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

從內心深處講,王書輝對於明末農民起義,或者說,他對於封建農業時代的一切農民起義都是呈負面看法的.

對於他來說,造反和革命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東西.雖然兩者都是在進行破壞,可是造反就是單純的進行破壞和重複舊世界,而革命則是在破壞後建設新世界.

王書輝認爲,造反是在謀私利.幾乎封建農業時代所有的農民起義的成果,最終都被重新復辟的封建統治階級給篡奪了.

而革命則完全不同.革命是爲了大多數人的利益,是爲了公衆的利益.革命過後,統治階級的角色就會出現轉換.雖然非科學革命思想指導的革命並不一定會把革命成果分享給人民羣衆.但是現實是,真正的革命之後,統治階級的規模會在客觀上被擴大.

在王書輝的認識中,農民起義其實是封建社會週期性經濟危機的一種客觀表現.而且它就像資本主義週期性經濟危機一樣,本質上是階級矛盾積累和爆發的直接結果.

用科學社會學理論來審視農民起義的話,它只能算是一種必然會出現的客觀現象,而不能說它是具有革命性的事件.

按照王書輝的理解,任何事件和事物,只要它沒有實現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進步,那它都不具有真正的進步意義,那它都不是真正的革命性的事件和事物.

具體到明末農民起義的話,王書輝絲毫不認爲明末農民起義有什麼進步意義.不管再怎麼想要把這件事情往革命性的角度上扯,它也僅僅是一個少部分野心家領導的,犧牲大多數無辜羣衆的生命爲他們個人謀利的造反事件.

不用說其他的方面,單從一個李自成本人的所作所爲來講,就說明了明末農民起義的非革命性了.

在王書輝看來,發生在陝西地區早期的流民自發的起義和造反,還具有一定的進步意味.可是等到各路農民軍打起自己的旗號之後,這場明末的農民起義就成了十足的新老封建勢力之間的爭霸戰爭了.

從這個角度上講,王書輝當然不會對明末農民起義有什麼正面的看法.

1627年11月,王書輝從鄖陽縣出發,通過剛剛建成不久的鄖陽到西平的簡易公路,前往復興軍西北第一軍團的駐地西平鎮.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奮戰,鄖陽縣到西平鎮的簡易公路終於建成了.雖然這條在山谷中穿行的公路只不過是最最簡單的夯土路.可是這條夯土路並不是那種簡單的黃土夯成的土路,而是一萬四千多名戰士,使用泥土,熟石灰,沙子三種材料和大量的蒸汽機械設備建成的相對比較堅固的三合土路.

不過是一條簡易公路,使用了一萬四千多人,修建了一條三合土的簡易公路,看起來是有點浪費勞動力了.可是西北第一軍團方面的也是在充分的規劃下才做出的決定.

修建一般的夯土路,在裝備了大量的設備和物資載重型四車一年不停的碾壓下,這條路不用一年的功夫肯定就報廢了.按照復興黨的習慣,一般來說,只要是復興黨修建的公路,除了寬度不同所以等級不同之外,無一例外的都是使用水泥混凝土修建的.

不過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剛剛開始運行的鄖陽縣第一到第三水泥廠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供應鋼鐵廠的建設和爲北方鐵道生產建設兵團提供鋼筋混凝土枕木的.想要從供應緊張的鄖陽方面獲得水泥非常的不現實.

所以,在西平鎮西北第一軍團的駐地,自己建立專供公路建設的水泥廠就成了一種必然.

在這種情況下,先建成一條可以作爲以後的水泥路地基的三合土夯土公路,在保障了軍隊物資供應的同時,也方便水泥廠設備的運入,就成了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雖然復興黨在治下推廣了帶有靈活轉向裝置,載重量大的四輪馬車.可是,因爲現在復興黨還沒有橡膠可用,所以無論再怎麼精良的鋼製細車輪,再好的減震設備,也無法根本性的解決車輛顛簸的問題.

早在1620年初,王書輝就使用時空門,從現代社會向本時空引進了大量的優良種畜.現在正在承擔運輸任務的就是復興黨牧養廠提供的,鐵嶺挽馬和本地馬雜交出來的新品種.

這種復興挽馬的個頭雖然不如鐵嶺挽馬大.可是和本時空裡的絕大多數馬匹比較起來,她們不僅個頭更大,而且力氣更大.復興挽馬的最大挽力可達四百公斤,相當於體重的百分之八十.而且,她還具有力速兼備,輕快靈活,外形優美,適應性強,耐粗飼,富有持久力以及易於飼養和使役,適合於發展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需要的特徵.

優質的馬匹和結構科學,自重輕盈的四輪馬車結合起來,就使得雖然馬車上的物資很多,但是車隊的行進速度仍舊是非常的快速.

和普通的貨運馬車不同,王書輝的馬車裡有辦公桌,文件櫃等辦公設施.外人要是打開門一看,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可以移動的辦公室.在這樣的辦公室裡辦公,實際上並不是個愉快的經歷.別看三合土夯成的公路已經算是非常平整了,可是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坑窪也會給鋼製車輪上車廂裡的人帶來巨大的顛簸感.

當然了,這種顛簸感實際上只有王書輝這樣的現代人才會感覺明顯.實際上在所有的本時空土著出身的復興黨的幹部羣衆來說,在平整的馬路上乘坐裝有大量減震部件的四輪馬車,那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比如說現在,坐在四輪運兵馬車上的警衛連的戰士們就唱起了歌: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這力量是鐵,

這力量是鋼,

比鐵還硬

硬,

比鋼還強,

向着封建主義開火,

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陽,

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國

發出萬丈光芒!

…………

王書輝正在看一份地方縣委的報告,在車廂裡的他聽到警衛連戰士的歌聲,臉上露出了明顯的笑容.

聽到警衛連戰士的歌聲,車隊裡的其他人也開始唱起歌來.

王書輝仔細的分辨了一下,發現工人們唱的《咱們工人有力量》和戰士們唱的《復興軍軍歌》這兩首歌曲差不多是聲音最大的了.

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28章 開始(4)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307章 終結者4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78章 大練兵(2)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305章 終結者(2)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4章 起步(8)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76章 大豐收(2)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19章 起步(3)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366章 在山東(1)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309章 終結者6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9章 婚事(1)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34章 理念(2)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76章 大豐收(2)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
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28章 開始(4)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307章 終結者4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78章 大練兵(2)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305章 終結者(2)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4章 起步(8)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76章 大豐收(2)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19章 起步(3)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366章 在山東(1)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309章 終結者6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9章 婚事(1)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34章 理念(2)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76章 大豐收(2)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