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

“御醫,皇上龍體究竟如何?”

大明京師,紫禁城坤寧宮內,一名身穿蟒袍,嗓音尖細的太監詢問出聲,衆人也將目光薈聚到那位御醫身上。

紅燭高展,一位身着龍袍的青年閉目躺在金碧輝煌的寢宮裡,呼吸時斷時續,按照常理來看,顯然是就快嚥氣了。

坐在一旁的御醫發須花白,雖然年過花甲,但仍然盡心盡力的替龍牀上那青年診脈,也許是周圍人身份的原因,使得他十分緊張,額頭上逐漸滲出細密的汗珠。

周圍的各色男女不知御醫心中所想,只是屏住心神,靜靜等待下文。

坐在龍牀上的女子緊緊握着青年的另一隻手,鳳冠霞帔,丹眼鳳眉,臉蛋俏麗白淨,渾身上下透着幾分清冷,彷彿拒旁人於千里之外。

但她此時焦心難耐,非常關心青年的安危,儀態萬千之時卻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女人的柔弱一面。

“翁御醫,皇上究竟是怎麼了,爲何今日一早就昏迷不醒?”

這個女子微微皺起鳳眉,縱然心亂如麻,舉手投足間仍顯雍容端莊,活脫脫一位受過正經禮教的皇家女子。

女子問完話好像是打破了寧靜的水面,其他人雖然滿臉擔憂,但也沒有多說一句,至於他們心中究竟都是如何去想,那自然無人可知。

很顯然,這位女子的地位,在周圍一衆人中是非常高的,姓翁的御醫渾身一顫,心道還是來了。

他不敢不回話,只好故作盡力而爲的樣子,睜開眼睛,深吸口氣,直將腰彎到了地上。

“回皇后的話,下官才疏學淺,不解其中緣由,實是罪該萬死...”

他說完,周皇后果真是紅顏震怒。

“好你個翁炳實,身爲太醫院御醫,卻連皇上得了什麼病症都不知道,要你何用,來人!”

皇后震怒,說完這番話,頓時從門外走進來兩名魁梧侍衛,熟練的一左一右站在御醫身邊,似乎只等一聲令下就會架人出去。

那翁炳實面色惶恐,鬍子都驚的發顫,“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只是苦苦的告罪求饒,身子如同篩糠般抖動,卻說不出任何有營養的話來。

“皇后饒命......”

天可憐見,他是真不知道皇上生了什麼怪病。

說起來,皇上昨日還好端端的,今日忽然昏迷不醒,難道是中了什麼邪不成,不過這話他也只能在心底想想,那是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因爲說出來只能死的更快。

“皇后恕罪,皇后恕罪啊……”

“哼。”周皇后鳳眼一瞥,冷哼一聲,正待再說,卻忽然發覺身旁那人的手好像動了動。

幾乎是下意識的,周皇后一把握住崇禎皇帝的手,又驚又喜。

“手,皇上的手......!”

此情此景,翁炳實儘管心中驚訝,卻也知道自己不能再趴着,那就是真的是在等死了,趕緊擦擦汗,從地上爬起來爲崇禎診脈。

這次他的臉色不再像方纔那般難看,從憂轉喜,喜形於色的拱手道: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皇上安然無恙了!”

其實翁柄實不是在爲崇禎皇帝有起色開心,卻是在爲自己保住一條命高興,起碼不會在流賊打過來之前就死在這裡了。

聽到御醫都這麼說了,況且看他的樣子根本不似作假,龍牀邊圍着的男女們都是鬆了口氣,崇禎皇帝還沒死,這下有頂樑柱了。

那身穿蟒袍的太監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也只有皇帝最爲親信的中人,纔能有賜穿蟒袍的殊榮。

王承恩鬆了口氣,揮揮手將衆人摒退,自己也是躬身下去,低聲的說道:

“皇上無恙奴婢就放心了,皇后,奴婢這便告退了——”

王承恩不愧是崇禎皇帝最爲信任的內官,總能在關鍵的時候做出適宜選擇,周皇后細眉鬆了鬆,輕輕的嗯了一聲,點頭准許。

聽到雜亂的步子聲逐漸遠去,她這才擡起頭柔情似水的看着龍牀上那青年,話中帶着哭腔:

“皇上,你我患難多年,妾身離不開你,大明離不開你,可千萬不要出什麼事情啊~”

說到這裡,周皇后的未施粉黛的俏臉上陡然滑落幾滴香淚,將崇禎皇帝仍顯得略爲疲憊的手放在自己臉上,不無責備的說道:

“十七年過去了,妾身眼睜睜看着你日夜的交勞,大明卻一日不如一日,難道這真是那建奴所謂的天命嗎?”

突然間,龍牀上那青年睜開眼睛,先是暢快的舒了口氣,用手替周皇后擦拭淚珠,強自微笑說道:

“即便有天命,也定屬我大明,皇后你多慮了!”

周皇后驚呆住,繼而迫不及待的與崇禎抱在一起,哭泣道:

“皇上,你總算醒過來了,妾身好害怕。”

……

三日後,崇禎皇帝走在金碧輝煌的大內宮廷,還是感覺有些不真實,但凡一個正常人忽然穿越了,無論成了什麼身份,最開始也沒有誰會直接適應下來吧。

前世自己不過是個寫歷史小說的,窮的差點當褲子,長相不行,更沒車沒房沒存款,不過最喜歡的就是鑽研明末清初的歷史。

就算不是什麼大學叫獸,閒着沒事就在網絡上查,再加上不斷的買書看,正史野史都有涉獵,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這樣學習下來,也應當是小有所成。

當然了,這所有的一切,都源於心中對明朝這個華夏最後的正統王朝的嘆惋。

那時候,儘管生活不如意,但是最起碼不會有性命之憂。

有一次從路邊攤吃了頓廉價的串子出來,路過彩票投注站的時候身上正好剩倆子兒,便聊勝於無的買了張彩票,選號也沒怎麼仔細研究過。

誰成想,這輩子第一次買彩票竟然直接敲了個金蛋,那可是兩百萬大獎啊,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有些可惜。

“這該死的黃毛,怎麼就不能讓我花完了再撞呢?”

回想起來崇禎皇帝還覺得實在可惜,自己就是太高興喝多了,過馬路時被一個行色匆匆的黃毛開摩托撞飛,迷迷糊糊根本什麼都不知道,醒來就在皇宮裡看一羣人圍着自己哭的稀里嘩啦。

其實說實話,起初確定自己穿越成皇帝還挺開心的,美滋滋的想着,就算不是強漢盛唐,南北宋也行,起碼能好好享受一把。

體驗體驗當皇帝,三宮六院,左擁右抱的感覺。

後來聽周圍人談話,就有些感覺不對勁,這些人的服飾好像不是辮子戲裡的韃清啊!

直到現在崇禎皇帝終於是明白過來自己在什麼朝代,此刻他欲哭無淚,根本沒有什麼其它的想法,只想着保命。

沒錯,就是保命。

“就算穿越到三國去和劉大耳編草鞋,到處編瞎話感動關羽張飛也行啊,爲什麼留在明朝當皇帝?”

明朝的皇帝除了最開始洪武、永樂那兩個文治武功樣樣都行的,其餘由於內閣制度幾乎沒幾個是自由的,就連花銀子都要編個好點的理由,不然就要被各種諷刺,這皇帝當起來什麼意思。

看看人家韃清,皇帝出遊浩蕩的場面,那可真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殺你還得樂呵呵說着菌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奴性教育之下出“忠臣”啊,想想都覺得刺激。

崇禎皇帝恨恨的一腳踹在白石柱子上,自言自語道:

“就算是明朝,來個好點的時候不行嗎,非得穿到崇禎十七年一月,還有不到三個月李自成就打進來了,這他嗎不馬上就玩完了?”

當然了,踹是不敢用力的,因爲皇宮大內的白石柱別說你用腳踹,就算用刀去砍一時都不能有什麼損毀,質量非常好,氣大傷身啊!

崇禎皇帝擡起頭一看,不知不覺竟然走到了東暖閣。

說來有些可笑,門前幾個太監見到皇帝來了,立時驚喜的很,其中一個立馬機靈的道:

“參見皇上,東暖閣的摺子,奴婢已經爲皇上備好了!”

“……”

這叫李春的小太監心思鬼精,一句話就引起崇禎注意。

不過崇禎皇帝聽到後一腦門子的黑線,自己心亂如麻,就是碰巧路過,根本沒什麼批閱奏摺的心思。

不過看這幾個太監開心成這個模樣,就連門都給自己開好了,當下也不好意思拒絕,崇禎皇帝咳咳兩聲,故作端莊之態,揹着手一腳邁了進去。

當看見御案上堆積如山的摺子和奏疏,崇禎皇帝步子一頓,立馬就生出調掉頭走出去的心思。

“不就是看個摺子嗎,又不會死人,就當小學老師批作業了。”

猶豫半晌,最後崇禎總算是硬着頭皮坐了下來,古人摺子上繁體倒豎的字儘管仔細看能明白,但卻比較費勁,怎麼都感覺非常彆扭。

只是看了一眼,崇禎皇帝的眼睛便離不開這些塘報,頓時感覺自己脖子涼颼颼的,菊花都在隱隱作痛。

“闖賊於西安建國大順,改元永昌,竟甚稱帝,正月二日,號稱百萬東進……”

“山西陽曲各州、縣,官民無不迎降,闖賊聲勢浩大,直逼汾州...汾州若失,太原危矣...祈切聖聞...”

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七百零五章:奇兵
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七百零五章: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