退到西部山區的伊朗軍隊主動騷擾美俄聯軍,並且通過以前的關係,即與虞世輝的關係,從伊拉克向該地區的伊朗軍隊提供支持與援助。

當時,虞世輝已是陸軍上將,以及中東戰區司令。

這種騷擾性的軍事行動,對打擊美俄聯軍沒有多大幫助,但是能夠最大限度的牽制美俄聯軍的作戰部隊。

更重要的是,伊朗軍隊非常擅長打游擊戰。

要知道,早在二十一世紀初,伊朗當局就制訂了本土戰略防禦計劃,把依靠山區進行的游擊戰放在了非常高的位置上。當時,伊朗甚至在革命衛隊下,組建了專門的部隊,長期進行遊擊戰訓練。雖然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準確的說是在第一次印度洋戰爭之後,伊朗的安全環境有所改善,但是伊朗當局沒有降低對本土游擊戰的重視程度,因爲伊朗的所有領導人都知道,即便能成爲中國的友好國家,也很難在世界局勢大體和平的情況下成爲中國的盟國,也就不可能獲得絕對的安全保證。

長達數十年的游擊戰訓練,對伊朗軍隊產生了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影響。

在正面戰場上,伊朗軍隊的表現非常糟糕,甚至可以說是一觸即潰,即便在面對戰鬥力同樣不怎麼樣的俄軍時,也很難有令人滿意的作爲。可是一到敵後戰場,伊朗軍人就像脫胎換骨。用當時在伊朗指揮美軍作戰的格瑞斯將軍的話來說,在山區裡,伊朗軍人就是很難逮到的山羊。

當然,這個比喻有點不恰當。

伊朗軍人絕對不是吃草的山羊,而是吃肉的山豹。

騷擾性戰鬥持續到九月初,不到十萬伊朗游擊隊員至少牽制了一萬名美軍,以及大約五倍於此的俄軍。

在一些局部戰鬥中,伊朗游擊隊還取得了極爲可喜的戰果。

比如在九月四日,伊朗游擊隊伏擊了進入埋伏圈的一支俄軍,在戰鬥中擊斃了一百多名俄軍官兵,俘虜了進三百人。戰鬥結束後,伊朗游擊隊員才發現,與他們交戰的竟然是清一色的女兵!

要知道,在伊斯蘭文化中,女人根本不是戰士。

後來,這些俄軍女兵被送到伊拉克,在二零五四年初被送到中國的戰俘營,並且在俄羅斯戰敗之後,被首先遣返。

事實上,在整個大戰期間,俄羅斯動員了差不多兩百萬女性軍人,而且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女兵被派往前線。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至少有五十萬俄軍女兵在戰爭中傷亡,另外還有大約十萬被俘。

從比例上看,俄羅斯是動員女性參軍最多的國家,也是唯一讓女性在陸軍一線部隊服役的國家。

這顯然與俄羅斯的特殊國情有關。

根據俄羅斯當局在二零五一年公佈的人口普查數據,女性佔比爲百分之五十七點四,是世界上人口性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僅次於日本與挪威。導致女性大大多於男性的主要原因不是男性出生率低,當時俄羅斯的男性出生率實際上稍微高於女性,根本原因是男性的平均壽命遠遠低於女性。根據這次人口普查,俄羅斯女性的平均壽命爲八十二歲,而男性的平均壽命只有六十四歲。

事實上,這與俄羅斯的傳統文化有關。

作爲一個高緯度國家,酒、別是烈酒,早就成爲俄羅斯文化的一部分,“伏特加”甚至成了俄羅斯的代名詞。雖然沒有官方的統計數據,但是根據一些民間機構調查,俄羅斯男性的酗酒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事實上,因酗酒、或者因酗酒導致的疾病,正是俄羅斯男性的主要死亡原因。

在戰爭期間,這就導致了可以參軍服役的男性嚴重不足。

爲了補充軍隊的作戰損失,俄羅斯不得不大規模徵召女性服役。

要知道,在丟掉西伯利亞後,俄羅斯不但丟掉了相當於百分之六十的國土,還丟掉了接近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另外,到二零五三年六月底,俄羅斯已經在戰場上損失了大約兩百萬軍人。

在只剩下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後,俄羅斯當局不得不讓女兵上戰場。

當然,這也是俄羅斯的傳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就動員了數百萬女兵,還涌現出了大批戰鬥英雄,證明女兵不比男兵差。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西部山區的游擊戰打起來後,蔣博文在九月十一日下發了“向德黑蘭進軍”的命令,發動了“德黑蘭戰役”。

主力,就是他帶來的第十三集團軍。

進攻線路也出人意料:直接跨過卡維爾沙漠,在沒有公路、沒有鐵路的情況下,讓第十三集團軍在三十六小時內強行軍四百公里,在九月十二日夜間就到達了德黑蘭郊區,並且攻佔了瓦拉明。

與此同時,協同作戰的第一一三集團軍向伊朗東北的馬什哈德發起了進攻。

這裡,面向土庫曼斯坦,駐紮了三個俄軍師與一個美軍裝甲旅。正是這支部隊,讓土庫曼斯坦不敢輕舉妄動。

當時,蔣博文采取了很多手段,來掩蓋第十三集團軍的行蹤。

他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美俄聯軍相信,主戰場在馬什哈德,中伊軍團發起進攻是爲了政治目的,即解除土庫曼斯坦受到的軍事威脅,讓這個唯一沒有參戰的中亞國家成爲中國的盟國。

因爲僞裝手段高明,而且第一一三集團軍確實在強攻馬什哈德,所以蔣博文的目的達到了。到了九月十三日上午,美俄聯軍都認爲主戰場在馬什哈德,並且把德黑蘭以東地區的部隊全都派了過去。

接下來的兩天裡,蔣博文沒有大打出手。

主要就是,第十三集團軍的後勤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當時只能用陸航的戰術運輸機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

因爲空運效率不高,所以需要時間來囤積作戰物資。

到了九月十五日,等到脫下伊朗軍裝、拔掉地面戰平臺上的僞裝道具的第十三集團軍的突擊集羣殺入德黑蘭時,美俄聯軍才大夢方醒,意識到中伊軍團的目的是奪取德黑蘭,可是已經太遲了。

在美俄聯軍回防德黑蘭之前,第十三集團軍就攻佔了這座被伊朗軍隊拋棄了的城市。

要知道,伊朗軍隊在撤離德黑蘭的時候,幾乎徹底炸燬了這座城市。

從某種意義上講,蔣博文進軍德黑蘭不是爲了達到軍事目的,而是爲了政治目的,即讓戚凱威相信,他在伊朗戰場上發動大規模反擊,不是要取得多大的勝利,而是要提振伊朗的士氣。

當然,這麼做更重要的理由就是,伊朗戰場上的反擊,不會對大陸戰場產生影響。

要知道,當時戚凱威對在大陸戰場上發動戰略進攻,幾乎達到了偏執的程度,即反對所有有負面影響的作戰行動。

如果蔣博文把握不好,肯定會受到戚凱威的責難。

不管怎麼說,他是陸軍將領,就算龐躍龍暗中拉了他兩把,他今後也得在戚凱威領導的陸軍裡混飯吃。

當然,蔣博文管得了陸軍,卻管不了陸戰隊。

或者說,陸戰隊怎麼打,與他這個代司令沒有直接關係,就算戚凱威要發火,也得把憤怒噴向龐躍龍。

結果就是,在美俄聯軍殺回德黑蘭的時候,兩個陸戰師在東線戰場上發起全線反擊。

兩個師的兵力不算多,而且東線長度差不多有一千公里,可是這條從伊土邊境一直延伸到赫魯德山脈的戰線,幾乎都在一馬平川的沙漠或者戈壁上。雖然戰線上的基礎設施、特別是道路交通設施極爲簡陋,但是兩個陸戰師也是全套地面戰平臺,而且有專門的陸戰隊航空兵提供空運支持。

得益於此,兩個陸戰師打得像兩個集團軍。

這下,美俄聯軍的麻煩來了。

要知道,當時美俄聯軍的主力在面向胡齊斯坦省的地方,不管是去德黑蘭、還是去東部防線,都有數百公里之遠,而且糟糕的交通基礎設施,限制了美俄聯軍主力裝甲部隊的戰場機動能力。更要命的是,如果去德黑蘭,側翼肯定會被中國軍隊突破,如果去東部戰線,後路則有可能被切斷。

只是,蔣博文的處境也不大理想。

別忘了,他手裡總共也就只有兩個集團軍與兩個陸戰師。

東線打起來後,他就沒有預備隊了。

至於伊朗軍隊,蔣博文暫時還沒有想到除了在敵後游擊戰場上,兩百多萬伊朗軍人能夠做出多大貢獻。

戰後,就有人指出,蔣博文太嫩了,缺乏足夠的經驗,不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問題是,蔣博文遇到的問題,根本不是他能解決的問題,因爲不肯增兵的不是他,而是戚凱威。

更重要的是,蔣博文發起這次進攻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圍殲美俄聯軍。

真要說什麼的話,只能怪戚凱威過於重視大陸戰場,忽略了其他戰場,從而使蔣博文錯過了全殲美俄聯軍,在伊朗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的絕佳機會。當然,如果考慮到隨後在大陸戰場上發生的時期,也不能指責戚凱威,因爲要是增兵伊朗戰場的話,大陸戰場上的局面絕對是另外一個樣子。

第26章 威逼第54章 準備反擊第52章 大獲全勝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9章 血染橫濱第8章 泰然處之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96章 突襲第75章 預演第68章 歷史時刻第5章 戰略方向第24章 重大發現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81章 臨時調整第6章 點火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44章 歷史使命第87章 人挪活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14章 戰爭前奏第47章 前哨第13章 底線第15章 千慮一失第30章 周旋第33章 拉幫結派第38章 狼羣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52章 統一意見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227章 滅絕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36章 消耗戰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10章 退卻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23章 金狗第7章 關聯性第60章 精銳之師第37章 再接再厲第16章 耐心等待第79章 艦隊攔截第94章 戰略價值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9章 以退爲進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92章 突擊失敗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72章 新崗位第32章 分兵攔截第52章 全速追擊第60章 立即反擊第71章 新理論第10章 補充攻擊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32章 大夢初醒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53章 繼續打第4章 艦隊出港第7章 機關算盡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53章 軍事部署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56章 守株待兔第4章 戰爭陰雲第270章 投降第41章 標杆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8章 節外生枝第42章 開戰時機第7章 太空戰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79章 盲目猜測第64章 孤注一擲第7章 直覺第87章 接敵第20章 進攻意識第74章 交易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166章 硬骨頭第203章 覆滅第19章 主動攻擊
第26章 威逼第54章 準備反擊第52章 大獲全勝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9章 血染橫濱第8章 泰然處之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96章 突襲第75章 預演第68章 歷史時刻第5章 戰略方向第24章 重大發現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81章 臨時調整第6章 點火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44章 歷史使命第87章 人挪活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14章 戰爭前奏第47章 前哨第13章 底線第15章 千慮一失第30章 周旋第33章 拉幫結派第38章 狼羣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52章 統一意見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227章 滅絕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36章 消耗戰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10章 退卻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23章 金狗第7章 關聯性第60章 精銳之師第37章 再接再厲第16章 耐心等待第79章 艦隊攔截第94章 戰略價值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9章 以退爲進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92章 突擊失敗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72章 新崗位第32章 分兵攔截第52章 全速追擊第60章 立即反擊第71章 新理論第10章 補充攻擊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32章 大夢初醒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53章 繼續打第4章 艦隊出港第7章 機關算盡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53章 軍事部署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56章 守株待兔第4章 戰爭陰雲第270章 投降第41章 標杆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8章 節外生枝第42章 開戰時機第7章 太空戰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79章 盲目猜測第64章 孤注一擲第7章 直覺第87章 接敵第20章 進攻意識第74章 交易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166章 硬骨頭第203章 覆滅第19章 主動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