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在山東(8)

對於孔有德來說,所謂虛實的問題根本就不用探。東江鎮這邊“虛”的厲害,復興商社那邊“實”的嚇人。

當初大炮一響,孔有德就知道自家惹禍了。光是聽動靜看效果,孔有德就知道人家那個所謂的復興商社,肯定就是東南沿海世家裡的那種數一數二的勢力。畢竟過去的時候,東江鎮方面和江南那邊的海商世家還是有過接觸的。

後世有些歷史研究者認爲東江鎮只會向朝廷要錢,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要挾和鉗制朝廷。不過問題在於,如果僅僅是爲了毛文龍麾下那兩萬多人的正規軍要錢要餉的話,東江鎮方面的所作所爲確實是驕橫跋扈的無賴行爲。可是東江鎮治下可不僅僅就是那兩萬多的正規軍。東江鎮在遼東南地區折騰了這麼多年,治下可是正經的有十來萬的遼東南的難民在的。

除了毛文龍的兩萬多正規軍,單憑東江鎮的那點耕地,在小冰河氣候的影響下,根本就不足以養活十多萬的難民。更大的問題在於,朝廷撥過來的銀子確實不算少,可是光有銀子沒有物資,拿着成千上萬的銀子,不能吃不能穿的,除了進一步的造成東江鎮勢力範圍內的白銀貶值之外,對於民生問題並沒有什麼幫助。

而且就說這個銀子吧,在封建社會這樣的體制下,在地方軍閥的這種性質下,東江鎮的銀子也不是毛文龍一個人說的算的。除了有百分之三十乃至四五十的朝廷撥款在撥到東江鎮之前,就要被兵部和登萊巡撫的各級衙門“飄沒”掉以外,拿到銀子的毛文龍也不能直接對這些銀子做主。他還得把這些銀子分潤給東江鎮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員們。

這麼一來,本來對於十幾萬人就非常捉襟見肘的資金,落實到具體的下面的普通士兵和難民的時候,基本上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很多時候,東江鎮方面還是要靠壟斷朝鮮方面的人蔘貂皮等各種特產的貿易的方式,才能賺點錢維持生活物資的供給。

在這種大環境下,東江鎮的普通士兵破衣爛衫面黃肌瘦的猶如流民乞丐一般,就容易理解了。

話說回來了,東江鎮這邊倒不是沒有銀子,關鍵是這些銀子一方面是掌握在以毛文龍爲首的一羣東江鎮的軍官手裡,另一方面是,因爲物資的貧乏,白銀在東江鎮這邊嚴重的貶值。

在內地糧價因爲湖廣方面的復興黨採取的只進不出的政策的影響下,江南地區的糧價已經達到十二兩銀子一石。而在東江鎮這邊,三十兩銀子一石的糧食,一般人都買不到。就是真買到了,裡面至少也有三分之一的沙子。

所以當武宏傑提出復興商社是“仰慕”毛大人爲國抗虜的高尚行爲,所以爲了表達敬意,願意免費的向東江鎮提供成衣(復興黨服裝廠批量生產的明代樣式棉甲)一千百件,長矛一千杆,鋼弩一千架,板甲五百領,糧磚兩千斤的時候。都督府內的東江鎮大小官員就選擇性的遺忘了復興商社的商船將二十艘東江戰船送進海底的事情,開始和復興商社的“大掌櫃”武宏傑和顏悅色起來了。

其實在明朝末年這個環境裡,官和商是不分家的。在朝廷上層裡,不管是所謂的晉黨還是楚黨,或者是一直吵吵着讓皇帝不要與民爭利的東林黨,他們一方面是大地主的同時,也都是各地的大商人。

在明王朝的軍隊體系裡,九邊的各級軍官們參與生意經營買賣的事情也都相當的普遍。就以範永鬥王登庫等山西商人爲例吧。他們如果不是和邊關的軍官們勾結在一起的話,也不可能順順利利的就能和後金女真方面做起糧食、鐵器、食鹽、布匹、軍事情報等等各種資敵賣國的買賣了。

毛文龍自己就是杭州人。對於做生意這樣的事情,他是一點兒也都不牴觸的。甚至可以說,在做生意方面他還相當的精通。

所以在聽到武宏傑代表復興商社免費的送給東江鎮這麼多好東西之後,毛文龍就明確的意識到,復興商社這是在“下本”的過程。很明顯,復興商社看上了東江鎮的什麼東西,想要和東江鎮建立起一個商業往來的關係。

毛文龍更加清楚的是,復興商社對於做成這個生意的態度很堅決。他們是不惜使用武力的手段來保證這個生意的做成的。前不久那場讓人驚掉下巴的海戰就是證明。

作爲一個杭州人,毛文龍知道江南那邊的海商們一個個都是多麼的無法無天的。他可是明確的知道,當年爲了保證自己的海上貿易,東南世家可以不惜以發動倭寇肆虐江南的方式來保證自己的貿易權限的。

至於在海船上裝大炮之類的事情,毛文龍也早就聽說過。福建那邊的海商私鑄火槍火炮裝備商隊都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做法。以至於朝廷都知道,用福建的閔鐵鑄槍鑄炮的效果最好了。

所以說,毛文龍對於復興商社的反應那麼激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激烈的衝突之後,復興商社又“大出血”拿出這麼多的好東西。很明顯,復興商社和東江鎮建立商業關係的態度也很堅決。

“既然貴上這麼有誠意。本帥也就不客氣了。東西我就收下了。不過既然你們復興商社不遠萬里的到了東江,那麼你們就是要和東江做生意的。武掌櫃大可和本帥說說你們復興商社做生意的規矩、章程。”

毛文龍當然也希望能和復興商社這樣的東南海商(他認爲的)拉上關係,不管東江鎮有沒有什麼東西可賣的。但是東江鎮可以和復興商社買東西啊。銀子確實是個好東西,可是光放在那裡的銀子,既不能吃又不能穿,那纔是一點兒用處都沒有的廢物呢。

武宏傑到都督府的時候,身邊有專門負責貿易工作的幹部隨行。幾個商務局的幹部早就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產品的樣品。

在武宏傑的示意下,幾名商務局的幹部立即就把這些商品擺放了出來,詳細的向毛文龍等一干東江鎮的官員們展示這些產品。

像棉甲、兵器這些東西還好說,雖然復興黨的產品都相當的精良和優質,對於大明朝的同類產品有着絕對的優勢。但是這些東西好歹東江鎮方面還都見過。雖然驚訝於復興黨的東西質量之好價格之低,可是那種驚喜還沒有超出正常的水平。

但是,當復興黨方面開始展示糧磚、各種罐頭,方便麪,帆布帳篷,蜂窩煤爐子等等這些生活物資的時候,東江鎮方面的各級武官可就繃不住架子了。他們一個個圍住復興黨的商業幹部,爭先恐後的品嚐着復興黨的商品,忙不迭的向復興黨的商業幹部打聽這些產品的數量和價格。

在聽到復興黨方面提出的,武器和成衣方面的物資可以使用銀子交易,但是生活物資必須使用人*易的時候,東江鎮的各級軍官們都安靜了下來。他們都眼巴巴的看向毛文龍,希望毛文龍能夠立即同意這個極度的合他們心意的交易條件。

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6章 開始(2)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372章 在山東(7)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0章 日常(2)第25章 開始(1)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308章 終結者5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0章 妖僧(4)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384章 東改編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71章 在山東(6)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15章 立足(3)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79章 大練兵(3)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39章 妖僧(3)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383章 東改編2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5章 立足(3)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5章 立足(3)
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6章 開始(2)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372章 在山東(7)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0章 日常(2)第25章 開始(1)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308章 終結者5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0章 妖僧(4)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384章 東改編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71章 在山東(6)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15章 立足(3)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79章 大練兵(3)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39章 妖僧(3)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383章 東改編2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5章 立足(3)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5章 立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