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阿拉伯聯邦

第五次中東戰爭從九月二十一日爆發,到十月十二日終止,只打了二十一天零四個小時。

與二十一世紀的其他局部戰爭相比,第五次中東戰爭非常短暫,可是與前兩次中東戰爭相比,又非常漫長。在這二十一天中,以色列國防軍先後在西奈半島與戈蘭高地方向上取得了重大勝利,又先後遭受慘敗。很多人在評論這場戰爭的時候,都過分提高了戚凱威發揮的作用,忽視了最根本的東西。

從軍事層面上講,埃及與敘利亞能反敗爲勝,與戰前的軍事改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相對而言,埃及的軍事改革最爲重要。

在這場戰爭中,埃及軍隊承擔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作戰任務,牽制了以軍百分之七十五的作戰部隊,在收復西奈半島之後還攻入以色列境內。雖然敘利亞軍隊的表現也不錯,但是直到停火,也沒能完全收復戈蘭高地。在整個大規模戰爭中,敘利亞全面動員,也僅對付了百分之二十五的以軍。

沒有埃及,敘利亞軍隊根本登不上戈蘭高地。

由此可見,埃及在戰前進行的軍事改革,纔是獲勝的基礎,而推動與主導埃及軍事改革的正是牧浩洋。

可以說,牧浩洋纔是真正的幕後英雄。

從戰術層面上講,埃及軍事改革能夠發揮作用,關鍵就在航空兵上,即埃及空軍頂住了以色列空軍,在整個戰爭期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爲地面部隊提供了足夠強大的空中掩護與空中支援。

對照前兩次中東戰爭就能發現,如果沒有埃及空軍,埃及陸軍不可能反敗爲勝。

這場戰爭,也給了世界各國很大的啓示,特別是中國與美國。

從軍事層面上講,如果交戰雙方的空中力量旗鼓相當,誰也沒有絕對制空權,那麼地面部隊仍然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因此在未來的大規模戰爭中,除了需要一支足夠強大的空中力量,還需要一支足夠強大的地面部隊。在地面戰場上,集火力、防護、機動性與一體的裝甲兵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主角,包括主戰坦克在內的各種裝甲武器,依然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性力量。

可以說,這個啓示比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還要重要。

在雙方首次宣佈暫時停火後,因爲在主要問題上分歧太大,特別是在埃及軍隊是否撤出以色列、敘利亞軍隊是否退出戈蘭高地,雙方一直爭論不下,所以又打打停停僵持了一個多月。在此期間,埃及軍隊在埃拉特方向上把戰線推進了十多公里,敘利亞軍隊則拼死守住了已經取得的戰果。到十一月十八日,在完全沒有勝算的情況下,以色列被迫接受了由埃及與敘利亞聯合提出的停戰要求。十二月一日,在中國與美國的見證下,埃及、敘利亞與以色列在北京簽署《埃敘以停戰協議》。

這份協議,不但明確劃分了以色列與兩個阿拉伯國家的邊界,還對懸而未決的巴勒斯坦問題做出了初步解決。

按照規定,埃及從佔領區撤軍,將佔領區移交給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組織,由巴勒斯坦民選政府管理。戈蘭高地方向上,敘利亞收回被以色列侵佔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國土,以色列則保留六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諾不再在約旦河西岸地區與加沙地區建立定居點,承認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自治地位。

當時,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巴勒斯坦問題,而且這也是埃及最關心的問題。

埃及一直堅持建立巴勒斯坦國,並且由巴勒斯坦人來管理,而以色列則堅決反對執行聯合國決議,表示絕對不會放棄已經佔領了數十年,已有兩百多萬以色列人定居的巴勒斯坦地區。

爲了這個問題,埃以三次談甭。

到最後,在以色列首先做出讓步,即承認巴勒斯坦的情況下,埃及才做出讓步,即在埃及的軍事佔領區內成立巴勒斯坦國。只是接下來的談判依然困難重重,關鍵就是巴勒斯坦國是否應該獲得全部主權。

經中美出面磋商,這個問題最終依然以妥協的方式得到了解決。

按照最終協議,巴勒斯坦國只擁有內政管理與外交權,不擁有軍事權,只能組建一支人數不超過一萬五千的治安部隊,巴勒斯坦的國家安全、邊境防衛等,都由埃及等阿拉伯國家提供。只是在以色列的要求上,對阿拉伯國家在巴勒斯坦的駐軍做出了明確規定,即總兵力不超過五千。

當時,還存在一個分歧非常大的問題,即埃及在西奈半島的軍事部署。

根據第四次中東戰爭後,埃及與以色列簽署的和平條約,埃及不能在西奈半島部署常備軍事力量。以色列據此提出,應該恢復到戰爭爆發之前的狀態,即埃及承諾不在西奈半島部署常備部隊,並且接受國際社會監督。作爲戰勝者,埃及自然不會答應,而且明確提出,西奈半島是埃及的領土,是否部署常備部隊是埃及的內政,沒有理由聽從以色列的安排,更不會因此做出讓步。

這個問題,差點使談判徹底完蛋。

原因很簡單,以色列至少在戈蘭高地方向上保住了西側的六百平方公里土地,還有一道算是堅固的屏障。可是在西奈半島方向上,以色列無險可守,如果埃及在這裡部署一支常備性軍事力量,就隨時有能力越過國境線,攻擊以色列本土,因此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就得不到任何保證。

在中美出面干預後,雙方各讓了一步。

以色列不再追求“西奈半島非軍事化”,埃及也承諾部署在西奈半島的常備部隊不超過兩萬人,而且所有營級以上規模的軍事調動都將提前二十四小時告知以色列,不單方面破壞埃以軍事平衡。

至於戈蘭高地的駐軍問題,以敘矛盾也非常突出。

以色列首先提出,敘利亞軍隊必須撤出戈蘭高地,卻不承諾同步撤軍。

敘利亞的態度很明確,只有在以色列做出同等承諾的情況下,纔會接受“戈蘭高地非軍事化”提議。

說得直接一些,就是以敘同時從戈蘭高地撤軍。

顯然,以色列肯定不會答應。

戈蘭高地後面就是以色列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如果沒有了這道屏障,敘利亞軍隊就能長驅直入。

經過艱難談判,最終雙方都做出了讓步,以色列不再追求“戈蘭高地非軍事化”,敘利亞則將讓出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僅收回早已申明主權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土地,並且將駐軍控制在三萬人以內。

如此一來,以色列得到了大約六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這塊土地,爲以色列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作爲對等交換,以色列也承諾部署在戈蘭高地的常備部隊不超過三個旅,總兵力在一萬五千人以內。

因爲戈蘭高地扼守着約旦河等幾條主要河流,所以水資源也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只是,這個問題還涉及到了黎巴嫩與約旦,所以沒有在停戰談判中得到解決,而是安排在今後進行對邊談判。

爲了確保雙方執行停戰條約,中美將派遣軍事觀察員與穩定部隊進駐戰區。

按照中美達成的協議,在停戰條約正式生效之後,將由中美監督雙方撤軍,負責管理停火線上五公里寬的隔離帶。爲此,中美將各將派遣一支由四百人組成的軍事觀察團與一支三千人的穩定部隊。

十二月十二日,停戰協議正式生效。

當天,中美穩定部隊就進駐戰區,在南北停火線上各劃出了五公里寬的隔離帶,交戰雙方的作戰部隊則同步撤出。

只是,中東問題並沒得到全面解決。

就在停火協議生效當天,中國在全球氣候事務組織正式提出,以色列存在藏匿核彈頭的嫌疑,要求對以色列進行全面覈查。

雖然美國投了否決票,但是以色列核問題也因此浮上水面。

中東地區並沒迎來永久性和平,只是暫時撲滅了戰火,火種依然存在,而且隨時有可能引發下一場戰火。

戰後,埃及、敘利亞與以色列的第二輪軍備競賽立即展開。

雖然以色列得到了美國的全力支持,僅在接下來一年中,美國就爲以色列提供了總價值近兩千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包括上百架F-44戰鬥機、一千多輛M27A1主戰坦克、上千門大口徑火炮。但是在中國的幫助下、以及衆多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埃及與敘利亞的軍備力度遠遠超過了以色列,在二零三八年兩國各獲得了數百架戰鬥機、數千輛坦克,以及足夠武裝二十個師的其他裝備。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場戰爭,“埃敘軸心”已經形成。

二零三八年初,埃及與敘利亞宣佈結爲戰略同盟關係,在對以問題上採取攻守一致的基本策略。當年年底,納傑夫訪問大馬士革,與已經成爲總統的阿薩德簽署了《埃敘阿拉伯聯邦共同宣言》,正式組建“埃敘阿拉伯聯邦共和國”,由納傑夫擔任聯邦總統、阿薩德擔任聯邦副總統。

雖然在當時,埃敘阿拉伯聯邦更像是一個邦聯性質的國家聯合體,因爲埃及與敘利亞都保留了獨立國家的地位,但是此舉對整個阿拉伯世界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響,而埃及與敘利亞無疑是阿拉伯世界的引力中心。

世界格局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在二零三八年,焦點不是中東,而是東南亞。。.。

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1章 導彈攻擊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6章 定論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47章 搶先攻擊第72章 炮擊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9章 十萬火急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7章 直覺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321章 起源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27章 改進第57章 提前行動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27章 改進第52章 空中力量第73章 擴軍備戰第67章 全面動員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1章 禁運效果第17章 地區戰爭第59章 猶豫不決第57章 戰爭決議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6章 轉折點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8章 坦克戰第19章 關鍵結點第66章 真假英雄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66章 末端攔截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3章 嘎然而止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7章 利誘第97章 戰前會議第26章 重拳出擊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88章 各讓一步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268章 光速第55章 兩手準備第31章 返航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35章 合理搭配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5章 軍事冒險第47章 假設第11章 不怕死第66章 起航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29章 嚴陣以待第58章 搶先一步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1章 反擊第37章 回國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295章 遺蹟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38章 打工皇帝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85章 欲擒故縱第4章 各算各的第27章 地面戰爭第78章 廣泛動員第64章 孤注一擲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44章 加速追擊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88章 奢望
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1章 導彈攻擊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6章 定論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47章 搶先攻擊第72章 炮擊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9章 十萬火急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7章 直覺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321章 起源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27章 改進第57章 提前行動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27章 改進第52章 空中力量第73章 擴軍備戰第67章 全面動員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1章 禁運效果第17章 地區戰爭第59章 猶豫不決第57章 戰爭決議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6章 轉折點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8章 坦克戰第19章 關鍵結點第66章 真假英雄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66章 末端攔截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3章 嘎然而止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7章 利誘第97章 戰前會議第26章 重拳出擊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88章 各讓一步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268章 光速第55章 兩手準備第31章 返航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35章 合理搭配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5章 軍事冒險第47章 假設第11章 不怕死第66章 起航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29章 嚴陣以待第58章 搶先一步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1章 反擊第37章 回國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295章 遺蹟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38章 打工皇帝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85章 欲擒故縱第4章 各算各的第27章 地面戰爭第78章 廣泛動員第64章 孤注一擲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44章 加速追擊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88章 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