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重歸故地

虎頭山東南方向四十餘里處的老槐谷,因爲地勢平坦,原本是張燕用來訓練各寨精兵的重要所在。

當時老槐谷中營帳遍地,人聲鼎沸戰馬嘶鳴,端得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然而,誰人又料得到,這番景象竟然是堂堂黑山軍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更可能是最後一次如此風光。

三月底時,顏良帶人夜襲虎尾寨,一戰而下,又乘勢引誘杜長輕兵追擊,設下重重埋伏大敗黑山賊,斬殺賊兵賊將無數,生俘大將杜長。

其後又乘勝追擊至老槐谷,將逃到此地苟延殘喘的賊兵繼續衝散,更一舉焚燬了賊人們辛辛苦苦搭建起來的營寨。

老槐谷因此荒廢,雖然其後張燕也曾駐紮在此指揮前線反攻虎尾寨,但早已沒了之前大練兵時的盛景。

直到一個月前,又有一支人馬來到此地紮下營壘,然後一支支部隊漸次開進,重新又把寬闊的老槐谷填滿,一個個營寨一頂頂帳篷又重新搭建了起來。

老槐谷內長着了諸多茂密的槐樹,此谷也因此得名,不過在賊兵們在此練兵時,山谷中間礙事的槐樹已經被盡數砍伐了去,倒是山谷周圍的槐樹還得以保存。

此刻,在山谷邊緣一處矮丘上,正有一箇中年男子坐在一株茂密的老槐樹下發呆。

這中年男子正是張燕曾經的頭號親信部將杜長,他望着面前重新佈滿山谷的營寨與帳幕,恍惚以爲回到了兩個多月之前。

當時他正是此處山谷的主將,萬餘兵馬聽他的號令,堪稱是除了張燕之外,黑山軍中威勢最盛的將領之一。

而如今,重歸故地的杜長卻已經成爲了一名任人宰割的階下囚,讓杜長不免感嘆一句世事無常。

自從三月底那一場大敗之後,兜兜轉轉地杜長被押到元氏城,期間經受了好幾撥人的先後審問。

杜長出身博陵大族,但加入黑山軍時日已久,也沾染了一些彪悍氣息,若是往常裡他以爲自己必然和王當、孫輕一般死路一條,肯定拒不配合。

不過,那天在虎尾寨前他被顏良當面呵斥了一番,內心暗暗生出一絲悔意,又從顏良的話語裡聽出不打算取他性命的意思,所以杜長便沒有那麼死硬,被逼問了幾番後便挑挑揀揀地交代了一些黑山內的虛實。

或許是因爲他願意配合,常山人並沒有太過爲難他,也沒對他嚴刑逼供,吃食上也不虐待他,只是拖着既不嚴懲也不寬釋,讓杜長心裡一直惴惴不安。

這一次,常山人重新殺入黑山,還把杜長給稍待了上。

重歸故地的杜長雖然不明白爲何,也不敢明着問別人,只是心裡不免暗暗揣測,是不是顏良要令自己去與張燕說和?又或者是讓自己去招降那些小山寨?

若真的是如此,自己要不要答應呢?

答案自然是明顯的,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呢,自己現在可是任人拿捏。

只不過,自己的面子還能起幾分作用,張燕會聽自己的勸告麼?那些小山寨首領會聽自己的麼?

若是事情辦成了,那自己算不算得上有些微功,那顏良能看在這事情的面子上放自己一馬麼?

然而,這些事情都只存在於杜長的想象之中,他來到老槐谷也有些時日了,但卻始終沒得到什麼有分量人物的接見,更沒有接到什麼需要他去做的任務。

杜長也曾旁敲側擊地問派在他身邊的那些“護衛”,可是那些人也是一問三不知。

到並非是護衛們有意隱瞞,混熟了之後,他們對於杜長問的一些問題也不瞞着,只要不涉及機密多是有問必答,但他們也不知道上邊帶杜長來此地有何用意,只是交代好生看護。

杜長在這谷中的待遇倒着實不錯,除開一些機密要地之外,並不禁他到處走走看看,只要不出了谷口就成。

就這樣,杜長倒是變成了這個忙忙碌碌的大兵營中一介閒散人士,整日裡到處閒逛發呆。

眼下,在營寨中間的空地上,正有一些士卒在進行訓練。

一開始,看到有士卒訓練的時候,杜長便有些忐忑,心想自己會不會被認爲窺探機密。

不過後來他發現那些護衛們並不把這當回事,所以杜長之後也就光明正大地看。

作爲負責黑山軍訓練事務的大將,杜長的眼光自然有獨到之處。

他看到這些士卒的訓練方法與他曾運用的訓練方法也沒有太大的不同,都是整隊列隊,前進後退,左轉右轉,刺擊劈砍這些基本戰術動作。

然而,明明都一樣的訓練方法,眼前的常山兵看起來就與自己所練的黑山兵大不一樣。

因爲他發現,常山兵們訓練得更苛刻,動作一定要標準,訓練量更是極大。

每當有士卒達不到訓練要求,會被負責訓練的軍官輕則苛責重則處罰,而士卒們往往並無怨言,捱罵挨罰之後繼續訓練。

這在杜長看來是不可思議的,黑山軍雖然稱之爲軍,但都是各個山寨湊起來的人馬,若是在打仗的時候畏敵不前處罰也就罷了,訓練的時候如果太過苛責,動輒打罵,下面的士卒們不鬧翻天才怪。

所以說,杜長在練兵的時候,也就睜隻眼閉隻眼,馬馬虎虎就過來。

他還曾經認爲所練的兵馬已經是一等一的強軍了,但看看面前的這些士卒,才知道坐井觀天是個什麼意思。

這些士卒列隊嚴整,幾乎都站在一條直線上,前進後退,左右轉身的動作都相當整齊,無論是刺擊還是劈砍,幾乎是跟着軍官的口號一起施爲,那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槍頭和刀刃,讓杜長想起了兩個多月前那十分不愉快的回憶。

他心想也正是因爲訓練如此刻苦,才能在戰場上游刃有餘,自己輸得並不冤。

杜長以爲,這樣強悍的軍隊,肯定是顏良轉戰多年的老卒,故而有這等水平。

他好奇之下也問過他的護衛,然而得到的答案卻令他大爲震怖,眼前這些士卒至少有一半是來到常山後新募的,而且還有一些根本不是正規軍,而是屯兵。

屯兵屯兵,顧名思義,也就是平時屯田,農閒操練的士卒。

杜長心想這屯兵怎麼都如此精銳了,還給不給人活路了?

然而看多了之後,杜長也就漸漸淡然了,因爲這些時日來他看到不停有部隊開進山谷,又開出山谷,但凡在此處短暫駐足的部隊都無一例外會進行訓練,而每一支部隊的訓練水平,都相差無幾,甩開他所訓練的賊兵幾條街那麼遠。

枯坐在樹下的杜長呆愣愣地看着場內的士卒訓練,看得出神之後,連士卒收隊回營都沒發現,直到矮丘下方几名負責“護衛”他安全的討逆營士卒大聲問道:“杜君,開飯了,我們再不回去就吃不上了。”

杜長聞言才醒覺起來,立刻站起身朝下方的幾名護衛拱手笑道:“哎呀!抱歉,抱歉,在下光顧着發呆,沒注意時間,咱們這就回去,有勞諸位辛苦了。”

杜長的笑容和言語間陪着幾分小意,而那幾名“護衛”則分別回禮,口稱不敢,然後擁着他往所居的營寨而去。

當杜長將將要走到自己所居的帳幕時,南邊的山谷入口處突然來了一大股人馬,揚起了好大的動靜。

杜長不禁也扭頭看去,只見來者所打的旗號竟然與他平日裡所見的旗號不一樣。

他平日裡所見的兵馬無一例外的都打着“討逆營”大旗,然後稍小一些的旗幟則有“元氏”、“石邑”、“高邑”、“建義中郎將”、“常山典農”、“短兵曲”等等,但眼前正在進山谷的兵馬卻沒打“討逆營”旗幟,而是打着“趙國郡兵”和“典農校尉”的旗幟,不免讓杜長感到有些疑惑。

杜長頗有幾分不恥下問的精神,問道:“這新來的人馬怎麼是趙國人?不是常山人麼?”

一名護衛看了一眼隨口答道:“嗯!是趙國郡兵,不過仇校尉是自己人,當初是將軍保舉他出任趙國典農的,這次應該是被將軍叫來一起剿賊的吧!”

護衛隨口一答,但杜長心中卻是大驚,顏良一個常山國相,竟然能保舉其他郡國的典農校尉,還能指揮其他郡國的兵馬,這也太牛掰了吧?

不過震驚過後,杜長心下也自釋然,因爲這些時日已經有太多令他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

就好比杜長已經通過閒聊中知道,如今老槐谷中居留的幾股兵馬分別出自元氏營、石邑營、高邑營、常山典農等幾處,根據他的眼光,除開常山典農的兵馬稍弱之外,其餘各營均是虎狼之師。

雖然杜長沒有問也不敢問這些營的兵馬分別有多少人,但他光看那些人馬調動便心裡有個大概。

在他的觀測裡,前些時日從各處彙集到此處的兵馬至少有七八千之數,負責載運物資的民夫也至少有四五千人。

要知道這七八千全都是裝備精良,至少能披上皮甲的訓練有素士卒,可不是隨便發把兵器就能拉上戰場的賊兵。

顏良以一郡之力,竟然能設下這許多營,養如此多精兵,豈不令人驚訝。

而且,聽那些護衛們說,正在北邊方向用兵的真定營、房山營、上艾營亦是與此處諸營戰力相當的精銳部隊。

且顏良派人進山作戰之外,總還得在郡中留下一些人守衛吧?

如此算來,這常山國得養多少兵馬,他顏良如何能夠做得到?

有了先前的衆多未知困惑打底,這一回新來的趙國郡兵倒也讓杜長漸漸有了些見怪不怪的淡定。

胡思亂想間,護衛們已經幫杜長把飯打了來,遞到杜長手裡。

飯菜很簡單,一大碗上好的粟米飯,上邊鋪着一些醃製的菹菜,還有一碗飄着油花雜着野菜的羹湯。

杜長的飯食與護衛們的飯食是一樣的,並沒有給他特殊待遇,幾人聚在一起便吃了起來。

這等吃食對於杜長一個賊將而言自然是粗疏得多,然而,杜長也知道,往日裡他手下的賊兵絕對吃不到這麼好的飯食。

各部賊兵們平日裡的飯食多是些陳粟,或者糜子摻些雜菜就對付過去,幾乎難看到油花,鹽也放得很少。

然而,常山兵任一普通士卒,都能吃到上好的粟飯,菜和湯裡鹽下得很足,十分下飯,每隔三到五日還能沾到葷腥。

杜長一邊扒拉着飯一邊想,有這麼好的吃食,怪不得手下人肯用心操練,若是自己也有這麼寬裕的糧秣,自己也能……

想到這裡,杜長回憶起他這些時日裡看到的那些士卒,那股子精氣神,暗暗嘆了口氣。

是啊,即便是糧秣充足,怕是自己也訓練不出那麼好的兵吧!

由於杜長的胡思亂想,身旁幾個一起吃飯的護衛都已經把飯吃完,開始喝羹湯。

他們看着動作木訥,魂不守舍的杜長,都是笑着搖了搖頭,知道杜長的呆病又犯了。

忽然,他們所居的帳篷外來了數人,其中一人看服色起碼是個隊率或者伯長,來到他們面前道:“杜長可是在這裡?”

聽到來人如此說,所有人都下意識地站了起來,護衛中爲首的什長應道:“是,我等護衛杜長在此。”

來人與什長點了點頭,說道:“將軍召見,你們帶他隨我來吧!”

杜長聞言心中一驚,他知道此處營中所有人口中的將軍只有一個人,那便是顏良,顏良居然肯召見自己了。

這驚訝之下,一口飯就沒嚥下去,嗆到了喉嚨,杜長立刻漲紅了臉大咳起來。

來人看了一眼道:“噢?你們還在吃飯?那不急,先把飯吃完!”

護衛什長道:“怎麼好讓將軍久等。”

來人道:“將軍說過,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我等不能絲毫浪費,所以你們還是先吃完,反正不是緊急之事,將軍不會怪罪的!”

見來人都如此說了,衆人也都沒有意見,紛紛捧起椀吃了起來。

杜長自然把二人的交談都聽在耳中,那“天大地大,吃飯最大”的話語,讓他頗多感觸。

見杜長忙着往嘴裡扒飯,來人說道:“杜君莫要心急,慢慢吃,莫要再嗆到。”

杜長端着碗,尷尬地與他點了點頭,在一片即將見到大BOSS的忐忑中匆匆扒起了飯來。

第8章 兵臨白馬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208章 刺客侯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65章 工師之子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378章 踢毽子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42章 誤中副車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391章 劇本第65章 工師之子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116章 捋順毛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53章 立效以報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552章 宅鬥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43章 各顯身手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31章 合兵第9章 山崗軍議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8章 兵臨白馬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549章 女間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492章 反殺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31章 魔改鹿車第214章 回鄉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377章 踏春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472章 豬隊友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522章 舊人第90章 獻俘賣乖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52章 宅鬥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
第8章 兵臨白馬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208章 刺客侯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65章 工師之子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378章 踢毽子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42章 誤中副車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391章 劇本第65章 工師之子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116章 捋順毛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53章 立效以報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552章 宅鬥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43章 各顯身手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31章 合兵第9章 山崗軍議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8章 兵臨白馬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549章 女間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492章 反殺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31章 魔改鹿車第214章 回鄉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377章 踏春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472章 豬隊友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522章 舊人第90章 獻俘賣乖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52章 宅鬥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