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再次攻擊

.收到印度艦隊的戰術情報,牧浩洋與楊禹方纔鬆了口氣。

情報是同步發送的,所以不需要楊禹方給執行攻擊任務的fq1下達攻擊指令,只是這份情報來得非常及時。

因爲戰鬥延遲了大概二十分鐘纔打響,所以到十二點十分左右,fq1機羣已經在攻擊海域上空徘徊了將近半個小時。雖然布萊爾港的機場已被摧毀,日本與印度的預警機只能從本土起飛,無法發現在安達曼尼科巴羣島西北方向上活動的fq1機羣,但是反潛巡邏機已經進行了一次空中加油,如果不能在計劃的時間只內發射導彈,就得在返航途中進行第二次空中加油。

當時,海軍已經在準備第二批加油機了。

如果到十二點三十分,fq1還沒有返航,就得讓第二批加油機升空,在緬甸北部上空進行第二次空中加油。

雖然這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總要承擔一些風險。比如印度空軍有可能派遣戰鬥機入侵緬甸領空,攻擊正在進行空中加油的fq1機羣。

還好,j15b及時發回了戰術情報。

fq1機羣花了三分鐘,爲攜帶的yj反艦導彈輸入火控程序,並且對每一枚反艦導彈進行通電檢查。

十二點過十分,fq1機羣開始發射反艦導彈。

反潛巡邏機不是戰鬥機,投擲彈藥的速度比不上戰鬥機,而且三十六架fq1分三個批次進入,所以投彈過程持續了十五分鐘,直到十二點二十五分,最後一架fq1才投下了最後一枚yj。

投完反艦導彈之後,fq1機羣沒有耽擱時間,立即轉向返航。

一切順利的話,這些反潛巡邏機能夠返回雲南的空軍基地。如果不太順利,比如遇到逆風,還得在到達機場之前進行空中加油,或者在鄰近邊境線的野戰機場降落,不然就只能進行無動力滑翔了。

不管怎麼說,fq1機羣發射了反艦導彈,如何返航是海軍航空兵司令部的事。

這時候,yj的性能特點發揮了出來。

因爲在攻擊區域徘徊了半個小時,而且前方的戰鬥打得比較順利,印度艦隊根本沒有發現fq1機羣,所以在發射導彈時,fq1機羣向西南方向、也就是印度艦隊所在方向飛行了大約一百公里。

這樣一來,yj的射程就縮短了一百公里。

縮短射程,不是爲了讓導彈在擊中目標時還有一些剩餘燃料,也不是讓導彈具備第二次攻擊,而是可以在飛行途中,讓分批次發射的導彈採用不同的速度,從而能夠在同一時間到達。

只有所有導彈在同一時間到達,才能達到飽和攻擊的效果。

結果就是,三十六架fq1發射的四百二十八枚yj有兩枚沒能發射出去,還有兩枚在發射後因故障墜毀)在一分鐘之內到達印度艦隊上空,然後從高低兩個方向上,同時發起攻擊。

以印度艦隊的防空反導能力,最多能攔截一百多枚反艦導彈。

面對四百多枚幾乎同時到達的反艦導彈,結果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印度艦隊一直盯着西南方向上的j15b機羣,沒有關注西北方向,也就沒有及時發現來襲的導彈羣。

進行防空攔截時,導彈羣離印度艦隊最北面的戰艦不到一百公里。

因爲在遭到攻擊時,三艘航母就加速逃逸,所以在導彈羣到達時,正好在艦隊北面,離導彈羣比較近。

此時,已經是十二點五十分了。

雖然印度空軍增派的防空戰鬥機,以及由今井利村調動的兩架e3g已經升空,但是離艦隊還有三百公里,無法及時趕到。

重擔全部壓在了防空戰艦的肩膀上。

十二點五十一分,第一艘驅逐艦被反艦導彈擊中,印度艦隊的噩夢從此開始,不過僅僅持續了三分鐘。

最後關頭,今井利村被隨行的日本海軍參謀軍官拖出了旗艦的指揮中心。

怎麼離開旗艦的,今井利村都不清楚,他只知道,在他登上救生艇後,“維拉特”號至少被數十枚反艦導彈擊中,只是沒有立即沉沒,航母上的兩千多名官兵都在爭先恐後的跳海逃生。

三分鐘過去後,海面上只有在爆炸燃燒中緩緩沉沒的戰艦,以及高聲呼救的水兵。

對今井利村來說,這三分鐘比一輩子都要漫長。

三分鐘之前,他還在憧憬着美好的未來,而三分鐘之後,他只能面對殘酷現實,面對慘敗的事實。

只是,空中的戰鬥沒有結束。

一點過五分,前出的j15b發現了從西面飛來的兩架e3g,並且按照楊禹方的安排發出了戰術情報。

一點十分不到,二炮的彈道導彈部隊進行了第二次導彈攻擊。

因爲有了前車之鑑,所以兩架e3g沒有沿着固定航線飛行,而是每過十分鐘,進行一次戰術轉向。雖然這麼做保住了小命,在彈道導彈落下時,兩架e3g都非常幸運的避開了攻擊,但是隨行的護航戰鬥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至少有三架f22i被鎢合金棍擊中,其中兩架當即墜毀。

中**隊再次使用彈道導彈攻擊預警機,迫使兩架e3g立即轉向撤退。

沒有預警機支持,印度空軍的f22i不敢輕舉妄動,只能跟隨e3g撤退,沒能盡到掩護艦隊的職責。

此時,印度艦隊已經徹底癱瘓,戰艦非沉即傷,也沒有掩護的價值了。

只是,難題交到了牧浩洋與楊禹方手上。

根據前方戰鬥機與預警機發回的情報,印度艦隊中,只有排水量最小的“維克蘭特”號肯定會沉沒,“維拉特”號與“維克拉馬迪亞”號仍然漂浮在海面上,沒有沉沒的跡象,此外還有幾艘護航戰艦沒有沉沒。

顯然,yj的威力還是小了一點。

這種設計時用來對付驅逐艦與護衛艦的反艦導彈在對付航母時,特別是大型航母,仍然有點吃力。

根據回的情報,“維拉特”號至少被三十枚導彈擊中,只是喪失了戰鬥力。

當時,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八萬噸的大型航母仍然在以八節的速度航行。只要能夠堵住艦體上的漏洞,控制住進水量,說不定能夠自行返回印度港口,最多隻需要其他戰艦提供一些幫助。

牧浩洋不想放走這艘航母,楊禹方也不想錯失擴大戰果的機會。

問題是,“黃河”號與“長江”號上,只有三十八架j15b,這其中還至少得留出四架爲返航的偵察機補充燃油。如果在爭奪制空權的戰鬥中,j25機羣消耗了過多的燃油,還得留出更多的加油機。也就是說,能夠用於執行第二輪攻擊任務的j15b並不多,也許連十架都沒有。

按照楊禹方的意思,首先回收j25機羣,再安排第二輪攻擊。

牧浩洋卻沒不打算這麼做,而是讓楊禹方先安排第二輪攻擊,再回收j25機羣,並且提出讓執行第二輪攻擊任務的j15b攜帶夥伴式加油吊艙,在攻擊途中,爲返航的j25補充燃油。只是這樣一來,執行制空任務的j15b機羣就得提前返航,並且在降落之後立即帶上夥伴式加油吊艙升空,爲執行第二輪攻擊任務的j15b進行空中加油,而艦隊將在此期間喪失航空作戰能力。

在牧浩洋的堅持下,楊禹方只能按照司令官的命令調整作戰部署。

按照他的安排,四十八架j25中,爲護航的八架留下來,與伴隨j15b機羣活動的兩架配合,在攻擊機羣到達時提供製空掩護,對付印度空軍的戰鬥機,其他j25立即返航。

這樣一來,就需要出動二十架j15b,爲四十架j25提供燃油補給。

也許,楊禹方應該感到高興,因爲打到現在,艦隊仍然是“零損失”,空戰取得了絕對勝利。

攜帶夥伴式加油吊艙與兩具大型副油箱後,j15b最多隻能攜帶兩枚反艦導彈,而且必須機內滿油,受最大外掛限制,無法攜帶重型反艦導彈,所以楊禹方只能讓j15b掛上制導炸彈,執行凌空轟炸任務。

對於喪失了戰鬥力的戰艦,制導炸彈更加致命,威力比反艦導彈大得多。

這二十架j15b,每架攜帶了兩枚一千公斤級的火箭助推制導炸彈,只要命中,一枚炸彈就能幹掉一艘萬噸級驅逐艦。

一點十五分,執行攻擊任務的j15b機羣升空。

隨後,剩下的十八架j15b也被送上了飛行甲板,它們將爲返航的偵察機、以及執行制空任務的j15b機羣補充燃油。因爲艦隊上空沒有防空戰鬥機,而印度空軍很有可能在最後關頭髮起反擊,所以楊禹方還讓這些戰鬥機帶上了對空彈藥,在完成加油任務之後,爲艦隊提供防空掩護。

到時候,伴隨j25機羣作戰的兩架將回到艦隊上空,餘油還能飛行兩個小時。

至於支持留在印度艦隊上空的八架j25,則要等到執行制空任務的j15b機羣返航,才能安排。到時候,加油機至少要前出一千公里,才能確保讓八架j25及時獲得返回艦隊所需的燃油。

可以說,航空作戰安排得非常緊張,航空勤務人員沒有半點空閒。

一點五十五分,四十架j25回到艦隊上空。因爲只從j15b那裡獲得了有限的燃油,加上執行制空任務的j15b機羣即將到達,所以這些戰鬥機必須立即降落,而且沒有時間再次升空。

此時,印度空軍的第三批防空戰鬥機已經升空。

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62章 軍方接觸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4章 不留活口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70章 崩潰第70章 後果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45章 越界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53章 謀略家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0章 重在過程第64章 直接證據第20章 剋制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71章 任人唯才第68章 一己之力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166章 硬骨頭第1章 棄武從文第37章 再接再厲第90章 機遇第33章 科技戰略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88章 進退維谷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9章 投送力量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2章 開戰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3章 拉幫結派第297章 警戒圈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80章 戰術推斷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22章 年關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52章 大獲全勝第34章 矯枉過正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24章 伏擊戰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37章 回國第26章 轉折點第73章 關鍵裝備第58章 死撐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8章 屈服第303章 幸運兒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72章 傾其所有第55章 兩強相爭第30章 全面對抗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1章 取經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20章 餘波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18章 雙輸第306章 第一步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53章 軍事部署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64章 三管齊下第51章 精密計劃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95章 情報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69章 登門求教第84章 守株待兔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92章 突擊失敗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72章 炮擊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76章 新機會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67章 後勤大總管
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62章 軍方接觸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4章 不留活口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70章 崩潰第70章 後果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45章 越界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53章 謀略家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0章 重在過程第64章 直接證據第20章 剋制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71章 任人唯才第68章 一己之力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166章 硬骨頭第1章 棄武從文第37章 再接再厲第90章 機遇第33章 科技戰略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88章 進退維谷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9章 投送力量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2章 開戰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3章 拉幫結派第297章 警戒圈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80章 戰術推斷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22章 年關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52章 大獲全勝第34章 矯枉過正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24章 伏擊戰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37章 回國第26章 轉折點第73章 關鍵裝備第58章 死撐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8章 屈服第303章 幸運兒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72章 傾其所有第55章 兩強相爭第30章 全面對抗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1章 取經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20章 餘波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18章 雙輸第306章 第一步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53章 軍事部署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64章 三管齊下第51章 精密計劃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95章 情報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69章 登門求教第84章 守株待兔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92章 突擊失敗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72章 炮擊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76章 新機會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67章 後勤大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