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

房大壯是河南人。他本來是河南省汝寧府信陽州大別山地區的一個半獵戶。

所謂半獵戶,就是指的是農忙的時候要給附近的地主大戶家做佃戶,農閒的時候又要自己在山中打獵換取日用的家庭。

說起來也是倒黴,本來他是因爲山裡的獵物越來越賣不上價,主家的租子越來越高,家裡的日子越來越過不下去了,所以才從上山下來投奔住在信陽州城的親戚家的。沒想到到了信陽他才發現,原本他以爲在州城裡過着好日子的親戚,日子過得還不如他這個山中的半獵戶呢。

可是,回家這條路已經行不通了。本來,他的父母早亡,他和哥哥一起生活。他哥哥的第一個妻子病死之後取了第二的妻子。那個婆娘對於自己的小叔子相當的不喜歡,以至於房大壯在哥哥家連個飽飯也吃不上。在這主家的盤剝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年紀不到十六歲的房大壯也是發了狠心,就是在親戚家吃苦也不回山裡的家了。

正常來說,老百姓的日子雖然總是很艱難,可是大面上,大家還都忍得下去。窮日子、苦日子過慣了也就適應了。

房大壯年紀雖然不大,可是本事卻是不小,他們家祖宗當年在元末的時候可是大名鼎鼎的毛葫蘆兵的一員。他家雖然沒有因爲這個本事混得個一官半職,可是拉弓射箭的本事可是世代傳承下來了。要不然,僅僅幾口人,在大別山區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怎麼能夠生活的下去呢。

房大壯年輕又有本事,正好符合年輕氣盛這種情況。

房大壯投奔的親戚家,有一棵非常巨大的大榆樹。大家可別覺得這大榆樹有什麼了不起的。在生產力落後的時代裡,一棵可以結出榆樹錢的大榆樹,可是窮人家的寶貝。

每每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家裡有一棵自家的大榆樹,那可就是能夠救命的寶貝。榆樹錢這個東西雖然不是正經糧食,可是把它和那些豆子之類的雜糧混在一起煮熟了,哄飽肚子是沒問題的。

房大壯一個山裡孩子,年紀雖然不算小了,可是在農業時代的信陽州里,也沒有什麼工作崗位提供給他的。在古代農業社會裡,落後的生產力和落後的生產方式,使得年輕的房大壯連個當童工的機會都沒有。

老百姓家的家務活也實在不多。房大壯把家裡打掃乾淨,把水缸打滿之後,每天就處於一種閒散狀態。所以,他的親戚就給他佈置了一項重要工作,全副武裝看守那棵已經開始結榆樹錢的大榆樹。

大家不要覺得奇怪。一個結榆樹錢的榆樹,至於專門派個人看守麼?

在現代社會自然不需要。可是在古代社會裡,窮人又不是隻有幾個,天底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窮人。餓肚子的人又不是一家,天底下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都餓肚子。更主要的是,在明朝末年這個環境裡,隨着小冰河氣候導致的自然災害頻發,使得明末的糧食生產大規模的衰退。糧食變得越來越珍貴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棵能夠結出大量的榆樹錢這種可以代替糧食的好東西的大榆樹,可是周邊的所有人都虎視眈眈的好東西。

老百姓麼,對於吃飯這件事情可是把它當成天那麼大的。可是呢,一旦有個身強力壯的大小夥子,拿着一張自制的弓箭站在那裡的時候,面對實實在在的安全威脅,大家還是會謹慎從事的。

要不怎說,歷史上老百姓鬧事造反的時候,總是少於老百姓苦苦忍耐的時候呢。不到了無論如何都是死路一條的絕望情況下,老百信總是選擇忍耐。

所以說,一個房大壯站在榆樹下,就能夠保證這個大榆樹的安全了。

要說起來也真是夠倒黴的,老百姓不敢動這棵有房大壯保衛的大榆樹,可是根本就不需要吃榆樹錢的人卻盯上這棵大榆樹了。

信陽州知州的大兒子前不久納了一個揚州瘦馬。那個揚州名“技”可是和現代的那些小三不同,人家不會成天就知道要錢要房子之類的沒什麼格調,人家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可是相當高尚的。她非得要一架用百年老榆樹造的車架。

信陽州里的榆樹不多,可是信陽州外的榆樹卻也不少。但是呢,事情也就是那麼寸。因爲房大壯的親戚成天讓一個拿着弓箭的半大小子看守着這棵榆樹,在信陽州城裡,不少好事兒的市井之徒就傳說這棵大榆樹是什麼千年神木有各種靈異的。

大家也都知道,信陽州知州雖然不過是個從五品的文官,可是這種相當於現代的市委書記、市長、軍分區司令、公安局長、稅務局長等等官職合二爲一的角色,那肯定是個大官兒了。

一個碼頭的公安局局長的兒子,都敢在居民區里弄出個化學大炸彈來,那麼明代的一個知州,一個相當於現代的市委書記、市長、軍分區司令、公安局長、稅務局長等等官職合二爲一的大官兒的兒子,會有多麼的肆無忌憚飛揚跋扈,這就是大家可以想象的了。

當然了,人家是官兒代,人傢什麼沒見過啊。什麼叫金絲楠啊,什麼叫小葉檀啊,人家見的多了。可是呢,信陽知州兒子身邊的碎催,也就是那些幫閒們,偶然間提起州城裡的新聞,說到了最近傳聞的千年神木大榆樹。

一棵榆樹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這棵榆樹出了名有了傳說了,這就變成是個好東西了。在一切利益既得者、特權階級看來,天底下的好東西都應該是他們的。天底下所有的錢都該他們賺,天底下所有的美女都應該給他們當二奶三奶四奶以至無窮奶,天底下所有的奇珍異寶都應該擺在他家的庫房裡。總之好事兒都應該是他們的,好東西都該他們擁有。

一棵大榆樹變成了有名的東西,那麼在信陽知州的兒子眼裡,這棵大榆樹就不該是老百姓所應該有的東西了。這種好東西,泥腿子、老百姓擁有,那完全是折了他們那羣狗東西的壽了。他們可不該擁有這麼好的東西。

就這樣,信陽知州的兒子甚至都沒露面,只不過派了幾個狗腿子,就把房大壯的親戚家給強拆了。那棵傳說中的千年神木的大榆樹也成了知州兒子的小妾,那個揚州瘦馬的車架。

房大壯的親戚慘遭橫禍,但是老百姓就是這樣的,朝廷說你的房子要被拆遷,除了忍着,也沒有別的辦法。可是房大壯這個見慣了血腥,手裡不知道殺過多少野獸的少年人可不幹了。。。

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78章 大練兵(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2章 起步(6)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08章 終結者5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24章 起步(8)第4章 穿越(4)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173章 審判(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373章 在山東(8)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13章 立足(1)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
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78章 大練兵(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2章 起步(6)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08章 終結者5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24章 起步(8)第4章 穿越(4)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173章 審判(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373章 在山東(8)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13章 立足(1)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