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

搶東西的造反者常見,但是做生意的造反者可真是難得一見。

土匪山賊的事業叫做“無本買賣”可不是白叫的。他們捨出一條命來造反,目的就是要做無本的買賣。高風險的“事業”會給造反者帶來超常規的“紅利”。如果是爲了正常“將本求利”的做生意,誰好好的會去造反啊。

從這個角度講,復興黨的人先是攻破了縣城,抓住了縣衙裡的官員之後又把滿城最有錢最有勢力的那幫大老爺給抓走了。這就是徹頭徹尾的造反了。

可是復興黨佔了城池之後,一不徵兵徵糧,二不劫掠淫樂,反倒在駐紮在縣衙之後搞什麼嚴厲打擊各種犯罪分子的事情,把整個棲霞縣裡街面上的那些無賴混混惡棍之類的人物不是吊死就是槍斃了。

這些原本應該是衙門做的事情,復興黨的這幫“賊寇”反倒做的那叫一個順手。現如今復興黨的人更直接的就在棲霞縣城裡做起生意來了。這讓棲霞縣裡的中等布商周立濤怎麼想都想不明白。

“出入不禁,免了城門稅,還把街面都肅清了。這復興黨可有點不像反賊,倒是像要坐天下的樣子。這麼看,復興黨說把登州府和萊州府都佔了的話,倒是有幾分可信。王掌櫃,你看到復興黨的那個鋪子裡買東西的人多不多?”

周立濤是個講究在商言商的人。復興黨免掉了城門稅又放開了交通,明擺着這復興黨的人是準備在棲霞縣城裡常駐。國家大事,周立濤這樣的中等商人是不關心的。倒是復興黨的人做生意和自己的買賣產生了競爭,這事情周立濤不能不上心了。

“說起來也奇怪。這復興黨的買賣和咱們的買賣還不一樣。一般人想在復興黨的鋪子裡買東西還不行。他們鋪子裡不收普通的銅錢和銀子。想要在供銷社裡買東西,得到復興黨的那個銀行裡面用銀子和銅錢換成復興黨的銀子和銅錢。我昨天派小二子拿了一兩銀子到復興黨的銀行裡試了一下。果然用一兩銀子換了一個復興黨的銀元。就是這個,掌櫃的你瞅瞅。”

王福生一邊說着話一邊遞給周立濤一枚復興黨發行的銀元。

掂了掂手頭的銀元,周立濤很堅定的對王福生說道:

“這銀元肯定沒有一兩重,最多也就七錢上下。看成色,就是這七錢裡面,也不見得都是銀子。”

做了半輩子生意,無論周立濤還是王福生都是鑑別銀子成色的高手。雖然復興黨的銀元製作精美,可是在白銀作爲流通貨幣的時代裡,相比較貨幣的精美程度,他們更關注銀子的純度和重量。

王福生聽了周立濤的話之後點了點頭說道:

“東家說的沒錯,我用銀秤專門量過了,這一枚銀元剛好是七錢二分的重量。”

周立濤手裡來回擺弄着銀元,皺着眉頭對王福生說道:

“這事情說起來可真夠古怪的。你說這復興黨的人明明都佔了棲霞縣城了,他們就是真的直接搶咱們的銀子,咱們難道還敢不給不成?他們不搶不奪的,反倒在銀子上耍這樣的小聰明。難道復興黨的頭領是個商家不成?”

王福生對此也蠻奇怪的,可是更奇怪的事情他已經見過了。他對周立濤說道:

“東家這麼想倒也說得通。可是我自己出去和人打聽了,在復興黨的鋪子裡,這一個銀元,還真就能買到一兩銀子的東西。劉家河鎮的那個布商,老爺知道吧。他就用那一個銀元在復興黨的鋪子裡買到三十匹布。那老東西賊着呢。我請他喝了茶他才和我說,復興黨的布質量相當不錯,分量也足,用復興黨的錢買復興黨的布,比在別的鋪子拿銀子買布,一匹就能便宜四五十個銅錢。”

“什麼?這麼說,那老傢伙在復興黨那裡拿到的布豈不是比咱們從登州進的貨還要便宜二十多個銅錢!”

所謂商人本色,一聽到有人佔了便宜掙了錢,周立濤立即就不淡定了。他也不再琢磨復興黨是不是在耍什麼小聰明搞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段了。他立即對王福生說道:

“復興黨的布賣的這麼便宜,那鋪子的買賣怎麼樣?老百姓到他們的銀行裡換錢買東西的多不多?”

王福生搖了搖頭,回答周立濤道:

“老爺想多了。咱們這樣的買賣家都怕這復興黨是匪人,普通的百姓就更怕復興黨的人了。前幾天東家是沒看見。好傢伙,整個棲霞縣城裡,凡是有點名聲的混混都被複興黨的大兵拿火銃給打死了。一百多人,哪怕就是個小偷小摸的罪名,也直接就是給打死。屍首在東街口那塊擺了整整一天。也就是這幾天纔有人敢上街。前兩天的時候,要不是家裡實在沒糧了的,誰也不敢在大街上露面。”

“這麼說,難道一個人去復興黨的鋪子裡買東西的都沒有嗎?除了劉家河的那個老傢伙就沒人去復興黨的鋪子不成?”

王福生聞言又搖了搖頭。他說道:

“這倒不是。去復興黨鋪子裡買東西的人倒不少,可是那幫人都是些本縣的力巴。復興黨花錢在咱們縣城裡僱了不少人修路的。工錢都是按天結的。每天給發的是復興黨的鋼板。那幫力巴拿了工錢,立即就到復興黨的鋪子裡買糧食買東西。倒是別的人,沒到復興黨那裡幹活的,一般還是到咱們這樣的老店裡來買東西。”

周立波聽了王福生的話,沉默了好一會兒。最後他才咬了咬牙,對王福生說道:

“別管復興黨的人是不是有什麼貓膩。反正就是用銀子換了復興黨的銀元,買東西進貨咱們也不虧本。咱們這次就冒一次險。這回貨就不從登州那邊上了。那邊現在是怎麼回事還不一定呢。咱們把這次的貨款,都換成復興黨的銀元,直接從復興黨的鋪子裡拿貨。”

摸了摸下巴上的鬍子,周立濤有些擔憂的對王福生說道:

“我看啊,這復興黨要是在咱們縣能一直呆下去的話,咱們這買賣就得難做。你想想,本來複興黨的東西就便宜,要是全城的老百姓都上覆興黨那而買東西的話,咱們的買賣還怎麼做啊。這回我親自出馬和復興黨鋪子的東家談談,看看大批的進貨能不能便宜點。”

王福生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他一聽說了復興黨的貨價,第一想法就是從復興黨這裡多屯點貨。可是一方面他對復興黨的人有點害怕,一方面店裡事情他也做不了主。所以他纔等着周立濤來了之後才和他商量的。

王福生和周立濤當然不知道,復興黨的貨物本身就因爲是工業化批量生產的產品所以成本要低的多。看起來似乎復興黨的貨物價格便宜,可是實際上,因爲成本很低,所以復興黨即使以市場價的一半出賣商品,也是很賺錢的。

更主要的是,隨着復興軍和復興黨的各種產品出現而建立起來的復興銀行,又可以在這個商品交易的過程中通過兌換銅錢和銀子獲得大量的錢息。一旦復興黨的貨幣在本地區普及起來,那麼整個地區的經濟,就被複興黨所掌控了。

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33章 理念(1)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17章 起步(1)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373章 在山東(8)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83章 東改編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6章 準備(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305章 終結者(2)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15章 立足(3)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80章 大練兵(4)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80章 大練兵(4)第3章 穿越(3)第372章 在山東(7)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28章 開始(4)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38章 妖僧(2)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36章 理念(4)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310章 終結者7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16章 立足(4)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
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33章 理念(1)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17章 起步(1)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373章 在山東(8)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83章 東改編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6章 準備(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305章 終結者(2)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15章 立足(3)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80章 大練兵(4)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80章 大練兵(4)第3章 穿越(3)第372章 在山東(7)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28章 開始(4)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38章 妖僧(2)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36章 理念(4)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310章 終結者7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16章 立足(4)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