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利誘

燃燒的海洋

喜田多一郎的憤怒可以理解,也非常無奈。

美日軍事同盟,本來就是不對等同盟,幾十年來,美國一直處於主導地位,日本只能亦步亦趨,緊跟美國的前進步伐。

半個多世紀,日本政治家早就意識到,要想在美日同盟中獲得更多的發言權,日本都需要付出足夠巨大的代價。

這種情況,從未改變過。

二十世紀五零年代初,日本走出戰爭陰影,經濟有所起色,付出的代價是成爲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前沿基地,讓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急劇惡化,不得不全面依賴美國,並且在隨後幾十年之內,喪失了獨立外交權。此後,日本經濟開始騰飛,並且在二十世紀七零年代成爲僅次於美國的西方第二大經濟體,代價是承擔了更多的戰略防禦重任,時刻都得面對來自北方的軍事威脅。在美蘇冷戰結束之後,日本爲崛起付出了最爲沉重的代價,美國的一紙協議就讓日本經濟在二十多年裡原地踏步,直到二零零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都沒能得到實質性改善。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日本爲了維繫其經濟大國的地位,更加承受了日元升值帶來的巨大影響,付出了難以估量的代價。

現在日本要想獲得獨立的軍事防衛能力,向健全國體邁出實質性的一步,也得付出足夠大的代價。

◆тTk Λn◆¢ o

更重要的是,在美國面前,日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

小林光一非常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也知道日本處於非常被動的境地,但是在關係到國家根本利益的問題上,他仍然沒有立即退讓。

“部長先生,我非常明白你的意思,遏制中國是我們的共同目的,而且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小林光一長出口氣,話鋒一轉,說道,“但是我們必須尊重現實,以及貴國所負有的責任與義務。”

錢德勒笑了笑,沒有吭聲。

雖然他是第一次面對面的與小林光一打交道,但是在擔任CIA局長期間,他就非常瞭解這位日本政壇的後起之秀。

與那些日本政壇上的常青樹相比,小林光一也有着非常顯赫的出身。他的祖父、父親與幾個伯叔,都是日本政壇上的知名人物,而小林家族也是日本有名的政治世家,擁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力。

不同的是,小林光一併非直接步入政壇。

在二零一四年之前,小林光一甚至與政治沒有多少瓜葛。在其他家族成員努力成爲地區議員的時候,他卻在一家公益律師事務所工作,專門爲無錢聘請律師的平民百姓服務,甚至打算將此作爲畢生事業。

二零一四年,他的祖父病逝,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次年,小林光一在所在縣當選議員,兩年後成爲國會衆議院議員,並且在二零一八年由自民黨提名爲總理候選人。

憑藉比較“乾淨”的履歷,小林光一戰勝了民主黨候選人,率領自民黨迎得了大選。

必須承認,小林光一的運氣、或者說政治嗅覺非常靈敏。

在他出任首相的時候,全球經濟已經全面好轉。雖然受日元升值拖累,日本的經濟復甦勢頭並不理想,但是在他就任期間,日本的經濟環境大爲改善,失業率迅速降低,而他也因此獲得了極高的支持率。

在二零一九年初的民調中,小林光一的支持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三。

要知道,二戰之後,只有三位首相的支持率達到這個水準。

在很多人眼裡,小林光一都是一個精於治理的總理,卻忽略了他的戰略才能,即在基本國家政策上,他是一個非常有獨立意識,非常強調日本的獨立自主性,也非常善於採取行動的首相。

正是在他上任之後,推動了美國從日本本土撤軍。

在軍備政策上,小林光一除了繼續努力從美國引進先進武器裝備之外,還非常重視自主研發能力。

與軍事政策同步的,還有其堅持主張的獨立外交政策。

年初的“情報船事件”,正是他力排衆議,日本才採取了剋制態度,沒有讓事態惡化。

要想說服這個精明的領導人,必須有足夠的口才,或者說有足夠的好處。

說到具體問題,錢德勒的立場就沒有這麼強硬了。

“首相閣下,首先我們會在軍事政策上做出保證。”錢德勒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只要戰爭爆發,我們會竭盡全力爲貴國提供援助。按照與貴國的同盟條約,我們可以爲貴國提供除了戰略武器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外的所有軍事物資,並且按照我們在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與韓國簽署的租借法案,以同等的規格,以租借的方式進行軍事貿易,所以首相閣下完全不用爲軍事物資擔憂。”

“包括美軍擁有的武器裝備?”喜田多一郎問了一句。

錢德勒笑了笑,說道:“如果有必要,我們不但可以爲貴國提供現有的武器裝備,還能幫助貴國培訓軍事人員。”

喜田多一郎的眉頭跳了幾下,神色好看了許多。

“其他戰略物資,只要我們有的,都可以以租借的方式提供,即便我們沒有的,也可以幫助貴國在全球範圍內採購。”

“這是貴國的正式承諾嗎?”

錢德勒點了點頭,說道:“這不但是我的承諾,也在總統的承諾。至於立法方面,因爲有我們與韓國簽署的協議在前,所以完全不存在問題。當然,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即貴國已經卷入戰爭。”

小林光一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錢德勒的意思。

在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林德伯格提出的《盟友援助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美國開始以租借的方式向韓國提供軍事援助,甚至以無償援助的方式,爲韓國提供了維持國內穩定所需的一千多萬噸糧食。戰爭結束後,這份法案沒有廢除,反而在共和黨議員的動議下,成爲了永久性法案。

根據這份法案,只要日本捲入戰爭,美國就能提供同等待遇。

“情報方面,相信首相閣下應該知道,在出任國防部長之前,我是CIA局長,所以我可以做出保證。”

小林光一笑了笑,說道:“部長先生,我相信你的保證,但是你也應該知道,我最關心的還是經濟上的問題。”

“首相閣下,我已經說了,我無法在這個問題上做出答覆。”

“只是我想知道,什麼樣的結果,才能讓我們獲得貴國在經濟領域提供的幫助,而不僅僅是口頭承諾。”

錢德勒愣了一下,不得不暗自佩服小林光一的遠見。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或者說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了日本在這場戰爭中的立場。

шшш ●тt kΛn ●℃O

可是,在這個問題上,錢德勒無法做出任何正面答覆。

原因很簡單,美國根本沒有指望日本能夠打贏這場戰爭,甚至不希望日本取勝。

要是挑明瞭話題,肯定會讓小林光一打退堂鼓,甚至讓他懷疑美國的動機,從而猜出事件真相。

稍微沉思了一陣,錢德勒開口說道:“首相閣下,我非常理解貴國的處境,因爲就在不久之前,我們在一場佔盡了優勢的戰爭中遭到慘敗,不但丟掉了所有戰果,還讓一個至關重要的盟友割地賠款。”

小林光一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等着錢德勒說下去。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場戰爭,讓國會的政客不會在戰爭問題上輕易做出決定,也就制約了我們的實際參與能力。換句話說,在共同敵人面前,我們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貴國身上。雖然戰爭方式發生了變化,中國的強大陸軍很難發揮作用,但是中國已經擁有強大的海軍與空軍,足以在海洋戰場上挑戰我們。”錢德勒嘆了口氣,非常真切的說道,“以我個人的立場,在戰爭結果上,恐怕得做好最壞打算。”

“部長先生,你就這麼不信任我們?”

小林光一不得不再次瞪了眼防衛大臣,讓喜田多一郎閉嘴。

“我不是不信任貴國,但是如同首相閣下所說,我們必須正視現實。”錢德勒非常有禮貌,沒有跟喜田多一郎一般見識。“萬幸的是,我們掌握着戰爭的主動權,而且擁有對手沒有的優勢。說得簡單一點,只要戰爭爆發,不管結果如何,我們在戰略上已經贏了,缺少的只是戰術上的勝利。”

“部長先生,你的這句話,是否可以理解爲,不管戰爭結果如何,美國的戰略立場、或者說做出的承諾都不會改變?”

“毫無疑問,只要貴國在維護我們共同利益的時候盡到了最大努力,我們的承諾就不會改變。”

小林光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沒再提出疑問。

“那麼,這是否意味着,貴國會在戰後與我們共享更多的軍事技術?”

錢德勒笑了笑,對目光短淺的喜田多一郎說道:“這是當然,只要我是國防部長,就會竭力推動雙邊軍事合作。當然,在一些至關重要的領域,國會的政客不會鬆口,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合作。”

“比如……”

“喜田君,你的要求太高了,我們不能讓部長先生難做。”小林光一打住了話題,轉口對錢德勒說道,“部長先生,我相信你的承諾,也相信貴國總統能夠本着我們雙方的共同利益,做出最明智的決定,而且盡最大努力增進我們的同盟關係。只是,如此重大的問題,我不能馬上給你明確答覆,但是我保證,會盡一切努力說服其他內閣成員,並且在國會獲得多數支持。”

錢德勒當然沒有拒絕小林光一的提議,畢竟日本也是一個標榜民主的國家。

第63章 不可避免第90章 機遇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6章 急轉直下第36章 急轉直下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1章 取經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93章 鋌而走險第9章 備戰第83章 一錯再錯第4章 科技競賽第127章 改進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66章 末端攔截第94章 託管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92章 選擇權第194章 誘餌第2章 經濟基礎第1章 禁運效果第43章 試探第5章 鐵娘子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4章 裂痕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章 唯一選擇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26章 內訌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22章 拖後腿第45章 宣傳戰第72章 炮擊第51章 精密計劃第41章 反擊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75章 主戰場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81章 同盟集團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7章 決戰之前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1章 導彈攻擊第76章 水下力量第19章 水深火熱第87章 人挪活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6章 重拳出擊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53章 謀略家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70章 外交戰場第204章 小人物第5章 宣戰第60章 海蛇之吻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6章 威逼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1章 收假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53章 巧合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89章 輪番轟炸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18章 和解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6章 巢臼第28章 力所不及第9章 新冷戰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0章 迎難而上第33章 白宮的晚餐
第63章 不可避免第90章 機遇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6章 急轉直下第36章 急轉直下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1章 取經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93章 鋌而走險第9章 備戰第83章 一錯再錯第4章 科技競賽第127章 改進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66章 末端攔截第94章 託管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92章 選擇權第194章 誘餌第2章 經濟基礎第1章 禁運效果第43章 試探第5章 鐵娘子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4章 裂痕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章 唯一選擇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26章 內訌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22章 拖後腿第45章 宣傳戰第72章 炮擊第51章 精密計劃第41章 反擊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75章 主戰場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81章 同盟集團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7章 決戰之前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1章 導彈攻擊第76章 水下力量第19章 水深火熱第87章 人挪活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6章 重拳出擊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53章 謀略家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70章 外交戰場第204章 小人物第5章 宣戰第60章 海蛇之吻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6章 威逼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1章 收假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53章 巧合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89章 輪番轟炸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18章 和解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6章 巢臼第28章 力所不及第9章 新冷戰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0章 迎難而上第33章 白宮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