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常山風物

六山學院所謂的“六山”指的是三公山、封龍山、靈山、毋極山、白石山等常山國中六座名山。

在興建校舍之前,顏良遣人考察諸山環境,最終選擇了元氏縣北的三公山作爲主校區,而如靈山、白石山等地也作爲備選的分校區。

由於常山國中近期涌入大量流民,且還有大批賊人俘虜,人力並不缺,所以三公山南側的一片緩坡上如今正在大興土木,幾座雄偉的學堂拔地而起,圍在學堂四周的是一排排整齊的校舍,供未來的師生辦公,住宿所用。

這片地方背靠高山,能擋住北面吹來的寒風,又有南邊照來的太陽,沿着山道往上攀爬一段路程後,還能來到山頂的三公神君祠,端得是一塊寶地。

其實顏良已經得知,學堂與校舍已經頗具規模,若要住人也不是做不到,不過他並不打算直接帶他們去三公山,而是帶師生們去元氏領略一下常山的新氣象。

在元氏城外,因爲討逆營大量將士入駐,以及新募士卒訓練所需,原本城北的校場與軍營都被擴大了一倍有餘。

目前軍營中駐紮着顏良親領的元氏營,還有即將畢業的教導營,他們每日裡都會在校場中操演訓練。

在城東北毗鄰校場的地方,規模雄大的元氏足球場已經建成使用,隔三差五便有足球賽事在球場中進行。

足球場南邊,元氏東門外的一片寬闊地方,如真定比武大會會場之外一樣,也形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市集,包含了餐飲、住宿、商品買賣等諸多功能。

顏良引着張臶一行從北邊而來,首先經過的便是城北軍營、校場,此時校場內正有一隊隊一列列士卒操演隊列,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和中氣十足的呼喝聲,令師生們歎爲觀止。

坐在最前一輛車上的張臶拉開車窗,觀望了一會兒後捋須笑道:“府君賴以名震中原的兵將果然非同凡響。”

顏良正騎着馬走在張臶的車旁,隨口笑道:“這只是些基本訓練,其中有一大部分還是去年新募的士卒。”

張臶道:“那就更顯出府君治兵的能力了。”

走在人羣中間的郭淮也騎在馬上對校場處頻頻打量,拿眼前士卒的水準與他印象中幷州刺史高幹手下的將士作比較。

由於隔開很遠,他也看不真切,但感覺到討逆營將士的隊列整齊得有些過分,且呼喝之中自有一股昂揚氣勢在內,要比並州兵更精神些。

對於郭淮、郭配兄弟倆,以及王機、王昶兄弟這些太原冠族子弟而言,他們本就家學淵源,並不一定需要跟從張臶請教學問。

不過張臶東行之事傳得沸沸揚揚,尤其是顏良與張燕那一戰,算是在幷州打出了名氣,使得許多幷州士族都對常山發生的變化十分好奇。

且年輕人嘛,本就崇尚英雄主義,有了家中長輩的授意,郭淮、王昶這些年輕子弟才得以東行穿過井陘,來見識見識常山相顏良的治下土地。

郭配比郭淮還小上兩歲,面上稚氣未脫,見那邊兵威赫赫,最先沉不住氣說道:“伯兄,常山兵果然威武不凡。”

郭淮在弟弟面前還是有些架子的,教訓道:“那是討逆將軍手下的討逆營兵,非是尋常郡國兵,自是不同。”

走在他們前邊的王機回過頭來到:“聽說顏府君來常山後,已經把營兵與郡兵合二爲一,或已經並無區分了。”

郭淮想了想道:“元經兄所言甚是,若郡國兵亦如此梟銳,則顏府君剿滅黑山賊之事大有可期。”

前頭王機的從弟王昶卻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校場上,而是遙遙看向更遠處的高大建築,他自言自語道:“難道,那便是田主簿等人所言的足球場?竟如此壯觀。”

王機也道:“想必是了,得閒我等定要去見識一下。”

後邊郭配心癢癢道:“伯兄,我等也會去嗎?”

郭淮剛想端起架子再教訓教訓自己弟弟,突然卻聽到那足球場方向突然爆發出一陣響亮的喝彩聲。

這喝彩聲雖然沒有校場上的軍士們那麼整齊有力,但勝在人數衆多經久不絕,遠遠聽來更爲壯觀。

郭淮這時已經忘記自己想要說什麼了,驚訝道:“這卻是什麼呼聲?如此宏亮?”

他身旁諸學子俱都一臉驚訝,無人可以答得上來。

而行在張臶馬車旁的顏良笑着向張臶解釋道:“子明公且看,那處便是元氏足球場,今日裡應當有球隊正在比賽,想必是進了一個精彩的進球,故而觀衆齊聲歡呼。

張臶年輕時候也遊歷四方,入過太學,見過京城雒陽的大型踘城,但與眼前那高大的建築卻仍不能比。

其實張臶對這種嬉戲之事搞出如此大陣仗很有些不以爲然,心想若有這個人力物力,做些更有利於民生社稷的事情該有多好。

不過他也聽說脫胎於蹴踘的新式足球比賽正式顏良創制,當然不會當面給顏良難堪,只淡淡應道:“果是雄奇壯觀的所在。”

顏良隱約聽出了張臶對足球場之事並不感冒,便略過不提,說起了入城後的安排。

“子明公此來隨行人員衆多,城中郵置卻是安排不下這許多人,以在下的安排,子明公當居於郡府之中,而隨行衆人可在郵置中安排一部分,其餘人等安排在城外軍營之中。”

張臶眯起眼睛,打量着面前的元氏城牆,答道:“老夫並非官身,不便僭居郡府,便讓我暫時寄駐城中學舍吧,至於其他人等,聽憑府君安排便是。”

顏良一聽也好,城中如今的縣校與鄉庠都翻修過,校舍情況尚可,讓張臶暫住幾日也合適,便帶着隊伍入城,穿過城中南北向的主道,往城南縣校而去。

元氏城始建於戰國時期,迄今已好幾百年,當時作爲趙國公子元的封邑,因而得名。

這樣一個有着幾百年歷史的大型城市,又作爲常山治所,本就十分繁華。

顏良來到常山後,又按照後世的城市標準加以改進,使得如今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原先城中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道路已經盡數修補平坦,道路兩旁一些淤塞的下水溝渠也被一一疏通,統一匯入護城河中。

比起其他城池,元氏城的街道上有一樣建築特別多,那便是長排狀的茅草屋,被時人稱之爲溷軒,即後世稱之爲廁所的所在。

相傳,周朝之時,城市之中便建有公共溷軒,以整潔環境收集糞肥。

這個立意是極好的,不過隨着時間長久,各地的公共溷軒便有些疏於管理,通常污濁不堪,百姓常捏鼻趨步而過。

而大戶人家家裡自會修建私人溷軒,普通百姓卻只能忍受惡臭前去,或者找個僻靜地方解決。

顏良知道疫病多由不潔所致,隨地大小便絕對是引發疫病的誘因之一,他入主常山後便嚴令各地縣鄉里坊按照高標準興建翻修公共溷軒,並安排苦役每日裡負責清運糞便,沖洗打掃。

對於種種善政,各地百姓自然交口稱讚,畢竟出行和如廁以及公共衛生都是人們切身可見的事情,新任府君如此爲百姓着想,實在是個大大的好官吶!

這些都是如今常山各縣鄉的基本變化,而元氏作爲郡國治所執行得尤爲徹底。

張臶一行人進入元氏城後就感到眼前一亮,平整的路面,乾淨的街道,通暢的水渠,衣着得體神情自然的行人,令人感覺整個城市既整潔又有序。

這年頭或許其他地方官員也會關注城市環境和公共衛生問題,但絕對不可能比有着現代靈魂的顏良更注重這些基礎建設,能夠做到如此極致。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一行人中如常林、楊俊等人都去過不少名城大邑,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常林對楊俊道:“元氏城倒是潔淨,與餘地皆不相同。”

楊俊贊同道:“不止是元氏城,便是我等沿途經過的縣鄉,也比其他地方潔淨不少,看來常山國內對此十分看重。”

常林點了點頭,說道:“想當年雒京的道路亦如此平整潔淨,可惜毀於兵災,如今卻也不知修復得如何了。”

見話題有些沉悶,楊俊道:“聽聞常山這些年也屢屢受到黑山滋擾,不過我們一路行來卻發現百姓皆神情安泰,連四處流入的屯客都能安居,倒是極爲不易。”

常林道:“常山政通人和,顏府君不僅精於兵事,連治政也不可小覷啊!”

楊俊笑道:“或許,你那仲長小友倒都說得實話。”

常林嘆道:“不入常山,吾亦不願輕信,入了常山,更覺難以置信也。”

楊俊驚訝道:“噢?伯槐兄何出此言?”

常林道:“天下喪亂之後,各地都嚴防流民大量涌入,更防流民嘯聚一方落草爲寇,而你我沿途所見那些屯田堡寨中人,皆從四面八方而來,有冀州,有幷州,有幽州,有兗州,甚至還有司隸人氏。”

“常山一地能召合如此多的流民,又能令其各安其份,不僅不能爲亂,還能組織起來開墾荒田,疏通溝渠,從事生產,殊爲不易啊!”

“更何況修葺道路,擴建兵營校場,還要建那規模宏大的足球場,又要練兵剿賊,哪一處不需要大量人力錢糧,而顏府君以常山一郡之地,竟然能安排得井井有條。”

“奇就奇在,這些事情都在短短數月之間齊頭並進,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啊!”

楊俊亦沉沉地點頭道:“伯槐兄所言極是,若非親眼目睹,的確難以想象。”

常、楊二人感嘆連連的時候,在他們身後不遠處,少年常時則張着大眼睛左右顧盼,看着頗爲新鮮的元氏城。

他見道路邊上每過一段路就建着高大茅屋,時不時有人從屋中進進出出,問道:“此可是溷軒?爲何要修建得如此高大寬敞?”

王象雖然比常時大好幾歲,但畢竟也都是年輕人,這一路上相處下來熟稔不少,就不再似先前那麼拘謹,答道:“應當便是了,那溷軒搭高之後,屋檐下虛開了一層窗戶,想是爲了通風所用。”

常時用力吸了吸鼻子,奇道:“好似是如此,竟然並無什麼氣味,只是這路上需要設這許多溷軒麼?”

王象道:“總好過想要如廁時,還要跑老遠的路。”

常時道:“也對,羲伯兄,方纔聽足球場那邊傳來喝彩聲,想是那邊正有比賽,不若我等一會安頓下來後,就出城去看?”

王象看了一眼走在前邊的楊俊,說道:“我得隨着楊君,不好隨意走動。”

常時卻不以爲意,這些時日同行,他已經看出來楊俊與他父親一樣都是外嚴內寬的性子,定不會不允。

他又琢磨着得讓仲長叔父帶自己去,免得找不到地方,想到此處便回頭去尋仲長統。

只見仲長統正與荀緯、苟靈、秦壽等三人並轡而行,自從那日酒樓相遇後,彼此都覺投契,一路行來愈發熟絡。

過了井陘之後,仲長統以過來人的身份,屢屢爲幾個新交的好友解說沿途種種變化,比如某地原本是塊荒地,如今卻建有屯寨,附近田地已經被深深翻犁,只待時日一到就播種耕耘。

又比如他們在沿途亭舍燒火所用的黑漆漆的硬石塊,乃是產自井陘南邊的石涅,如今被顏府君稱之爲煤,此物無需烘製,卻比木炭還好用。

如此下來,隱隱間幾人都以他爲首,眼下也是如此,圍着他邊走邊聊。

仲長統指着腳下的硬實地面道:“你們有所不知,我初到元氏時,城中道路也是坑坑窪窪高低不平,還是親眼所見有人修復,據說那些修路的人中間有一些是僱請的流民,但更多的是被俘的賊人。”

秦壽冷哼一聲,應道:“彼輩賊人爲非作歹,自當做苦役贖罪。”

仲長統答道:“可不是麼,顏府君稱之爲勞動改造,說若肯用心改造,假以時日後倒也能成爲一個良民。”

荀緯點頭稱讚道:“教人棄惡從善,倒也是個德政。”

衆人邊聊邊走時,元氏城南的縣校到了。

第260章 難產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95章 臘日第287章 除夕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457章 鴻門宴?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6章 北路軍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28章 城外來客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449章 黑山後事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31章 間客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75章 六禮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28章 城外來客第6章 施之以恩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157章 大練兵第339章 杜令君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243章 執子之手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79章 伶牙俐齒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457章 鴻門宴?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83章 團結陣線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457章 鴻門宴?第574章 韓侯嶺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79章 伶牙俐齒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81章 爲民做主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507章 望爾俱爲鯤鵬第116章 捋順毛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524章 驚變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567章 ****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110章 拉偏架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344章 姐妹第565章 誇誇羣第88章 逢紀的好意
第260章 難產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95章 臘日第287章 除夕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457章 鴻門宴?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6章 北路軍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28章 城外來客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449章 黑山後事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31章 間客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75章 六禮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28章 城外來客第6章 施之以恩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157章 大練兵第339章 杜令君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243章 執子之手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79章 伶牙俐齒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457章 鴻門宴?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83章 團結陣線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457章 鴻門宴?第574章 韓侯嶺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79章 伶牙俐齒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81章 爲民做主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507章 望爾俱爲鯤鵬第116章 捋順毛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524章 驚變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567章 ****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110章 拉偏架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344章 姐妹第565章 誇誇羣第88章 逢紀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