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

當吳質坐在相府後院堂內時,他還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是真的。

顏府君不僅召其來見,而且還是設下私宴款待他。

雖然他隱約猜到自己是沾了顏斐的光,但仍覺面上有光,激動得很。

這可是二千石國相,鼎鼎大名的討逆將軍啊,以往在老家一個縣掾都囂張得鼻孔朝天,想要見一個二百石以上的長吏更是難比登天,今天自己也算是見上了此等大人物。

更何況,顏府君雖然看上去十分有威嚴,但待人極爲和善,甫一見面便關心他們路上走了許久有否疲累,更言到了常山便如到了家中一般,遇上什麼問題儘可以向他提,郡中都會給予必要的幫助。

吳質正胡思亂想間,只聽顏良道:“季重,爲何不食,可是我常山的食物不對胃口?”

吳質忙拱手答道:“非也非也,府君賜食十分精美,只是在下聽府君說話聽得入神,故而忘記了動箸。”

顏良哈哈一笑道:“季重說的是,那我等就先吃飯,吃完之後再慢慢敘談。”

既然顏良如此說了,座中幾人就安心用餐,不再言語,一餐飯用完後,僕廝上前收走餐盤,又端上了一杯清水。

顏良喝了口水潤潤喉道:“諸君不遠千里來我常山,當各有所求,不妨說來一聽。”

吳質見顏良的目光先看向了自己,便拱手答道:“在下雖爲文將軍徵募,然在濟陰之時便久仰府君高名,願投身府君幕下甘爲驅策。”

顏良點了點頭道:“季重既有仕進之心,我常山天地廣闊,正缺有爲良才,不知季重擅長何事,欲謀何職?”

吳質在來的路上也對常山軍政兩方的體制有過一定了解,但對於究竟是走政事一途還是軍事一途難以取捨,如今被問起,只說道:“在下略通經籍,亦涉獵兵書,一切但憑府君安排。”

顏良拈了拈鬍鬚道:“若是季重受得了軍旅之苦,我軍中倒缺不少軍謀,不知季重可願爲之?”

吳質心想果然還是從軍,雖然從軍有風險,但軍功亦比從政好得,況且討逆將軍屢戰屢勝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吳質當下立刻避席而出拜道:“在下謹遵將軍之令。”

顏良笑了笑,心道這是個知情識趣的,他又看向了從進來後就少言寡語的劉楨,問道:“公幹,聽聞你此來是爲了求學?”

劉楨拱手道:“回府君,在下正是前來六山學院進學,欲拜在子明公門下。”

顏良道:“聽聞公幹八歲便通《論語》與《詩》?”

劉楨道:“不敢言通,當時小子年少無知,略會些許便驕傲自滿,直到長大之後,才發現天下博學之士車載斗量,楨這些學問實在無足道哉!”

顏良笑道:“昭先言公幹不言則罷,每言必有高論,果然不假。”

顏良又問道:“公幹出身寧陽,不知與故北新城長曼山公有何瓜葛?”

劉楨奇道:“正是在下大父,不知府君爲何有此一問?”

顏良道:“那卻是巧了,早些年我曾途徑北新城,見一處學舍精良,且門前刊石刻碑,便上前一觀。碑文上書有汝祖曼山公當年在博陵北新城爲長,曾大作講舍,延聚生徒數百人,使當地文教大興之事蹟。”

“此事雖已愈數十年,然講舍猶存,鄉人皆稱之爲劉公舍,公幹有暇可前往一觀。”

劉楨沒想到自己祖父在冀州還留有如此事蹟,不由拜謝道:“多謝府君提點,楨自當往北新城一行,緬懷先大父之偉績。”

顏良讚道:“曼山公才高德彰,公幹亦博學高才,可謂是家學淵源,名不虛傳也!不知公幹可願在學業之餘,在常山兼上一份差事?”

在家鄉之時,郡縣中都曾徵辟過劉楨,不過劉楨卻以世道繁亂一一婉拒,此刻顏良出言招攬,他本意是不願依從,面色上便現出了遲疑之色。

顏良好似看出他的猶豫,說道:“公幹毋須擔心,我無意於讓你耽於俗物,而是如今常山各縣鄉均恢復縣校鄉庠,然講習卻並不太夠,故而欲使六山學院師生閒暇之餘,去各地學校兼任講習。”

“但凡願意兼任講習者,均署爲郡縣文學掾。當然,若需上表朝廷,佈告百姓時,文學掾也有代爲擬文之責。”

劉楨見顏良都如此說了,哪裡還好意思拒絕,便道:“在下聽憑府君安排。”

顏良心裡偷偷一笑,既然入了我轂中,斷沒有讓你跑掉的道理。

顏良又看向了顏斐,問道:“文林,那你呢?”

顏斐自拜見顏良之後對答一直十分得體,因着同宗的關係,說話也比較隨意,此刻答道:“晚輩北上之前,家大父與家父俱吩咐晚輩,言府君文韜武略智勇雙全,讓晚輩多多請益,又囑咐到子明公乃有道儒者,讓晚輩一定要珍惜機會,仔細就學。”

顏良道:“既然你已經到過下曲陽,拜訪過我仲兄,交換了宗譜,你也算是我宗族子弟,我便不客氣稱你一聲賢侄了。”

顏斐道:“愚侄自是求之不得,家父行前又得知族叔新婚,雖未能當時拜賀,然亦讓小侄備了一份薄禮,還請族叔笑納。”說罷便奉上了一個錦盒。

顏良哈哈一笑道:“族兄客套了,都過去一個多月了,還勞你們惦記。來人,把宓娘喚來,見一見我同宗族侄。”

甄宓原本正在自己屋中做女紅,得了僕役知會後匆匆來到堂上。

顏良着甄宓坐在自己身側,介紹道:“此便是汝嬸甄氏。宓娘,此爲濟北一支的晚輩顏斐,奉其家中長輩之命來給我們送新婚賀儀,你且收好了。”

甄宓微微欠身道:“見過斐郎君。”

顏斐則鄭重一拜道:“斐見過叔嬸。”

當甄宓步入堂內時,顏斐、吳質等人都下意識地低下頭,目光不敢平視,但僅是短暫一瞥,亦覺得府君之妻豔光四射,容姿之美不可方物。

然亦有例外,書呆子劉楨不知爲何,竟然呆呆地看着前方,並未低頭回避。

甄宓見狀微微皺眉,心想此人怎如此不識禮數。

顏良顯然也注意到了這點,不免朝劉楨望去。

吳質心思玲瓏,見氣氛突然有些凝滯,悄悄擡眼打量,發現主座上顏良的目光望向他下首的劉楨,他又轉頭看去,發現劉楨雙眼定定地看着前方,居然沒和他們一樣低頭回避。

吳質忙低聲提醒道:“公幹,公幹,莫要失禮。”

劉楨卻並非存心失禮,而是腦袋裡正回思先前所看的《左氏傳》裡《閔公二年》中晉大父裡克勸太子申生的一句話“告之以臨民,教之以軍旅,不共是懼,何故廢乎?且子懼不孝,無懼弗得立,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

申生聽從了裡克的勸告,做到了“修己而不責人”,安心去進攻東山,隨後又祀母齊姜於曲沃,然最終亦遭陷害未能善終。

裡克當時勸太子申生的時候雖然立意是好的,然故意隱瞞了晉獻公的那句話“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讓太子申生一味修持本身,而放鬆了警惕忽略了防備,究竟是害他還是幫他呢?

書呆子就是書呆子,隨時隨地會走神,恍然不知堂內多了一個人。

被吳質連着喊了兩三下,劉楨才反應過來,有些不解地看向吳質。

吳質急着對他使眼色,他纔看到堂內好似多了一個女子,見吳質與顏斐俱是俯首姿態,才醒悟大約是怎生回事,也忙低下頭來。

顏良把這一幕看在眼裡,他先前就發現劉楨雖然雙目平視,但臉上神情自若,並未流露出某些好色之人的猥瑣姿態,然後又看到吳質喚了幾回才把劉楨叫醒,想來是別有緣由。

他突然又想到了曾經看書時看到的一則趣聞,乃是魏太子曹丕宴請府中文學之士,使甄夫人出拜,坐者皆伏,而楨獨平視如故。曹操派去的人看到這一幕後報知曹操,曹操以爲劉楨不敬,乃收之於獄中。

當時顏立善還笑話曹操父子,兒子既然請妻子出來見客,而老子還不讓客人看了,看了還要下獄,未免太也小氣且小題大做。

而今天偏偏就巧了,自己召甄宓出來見族侄顏斐,恰恰也碰到了劉楨發呆。

顏良不免心中好笑,但他心胸大肚,媳婦被人看兩眼就看兩眼,又能咋地,也不想因爲此事尷尬,便問道:“公幹,方纔見你出神,不知因何事由?”

劉楨揖禮道:“在下前些時日從文林處借得《左氏春秋》一觀,方纔正在想其中一句話,因而出神。”

“噢?是哪句話?”

“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

顏良自然也是讀過《左傳》的,知道此話與晉太子申生有關,問道:“嗯,公幹對此言何解?”

劉楨答道:“在下以爲,修己而不責人,誠然爲君子所爲,然未必能免於難,申生便爲前例。”

顏良拊掌道:“說得好,申生淳淳君子,雖無害人之心,然無防人之念,遂不得善終。依我之言,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卻不可無。便如今上,在重歸雒陽時便少了些許防人之心,致使如今坐困許縣,政令皆出曹逆之門,公卿但拱手,天子唯蓋印,君之不君,臣之不臣也!”

這年頭在河北地界上,黑曹老闆便是政治正確,顏良也不免在言語裡狠狠鄙視一番。

劉楨是東平人,如今家鄉還在朝廷治下,受曹操節制,當然對顏良的吐槽沒太多認同感,聞言只是默然。

倒是吳質早已經把屁股坐到了河北,坐到了頗爲賞識他的顏府君下面,說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府君此言實是貼切,如今滿朝公卿虛設,朝綱敗壞,幸得有袁公,有明府這般的忠臣良將,才勉強制約了亂臣賊子的妄念。”

顏良對吳質的大表忠心頗爲稱許,又感嘆道:“這爭權奪利之事,不提也罷,只是苦了天下蒼生啊!”

顏斐聞言也附和道:“族叔所言甚是,便想盧縣一地,因先前那場戰事,便有無數田地爲人馬踐踏,許多百姓流離失所,若戰事遷延不斷,還不知會是如何情形。”

顏良不想在這種沉重的話題上多談,說道:“今日諸君前來,不提這些煞風景之事,我只知,如今常山在我治下,我定會使常山一地百姓富足安康,毋使百姓流離失所,困苦疲敝。諸君若有心,亦可助我一臂之力也!”

吳質聞言最是積極,當先表態道:“下走甘爲明府驅策。”

顏斐亦答道:“愚侄願獻微末之力。”

見同行二人都表了態,劉楨就比較尷尬,只得也答道:“在下自當爲常山教化之事盡心。”

顏良把三人的姿態看在眼中,哈哈大笑道:“有諸君之助,吾事濟也!”

“說道常山教化,子明公如今已到元氏,不日即將與我同至六山學院宣佈學院正式建成,屆時諸君也隨我同行,正好將諸君引介於子明公及衆賢達面前。”

聞聽此言,倒是先前最不積極的劉楨率先答道:“楨等自當隨府君前往拜謁諸位賢達。”

之後又說了會兒閒話,勉勵了衆人幾句之後,才結束了這場相府私宴。

三人告辭離去後,甄宓對顏良撒嬌道:“夫君,方纔那人好生無禮,竟直盯着人看。”

顏良笑道:“那當然是細君太過美貌,使人驚爲天人,不免瞠目結舌爾!”

甄宓佯嗔道:“哪有這般取笑妾身的。”

顏良把甄宓摟入懷中,溫言道:“那劉楨謙謙君子,雖不避視,然目光清澈,當非是有意失禮也,細君莫要在意。”

甄宓也不過是隨口發發牢騷,被顏良這麼一鬨早就沒了脾氣,只軟糯地輕輕嗯了一聲。

顏良卻在想:“這建安七子中的人物,果然有點小個性,而那個吳質或許是出身低,顯得就太過上進了些,倒是便宜侄兒顏斐言辭舉止得體,值得培養一番。”

想到了建安七子,他又想道:“王粲那小兒眼下在荊州,卻不知顏益此行可順利麼?”

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92章 莽一波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327章 識時務者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250章 解圍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49章 黑山後事第157章 大練兵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552章 宅鬥第415章 招撫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81章 爲民做主第267章 真香第2章 死了又死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8章 城外來客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49章 做人難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507章 望爾俱爲鯤鵬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273章 泜陽亭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581章 “刺”客?第517章 石砲曲第273章 泜陽亭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491章 算計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157章 大練兵第61章 三面夾攻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435章 互狙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50章 固辭東郡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43章 各顯身手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269章 唱賣第130章 埋伏包抄
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92章 莽一波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327章 識時務者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250章 解圍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49章 黑山後事第157章 大練兵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552章 宅鬥第415章 招撫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81章 爲民做主第267章 真香第2章 死了又死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8章 城外來客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49章 做人難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507章 望爾俱爲鯤鵬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273章 泜陽亭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581章 “刺”客?第517章 石砲曲第273章 泜陽亭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491章 算計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157章 大練兵第61章 三面夾攻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435章 互狙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50章 固辭東郡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43章 各顯身手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269章 唱賣第130章 埋伏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