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

對於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認識。

王書輝過去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對於這個道理,他還是在1634年北中國的三大工業和工業化農業帶基本建成,復興黨準備建立一個正式的新國家的時候,才正真的有了一個深刻的體會。

作爲一個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的改開後八零後,特別是作爲一個信奉科學社會學理論的受過高等教育和訓練的八零後,王書輝不僅在理性認識上認爲皇帝是一個純粹的反動落後的存在,而且瞭解歷史王書輝對於皇帝在感性上也是一個完全負面的看法。

高高在上對人生殺予奪的皇帝,在王書輝的頭腦中都是那種瘋狂變態的存在。在他看來,無論是在正史還是野史中,就是那些被認爲是賢君聖主的皇帝,好像在至高無上的封建權力的薰染下最終都失去了理智了,變成了像精神病人一樣的奇葩。

所以當復興黨上下要求王書輝成爲一個皇帝的時候,王書輝一方面有種強烈的荒謬感,另一方面則完全是一種氣憤的情緒。

讓無論是在現代社會還是在本時空裡都承擔了老師責任的王書輝感到氣憤的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因爲他作爲復興黨這個組織的導師,在十多年的時間裡除了不斷的把工業化的技術和概念灌輸給自己的學生們以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向大家宣傳和灌輸反封建的思想。

所以當他發現自己的學生們居然想讓自己當皇帝的時候,心中滿是教育失敗的挫敗感導致的滔天怒火。

對於皇帝這個東西,復興黨高層的看法倒是比較純粹。目前總人數三十萬上下的復興黨全體黨員裡面未嘗沒有一小部分人是因爲想要混個從龍之功才參加復興黨的。但是總的來說,反封建這個概念,經過了十幾年來一批又一批的一次又一次的人員擴張和思想教育,還是比較深入人心的。

可是和王書輝不同,作爲大明土著的復興黨黨員們對於皇帝的看法其實要比王書輝更客觀一些。對於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來說,皇帝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種遵從習慣習俗,安定人心的作用。畢竟對於還沒有得到全面教育的普通人民羣衆來說,皇帝這個稱號,總比復興黨主席這個稱號更能讓人安心。

更主要的是,對於復興黨的黨員們來說,王書輝作爲復興黨的主席,從制度的角度講,是和大家平等的地位。可是王書輝作爲復興黨全體黨員的導師,那種在身份上的平等,大家並不喜歡。

對於出身都差不多的復興黨黨員們來說,特別是作爲幾乎是一樣出身的復興黨的高層來說,雖然王書輝制定的制度規定在復興黨內部王書輝和所有人的地位一樣,在組織原則上是平等的。可是在現實中,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依照王書輝在復興黨的威望和影響來說,聽從王書輝的話要比遵守制度和原則重要的多。就是復興黨目前的各級組織能夠按照組織原則運營的原因,也是因爲王書輝本人要求大家遵守組織原則。也就是說,王書輝存在本身就是對組織原則的一種破壞。

在這種情況下,讓王書輝在組織內部和大家一樣擁有一票的權力,實際上就是在破壞組織原則本身。倒不如把王書輝當成皇帝供起來之後,大家在沒有王書輝投票干擾的情況下,才能真正的把組織原則徹底貫徹下去。

舉個最簡答的例子來說,復興黨政`治局現在是十三個人,加上王書輝是十四個人。如果王書輝直接給下達命令提出要求,大家倒是很好的就可以自己把分工搞好,立即把事情貫徹下去。

但是,如果王書輝跑到裡像個普通的政治`局常委一樣投票的話,實際上不管大家本來的想法是什麼,只要王書輝投了贊成或者反對票,大家肯定也會投一樣的票。這樣一來組織原則就被徹底的破壞了,政`治局本身的民主集中就沒有意義了。

這番道理還是孟離在王書輝的情緒平復之後詳細的和王書輝解釋的。王書輝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學生們真的成長了起來了。這些經過了十幾年歷練的青年人,已經能夠對制度本身進行非常理性的思考了。

王書輝發現,他的最大問題居然是從現代社會帶來的偏見。實際上如果從實事求是的角度考慮的話,作爲復興黨的締造者和導師,他自己對復興黨的威望和影響力確實有點太過巨大,以至於自己本身在復興黨內就成爲了一個破壞組織原則的存在了。

想一想後世的情況,王書輝自己也開始產生了一些認同心理。名正言順的成爲一個只有一代人的超脫存在,總比在自己的影響下,復興黨內世世代代都有人希望成爲自己這樣的超越組織原則的存在,從而不斷的製造不穩定的因素,不停的破壞和挑戰復興黨的組織原則的情況要好一些吧。

不過,當一個不是封建皇帝,不是特權皇帝的皇帝,這個事情該怎麼做?王書輝確實沒有任何的經驗和教訓可供參考的。

最終王書輝認爲還是從制度的角度把皇帝這個東西定義一下,纔是最保險的做法。這樣一來,新中國的《憲法》中關於皇帝的規定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王書輝主持制定的《中華人民民主帝國憲法》,簡稱《中華大憲章》規定:

第一條中華人民民主帝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採用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的國家。

人民民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和對敵專`政是中華人民民主帝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國家組織或者個人破人民民主制度。

第二條中華人民民主帝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務。

第三條中華人民民主帝國實行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第四條中華人民民主帝國是單一民族國家。

所有使用中華民族文字,中華民族語言,認同中華文明的勞動者,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

中華人民民主帝國必須保障一切中華民族同胞的一切權利和利益。

任何對中華民族同胞進行歧視和壓迫,任何破壞中華民族同胞團結和製造中華民族分裂的行爲,都是對中華人民民主帝國的直接挑戰。

中華人民民主帝國必須採取一切手段,對歧視和壓迫中華民族同胞,破壞中華民族同胞團結和製造中華民族分裂的國家團體組織和個人,採取一切必要的懲罰和處理。

第五條………

第六條………

………

………

第十條中華人民民主帝國皇帝是中華人民民主帝國的形象代表。中華人民民主帝國皇帝簡稱中國皇帝,這一職務,只具有國家形象代表的職能,不具備任何除形象代表職能之外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權力。

中國皇帝由全體國民選舉產生,只有在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民認爲皇帝具有存在必要的情況下,國家纔會設置這一職務。一旦贊成人數不足百分之九十五,則中華人民民主帝國將永遠不再設置皇帝職務,國名自動改爲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

第十一條………

在王書輝的充分運作下,在《中華大憲章》的明確規定下,中國皇帝這一職務,就變成了一個單純的作爲國家形象代表而存在的職務。和中華復興黨主席中央政務院主席和中華復興軍總政委這些真正具有巨大權力的職務不同,中國皇帝將會像剛剛在中國各大城市裡建立起來的動物園裡的胖熊貓一樣,作爲一個國家級的吉祥物而存在。

更主要的是,在王書輝的規定下,中國皇帝這個職務,可能只會在王書輝頭上戴一代。王書輝不太相信自己的兒子孫子們,能夠得到全體中國有投票權的中國人民百分之九十五的贊成票,從而成爲一個沒有任何權利的國家吉祥物。

要知道一凳帝這個頭銜和權力地位徹底的剝離開了之後,其實就變成了一個純粹的沒有任何特殊意味而且工資也不太高的職位了。這樣的一個職位,就是真的給王書輝的兒子孫子們了的話,王書輝認爲,除非自己的孩子們缺心眼兒,纔會想去當這個廢力不討好的只有義務沒有權力的sb皇帝呢。

王書輝本來還有點緊張自己這種明顯的禍害“皇帝”,最終就是要把皇帝搞沒的計劃會遭到比較強烈的反對呢?沒想到整個復興黨上下對此表現的都無比的淡定。

通過十幾年的學習和實踐,接受了王書輝十幾年的耳提面命和洗腦,大部分復興黨人都能夠比較理智的面對權力這個東西了。

權力來自組織,組織來自王書輝老師。他們能夠擁護王書輝老師,遵守王書輝老師制定的維護每一個人利益的組織原則和制度,並不是因爲王書輝的身份是復興黨的主席或者中國皇帝,而單純的就是因爲王書輝老師就有這麼大的功績,就有這麼大的本事。

復興黨的黨員們當然能夠理解王書輝制定的憲法的意思。而且誠實的講,目前復興黨領導的新中國的八千萬人民裡,真正能夠明白憲法是個什麼東西,憲法裡說的是個什麼意思的人,也還真就只有復興黨自己這三十來萬人。

即使復興黨普及並正在進一步的普及全民教育,在各大城市創辦了報紙雜誌和全國性的廣播電臺,日夜不停的對人民羣衆進行宣傳和教育,可是沒有一兩代人的功夫,憲法到底是個什麼,人民民主制度對於每一箇中國人意味着什麼,還是大部分中國人民所不能明確理解的東西。

別說憲法裡對於皇帝的種種規定了,就是作爲國家根本制度的人民民主制度,在目前階段裡,除了在復興黨直接領導的工廠和農場職工以外,大部分人都還是一種嫌麻煩不喜歡的態度。人民羣衆對於政府的看法基本是,只要收稅不要過度,只要勞役不是無償,只要政府給大家創造一個能夠通過幹活掙錢吃飽肚子,過好日子的條件,政府就是個好政府。

大部分人民羣衆對於政府的態度,即使在復興黨大力的宣傳和普及的情況下,也是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幾千年來,中國人民都認爲只要能夠讓自己憑藉着勞動生存下去,不要過度的折騰和折磨自己的政府,就是特別好,特別英明的政府了。要是政府裡再有幾個能夠比較親民愛民的青天大老爺的話,那世道就是太平盛世了。

在目前階段裡,人民民主制度的貫徹落實還是一種復興黨自己一個勁的努力的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狀況。不少地方在貫徹人民民主制度的過程中還吃採取抓鬮抓人的落後方式。要不是每三年一屆的人民代表是發給工資的,大部分通過隨機抽取出來的各級人民代表恐怕還要對人民民主制度怨聲載道呢。

就比如說在新中國成立的過程中,組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人大代表裡面,就有五分之四的人都是非自願的被各地區政府從各農場縣和公社的人大代表裡面抓鬮抓出來的

。農場和工廠出身的人大代表相對還有點當家做主的概念,可是從那些採取集體制度的公社裡隨機抽選出來的代表們,可是對於當這個勞什子的人大代表相當的不情願的。

用來自大別山地區的東山人民公社人大代表李狗剩的話說,“當這個勞什子的人大代表哪有在家裡伺候果樹掙得多啊。我是倒黴才被抓上來的。”

地區相當於市。新中國採取的是中央和地區的兩級政權結構。每個地區是由若干工業城市農場和人民公社組成的。

最讓王書輝感到窩心的是,在新中國成立大會上,即使來自新中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已經經過復興黨專門機構充分的教育和培訓了,可是在他的皇帝身份被宣佈之後,這些人大代表居然還有一多半人跪到地上了。他們這一跪可好,那些出自農場和工廠的代表居然也有學有樣了。

這可把王書輝給氣了個倒仰。

看到這一奇葩的景象,復興黨的全國代表們也都是一張見了鬼了的綠臉。

要不是在閱兵式上覆興軍的表現讓王書輝比較滿意的話,這個開國大典簡直就成了讓王書輝絕望的兒戲了。

可即使這樣,在新京特區舉行的開國大典也比各地舉行的慶祝儀式的情況好多了。各地羣衆自發組織,舉着香爐大禮參拜王書輝照片,給王書輝照片磕頭高呼萬歲的情況是相當普遍的。

復興黨`中央知道王書輝因爲皇帝的事情一直心裡不爽,所以這種倒人胃口的事情,根本就沒人敢告訴王書輝。

第304章 終結者(1)第383章 東改編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26章 開始(2)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33章 理念(1)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309章 終結者6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13章 立足(1)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310章 終結者7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2章 婚事(4)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372章 在山東(7)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306章 終結者3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80章 大練兵(4)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09章 終結者6第30章 日常(2)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385章 東改編4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5章 理念(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27章 開始(3)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
第304章 終結者(1)第383章 東改編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26章 開始(2)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33章 理念(1)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309章 終結者6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13章 立足(1)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310章 終結者7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2章 婚事(4)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372章 在山東(7)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306章 終結者3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80章 大練兵(4)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09章 終結者6第30章 日常(2)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385章 東改編4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5章 理念(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27章 開始(3)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