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防空攔截

首先做出調整的不是楊禹方,而是聯軍防空作戰指揮官。

在第一場空戰中損失一架f-22a後,美軍也在探索針對j-11b與j-10a的戰術。雖然參戰的f-22a多達六十架,相當於機羣總量的三分之一,但是f-22a極爲昂貴,單價是f-15c的三倍。

爲了減少損失,美軍讓f-15c承擔了更多的制空任務。

因爲優勢空域擴大到北緯三十九度線,空優戰鬥機就能爲攻擊機羣提供掩護,不再安排護航戰鬥機,所以有足夠的制空戰鬥機用來加強空中防線,確保聯軍在北緯三十九度線以南地區的絕對制空權。

j-10a機羣面對的不僅僅是f-22a,還有f-15c。

吸取教訓後,以及對f-22a隱身‘性’能的擔憂,美軍調整了制空戰術,由f-15c在北緯三十九度線附近巡邏,組成第一道截擊線。規模較小的f-22a機羣在f-15c機羣南面四十到六十公里處,充當機動兵力。

這種戰術安排,才真正體現出了f-22a的價值。

f-15c前進部署,能夠充分發揮這種戰鬥機的餘熱。依靠e-3d與e-2d支持,f-15c在與j-11b與j-10a對抗時,沒有明顯劣勢。因爲防禦一方沒有主動權,很有可能在局部戰場上遭遇敵人的優勢兵力,所以“鷹牆”後方的f-22a機羣起到了支撐作用,能爲f-15c機羣提供有力支援。

該戰術,還能最大限度降低f-22a機羣暴‘露’行蹤的可能‘性’。

第一場空戰已經證明,j-11b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或者光學雷達能在四十公里左右的距離上發現f-22a,用pl-12、即sd-10發起攻擊。f-15c前進四十到六十公里,正好抵消了這個距離。

戰鬥機的部署方式很重要,可是在美軍的制空戰術中,真正的主力是以預警機爲核心的作戰系統。

隨着優勢空域向北延伸,預警機的巡邏空域也由首爾以南轉移到三八線附近。

因爲航母戰鬥羣在日本海,所以聯軍預警機的部署方式有點獨特。西線戰場上,由美軍的e-3d與韓空的e-2c組成預警機羣,e-3d在開城到板‘門’店上空巡邏,e-2c部署在甕津半島上空。東線戰場上,由美軍的e-3d與e-2d組成預警機羣,e-3d的巡邏區域在朝鮮的江原道南部,e-2d前進到東朝鮮灣。

爲了增強電子戰能力,兩支預警機羣各有數架ec-135電子戰機,平常至少有一架伴隨預警機巡邏警戒。

雖然聯軍的指揮系統非常完善,但是兩支預警機羣相互獨立。

只是在分配作戰力量的時候,由聯軍的空中作戰指揮中心統一調配。

j-10a機羣還沒越過鴨綠江,就被聯軍的預警機發現了。

因爲早有準備,所以聯軍按兵不動。直到j-10a機羣越過鴨綠江,‘逼’近優勢空域,聯軍才組織攔截行動。

首先上場的,正是靠前部署的f-15c。

戰場對面,kj-2000與kj-200一直在努力搜尋f-22a,早就發現了轉向迎戰的f-15c戰鬥機。

數量不多也不少,也是十二架。

聯軍肯定吸取了經驗教訓,單獨對抗j-11b與j-10a的時候,f-15c沒有明顯優勢,數量決定一切。

j-10a沒有迎戰f-15c,在即將進入中程空對空導彈的有效‘射’程時突然轉向。

志願軍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

j-10a的任務不是奪取制空權,而是引開聯軍的防空戰鬥機,爲後繼進入的攻擊機羣打開通道。

要引走的不是f-15c,而是f-22a。

如果空中只有f-15c,志願軍應該採用前進護航戰術,由護航戰鬥機纏住f-15c,攻擊機羣趁機發起攻擊。

只是,絕對不能放走這批j-10a。

因爲‘交’戰空域距離部署j-10a的空軍基地不會超過五百公里,緊急情況下還能在朝鮮機場迫降,所以志願軍戰鬥機的作戰表現非常潑辣,往往不拼光彈‘藥’不會返航,十二架戰鬥機是個不可小覷的威脅。

如果防空戰鬥機在攔截攻擊機羣的時候,遭到這批j-10a襲擊,後果將不堪設想。

聯軍防空指揮官立即做出調整,從二線‘抽’調四架f-22a,以更快的速度繞到j-10a機羣前方,截擊這批戰鬥機。

這時候,跟在j-第二批戰鬥機已經進入朝鮮領空。

預警機判斷是十二架j-11b,但是無法判斷這批戰鬥機執行的是攻擊任務,還是制空作戰任務。

因爲j-11b機羣的飛行高度不到五百米,所以預警機上的指揮人員判斷爲攻擊機羣。

是攻擊機羣嗎?

美軍防空指揮官可不這麼認爲。

雖然j-11b由su-27sk發展而來,是典型的空中優勢戰鬥機,但是跟j-11與j-11a相比,j-11b的改進幅度更加明顯,對地打擊能力非常強悍,絲毫不比su-30mk2差。j-11b服役後,首先提供給海軍航空兵,足以證明這是一種與f-15e類似,側重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多用途戰鬥機。

之前的戰鬥中,聯軍就上過當。

在七月三十一日上午的一場空戰中,八架低飛的j-11b在四架j-10a配合下,巧妙伏擊了前來攔截的f-15c機羣,不到五分鐘就擊落了五架f-15c。如果不是f-22a及時趕到,剩下三架f-15c也在劫難逃。

這場空戰讓聯軍認識到,低飛的不一定是攻擊機。

此次有什麼不同嗎?

有確切情報證明,志願軍將轟炸進入永興灣的運輸船隊,遲滯聯軍在平壤與順川方向上的進攻行動。

奪取制空權的j-第二批空優戰鬥機嗎?

片刻猶豫後,聯軍防空指揮官投入了第二批防空戰鬥機。

由剛剛趕到的八架f-15c打頭陣,四架f-22a殿後,迎戰很有可能掛着對空彈‘藥’的十二架j-11b。

到此,聯軍已經投入二十架f-15c與八架f-22a。

雖然早有準備,但是受部署場地限制,聯軍的制空戰鬥機本來就不多。因爲f-22a部署在日本的空軍基地,所以最多隻能投入二十架,還得留下八架掩護預警機羣。f-15c部署在韓國,因此能動用六十架左右,除掉放在西線的十二架,能在東線投入四十八架。只是這些戰鬥機中,有一半在地面待命。

也就是說,空中只有四架f-22a與四架f-15c。

聯軍已經緊急出動十二架f-15c,另外十多架f-15c能在十五分鐘內起飛,只是這些戰鬥機半個小時後才能到達。

不是戰鬥機飛得慢,而是聯軍的部署問題。

f-15c是典型的空優戰鬥機,幾乎不承擔對地打擊任務,在攜帶四枚aim-120c、四枚aim-9x與三具大型副油箱的情況下,能在五百公里外巡邏四個半小時。相對於執行打擊任務的戰鬥機,特別是f-16,f-15c的航程足夠大,所以聯軍把f-15c部署在韓國南部,儘量遠離前線。

半個小時,能夠發生很多事了。

j-第三批機羣進入朝鮮領空。

這次不是空優戰鬥機,而是超過二十架的fbc-1戰鬥轟炸機。

因爲這批戰鬥機從遼東半島飛來,所以美軍空中指揮員立即斷定,它們是海軍航空兵的fbc-1c。

海航的fbc-1c與空軍的fbc-1c基本沒有區別,只是增強了對海打擊能力。

志願軍的打擊目標是永興灣裡的運輸船隊,海航的戰鬥機更加合適。

聯軍防空指揮官立即拉響紅‘色’警報,讓最後八架防空戰鬥機投入戰鬥,攔截正在向元山‘逼’近的戰鬥轟炸機。

這次,一馬當先的是f-22a。

雖然fbc-1c名爲“戰鬥轟炸機”,具有一定空戰能力,但是在作戰使用中,沒人會把這種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二十八噸,只裝備兩臺最大推力不到九千公斤,氣動佈局也完全不適合空戰飛機當成戰鬥機。

fbc-1c的空戰能力不怎麼樣,連f-4“鬼怪”這樣的二代機都比不上。

不可忽視的是其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

在不考慮作戰半徑的情況下,fbc-1c能攜帶四枚‘射’程超過三百公里的c-803反艦導彈與兩枚自衛用的格鬥導彈。

二十多架fbc-1c,一次能投‘射’超過八十枚的反艦導彈。

別說運輸船隊,即便是航母戰鬥羣,也難以招架。

算上c-803的打擊能力,該機羣絕對能讓剛剛進入永興灣的船隊葬身大海。

與上一代的c-802相比,c-803不但把‘射’程提高了一倍以上,還能在飛行末段以超音速突防。

即便在低空發‘射’,全程超低空飛行,c-803的‘射’程也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

也就是說,fbc-1c機羣不用進入聯軍優勢空域,在江界南面的龍林附近就能發‘射’反艦導彈。

攔截導彈,肯定比攔截戰鬥機困難得多。

攔截反艦導彈,需要兩倍數量的防空導彈,兩套thaad的備彈量只有一百多枚,如果在這個時候耗光防空導彈,受到第二次攻擊,戰區防空系統就成了擺設。志願軍已經知道聯軍在元山部署了thaad,肯定會進行防空壓制。

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把重擔壓在防空系統上。

對付戰鬥轟炸機,f-22a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

fbc-1c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攜帶中程空對空導彈,近距離格鬥‘性’能非常糟糕,而且在掛載反艦導彈時,無法進行劇烈機動,也就無法規避防空戰鬥機發‘射’的中程空對空導彈。即便這些fbc-1c攜帶了中程空對空導彈,‘性’能落後的脈衝多普勒雷達也很難發現f-22a,更別想與f-22a過招。

四架f-22a有二十四枚aim-120d,足以攔截十二架fbc-1c。

算上四架f-15c上的十六枚aim-120d,能夠攔截二十架fbc-1c。剩下的幾架,可以由f-15c用aim-9x對付。

讓f-22a打頭陣,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f-22a的加速‘性’能比f-15c好得多。

攔截fbc-1c的目的不是將其擊落,而是阻止其發‘射’反艦導彈。

關鍵就是,能否趕在fbc-1c發‘射’反艦導之前將其擊落。

這時候,防空戰鬥機的速度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對抗前兩批戰鬥機時,f-22a已經靠前,與f-15c的距離縮短到二十公里。憑藉優異的加速‘性’能,f-22a迅速超過f-15c。

到此,戰鬥遠沒結束,或者說剛剛開始。

第48章 關鍵戰報第238章 不歸路第41章 進退兩難第48章 反潛戰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48章 針鋒相對第302章 覺醒第8章 經濟賬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3章 全權顧問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50章 民間力量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39章 機會第30章 全面對抗第75章 咄咄逼人第56章 放長線第132章 機會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175章 犯糊塗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70章 內部矛盾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9章 進軍神速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章 愈演愈烈第50章 民間力量第40章 豐收時期第307章 壁壘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227章 滅絕第43章 闖關第7章 不測風雲第68章 搶任務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90章 總攻第287章 警鐘第5章 鐵娘子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27章 利誘第60章 振作第19章 新戰線第8章 節外生枝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65章 全面行動第211章 大包抄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章 宣戰第69章 惡仗第87章 人挪活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96章 部署到位第28章 一觸即發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7章 關聯性第8章 膽識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7章 又見熟人第49章 拋開幻想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61章 垂死掙扎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04章 小人物第59章 猶豫不決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69章 外援第69章 惡仗第53章 橄欖枝第63章 一箭三雕第58章 死撐第10章 共同體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48章 針鋒相對
第48章 關鍵戰報第238章 不歸路第41章 進退兩難第48章 反潛戰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48章 針鋒相對第302章 覺醒第8章 經濟賬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3章 全權顧問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50章 民間力量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39章 機會第30章 全面對抗第75章 咄咄逼人第56章 放長線第132章 機會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175章 犯糊塗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70章 內部矛盾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9章 進軍神速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章 愈演愈烈第50章 民間力量第40章 豐收時期第307章 壁壘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227章 滅絕第43章 闖關第7章 不測風雲第68章 搶任務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90章 總攻第287章 警鐘第5章 鐵娘子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27章 利誘第60章 振作第19章 新戰線第8章 節外生枝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65章 全面行動第211章 大包抄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章 宣戰第69章 惡仗第87章 人挪活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96章 部署到位第28章 一觸即發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7章 關聯性第8章 膽識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7章 又見熟人第49章 拋開幻想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61章 垂死掙扎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04章 小人物第59章 猶豫不決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69章 外援第69章 惡仗第53章 橄欖枝第63章 一箭三雕第58章 死撐第10章 共同體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48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