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

在兵力處於非優勢的情況下應該儘量避免攻城戰。

作爲復興軍的一個高級指揮員,混編旅旅長趙國剛當然知道這樣的戰術原則。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針對城外蒙漢聯軍的作戰中,趙國剛旅抓到了不少的俘虜。參謀部的情報部門組織人員對這些俘虜進行了審問之後發現,趙國剛的運氣相當之好,他原本以爲是一場意外的海州之戰,居然圍住了後金女真的最高統治者黃臺吉。

正常情況下,像趙國剛這樣一個旅的部隊圍住了一座大城的情況,因爲即使攻入城中也要進行比較複雜的巷戰,在沒有專業的經過專門訓練的城市戰部隊的支持下,像趙國剛這樣的野戰單位是不會主動進攻城市的。而且本來趙國剛旅承擔的作戰任務就是清掃作戰而不是進攻城市。

如果海州城裡沒有黃臺吉的話,趙國剛大可在殺傷了敵人一萬多有生力量之後轉身走人。但是既然已經意外的圍住了後金女真政權的大頭目黃臺吉,趙國剛就不會那麼做了。

趙國剛在得到可靠的消息之後,立即用無線電把這個情況報告了復興黨遼南根據地黨委。

王書輝在得打消息後,立即命令遼南第一軍團參謀部聯繫了海州城附近的幾個混編旅。最後,另外兩個正在海州城附近執行清掃任務的混編旅接到了軍團總參的命令,前往海州和趙國剛旅共同執行圍困海州的任務。而王書輝也立即啓程和兩個佈置在蓋州地區的主力旅匯合後,前往海州。

王書輝乘船到達蓋州用了差不多一個上午的時間。在同一時間裡,兩個在海州城附近執行任務的混編旅接到電報後,快速行軍到達了海州城外和趙國剛旅實現了匯合。

等到王書輝帶領着兩個駐紮在蓋州地區的主力旅開始向海州地區進行急行軍的時候,軍事嗅覺極其靈敏的黃臺吉已經發現情況不妙,自己被複興軍包圍在海州城了。

趙國剛的混編旅總兵力是兩千七百五十人。其中步兵三個營共一千五百人。騎兵兩個營共一千人。戰車一個排,共五十輛武裝裝甲馬車,配備了二百五十人的兵力。

其中騎兵營雖然沒有配備專門的火炮,但是騎兵營本身有專門的火箭筒支援火力,而戰車排的五十輛武裝裝甲馬車每一輛都配備有一架機槍和兩個火箭筒。所以從火力上講,趙國剛的混編旅在火力配置上即使比不上主力部隊,但是相對於這個時代的土著部隊來說也是足夠了的。

在兩個周邊的混編旅還沒有趕來之前,黃臺吉在海州城內也不是一動不動的。

在試探性的派出八旗騎兵對城外的趙國剛旅進行作戰之後,黃臺吉發現,目前的情況是,復興軍這個來源不明的部隊在野戰方面的戰鬥能力特別的強悍。在小隊騎兵的作戰中,八旗騎兵雖然靈活快捷,但是面對排成密集陣型配備了火箭筒和步槍的復興軍騎兵的時候,八旗騎兵單純的處於一種被屠殺的狀況。

因爲火箭筒和步槍的射程,復興軍騎兵的那種好整以暇如牆成排的行進方式雖然在速度上沒有八旗騎兵快,但是復興軍的騎兵也不求在速度上能夠超越八旗騎兵。他們只要在戰馬的幫助下能夠把和八旗騎兵的距離保持在射程範圍內就完全可以了。

等到八旗騎兵進行分散作戰的時候,復興軍的騎兵以三人小隊的模式進行追趕,仍舊可以依靠着武器射程的優勢,使用着比較僵硬的戰術動作將那些分散開來的單個八旗騎兵射殺。

在這種情況下,黃臺吉就不願意派部隊出城,與兵力和自己持平的同時佔據難以置信的火力優勢的復興軍野戰。

黃臺吉當然也不會束手待斃了。

在他看來,復興軍作爲一支外來部隊,像趙國剛旅這樣的“精銳”武裝力量一定不多。而自己所在的海州城屬於後金女真的內線地區,所以他派出大量的通訊兵逃出海州城,到附近的城池和軍事據點調遣部隊,準備在己方兵力處於優勢的情況下對趙國剛旅進行內外夾擊。

黃臺吉的想法不能說是不對的。在這個時代裡突然遭到復興軍這樣匪夷所思的武裝的攻擊,黃臺吉還能夠開動腦筋做出清醒的應對,這一點是非常的難得的。

但是時代的差距畢竟是時代的差距。黃臺吉根本就無法理解復興軍的軍事技術水平已經發展到了什麼階段了。黃臺吉派出的通訊兵除了十之七八都被趙國剛旅所屬的兩個排的機動騎兵擊斃之外,僥倖逃脫的那幾個通訊兵,實際上也很難把調兵的命令傳達到海州城腹附近的耀州和木析城。

實際上在接到趙國剛的電報之後,王書輝除了把兩個在海州城附近執行任務的混編旅調到海州城之外,還命令在耀州城和木析城附近的兩個混編旅截斷海州到兩地的交通。同時,三支在海州城以北執行情報任務的偵察兵連隊也被王書輝命令對海州到鞍山之間的官道進行封鎖。

也就是說,黃臺吉派出的那些通訊人員即使僥倖逃脫了趙國剛旅騎兵的追殺,也很難把消息傳遞到附近的城池中。

更主要的是,黃臺吉低估了復興軍的兵力。在第二天上午的時候,兩支混編旅就已經達到海州城加入到趙國剛旅的圍城任務中了。在這個時候,黃臺吉發現城外的武裝力量的總兵力已經超過自己的守城部隊,他纔開始有些慌張了起來。

王書輝並不認爲殺掉了黃臺吉就能徹底的瓦解後金女真政權。可是王書輝也知道,整個女真民族從原始落後的部落聯盟的組織形式進化成爲一個半奴隸半封建制的國家,是在黃臺吉的領導和努力下完成的。

從後世的史料上看,後金女真政權最終能夠成爲代替明王朝對中國進行統治的滿清政權,主要原因就是在黃臺吉的努力下,後金女真這個部落聯盟性質的地方民族武裝勢力,成功轉化成爲了能夠動員一切力量集中全部優勢的中央集權模式的國家。

所以在後金女真內部矛盾正在激烈化,黃臺吉的努力還沒有完全實現的情況下消滅黃臺吉本人,可以有效的中斷後金女真部落聯盟向滿清政府的進化過程,讓後金女真政權重回分散的落後的部落聯盟狀態。

而且,黃臺吉的突然死亡,還很有可能讓後金女真陷入到權力洗牌爭權奪利的內鬥之中。

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王書輝才直接參與了本次軍事行動,帶領着兩個主力旅以急行軍的形式向海州行進。

可是當王書輝達到海州城外的時候,他面臨的是一個他預料之外的消息。

就在他到達海州城前不久,未來的“天聰汗”,滿州民族和大清王朝的創始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黃臺吉,在領兵突圍的過程中,“不幸”的被複興軍的一位狙擊手在七百多米的距離上蒙中,一顆子彈打在胸口,當場死掉了。

第2章 穿越(2)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311章 終結者8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25章 開始(1)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22章 起步(6)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308章 終結者5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78章 大練兵(2)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8章 準備(4)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5章 準備(1)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366章 在山東(1)第37章 妖僧(1)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310章 終結者7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371章 在山東(6)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4章 理念(2)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7章 準備(3)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73章 在山東(8)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08章 終結者5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80章 大練兵(4)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10章 終結者7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305章 終結者(2)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
第2章 穿越(2)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311章 終結者8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25章 開始(1)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22章 起步(6)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308章 終結者5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78章 大練兵(2)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8章 準備(4)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5章 準備(1)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366章 在山東(1)第37章 妖僧(1)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310章 終結者7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371章 在山東(6)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4章 理念(2)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7章 準備(3)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73章 在山東(8)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08章 終結者5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80章 大練兵(4)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10章 終結者7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305章 終結者(2)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