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

皇帝的手掌重重地拍擊在案几上,高聲斥責道:“好個高仙芝!自任節度使以來,他每次回長安,朕賞賜了他多少財物。朕封了他兒子五品的散官。可他是如何報答君恩的!爲了區區十幾橐駝的財物,殺人放火,爲禍西域,把安西都護府幾代人在西域建立的威信給敗光了!”

邊令誠連忙拜伏說道:“陛下英明,高中丞能征善戰,只是貪財而無義,毫無大局觀。現如今河中九國百姓恨之入骨,連同安西都護府和安西軍都恨上了。所以奴婢建言,如今之計是先消除百姓對安西都護府的抗拒纔對,否則他們到時候棄大唐而歸大食,可就得不償失了。”

李隆基肯定地點了點頭,對邊令誠說道:“邊令誠,明日你在花萼樓下候着,朕要頒旨使李嗣業兼任北庭安西四鎮節度使,你帶着雙旌雙節和六纛前往磧西交給他,叫他嚴密防範蔥嶺以西及昭武九國的動向。”

“喏!”邊令誠拜伏在地,雙掌蓋在了羊氈上。

“退下吧。”

邊令誠跟在乾爹高力士的身後,雙雙退出了南薰殿。

玄宗皇帝揉了揉額頭,對於該如何安排高仙芝有些難以取捨,楊玉環從月洞門走出來,攙扶着三郎走進了內室中,讓他躺坐在那香氣宜人的貴妃榻上。

嗅着乳香的清涼如沐松林的味道,玄宗的精神逐漸回到了軌道上。他細細思量,高仙芝雖然無大局觀,但打仗的能耐確實不小,如今已經在花萼樓給他辦過慶功宴,自然不能再治他的罪。眼下不如調他去河西擔任節度使,而河西節度使安思順則調到朔方,這樣的頻繁調動有利於防止節度使勢力坐大。

他有時會這麼想,但一提到自己和楊玉環的乾兒子安祿山,就是全方位無死角的相信了。別的節度使調來調去,就只有安祿山始終牢牢地坐在范陽平盧的交椅上,而且越坐越穩根深蒂固。

這一夜,有流星雨劃破夜空,高仙芝在花萼樓中酩酊大醉,他興許是忘記了自己背後隱藏的擔憂,或許是要用酒來自我麻醉。他在親兵攙扶着回去的路上,時刻想的是回到磧西后該如何補救之前的錯誤。

第二日中午高仙芝才從府邸中的榻上爬起來,在僕人的幫助下梳理好長髮戴上襆頭,換上紫色常服圓領袍之後。宮中傳旨的宦官已經來到院中,手中託着黃絹高聲呼喝道:“高仙芝接旨!”

他連忙走出正堂外,叉手俯身下拜:“臣接旨。”

太監抖開絹布,撐展了高聲念道:“門下,提調高仙芝爲河西節度使,不日起離京上任……”

……

“……命河西節度使安思順遷官爲朔方節度使。制書如右,符到奉行!”

頭戴髮辮眯着小眼的安思順跪在地上擡起頭,滿臉的茫然和不情願,他平端着雙手直起腰身,擡頭看着監察御史將一卷黃綢放入他手中。這種感覺沒有錯,是實打實的晴天霹靂。

安思順今年已五十多歲,自開元初年入河西軍中服役起,伺候了幾任河西節度使,是名副其實的老資格。他的資格有多老呢,他曾經在名將薛仁貴的兒子薛訥帳下爲部下,那時候河西還沒有節度使,只有行軍大總管。連王忠嗣的親爹王海賓都是他的同僚。憑這份資歷就足以傲視天下所有將領了。

可惜官員的升遷選拔不是由資歷決定的,安思順在軍中的表現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出色的點,溜鬚拍馬的本事也不及他的堂弟安祿山,所以在河西的升遷並不順利,簡直是一步一個腳印。這也使他的根基和威望不是一般的高。

突然間被調離河西非他所願,聖旨又實在難違,應該怎麼辦呢。

當天晚上他把幕僚,押衙、和各軍的軍使、行官叫進了節度使府邸,衆人把頭埋在燈下,不知暗中商議了什麼東東。

第七日清晨,安思順身邊只帶了幾個隨從,與監察御史裴周南結伴而行,準備離開武威城前往北庭上任。

他抽打着老馬馬臀剛剛拐過正街來到城門口,卻見地上跪了一堆黑壓壓的粟特胡兵,這些人看見他出現後,紛紛呼天搶地:“安中丞,不要走!河西離不開你,我們離不開你啊!”

安思順捋着鬍鬚點了點頭,感覺還行,表演得雖然有些誇張,但還是有幾分真情實感的。

監察御史裴周南打馬上前喝道:“你們這是做什麼!想叫安中丞違軍令抗旨嗎!”

衆胡兵根本不搭理他,繼續跪在地上高喊哭叫。

安思順只好親自下馬,上前拱手相勸:“兄弟們如此厚愛思順,讓我十分感激,只是聖命難違,各位還是離去吧。”

刷!

一名領頭的軍官從腰間抽出短刃,對準自己的臉上劃出一道血痕,把御史裴周南嚇得後退了幾步。

這可不是自殘,而是叫割耳嫠面,是胡人一種表現赤誠忠心的一種方式,通常部落的首領或最高統治者駕崩後,他們心中表示不能接受,用自殘的方式向老天爺表示不滿。現在把這種方式用到了挽留安思順身上。

“請安中丞留下!”

跪在前面幾排的胡兵們繼續提刀自殘,有些人技巧純熟,只在臉上留下一道淺淺的血痕,有的心眼兒實在,竟然真的把耳垂給割裂了。

安思順表示毫無對策,只好退了回去。周御史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給遠在長安的玄宗皇帝寫了一封奏疏。李隆基只好改變初衷,任命了高仙芝一個右羽林大將軍的閒職。

他之前所做的所有準備都沒有白費,精心構建的驛站物流系統已經步入正軌,每個月都能往陽關輸送四十石的胡椒等香料,獲利二十四萬貫,能爲安西軍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他在疏勒鎮曾經推行的軍中內務條例,要求個人攜帶物品嚴格符合規定要求,實現統一標準,現在也可以向全軍推導。趙正一的驚雷觀也無需遮遮掩掩了,猛火雷小型化可勁兒地給我造。他預計還要在安西四鎮建四個儲量大的糧倉,從河西和中原地區買糧食充填其中,作爲安西軍的戰備糧。

當然完成這些規劃之前,他還要直面一個高仙芝遺留下來的大事件,那就是中亞諸胡引來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軍。

他接到聖旨是二月底,怛羅斯之戰發生的時間大概是在七月底,還有五個月的時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他要拿出全部的精力爲自己擔任節度使後的第一戰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
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