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全速北上

收到潛艇的偵察報告,楊禹方被嚇得不輕。

要知道,聯合艦隊就在東南五百多公里外,而且已經出動了偵察機。隨後,偵察機發來的消息更讓楊禹方認識到,聯合艦隊早就知道第一艦隊在硫黃島附近,而且就是衝着第一艦隊來的。

楊禹方首先想到的就是組織艦隊防空作戰。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他的選擇一點都沒錯。

第一艦隊剛剛派出偵察機,而且剛剛增加了防空戰鬥機,兩艘航母上的地勤人員還沒有爲其他戰鬥機做好升空準備。更要命的是,“崑崙山”號與“天山”號服役不久,艦隊官兵沒有經歷過實戰考驗,素質遠遠比不上“長江”號與“黃河”號的艦隊官兵,不可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事實上,牧浩洋選擇第二艦隊,而不是第一艦隊,也與艦隊官兵的素質有關。

以當時的情況,第一艦隊能在一個小時內完成攻擊前的準備工作就非常不錯了,因此最快也要到十點左右才能發起攻擊。

在此之前,第一艦隊遭到攻擊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在組織攻擊的時候遭到突然襲擊,艦隊的防空作戰肯定會受到影響,兩艘航母甚至有可能徹底完蛋。

要知道,在出動攻擊機羣的時候,大批戰鬥機得停留在飛行甲板上。

這些戰鬥機掛上了彈藥、裝滿了燃料,每一架都是一枚定時炸彈,很有可能造成難以預料的災難。

更重要的是,攻擊機佔據了飛行甲板,就難以增派防空戰鬥機了。

此外,牧浩洋的戰役部署,也對楊禹方的戰術決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爲按照楊禹方收到的消息,第二艦隊最快能在八日凌晨趕到,不可能在七日夜間攻擊聯合艦隊,也就無法協助第一艦隊作戰。

也就是說,即便及時發起攻擊,第一艦隊也只能孤軍奮戰。

在少了兩艘航母的情況下,第一艦隊也許有能力重創聯合艦隊,但是肯定會在聯合艦隊的反擊中遭受沉重打擊,甚至徹底喪失作戰能力。如此一來,聯合艦隊就很有可能在第二艦隊趕到之前逃逸。

站在楊禹方的立場上,採取保守的戰術纔是最佳選擇。

當然,楊禹方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事情:派遣更多的偵察機前往聯合艦隊所在海域,獲取更加準確的戰術情報。

到九點三十分,第一艦隊上空的防空戰鬥機已經達到四十八架。

爲了指揮這麼多戰鬥機,還出動了四架艦載預警機。

因爲沒有被聯合艦隊的偵察機發現,所以第一艦隊仍然保持無線電靜默,所有預警機的雷達都以被動方式工作。問題是,被動工作時,預警機的探測效率大大降低,甚至無法確保百分之百的發現逼近的敵機。爲此,在楊禹方下達了防空警戒命令後,艦隊裡的護航戰艦立即散開,並且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在預警機發現來襲機羣后,所有護航戰艦能在三十秒內啓動防空雷達。

當然,預警機很有可能漏掉單獨飛行的敵機,但是絕對不會漏掉成羣活動的敵機。

九點三十五分,四架執行偵察任務的j-32從“崑崙山”號與“天山”號上起飛,前去搜尋聯合艦隊。

因爲每艘航母上只有二十四架j-32,所以一般情況下,偵察任務都由j-25m承擔,只有在特殊情況下,艦隊指揮官纔會動用j-32。與j-25m相比,j-32的優勢不是航程,而是更加完善的隱身技術。

依靠干擾周圍電磁場的主動隱身技術,j-32能夠騙過絕大部分預警機。

已經有情報證明,日本海軍的e-2f很有可能也有被動探測雷達。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被動雷達,但是已經具備了一些被動雷達的特殊能力,比如能夠通過磁場變化,發現隱身戰鬥機。

偵察機出發後,楊禹方纔考慮是否攻擊聯合艦隊。

雖然當時第一艦隊的兩艘航母上,總共只剩下了一百二十架戰鬥機,而且防空戰鬥機要輪流降落,所以最多隻能出動六十架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而在楊禹方看來,這麼點戰鬥機根本無法突破聯合艦隊的防空網,但是在第二艦隊即將趕到的情況下,聯合艦隊很有可能撤離戰場,而主動攻擊是拖住聯合艦隊的唯一辦法。錯過這個機會,聯合艦隊很有可能在天亮之前逃走。

到這個時候,楊禹方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飛行甲板早已清空,機庫也空出了一些地方,地勤人員可以在機庫內,爲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做好出發準備,不用冒險在飛行甲板上進行,也不會佔用飛行甲板,而且不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都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升空作戰,迎擊來襲的日本戰鬥機,攻擊前的準備工作不會對艦隊防空造成負面影響。

正是如此,九點四十五分,楊禹方下令讓六十架戰鬥機做好攻擊準備。

只不過,最快也要到十點半之後,攻擊機羣才能升空。

在楊禹方忙着應付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時,牧浩洋卻在加緊趕路。

潛艇的發現,證明了牧浩洋的判斷,即聯合艦隊沒有從馬里亞納羣島中間穿過,而是前往硫黃島尋找第一艦隊決戰。

在時間上,牧浩洋的判斷也很準確,即雙方將在七日夜間遭遇。

問題是,這個時候,第二艦隊還在硫黃島南面大約二千六百公里處,離聯合艦隊暴露地點大約兩千公里。

這個距離,超過了兩種艦載戰鬥機的最大攻擊範圍。

當時,晏鷹搏建議立即發起攻擊,因爲可以讓戰鬥機在完成攻擊任務之後,前往第一艦隊降落。如果第一艦隊也發動了攻擊,則第一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可以南下,到第二艦隊的航母上降落。如此一來,兩批戰鬥機的作戰飛行距離都在三千公里之內,沒有超過戰鬥機的最大航程。

問題是,第一艦隊在哪,晏鷹搏並不清楚。

要知道,楊禹方一直保持無線電靜默,根本沒有彙報情況。

雖然在此之前,第一艦隊在硫黃島西面活動,但是誰能保證,在七日白天,第一艦隊沒有轉到硫黃島北面。

如果第一艦隊在硫黃島北面,那麼第二艦隊的戰鬥機就無法在燒光燃油前飛過去。

更重要的是,第一艦隊很有可能在此期間遭到攻擊,而硫黃島上的機場已被摧毀,因此第二艦隊派出的戰鬥機只能在硫黃島上迫降,根本不可能再次執行攻擊任務,而第二艦隊也將因此喪失攻擊能力。

說得直接一點,只是孤注一擲的行爲,風險太大了。

喪失大部分戰鬥機之後,第二艦隊就算沒有損失戰艦,也沒有能力與聯合艦隊決戰,必須返回本土附近。

對牧浩洋來說,最好的選擇還是繼續全速北上。

楊禹方保持無線電靜默,既給牧浩洋製造了麻煩,讓他無法立即發起攻擊,也讓牧浩洋相信,第一艦隊沒有遭到攻擊,正在想辦法偷襲聯合艦隊,至少是纏住聯合艦隊,爲第二艦隊爭取時間。

不然的話,楊禹方早就打破無線電靜默了。

如果第一艦隊能夠拖住聯合艦隊,那麼第二艦隊就得爭取在八日凌晨發動攻擊,在天亮前結束戰鬥。

問題是,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肯定無法航行五百公里。

說得直接一點,要到八日天亮時,與聯合艦隊的距離才能縮短到一千五百公里,而這個時候根本來不及發動攻擊了。當然,這還有一個前提,即聯合艦隊在暴露行蹤之後,沒有機動規避。

顯然,這個前提不大可能成立。

不管是主動尋找第一艦隊決戰,還是在意識到危險後逃逸,聯合艦隊都不可能留在暴露地點附近。

這樣一來,首先就得對聯合艦隊的行蹤做出準確判斷。

以當時的情況,只有一點可以確認,即聯合艦隊不會北上,因爲北面就是硫黃島,而聯合艦隊靠近硫黃島,也就不可能保持隱蔽。要知道,日本巡洋艦隻摧毀了機場,沒有消滅島上的陸戰隊。即便反潛巡邏機無法起飛,陸戰隊也有不少直升機,而且這些直升機肯定在炮擊開始後就升空了。

當然,向西規避也不可能,因爲東鄉祖望不可能知道第二艦隊沒有在西邊活動。

那麼,聯合艦隊有可能向南規避嗎?

在牧浩洋看來,這也不大可能,因爲到這個時候,東鄉祖望肯定會意識到,聯合艦隊在幾天前就暴露了行蹤,而第二艦隊很有可能前去截擊,也就有可能出現在硫黃島南面,向南規避就是主動送死。

剩下的,就只有向東規避了。

當然,這不見得是壞事,因爲這意味着,只要楊禹方稍微謹慎一點,第一艦隊就不會與聯合艦隊交戰。

更重要的是,東面是廣袤的太平洋,沒有多少島嶼。

如果行動及時,第二艦隊很有可能在馬紹爾羣島北面截住聯合艦隊,打聯合艦隊一個措手不及。

仔細盤算一陣之後,牧浩洋做出了決定:繼續向北全速航行,在天亮後向東轉向,然後在八日夜間派遣偵察機搜尋聯合艦隊。

如果聯合艦隊按照他的判斷向東規避,那麼在八日上半夜,就能發現聯合艦隊。

當然,必須聯繫上第一艦隊,讓第一艦隊在天亮後向東追擊,在八日上半夜一同攻擊聯合艦隊。

爲此,牧浩洋必須在天亮前派遣一架運輸機前往硫黃島傳達作戰命令。。.。

第194章 誘餌第1章 新崗位第87章 人挪活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12章 絕命之行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35章 奔赴前線第83章 試探第81章 屏障第17章 緊急出動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46章 全速北上第21章 次優選擇第3章 戰前會議第44章 蛇困淺灘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39章 投送力量第53章 軍事部署第45章 越界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30章 緊急攔截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58章 新班子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9章 初顯身手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22章 登陸作戰第44章 開戰在即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2章 封鎖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64章 孤注一擲第24章 昏了頭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13章 分外事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52章 突擊開始第58章 搶先一步第80章 轉變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55章 毅然決絕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5章 夜空魅影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16章 敗不餒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49章 最佳選擇第93章 兩頭作戰第34章 空軍出擊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120章 多面手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53章 繼續打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64章 外交勝利第32章 拼光拼盡第219章 火線第21章 慘敗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22章 備用計劃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22章 年關第48章 突發奇想第93章 鋌而走險第43章 試探第81章 防空攔截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41章 孤注一擲第8章 節外生枝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32章 臨界點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6章 愈演愈烈第99章 故技重演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75章 三板斧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9章 第二戰線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5章 戰略方向第253章 謀略家第20章 政治聯盟
第194章 誘餌第1章 新崗位第87章 人挪活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12章 絕命之行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35章 奔赴前線第83章 試探第81章 屏障第17章 緊急出動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46章 全速北上第21章 次優選擇第3章 戰前會議第44章 蛇困淺灘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39章 投送力量第53章 軍事部署第45章 越界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30章 緊急攔截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58章 新班子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9章 初顯身手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22章 登陸作戰第44章 開戰在即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2章 封鎖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64章 孤注一擲第24章 昏了頭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13章 分外事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52章 突擊開始第58章 搶先一步第80章 轉變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55章 毅然決絕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5章 夜空魅影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16章 敗不餒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49章 最佳選擇第93章 兩頭作戰第34章 空軍出擊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120章 多面手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53章 繼續打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64章 外交勝利第32章 拼光拼盡第219章 火線第21章 慘敗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22章 備用計劃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22章 年關第48章 突發奇想第93章 鋌而走險第43章 試探第81章 防空攔截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41章 孤注一擲第8章 節外生枝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32章 臨界點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6章 愈演愈烈第99章 故技重演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75章 三板斧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9章 第二戰線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5章 戰略方向第253章 謀略家第20章 政治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