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

“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的。無論是漢民族內部的反動派,或是外民族的侵略勢力,都不會自行退出歷史舞臺。”

——1622年.王書輝.《必須要堅決消滅一切反動派》

對於地主們來說,大災之年最大的問題是災民的造反問題。經驗豐富的土豪劣紳們深知,即使有牆高溝深的地主大院的保護,憤怒和絕望的老百姓,也會用自己的身軀填平深溝,沖垮高牆。

對於這個問題,地主們的辦法是:在災害發生之初,就將自家所有的糧食和財產,都轉移到縣城中的住宅中去。他們要以縣城爲護身符,保護他們度過災難初期。

在這之後,他們就會靜靜的等所有的災民,在飢餓和絕望中死光,最後再去收割他們的土地。

我們中國人有個口頭禪,就是“自古以來”。“自古以來”,唯利是圖的人都會抓住一切機會掠奪利益。封建社會裡的地主階級也是一樣的。

其實別說是古代封建社會裡了,就是在現代社會,一旦有大的災難出現,發國難財和出國難名的人,不也都很多麼。

鬆滋縣的地主團伙在伍朝宗的領導下,已經做好了準備,下定了決心,準備在這場大旱災中發上一筆,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土地了。那麼,以掠奪土地,手段殘暴而聞名於整個荊州府上層的王書輝,突然的出現在鬆滋縣,這由不得他們不做出激烈的反應。

當然了。伍朝宗故意的推波助瀾,至少也起到了三分之一的作用。

“伍公。誰知道那王扒皮居然有這等手段,連伍公家的家丁家將都不能抵擋。得罪了這個殺神,我們可如何是好?伍公,你是鬆滋士紳的魁首,你要說話啊!”

說話的人叫趙萬年。趙萬年祖上是商賈出身,做生意賺了大錢之後,回到鬆滋老家買了不少的田地。鬆滋趙家,一邊當地主。一邊繼續從商。到了趙萬年這一代,趙家的土地已經有了七萬多畝。鬆滋縣城中的主要大店鋪,有一半是他家的。

趙萬年和王書輝也有仇。他和王書輝的仇恨在於,復興會對於枝江商盟的扶持。因爲枝江商盟自己設立工廠的同時,又可以從復興會各廠獲得大量的低價產品。這使得枝江商盟對於地方個體工商業者的破壞力非常巨大。

趙萬年的店鋪,是以收購本地小手工業者的產品進行出售爲主的。所以,他家的商品。無論是在價格上,還是在質量上,都無法和枝江商盟出售的工業品相抗衡。因爲這樣的原因,僅僅去年一年,趙萬年家的店鋪就倒閉了一半兒。

趙萬年是個消息靈通的人,他知道枝江商盟是王書輝的復興會一手扶持起來的。復興會對於枝江商盟不僅僅提供低價位的商品。更是爲枝江商盟提供技術支持和金融支持。枝江商盟在復興會享受到的待遇,讓同樣想要到復興會進貨的趙萬年嫉妒萬分。

在整個鬆滋縣的地主裡,趙萬年是除了和王書輝有私仇的伍朝宗之外,第二想要對付王書輝的人。

在他心裡,趙萬年有個不能公之於衆的如意算盤。在他想來。一旦王書輝和伍朝宗成了水火之勢,整個鬆滋縣的紳士一起對抗王書輝之後。那王書輝肯定需要人幫忙從中說和。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就可以把這個從中說和的角色承擔起來。

這樣一來,王書輝就欠了他的人情,他就可以以此爲依靠,在復興會享受和枝江商盟一樣的待遇了。

所以,看到大家一直以爲是“天下無敵”的,出自陽明先生之法訓練出來的伍家家丁,被複興軍輕而易舉的擊潰之後,趙萬年是最爲恐慌的一個。

伍朝宗聽了趙萬年的話,心裡是微微得意的。

在鬆滋縣城裡,被伍朝宗看成是滿身銅臭味的商賈之徒的趙家,是唯一對伍家的鬆滋首腦地位不以爲然的人家。家裡靠經商賺了很多錢,經濟實力非常雄厚的趙萬年,一直非議伍家是空頭官宦。因爲伍朝宗和他父親都沒有取得進士功名,所以趙萬年對伍朝宗自詡冠纓之族,進行過很多或明或暗的嘲諷。

雖然看過了復興軍的強勁表現的伍朝宗心中也非常的忐忑,但是,他不想在他一直瞧不太上眼的鬆滋士紳面前丟面子。所以,他輕輕的喝了口茶,故作安然的對七嘴八舌的議論着的本地士紳們說道:“就是王書輝的家丁有天大的本事,那又如何!本縣巡檢就出自我家門下。鬆滋城的城防,都掌握着我們手中。王書輝就是有天大的威能,還敢破開城牆不成!”

看到一羣縮頭縮腦的士紳們鎮定了下來。伍朝宗繼續說道:“你們不經常到荊州府是不知道的。荊州府裡與我家相厚的張同知已經和我說了,這個王書輝是個狗頭長角,腦有反骨的傢伙。此獠最善鼓動賤民生事。只要我們不出縣城,牢牢地把握住手裡的錢糧。王書輝就是把那上萬的災民收在手裡,又有什麼能耐給他們吃飯,保證不生出亂子來?”

聽了伍朝宗的話,本來心裡還有些慌張的鬆滋士紳們徹底的放下心來了。是啊,在整個鬆滋縣,無論是錢還是糧,都掌握在在座的八個人手中。就是歷任的本縣縣令,都得看大家的臉色行事。只要大家在縣城中穩坐釣魚臺,都不需要他們自己出手,幾萬人的糧食消耗,就能把王書輝吃垮。到時候,爲了穩定人心,王書輝還不是得求到他們頭上。

伍朝宗看到士紳們重新挺起自己的肥肚子,心裡有些開心了。

他開心之餘,就把自己的計劃向大家說了出來:“呵呵,各位這下心裡安穩了吧。其實,王書輝這個夯貨還是太嫩了。各縣的糧食都有定數。就算是他把穩了枝江縣的田地,但是,那也不過能在枝江縣裡支應罷了。枝江人總不會餓着肚子,把糧食送給本縣的賤民們去吃。”

“各位就穩坐釣魚臺,等到王書輝把他手裡那點糧食折騰光了,求到我們頭上的時候吧。”

“不過,各位可要穩住了。這等大災之年,不生髮上一筆,豈不是愧對了我等的辛苦。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作爲迴應,其他七個士紳也發出一陣自得的笑聲來。

在正常情況下,不能說伍朝宗說的不對。在工業不能反哺農業的時代裡,即使在正常的年份裡,各地區的糧食產量也都只能供應本地的需求。這是古代農業生產的一個特點。特別是在人口發展到極限的一個封建王朝的末期。土地對人口的承載能力,已經是到了瓶頸階段了。

一般情況下,土地承載能力達到了人口發展的上限的時候,因爲封建土地所有制本身的內在矛盾,就會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明朝末年的情況正好就是如此。

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是鬆滋縣的士紳們,就是整個明王朝的封建地主階級,都非常的倒黴。因爲,他們遇到了王書輝這個,不屬於這個時空,卻掌握着科學社會理論,帶着任意門的人形哆啦A夢了。

別說王書輝可以通過時空門隨時的回到現代社會,用他賣古董,賣礦石,賣金銀賺到的鉅額資金,隨意的購買各種各樣的糧食和商品。就是他們認爲只能支應地方消耗的枝江縣裡,因爲王書輝在各基地村推廣的高產作物和復興會採取的高價收糧的政策,復興會都掌握了巨量的本地產糧食。

鬆滋縣的士紳們不知道,在王書輝還沒有到達鬆諮縣境內的時候,他們的滅亡就已經開始了倒計時了。那些家裡只有十幾畝地的小地主和自耕農還有活路,但是,他們這八個掌握着萬畝以上良田的頂級士紳,早就在王書輝心裡上了黑名單了。

在到達鬆滋縣之前,王書輝還因爲現代社會的智囊團門指出的,“明代土地矛盾不一定非要通過土地革命的方法解決”的觀點,對自己執意滅亡一切不肯轉化成資本主義工商業者的地主們進行人道和非人道毀滅的計劃,有些動搖。

可是,在聽到了參謀向他彙報了鬆滋縣城外的騷亂的緣由的時候,王書輝重新堅定了自己消滅一切地主的決心。

“反動派爲什麼是反動派?這個問題你們想過沒有?”在晚飯講評的時候,王書輝對第九和第十營的幹部們說道。

看到他家都沒有什麼反應,王書輝心裡嘆了口氣,這個革命啓蒙的事情真的不是很好做。

實際上王書輝也知道,讓人加入革命黨容易,讓人成爲革命者卻很難。

“經過情報部門的調查,突然攻擊我軍戰士,破壞我軍的救災工作,導致了四百多名窮兄弟窮姐妹在事故中死亡,正是鬆滋縣本地地主們的陰謀。

聽了這話,端正的坐在簡易飯桌前的戰士們,纔開始激動了起來。

看到大家的情緒激動了起來,王書輝繼續說道:“同志們,反動派之所以是反動派,原因就是他們完全罔顧人民的利益,一心爲自己的利益謀劃。他們是完全不顧老百姓的生死存亡的!就是這個原因,反動派纔是反動派。我們復興會,就是要消滅一切這樣反動派的革命者!”

第369章 在山東(4)第371章 在山東(6)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6章 準備(2)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80章 大練兵(4)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7章 準備(3)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章 穿越(4)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26章 開始(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3章 立足(1)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14章 立足(2)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20章 起步(4)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21章 起步(5)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12章 婚事(4)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10章 婚事(2)
第369章 在山東(4)第371章 在山東(6)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6章 準備(2)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80章 大練兵(4)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7章 準備(3)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章 穿越(4)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26章 開始(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3章 立足(1)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14章 立足(2)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20章 起步(4)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21章 起步(5)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12章 婚事(4)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10章 婚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