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

大宋的軍隊已經出現在了宋遼邊境上,雖說是四十萬人,可他們在巨大的土地上卻並不顯得有多少,尤其是在這通信並不發達的時代。

彭七在大軍集結完畢後的當天下午便率軍越過了宋遼的邊境線,目標很簡單直撲北安州!

四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彭七率領二十萬人從檀州密雲城出發直撲遼朝北安州的時候,楊懷玉也率領二十萬大軍從景州出發,目標正是遼人的澤州。

相比彭七,楊懷玉面對的困難要多一些,因爲在澤州之前,遼人還有一道以灤河爲屏障的防線預警,若二十萬大軍想要悄無聲息的越過灤河城,困難程度不易於登天…………

所以當彭七還未抵達北安州州城興化時,楊懷玉已經在灤河城外打了起來,遼人一直就防備大宋,對於他們來說宋人的威脅一直是最大的,所以在宋遼邊境上遼人駐守了大量的士兵以防萬一。

而灤河城乃是遼中京道與大宋北平府之間的重要防線,依託灤河之險,遼人對灤河城進行了修繕和加固,並且一直在擴建之中,所以眼下的灤河城可謂是固若金湯。

城中三萬守軍也算得上是遼朝的精銳,眼線依託地利,暫時阻擋大宋的二十萬大軍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宋人不可能越過灤河直接攻取澤州,只要宋人敢這麼做,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被包圍。

楊懷玉同樣知道這一點,要想兵進澤州,就必須把灤河城這座楔在宋遼邊境上的釘子給扒掉,否則進退都將受到它的掣肘,眼下的問題是要不要打…………

相對於攻打灤河城,圍困纔是最好的辦法,而且眼線是給遼人施加壓力,並非是真的要攻取中京道,若是打了,最後會不會使得大軍陷在遼朝之中?

楊懷玉不願深入太多,在他看來,只要給遼人以壓力,讓遼人回兵便可,眼下並非要殺到澤州去,在灤河城外也是一樣…………

楊懷玉的猶豫使得大宋軍中的將士們開始懷疑,謠言也隨之出現,許多人認爲這是一次操演而並非是對遼朝的攻伐,軍心不自覺的便開始浮動,甚至出現了一些懈怠的情況。

原本還在猶豫的楊懷玉大驚失色,同時他也受到消息,彭七是真的要攻取北安州了,若是彭七成功佔據北安州,而自己寸功未立,別說是在軍中被人詬病,單單是在朝堂上也過不去嘞!

眼下的形勢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相比彭七,楊懷玉的用兵和指揮才能一點也不差,甚至要高出彭七一籌,可他卻有着將門子弟獨有的通病,善於獨立思考。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獨立思考的武將善於抓住戰場上的細節進行有效的,化腐朽爲神奇的戰爭藝術,可一旦這種思考上升到了戰略高度便是一種可怕的行爲。

其實這就是諸葛亮所說腦後生反骨的人…………

楊懷玉最終還是在懸崖前勒馬了,他的心中始終本着一根弦,自己出生將門,並非如彭七那般算是官家的近臣,一旦事情超出掌控,無論自己做的對錯,都將是違背旨意的行爲。

領兵在外,違抗聖意,抗旨不尊,怕是不用等到回朝,軍中的監軍司馬便能尋個由頭囚禁自己,甚至是藉機戕害自己一了百了,免得自己在回朝後打擊報復…………

於是最終楊懷玉還是放棄了一切的顧慮,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灤河城,既然這一戰不可避免,爲何不打的漂亮一點,最少要把灤河城這道遼朝的防線給徹底摧毀,把這個釘子給徹底拔掉。

灤河城的地理位置極爲特殊,在灤河的邊上便是一道天然屏障龍山,山水相交之下,使得這裡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遼人在此經營多年,不可謂不牢固。

越是如此,楊懷玉越打定主意要拿下此處,若是能依託龍山灤河爲屏障,勾連長城,大宋的防線不光往遼朝形成一個凸點,更是把原本屬於遼朝的防線收爲己用。

但首先是如何拿下灤河城,對於宋軍來說這並不是十分困難的問題,攻城拔寨本就是宋軍的強項,只要能接近城牆,只需在火藥的幫助下,城破便是時間的問題。

可事實上並非容易,要想把腦子中的計劃變成現實,難度不可謂不小,尤其是當遼人知曉了大宋火器的厲害之後,便更是對城牆進行嚴防死守。

明知宋人會用火藥攻城,遼人將士還能不小心?還能讓大宋的將士輕易靠近城牆?

但沒辦法,架不住宋人人數上的優勢,二十萬大軍對付五萬守城的將士,即便是城牆的防衛再周全,總能摸到的,遼人沒辦法把整個城牆都保護起來。

遼朝守軍在第一時間便向中京道派出飛騎求援,但遼人的運兵道與大宋相差甚遠,即便是遼人以最快的速度集結軍隊,一路馬不停蹄的向灤河城趕來,路上所需的時間最少也要一天一夜。

而在戰爭打響的不一會,轟鳴的巨響聲出現,灤河城的城牆被炸開了一個缺口,正當身着重甲的大宋將士一擁而入的時候,轟鳴聲再次響起,聲音宏大,恍若驚雷。

對於這種聲音大宋的將士再熟悉不過,火藥彈…………遼人仿製大宋的火藥彈出現了,這種火藥彈的聲音很大,但殺傷力卻無法與大宋的火藥彈相提並論。

無論是在火藥上,還是在所用的材料和工藝上相差的都不是一點半點,但這突然出現的火藥彈着實讓宋軍中不少愣住,甚至開始出現動盪的情緒。

無論是誰,自己手中的王牌出現在敵人手中的時候,都會覺得吃驚,楊懷玉也不例外,皺起的眉頭擰成一個川字。

但現在的問題是攻下灤河城,否則這一切都將是個難解的謎題,突然出現的火藥彈打了宋軍一個措手不及,巨大的響聲和震盪讓身着重甲的將士有些蒙圈。

而就在此刻,遼軍對宋軍展開了圍攻,火藥彈一顆有一顆的襲來,局勢出現了逆轉,無往不勝的宋軍步卒第一次不敵遼人的士兵,出現了散亂和慌張……

遼人也不是傻子,既然大宋的火藥彈好使,那就研製自己的火藥彈,雖然威力和破壞上不及大宋,可多少也能在戰場上起到作用,這還是遼人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火藥彈,結果要比想象中的好得多!

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
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