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

才僅僅隔了半個月,顏良就發現袁大將軍看上去至少老了兩三歲,雖然安坐在那邊自有一股霸主氣度,但怎麼看怎麼覺得身形有些佝僂。

但顏良卻不敢多看,恭謹地向袁紹長拜,說道:“拜謁明公。”

袁紹眼神複雜地看着自己手下最爲勇猛的將領,良久才道:“起來吧!”

顏良依言入座後,袁紹問道:“委任書收到了嗎?”

顏良再次彎腰作揖道:“末將收到了,明公委之以重任,末將唯恐做得不好,辜負了明公的殷殷冀望。”

袁紹擺擺手道:“怎麼?你覺得對付不了張燕那個匪首?”

顏良答道:“並非如此,於剿匪之事上,末將略有些心得,只是……”說到一半,顏良故作爲難狀看向袁紹。

袁紹面露不快道:“莫要吞吞吐吐,有話便說!”

顏良方纔接着說道:“只是於施政理民之事,末將卻並不擅長?”

袁紹聽顏良這麼說,倒是面色舒緩了下來,點點頭道:“立善久經戰陣,於政務上荒疏些也不足爲怪。不過你在兗州做得不錯,過些時日也就應對得過來了。”

顏良依舊是陪着小心道:“啓稟明公,末將聽聞常山國受黑山賊侵擾日甚,而目前長史一職出缺,還請明公委一精通政務之幹吏爲之,末將亦可以多費心思在剿匪之事。”

袁紹對顏良的態度十分滿意,看來顏良並沒有在建了大功後妄自稱大,還是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便說道:“此事不爲難,便讓辛佐治出任常山長史可也。”

顏良面現喜色道:“辛佐治剛亮公直,有其爲輔,則民政之事濟矣!”

袁紹見顏良笑得實誠,不似作僞,鼓勵道:“汝爲一國之相,自當勤政爲民,莫要疏忽。”

顏良拜道:“諾!末將自當兢兢業業,盡全力而爲之,必不使明公失望。”

袁紹道:“至於剿匪之事,也莫要急切,張燕狡黠非常,不可輕敵。”

顏良說道:“末將以爲,還當先穩固常山國、中山國、趙郡等地形勢,驅逐黑山匪患暗中勢力,不使賊匪外獲補給,假以時日,賊匪自弱,而我再尋隙而進,或可收奇效。”

袁紹見識不弱,知道這是個良方,但執行難度不小,但顏良願意一試,他也樂見其成,說道:“我會行文到元才處,命其全力從幷州配合。”

顏良又大喜道:“明公如此安排,末將可事半而功倍也!”

被顏良隱形馬屁一拍,袁紹不由捋捋鬍鬚,露出了一絲微笑。

接下來顏良又找了一些並不太複雜也不太粗淺的問題請教袁紹,順勢好生恭維了一陣。

袁紹也就司兗形勢問了顏良的一些看法,顏良也順着先前建言書的基調闡發了一下。

一場談話說完,袁大將軍對於顏良放心了不少,有說有笑氣氛和睦得很,甚至在辭別之時,親自站起來拍了拍顏良的手臂,讓顏良受寵若驚。

走出堂外後,顏良卻靠在一處廊柱下好生喘了會氣,又解開衣襟透了透身上的熱汗。

先前那些不擅施政理民,請袁紹安排長史的話,自然是顏良早就計劃好的。

這話半真半假,希望有人協助施政是真,但另一層意思卻是在袁紹面前裝慫。

反正這個長史的人選自己也沒權利任命,即便自己不提,估計鄴城也會委派人選,而從袁紹如此快便答覆的情形來看,多半是早就指定了辛毗來擔任。

好在袁大將軍這一關順利通過,等顏良到了常山後,估計再也見不着袁紹。

這倒不是說顏良翅膀硬了就此單飛,而是他從今天與袁紹的會面上看,袁大將軍的身體狀況實在堪憂,說幾句話就喘,而且時不時還咳個幾下,應該和原本的歷史軌跡差不多捱不了多久了。

當顏良來到第三進時,袁尚與李孚便迎了上來,顏良知道袁三公子就如牛皮糖一般黏上了自己,既然躲不掉,還不如好好配合賣個好。

顏良搶上兩步,揖禮道:“讓公子久候了,恕罪恕罪!”

袁尚見顏良給面子,也笑吟吟地上來托起顏良,說道:“無妨無妨,正事要緊,我聽說家父與將軍相談甚歡,家父可是好久沒有如此開懷了。”

顏良只是謙謝一番,便與袁尚一同出了大將軍府,到袁尚的私邸去赴宴。

袁氏高門,從袁紹到幾個兒子各個喜歡顯擺,尤其是袁譚與袁尚二人更是嗣子的有力爭奪者,二人在私宅的規制方面也到處攀比。

不過袁譚畢竟被任爲青州刺史,平日裡並不在鄴城久留,而袁尚則以鄴城爲大本營,私宅內的陳設更氣派了幾分。

來到大堂中時,顏良發現堂內竟然烏泱泱好些個人,而與他並行的袁尚更適時地拉着顏良的手一同入內,像是關係十分密切的樣子。

當看到滿堂的人,而自己的手被袁三公子拉住的時候,顏良就知道自己被袁尚給耍了,這廝的吃相太也難看,竟然想要強行拉自己上傳。

顏良當時就怒了,特麼的,想強上老子,就憑你個龜孫也配。

但顏良還是知分寸,並沒有當着衆人的面甩開袁尚的手,只是面無表情地配合他一同入內。

袁尚還在爲自己小施手段而沾沾自喜,說道:“難得請到將軍,將軍便與我共居主座吧?”

顏良哪裡願意和這廝共居主座,當下眼睛一掃,看到田元皓也在此間,便答道:“公子謬也,尊卑有序,在下可不敢造次。”

這話雖然是拒絕,但聽在袁尚耳中也十分入耳,尊卑有序嘛,此間論尊貴誰人可與他袁顯甫相提並論,便笑眯眯地道:“既如此,快在我席側給將軍加個座。”

顏良又婉拒道:“此間衆位賢達在座,在下怎敢僭越。”

說完也不待袁尚回答,便走到田豐案前,躬身行禮道:“許久不見元皓先生,在下正想向先生請益,不知可否與先生共榻?”

在田豐出獄後,好友沮授也與他說過那封建言書的事情,告知最後是由逢紀、辛評等人一同聯署,且都是顏良在其中穿針引線。

當然,抽調其中部分內容替換之的事情,沮授也閉口不言,以免田豐老毛病發作,又鬧出什麼幺蛾子來。

田豐也不是完全不知好歹之人,雖然對沮授、顏良私下找逢紀等人聯署有些不以爲然,但還是承了二人的情。

而就在十來天前,顏良剛剛進到鄴城獄中探訪,此刻顏良卻說許久不見,田豐自己聽出了其中的意思,便笑着說道:“某聽聞將軍在南邊大展身手,正也想好好討教一番。”說着便往旁邊靠了靠,讓出了一個位置來。

袁尚對顏良先前的態度比較滿意,見他找到了座位,便也不再費心,邁步入了主座,吩咐開宴。

堂堂袁三公子家的酒宴自然是頂級的,各種珍饈美酒依次傳上,飲了幾輪後,更有樂師奏樂舞姬起舞。

一片歌舞昇平的氣氛下,好似大半個月前那場大戰是全面獲勝,而非是損失數萬兵馬的大敗一般。

在此等大規模的飲宴之上,自然不用談什麼正事,而袁尚拉顏良來飲宴本也就是在衆臣面前做做樣子,目的達到後便專心享樂不顧其他。

顏良樂得如此,自與田豐低聲敘話。

“將軍此番赴任常山,可有萬全的把握?”

“先生德高望重,足以爲在下之師,還是稱在下之字吧。此番去常山,在下雖不敢稱有十足的把握,但已然立於不敗之地。”

田豐素來自傲,先前稱顏良爲將軍不過是二人並不太熟罷了,如今顏良把身段放得極低,田豐便也不再堅持,說道:“噢?立善且細言之,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顏良道:“想那匪首張燕,雖號稱有十萬精兵,實則是烏合之衆,茫昧亂民罷了。先前黑山賊在冀、並之地鬧得沸沸揚揚,我冀州精兵一旦催逼,便只得遁入茫茫黑山中去。”

“黑山山險水惡,本非宜居之所在,然則黑山賊衆數十萬,皆需衣需食,賊人只得四處劫掠,而劫掠亦不足以供數十萬人所用。”

“所以賊寇只得仰賴他人爲其供養,在下到常山後,只消嚴加防備,斷絕供養,則黑山賊衆必亂,屆時再行拉攏、安撫、分化打擊之策,則賊寇可除也。”

在田豐原先的印象中,顏良乃是純粹的勇將武夫,若論心思謀略,可能還要弱於高覽、張郃等將,剛纔他問起常山之事,無非也是想引出話頭指點一番,也好償還了前度搭救的恩情,卻不曾想顏良說得頭頭是道,有理有據,讓他十分訝異。

田豐想了想後,問道:“立善可是說……有商賈給黑山賊資供糧草?”

顏良答道:“正是,某已經查閱過各郡國上計的文冊,近兩年來賊寇劫掠案件已經比兩年前減少了一半,而冀州境內良馬、皮貨、山貨、草藥等貨物價格比兩年前高了不少,雖然價高,但貨物供給通暢,鮮少有斷貨之虞,顯然並未受賊患的影響。”

顏良這番話又震到了田豐,田豐沒想到顏良居然有心去查看郡國上計文冊,還能從劫掠案件數量與貨物價格的蛛絲馬跡上看出端倪。

田豐卻不曉得,這些都不是顏良自己去查閱的,他只是提出了個要求,反倒是讓張斐、顏貯、畢軌、仲棟等人忙得要死。

而且左司馬張斐本就是常山人氏,對常山的情況也熟悉,與數據一同結合起來,半是分析半是猜測得出的結果。

田豐收起小覷之心,略帶敬意地道:“原來立善胸中早有定計,我卻是多心了。”

顏良見自己裝逼成功,也十分自得,他知道田豐有心幫忙,便說道:“在下正有一事,還需仰賴先生纔是。”

“噢?立善但言,若是老伕力所能及之事,自當鼎力相助。”

“先生亦知,常山乃是賊首張燕家鄉,國中縣鄉多有親附於黑山者,郡縣難以控御,國中官吏更是奇缺。先前明公任命辛佐治爲常山長史,然則府中、各縣缺員卻無法一一補足。明公特允我在河北之地甄選一些幹才充實常山,若論州中何人能慧眼識俊彥,則非元皓先生莫屬也。”

通常而言,常山國相只能任命府中掾屬,且基本只可簡拔本地人氏擔任,無權任命國中各縣長吏,但常山國匪患嚴重,許多地方官員缺員嚴重,久久不能補足。

想要早些解決黑山賊,只有盡力充實常山國的力量,甄選人才便是其一。

而這是袁大將軍心情愉悅之下給顏良開的小小特例,也算是對顏良識相懂事的獎賞。

顏良一頂高帽子給田豐扣上,田豐雖然不是那種喜好阿諛奉承的人,但也不免心中隱隱得意,答道:“不過是歲數大了,看得多些罷了,根本不值一提。”

雖然田豐表示謙虛,但着實給顏良推薦了些逸才,讓顏良覺得不虛此行。

“清河崔琰崔季珪,精《論語》、《韓詩》,曾從大儒鄭玄就學,又遍歷青、徐、兗、豫郡縣,建安初方纔返回冀州。其人清忠高亮,雅識經遠,胸懷仁義,剛正敢言,先前亦勸止大將軍南下,惜不能用,亦爲人所忌。崔季珪對南下討逆之事頗不以爲然,然則心懷百姓,若立善能以常山百姓之事說之,或可以爲臂助。”

顏良聽到這個名字就心頭狂跳,心道妙啊,清河崔琰的名氣可不是蓋的,若是能有此人幫手,自己豈不輕鬆得多。

顏良不記得崔琰如今擔任何職,便問道:“不知崔季珪如今擔任何職?”

田豐道:“崔季珪如今爲騎都尉,所諫之言不爲大將軍所用,近來託疾在家。”

騎都尉雖然也叫都尉,但基本上是個掛名的虛銜,手下一個兵都沒有,看來袁大將軍對這個比較晚纔來投附的崔琰也是高高供着,卻並不重用。

顏良說道:“崔季珪之大名我亦久仰,不過卻與其並無交道,還請先生代爲美言幾句,我以爲,可薦其領常山國治元氏。”

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44章 殘月彎刀第116章 捋順毛第575章 “山賊”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393章 龜甲陣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157章 大練兵第598章 囑託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39章 血肉泥沼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554章 甜蜜的煩惱第49章 做人難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397章 螻蟻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571章 一出好戲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98章 追擊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391章 劇本第206章 遊說第239章 攜二美而同遊兮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547章 回家第6章 施之以恩第273章 泜陽亭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60章 難產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93章 慶功宴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522章 舊人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6章 施之以恩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457章 鴻門宴?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31章 魔改鹿車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540章 佯退第547章 回家第400章 逆推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28章 暗通款曲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430章 來戰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31章 魔改鹿車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243章 執子之手第393章 龜甲陣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
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44章 殘月彎刀第116章 捋順毛第575章 “山賊”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393章 龜甲陣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157章 大練兵第598章 囑託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39章 血肉泥沼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554章 甜蜜的煩惱第49章 做人難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397章 螻蟻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571章 一出好戲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98章 追擊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391章 劇本第206章 遊說第239章 攜二美而同遊兮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547章 回家第6章 施之以恩第273章 泜陽亭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60章 難產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93章 慶功宴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522章 舊人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6章 施之以恩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457章 鴻門宴?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31章 魔改鹿車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540章 佯退第547章 回家第400章 逆推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28章 暗通款曲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430章 來戰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31章 魔改鹿車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243章 執子之手第393章 龜甲陣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